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或初步确定刊名,或同时,需要对期刊进行定位,这就需要对市场、自己的竞争对手和自己的目标等进行分析。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园艺研究》是如何分析的。
33.12%的人认为中文刊近年来稿量逐渐下滑,不少没有被所谓“核心期刊”收录的期刊面临“无稿可用”的局面;76.16%的人认为科技评价导向是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
中途岛战役是整个太平洋战争的关键转折点,我们科研的选题、研究区和研究时段的选取也应该这样:选择研究对推动人类进步而言非常关键的科学问题,当前学术圈都关注的难点、热点。
本博客核心内容是帮助狂犬病恐惧症(恐狂症)患者走出困境。内容主要集中在狂犬病防控知识的科普方面,仅偶尔涉及流感等病毒性疾病和人类遗传学。
话说那年头,也有少数几个年轻人,被普朗克放出的量子妖精引诱迷惑,不声不响地暗暗修炼“量子化”功夫,其中就包括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做三级小职员的爱因斯坦。
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地球物理实验室成立于1905年,初期主要研究高温高压条件下矿物与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Hatten S. Yoder曾经执掌地球物理实验室十余年,影响深远,功不可没。
科研工作者最关心的事情是如何获得科研经费。科研经费的分配和发放方式直接决定了科研工作的效率和实际产出。目前大部分的科研项目都采用申报制,而非悬赏制。
近十年来中国科研水平的巨大进步有目共睹,但是高水平的中国英文期刊仍屈指可数,远不能与当前中国的科研水平相匹配。做好期刊,最重要可能是要有优秀的稿件和广泛的读者。
化石为何被如此看重?因为它们是地球上亿万年来生物演化和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所以,古脊椎所的历代科学家一直孜孜以求地调查、发掘、修复、研究、收藏这些地质历史中孑遗的瑰宝。
毫无疑问,刊名必须是唯一的名字,所以要做详细的检索。各种期刊数据库,国际刊号都要做检索。期刊名需要简洁,直白,很“学术”,易读,要考虑到首字母缩写的易记性。
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1858-1947)出身于一个学术家庭,曾祖父和祖父都是神学教授,父亲是法律教授。普朗克是父亲这个大家庭中的第六个孩子,在德国北部之城基尔出生。
一个科学的智库结论必须在已经呈现出来的现象数据和内在机理之间建立起一个逻辑连接。人们的主观认知越来越有局限性,更可依赖的是数据和分析工具,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专业认知。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按照韩愈对教师的功能划分,教师的使命=传道+授业+解惑。韩愈在1200多年前提出的这个标准,就是拿到今天来看也是非常高的标准……李侠
大学里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尽可能广地扩展他们的视野。必要的基础知识,在我看来是:高等数学,大学普通物理,一些化学和生物知识,语文和英语的写作训练。
许多母语非英文的作者都会觉得把文章写的简洁有力非常困难,因为他们找不到适合的词来替代短句。事实上,遵守字数限制对以母语非英文的作者来说也极具挑战,因为他们总是有很多话想说,很难把握维持简短的要求。
在日本短短不到一周很快就要结束了,日本人注重细节的工作方法还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若能认真借鉴日本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也许能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发展得更快,更好些。
伽利略在17世纪初从自制的望远镜中看到人类肉眼从未见识到的、不可思议之多的繁星,为人类打开了新的视野:宇宙比当时所想象的更为宏大、更为深远。发光的星体比当时所知的更为丰富、更为璀璨。
讨论班除了能培养制作泡泡糖与脱口秀的能力外,它对于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处理犯错的能力、泛读文献的能力、头脑风暴和学术争执的能力等也至关重要……张军平
因为教育有可塑期,有窗口期,有黄金年龄段。越小,可塑性越强,教育效果越显著。树歪了,小的时候能校正,大了就不行了;杂技演员柔软的身体只有小时候才能练成,大了就不行了……金振奎
2019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拟立项项目名单发布,其中由我主持申报的被批复为“历史学”学科重点项目。我们是以环境修复材料为研究主业的课题组,能获社会科学方面的基金实属不易……王崇臣
课题组的研究方向聚焦到低碳节能的生物脱氮领域,而厌氧氨氧化是最低碳节能的生物脱氮技术。有一个专门讨论厌氧氨氧化的国际会议在日本举行。我们立即按要求投稿并获得参会邀请……汪晓军
应《环球科学》之邀,我翻译了爱因斯坦去世后玻尔和拉比所写的纪念文章,并写了一个点评,刊登在该刊《诺奖得主经典文集--他们开创了科学的黄金时代》专刊上。
笔者对学术规范、论文查重产品与服务花了较多时间和精力进行了解、实验及解答相关咨询。这块的关注度呈上升趋势, 特此进一步梳理所见所闻所感,不当不周之处,敬请不吝指教。
联系导师基本都是通过邮件来进行。这主要是因为导师的邮箱容易获得,只需要查找导师的学术主页或者发表的论文。但从收到学生的邮件来看,学生在写邮件和发送邮件时存在着两大误区。
科研需要攻关,科研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教育水平和管理能力。作为科研工作者,我想三国演义对我们也应该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研究不是个新鲜概念,上个世纪就开始有讨论了,最早是心理学,现在已经蔓延到多个学科。但可重复性研究的流程其实比想象的要复杂,完整的可重复性研究包含多个步骤。
传播科学时使其容易吸收理解,阐明影响是让人懂得科学的唯一途径。1985年,伦敦皇家学会文件就已清楚表明科学传播的必要性及其益处。之后22年间,我们又取得了多少……Editage意得辑
当体检报告上显示“幽门螺杆菌阳性”时,是不是会让人有点惊慌失措?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什么这么高?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不是会得胃癌?幽门螺杆菌要不要检查?用不用治……孙占一
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使得人具有了一套光学系统,能够把周围的事物成像在探测器,再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得到关于客观世界的比较正确的认识。这套系统不是完美无缺的,但还是非常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