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成绩已经出来了,想必很多学生已经联系导师了。我也接到了几封学生的邮件,至于如何联系导师,给导师的邮件中要包含哪些内容,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又到了学位论文评审季。今天先大致说一些关于硕士论文的评审,改天再来说博士论文或者学术小论文评审。知道老师怎么评审,学生也就应该知道怎么写作。
说到底,网课作为一种互补性的授课方式,我觉得是不错的,尤其在当下这种无法集中现场上课的情况下。而且如果善于引入互动甚至头脑风暴,说不定还会有独特的效果。
在科技评价中,评价指标不宜简单化,比如传统用SCI论文数量、被引次数等进行评价。应根据评价目的筛选一些优秀的评价指标评价,如h指数家族的一些指标,特征因子、z指数等……俞立平
作为在初中时代获得祖冲之数学竞赛一等奖的我,心情非常激动。虽然没有成为数学家,我因为参加祖冲之数学竞赛,对祖冲之和数学有种特别的感情,必须要写篇文章纪念一下……陈德旺
挖掘“从0到1”第一坑的研究人员固然是可敬、首创的,那些奋勇扑来把坑挖大挖深继而填埋加固粉刷美观并修筑成科学小屋的研究人员,同样是值得尊敬的,其贡献不容抹杀……陈耀
从他们提交的论文以及答辩的现场中发现一些令人感到意外的共性问题。之所以让人意外是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低级问题且完全可以避免,但由于种种原因却又暴露出来。
当今的文明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破坏力急剧增加,二是对已储存信息的获取能力急剧增加,人们能够获取利用的信息量,很快将达到两千年前所能获取利用的信息量的一万亿倍……武夷山
“晚评价”原理的核心思想是:论文发表之后,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对其进行比较准确的评价。能否将“晚评价”原理的基本思想应用于短期评价……王立新
SCI论文的评价对象包括宏观评价与微观评价两个视角,宏观评价主要包括国家地区评价、大学评价、学科团队评价等;微观评价主要是学术人才、管理人才与奖励评价等……俞立平
教师做研究、发论文,最要紧的是抓质量,不要斤斤计较于论文篇数及影响因子。而研究生做研究发论文主要还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发表论文是对学生负责,对国家的将来负责……冯大诚
SCI论文数量更适合宏观评价,代表作更适合微观评价;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一些优秀指标已经基本解决了科技评价问题,管理部门应用较少,结果导致SCI论文“背锅”……俞立平
华罗庚先生提出“早发表,晚评价”,我非常认同。那么,如何晚评价呢?对于工科的研究成果,比如IEEE期刊上的论文,有用可以说是唯一的标准。用的人越多,说明你的方法越好……王立新
3月14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课题组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过的恒河猴不会发生再次感染……小柯生命
我们承认,获得科研项目资助的难度是比较大的。科研项目的要求和SCI论文的要求是不同的,SCI论文的目标是一个具体的科学小问题,而项目要求系统化的弄清楚一个领域的某个科学问题……马军
所以结合当前SCI靠后的大趋势,如何能够真正把研究生教育提升,把唯SCI转变成唯专业能力是各类高校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培养如何迈上新台阶的机遇……周阿洋
如何培养研发能力,训练项目实践?现在要采取的应该是过程管理。一句话十五个字,分类全指导,学业全周期,精细化管理,简称“两全一化”,核心观点是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工作台账。
研究发现,难以理解措辞与参与者报告他们不相信这些短文材料、也不真正喜欢与材料相关的科学之间有很强相关性。相反,如果措辞通俗易懂,参与者报告对所读内容和科学有更广泛兴趣。
就科研而言,研究生的课程,学术训练更加重要。你受到的训练有多强,你的能力就有多强。能力有多强,你在学术上就能达到怎样的高度。所谓,0到1的突破,其实是需要过程的积累的。
论文不是科研的全部。科技期刊的发展,对录用论文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很多情况下,论文由于受篇幅等各种因素限制,它只是科研工作的某个认识、某个创新点等的总结和提升。
新政策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对于真正的科研人是一种福音。让喜欢做科研的导师门下有更多的喜欢做科研的学生。同样,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不适合做科研的学生,尽快摆脱困境。
隔离时期,师生都待在家中,有较多时间关注网络信息,此时如果导师能适时利用网络,效果比平时更佳。用心指导学生,及时沟通交流,就可以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对此,笔者有6点体会。
作为培养单位和导师,要积极告知所指导的研究生,学位授予虽然不和发表小论文直接挂钩,但要考虑降低学位论文送审的风险。另一方面,早期发表一些小论文也是一种必要的科研训练。
研究生扩招,「学历均值」贬值在所难免,「好在」幅度不会很大;真正导致学历贬值的因素,不是今年的扩招,而是内部动力和外部激励同时消失的时候,大部分人的迷茫和放弃进取。
从我们司空见惯的声波的传播过程中,本科生也可以学习到很多有益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为何声波的传播总是存在一定范围?即使从这样一些简单的问题入手,本科生也可能会得到很多的启示。
我和不少老师有一个共同的深刻感受: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了多篇SCI论文的博士生,在科研基本功、创新能力等方面,通常不如仅满足“论文达标”要求的博士生。这是为什么呢?
经过思考之后,最后决定采用国际的引文标注方式:即在正文中标注参考文献用“作者+时间”方式,尽管国内不太通行,出版社编辑也可能反对。采用“作者+时间”标注方式有很多优点。
人工智能自从1956年提出以来经历的道路非常曲折,经历了三落三起。在每一次即将衰落之际,恰巧有一个大专家(团队)临危受命,以一盘棋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陈德旺
如果仔细考察,在大框架之下,某些时候仍见“暗流汹涌”,与量子革命相关的暗流是热力学及统计物理的发展。因此,本篇我们介绍两位先后走向自杀道路的统计物理学家师徒俩……张天蓉
多从别人身上学习,你会变得更加完美,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喜乐。我们都是人,不完美的存在,有很多缺点和弱点,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才能一点点学习并进步……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