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年是指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圈所需要的时间。地球绕太阳旋转了一圈又一圈,没有头也没有尾,从原则上说,哪里都可以作为一年的起点,那么人们是怎样指定起点的呢?
实际上,奇迹不仅仅与环境关联;奇迹更和创造奇迹者的坚韧不拔有关、和奇迹创造者的忍辱负重有关,和创造奇迹者的从绝望中奋飞有关。考察2020年的奇迹,请不仅仅从2019年度的最后一天开始。
谈谈对研究生2019年的几点希望:第一,作为研究生,在校期间一定要拼尽全力做学问。第二,还是要多写论文。第三,做好人生规划。第四,进一步完善自己。
本科生时间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本科生提升对学习和生活的掌控力,成为生活的真正主人,从而享受自由。为了解释时间管理的效用,我们不妨先看一个大二本科生毅然同学的例子。
成为大学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获得博士学位,而读到博士不是一件易事。博士毕业进高校,收入和进企业工作相距甚远,甚至比不上中学和幼儿园教师。因此,说高校教师收入高是一个伪命题。
玻尔将泡利誉为“物理学的良知”,同行们以“可怕的泡利”“上帝的鞭子”等昵称表明对他的敬畏之心。据说每次爱因斯坦在演讲前,会自然地向观众席上观看:“鞭子”是否在场?
走进上海某高校物理学系,只见墙上贴着四排共30位院士(教师、系友)的照片。A就是这个“强势”院系中的一个“小不点”博导(副研究员)。2011年入职的她,主要研究凝聚态物理。
虽然是教学科研岗,教学只是工作中的一部分,在当前评价体制下,这部分也没什么有效途径进行“价值”转化。但我一直秉持,不管教什么课,只要站在讲台上,就该爱惜自己作为教师的羽毛。
研究生的课题是有探索性的,需要创新。这就需要时时思考自己的科学问题。科学问题要有意义、重要、有趣,自己喜欢,有去探索的意愿和渴望。科学问题需要提炼,也需要具体化。
很多人都说,导师应该只管学生做科研,而不要关心学生的生活。首先,导师精力有限。其次,人与人之间要有边界。然而,我不认为导师和学生谈人生、职业发展有什么错。
在当今大环境的各种压力下,导师们不容易,研究生们也不容易。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师生相遇就是缘分。师生之间都要调整心态,双方都努力,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
掐指一算,老刘扎根工科本科教育第一线已十余年,年轻之时也曾勉为其难地当过十几人小系的所谓二把手,协管本科教学,主管系里杂务,算是本科生教育非资深人士,兹谈几点浅见……刘良桂
是吧,活下去好难。感叹归感叹,但感叹思考之后我们仍然需要面对,接下来怎么办,作何选择?如何调整心态,释放负能量?我熬了鸡汤和大家分享……李士成
事实上,论文摘要写法有其八股文的基本套路。不太擅长自由发挥的,不妨按这一思路来写。 【相关】马臻:研究生职业发展——要做个有心人
我国是智能手机和笔记本及平板电脑持有量最多的国家,也是电动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如何让电池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是摆在中国科技人员面前的重大任务。
Y先生考试成绩很好,但他的事业进展一度很不顺利。他热爱看文献,但是手气不咋地,做实验总是失败。植物分子生物学这个行当比较残酷的是,实验做不出来就难以发表论文。
我1983年去荷兰艾因候温技术大学(TU/e)电机系控制系统组跟艾克霍夫教授学系统辨识,读硕博。Ton 经常来组里交流,就认识了。跟Ton 认识36年,他是影响我技术生涯和人生轨迹的一位关键人物。
这个学生毕业设计非常认真。做实验不辞辛苦,积极主动,经常来我办公室讨论,而且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非常强。很多事情,稍微指点一下就很快上手,并给出很好的结果,让人刮目相看。
无论如何,人工智能的长远未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应该针对这种可能的负面影响,研究防御措施,防范机器欺骗、威胁和人工智能黑客的攻击,教人工智能辨别是非。
常规原因是之前审稿人的评审意见相左,既有非常正面的也有比较负面的,编辑无所适从,所以需要求助于更多专家来加以仲裁。但这只是常规原因。从编辑的角度,本文重点探讨非常规情形。
前两天研考结束,接下来就要做好准备,因为一年一度的考研复试季过完年就要来了。老刘参与研究生复试多年,不敢称资深,仅作为复试小组成员谈几点看法,仅限理工科。
12月25日,中外科学家宣布,其研究团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发现了大量的恐龙足迹化石,这是黑龙江省报道的第一个大规模早白垩世恐龙足迹点,对研究恐龙的演化有重要价值。
爱好生物学的可从第一段读起,爱好“青稞”(青科)靓照和辛酸故事的请直奔最后。如果你看多了神人神操作的故事,或许在我们普通人之间对于科研和职业精神的朴实理解更有惺惺相惜的感觉。
我们把科技共同体在不为外人所见区域内的行动模式与规范集合称作后台设置。如果说前台设置表征个体在公共领域/社会领域的行为模式,后台设置则表征个体在私人领域/社会领域的行为模式。
什么是好论文?我认为,“符合读者预期”的论文就是好论文。在写作之前选对期刊,认清写作之中的反复性和正反馈的作用,重视写作之后的传播和同行评议,我们都可以写出好论文。
能坚持到考研初试完成,便认为考研成功了一大半一点都不为过。因为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在这漫长的准备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感悟的道理、抵制过的诱惑、培养过的自律,都会使人获益终生。
作为导师,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尽力点燃学生心头的理想之火,而最忌讳的则是不能把学生燃起的火苗浇灭,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让有灵气的学生保持灵气。 让有锐气的学生保持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