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纪事
          
        
      | ID | 文章标题 | 作者 | 点击 | 评论 | 日期 | 
| 1505286 | 美国国家科学院施密特科学传播卓越奖得主系列访谈之三:Katrina Miller | 武夷山 | 3909 | 0 | 10-10 | 
| 1505232 | 有幸入选《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Internal Medicine》杂志(7.4)青年编委 | 杨军政 | 3874 | 0 | 10-09 | 
| 1505077 | 陈炳文--《去新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50年代人物--11 | 张学文 | 4663 | 0 | 10-08 | 
| 1505059 | 聂广教授的论文 著作 | 许培扬 | 4261 | 1 | 10-08 | 
| 1505019 | 琼谣小说的魅力 | 葛维亚 | 4317 | 3 | 10-08 | 
| 1504918 | 遇见高三班主任 | 叶春浓 | 11348 | 2 | 10-07 | 
| 1504861 | 我醉欲眠卿可去:陶渊明的隐士人生 | 黄卫 | 6361 | 1 | 10-06 | 
| 1504828 | 测区的三个中秋节 | 籍利平 | 4352 | 0 | 10-06 | 
| 1504823 | 一位材料学出身的美国科学传播人 | 武夷山 | 5409 | 0 | 10-06 | 
| 1504792 | 杨学祥教授的论文 著作 | 许培扬 | 4173 | 0 | 10-06 | 
| 1504791 | 黄安年教授的论文 著作 | 许培扬 | 4112 | 0 | 10-06 | 
| 1504717 | 建院40周年口述史(25):出征西非抗击埃博拉疫情,助力院感防控上新台阶 | 聂广 | 4335 | 0 | 10-05 | 
| 1504709 | 建院40周年口述史(26):55岁受命来三院,带领医院打赢三大“战役” | 聂广 | 4219 | 0 | 10-05 | 
| 1504686 | 陈东福大夫的论文 著作 | 许培扬 | 4433 | 0 | 10-05 | 
| 1504665 | 1986年,我爹用八百斤粮食原谅了我的文学梦 | 郑永军 | 8566 | 24 | 10-04 | 
| 1504658 | 阅读张剑《国防最前线的宣示:1936年北平七科学团体联合年会》 | 张晓良 | 4620 | 0 | 10-04 | 
| 1504633 | 《宿命》故事梗概 | 乔中东 | 4630 | 7 | 10-04 | 
| 1504573 | 胡河清自杀的隐秘原因 | 张劲松 | 4619 | 0 | 10-03 | 
| 1504462 | 国庆假期短途旅行的随想 | 马臻 | 13083 | 2 | 10-02 | 
| 1504415 | 李若波--《去新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50年代人物--10 | 张学文 | 5200 | 2 | 10-02 | 
| 1504361 | 从入门到失语 | 叶明 | 5138 | 0 | 10-01 | 
| 1504284 | 科幻大师阿瑟·C·克拉克不仅喜欢畅想“九天揽月”,也亲身尝试“五洋捉鳖” | 武夷山 | 5474 | 3 | 10-01 | 
| 1504204 | 39岁离世的副教授,其博士论文后记令人动容 | 任旭升 | 5962 | 0 | 09-30 | 
| 1504190 | 夜宿来凤驿 | 姚远程 | 4460 | 2 | 09-30 | 
| 1504133 | 读研最痛苦的十件事情 | 张忆文 | 15160 | 9 | 09-30 | 
| 1503997 | 三次年会的身影:在奥柏林集团的观察与思考 | 傅平 | 10543 | 1 | 09-29 | 
| 1503981 | 徐仁先生是第一个在印度拿到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吗? | 武夷山 | 5691 | 1 | 09-29 | 
| 1503713 | 密西根大学1910-1911年的庚款留学生(老照片18) | 周政 | 5789 | 2 | 09-27 | 
| 1503595 | 纪念彼得・罗宾斯・韦尔:开创性地质学家的科学传奇与温情一生 | 毛宁波 | 4422 | 0 | 09-26 | 
| 1503587 | 《耕织图》里的诗画田园 | 黄卫 | 5778 | 0 | 09-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