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创新型论文是稀缺的,也是很受欢迎的。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有开创性的成果,那么就应该把论文投到国际上相关专业的主流刊物,接受专业学者的同行评议,烈火炼真金。
科研集中时间精力,短平快就能见效。教学需要长时间摸索积累,方显效果。精品课不是一日建成,编教材费时费力,口碑需要时间。教研室早已取消了。
我们应该思考到底创造怎样的科研环境,才能让今天的年轻人心无旁骛、脚踏实地地思考科学问题、钻研科学问题?到底建立怎样的评价制度才能保证年轻人能够耐得住寂寞而安心工作?
那么,什么是生态学呢?我觉得可以是感性认识和思考时长的函数。如果用一个公式表达的话,可以是:生态学 = 感性认识 × 思考时长。
巴丁的两项诺奖成就,导致了(或将导致)对现代文明社会最重要的科学革命:晶体管的发明导致了计算机革命及信息革命;革命性的超导研究如今仍然是物理界的热门课题。
我们这些年一直在各种调整,如最近的破四唯评价方式,但是对于学者来说“论文、职称、学历、奖项”又是必不可少的,到底该怎么破?其实就是要把学术建立在“斗牛"叫真的基础上就可以破!
博士期间的试验从没有顺利过,论文也尽是曲折反复。正是科研没有一帆风顺,需要守着初心坚持下去,不要轻言放弃。穷则思变,一条道走不下去了,另辟蹊径也许就有柳暗花明。
博士毕业,标志着十年的大学生活正式落下帷幕。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心里除了激动之外,更多的是伤感与不安,伤感学生时代的结束,不安的是即将步入工作岗位而些许的迷茫与彷徨。
生活与学术和我的关系不是风筝线与风筝的关系,而是翅膀和鸟的关系。对生活的热爱,让我感到一种绝对的对学术的渴求,一种获得更多知识、智慧和体验的孜孜不倦的渴求。
科研是一种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作的工作,其对内动力、创造力、发展潜力都有着更高的要求,招不合适的人来读研往往会是导师和学生的双输,而招到对的人就能实现双赢。
利用科氏惯性力的微型振动陀螺成本低廉,可批量生产。与导航系统的精密陀螺仪相比,精度虽低但满足民用要求已足够,因此是广泛用于民用产品的惯性元件。
我们应该靠什么来评价人才的学术水平?靠教学吗? 教学是一门艺术,一门表演艺术,这都是需要天赋的。有的人讲课的时候情绪激昂、绘声绘色,有的人则是干干巴巴、磕磕绊绊。
回望科学发展史时,一种简单肤浅的视角是把几个主要人物的功绩突出放大,又忽视了同期的科学群体中其他科学家的贡献,如同远眺风景只见高峰而对绵延其下宏伟的山脉却视而不见。
本科生与研究生都有各自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抛开表面的东西,学生真正学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抓教学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做扎扎实实的工作。从师资方面强化教学才是根本。
照相机镜头是一项高技术。照相机镜头的技术不断改进照相机的性能,近半个世纪由于芯片技术的兴起,对芯片激光光刻的镜头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可以说镜头技术的发展不可限量。
光伏电站促进农牧业发展这样的成果,似乎可遇而不可求。其实只要我们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指导原则,也许我们就能寻找到更多研究课题,取得更多研究成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所大学的声誉关键在于本科生的教学。完善大学本科教学需要课程设置合理,并不断优化,学校重视本科教学,保证学生能力培养全面深入,综合能力强。
新时代的高材生必须树立坚定的信念,夯实写作与相关专业知识的基本功,掌握行之有效的创新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新世纪里遇山开路,遇水架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2020”,一个年份的数字,居然成为年度热门词条的候选之一,正是因为这一年的新冠病毒巨幅改变了我们安居乐业的人类地球村!回到我自己的2020年,居然是这几年来最丰收的一年!
要想成为一个一线研究人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积极的审稿人,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条件。而要想成为一个“有效率”的一线科研人员,要从细节处突破……王善勇
芋,又称芋艿、芋头,是天南星科芋属芋种的卵形块茎。魔芋和芋头不同,虽是天南星科的植物,但为魔芋属。菊芋和芋没有多少“亲戚”关系,它们的亲缘关系相距很远……冯大诚
也许,在这场较量中,很多人会成为成功式子中的分母。最好不问结果,经历就是成长。你还有很长人生,需要自己去历练。较量中的胜出者,也不必沾沾自喜……彭真明
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不确定因素增多,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部分毕业生也被动加入考研大军。考研人数多,不一定录取率增加。招生指标不增,淘汰率反而会增加。考生应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实验课与理论课不同,经验的东西要多一些。上实验课的时候,如果学生调不出相应的波形或者得不到正确的实验结果,老师必须亲自动手,帮他调出来,做出来,绝对不能露怯。
在互动提问交流环节,我希望博士生们要踊跃提问,不要怕提的问题幼稚让人笑话,因为貌似幼稚的问题往往隐藏着重要的科学发现契机。结果,大家争先恐后地提问,有的问题相当深刻见功力。
某个理论,往往是欧美一流大学的少数研究者提出,然后国内一流大学的一些人引入,在国内好期刊发文,再逐步三四流高校的人跟风,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也只好看期刊影响因子。
钱伟长院士是中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是也享誉世界的力学家和应用数学家。我对钱先生的认识主要是读他的回忆和文集、这或许也是更年轻的一代人了解钱先生的唯一可能方式……陈立群
2020年中国新被SCI数据库收录的期刊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大学显然比科研院所和学协会多,尤其是综合性大学;二是新刊较多;三是较前几年相比数量略少……宁笔
科学家们首次将DNA与哺乳动物养育习惯的差异性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理论上甚至在生育子女之前,通过基因分析,有可能预测哺乳动物在照顾儿女上的表现……徐鑫
目前我国的各类人才培养计划从年龄段来说,已经基本接近全覆盖。对于高端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并已制度化,那么低龄人才的发现与培养又处于什么状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