学位论文好比树根,而学术论文则是树上的枝叶。过分要求学生毕业前发文章,催生造假,发一些不相干或水平低的文章只会把学风搞坏。把发几分的文章作为学位的硬性规定也不合适……李东风
以前我作林下植物调查,就十分愿意在七月底到八月初被安排进北欧丛林,那绝对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许多植物都是当地森林中的物产,多多辨认、学习,有益无害。
虽然反“五唯”的势头似乎越来越强劲,但具体到基层高校,人才招聘、绩效考核中的“五唯”的地位仍然坚如磐石,真的有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味道……李明阳
性格的形成取决于基因遗传因素,成长期发育因素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性格是人格的表现。体现在开放性,亲和性,勤勉性,情绪性等方面。性格与兴趣,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李东风
科研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也有自己的动机。那么,金庸小说中人物的科研动机有哪些呢?欧阳克、阎基等守成都嫌不足,觉远、郭靖等人则能继往开来,泽被后世。
综合性大学有一个好处,就是往往可以学到一些跨专业的知识。学自然科学的人能够学一点人文学科的知识,学人文学科的人也能够知道一点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
时下,我国高校正在花大力气提高本科教育质量,而指导本科生做科研,正是属于实践教学的范畴。为了稳妥开展本科生科研,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我校相关部门对部分老师(文科、工科、理科和医科)进行了采访,以下是各位老师的观点,供参加研究生面试的同学参考……栗茂腾【相关】给准备复试的硕士研究生几点建议
当化学在18世纪末正式成为一门科学的时候,地质学也正式开启了她的科学时代,给人类提供了一种看待地球甚至宇宙的崭新视角。现实中人们已经慢慢意识到,只有通过观察才能正确看待自然……宋建潮
郭靖的科研有缺憾。他本可创出一门前无古人甚至后无来者的独特武学,可是失之交臂。杨过在立功、立德上,都无法和郭靖相比,但是杨过的《黯然销魂掌》,让他立于武学史册。
认得或不认得妖精都不要紧,要紧的是切莫把眼见为实当作眼见为真。悟空坚持自己看到的是真,跟唐僧和八戒坚持自己看到的是真,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
合格的研究生导师首先应该是个学者。不是博士毕业有几篇文章或项目就有资格成为研究生导师!年轻人应该先当副导师,通过传帮带,积累经验再逐渐过渡到正式导师。
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只会应付考试和死记硬背,不能坚持读文献、学习专业软件和做实验,培养科学思维和写作能力,那么要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非常困难的。
学生是以学习为主,学者以研究为主,并具备本领域独到的见解和能力。二者完全不同。要想完成学生到学者的蜕变,需要很多条件。博士生本人对科学的热爱程度以及扎实的理论实验功底是判断其是否成为学者的要素。
2020年航天探索的成果丰硕:三国航天器访问火星,中国首次成功到达;中国首次从月球上采取月球土壤返回;美日分别从两颗小行星上采样返回地球;中国一系列火箭首次发射……雷奕安
郝老师研究方向是苹果果实的形成机理,这不仅是产业大问题,也是世界的很多顶尖植物学者求索的科学问题,不仅涉及农民收入,产业发展,还和人类健康,进化生态(动物取食)等相关……程宗明
为了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政策应该关注物联网发展的技术路线选择与非竞争性领域的建设,并为物联网的发展构建具有前瞻性的规则与规范,在产-学-研-政府之间实现反馈。
科研人员应该培养一点庸俗的爱好,单位领导也应该帮助科研人员培养一些庸俗的爱好。庸俗的爱好,吃喝玩乐之类的,是能够直接带给人快乐感的,而且这种快乐感是直接作用于人体的。
黎曼在物理学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生前仅公开发表了9篇论文,其中有4篇是关于物理学的,涉及流体力学和静电学等。在一篇未发表的手稿中,黎曼早于麦克斯韦发现了电磁场方程!
启发有三点:(1)再怎么强调分类的重要性都不为过。(2)现在越来越多的化石证据表明被子植物起源的时间要比白垩纪早很多,不应该局限于白垩纪(或中期)。(3)植物演化领域需要一些范式转换。
科学研究探索的是未知,追求的是真、善、美,需要认真来对待和付出,需要真诚和热情,需要智慧和勇气。需要理想和信念,需要耐力和信心,需要奋斗和意志。
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首先是靠个人努力,然后是长辈扶持。如何做人最重要。当今高校早已不是“乱世出英雄”单打独斗的年代。人员众多,竞争激烈。合作已成必然。
围绕人工智能(AI)的公共辩论被“弗兰肯斯坦综合症”所支配着,虽说超级智能从理论上说是可能实现的,但这个说法转移了人们对一个更紧迫问题的关注:人工愚蠢的冒头……武夷山
似乎很多成果的发表、项目经费的立项批准和科技成果奖的获得都是几个专家决定的。实际上一方面取决于评价依据和流程,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申请者的视野和学术积累影响力……马军
有人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就感:成就感=能力/理想。在你年轻的时候,最首要的任务是提高你的能力。那什么是一个人的能力呢? 能力通常受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努力,天赋,和运气。……王善勇
在学术界,35岁真的是一道门槛吗?我的回答:既是,也不是。一方面,现在大学希望招聘“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但是另一方面,足够优异的人在哪个年龄都有单位抢着要……马臻
如何实现科研高质量发展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提升科研人员的三力。首先,我们要提升科研判断力。其次,我们要提升科研领悟力。最后,我们要提升科研执行力……陈德旺
上世纪60年代,朗兰兹发现了通常被认为互不相干的两个领域,数论与调和分析,之间的一种关联。他的工作——这架设起了整数王国与连续函数王国之间一座坚实而出人意料的桥梁。
科研突破需要苦干、实干加巧干,但若没有前两者“垫底”,仅靠后者只能是投机取巧。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引起质变,这亦再次说明下“笨功夫”做“冷板凳”是成就卓越成果的基础。
创新是社会和科学进步的前提,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因此,学生们要养成创新的习惯,让创新成为自己的本能。只要养成了创新习惯,取得创新性科研成果的那一天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