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n

博文

学位论文质量下降堪忧 精选

已有 22580 次阅读 2018-5-2 07:1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最近,是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的旺季。笔者有幸与往年一样,开展了一波硕士学位论文的评审工作。评审院校,五花八门,虽不能代表全国整体情况,但多少有了一些个人感受和直观感觉。评审过程中形成的认识,不针对个人或个别单位。只为阐明现状,指出问题,粗浅提出解决方案。

1.学位论文质量快速下滑。与往年比,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并没有提高,反而感觉在急剧下滑。我与身边学术好友,交流一番,对此还算有共识。大有一年不如一年,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觉。这到底发生什么了?国家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为何学位论文水平却在下降呢。难道我的审美高了,要求高了,感觉错了?

2.写作规范仍旧是大问题。整个论文看下来,到处都是低级错误,错别字、标点符号中英文混用、文献引用格式不规范、表格跨页、单位漏用错用等现象,非常普遍,看不出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单看论文,研究生都像没长大的孩子,各种幼稚低级错误,层出不穷,令人啼笑皆非。

3.文字写作水平非常低劣。从学位论文文字准确性、流畅性和美感来看,硕士生文笔普遍不高。大多是生搬硬套,滞涩难读,热衷排比行文,喜欢大段落。单从写作文笔来看,甚至不如高中生的作文。大学和研究生七年,语言文字表达并没明显提高,甚至变得拙劣和粗俗化,令人深思。

4.论文看不出热爱和用心。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生涯心血结晶,是自己青春之花,是有生以来智慧集结和最高状态。在学位论文里,我看不到青年学子的真诚、认真、质朴、耐心、热爱、激情以及创造性,看不到一个生机勃勃、鲜活的青年人,满屏看到的确是机械、呆板、仓促、急躁、焦虑、侥幸、敷衍以及一个低俗拙劣的功利主义者。

5.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缺失。高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是培养和塑造科学精神的地方。从学位论文来看,研究生大都很马虎,很粗心,缺乏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单从学位论文的文字撰写来看,只要自己反复读上三五遍。让同学帮助核对一遍,导师再看两遍,应该不会出现那么低级错误。现在学位论文,大多是仓促而就的半成品,而非反复打磨、精益求精的匠心之作。

6.独立任性急躁九零后们。他们这一代有三天三夜说不完的优点,也有一些社会时代带来的不足。每年三五月份,乌泱泱,乱哄哄,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研究生答辩景观。传统需要去继承和坚持,国际视野也需要开拓。新媒体时代的青年,时间趋于破碎化,思维趋向于表层化,缺乏以往青年沉稳和踏实,多了几分急躁和功利。

7.论文质量把控制度失效。大多数学位论文,从科研工作量、写作质量以及分量方面,导师应该都会有较为准确地判断。导师把不住学生,管不了学生,拦不住学生,最终半成品的学位论文游走全国,在市面上招摇撞市。现在来看,学位论文质量把控缺乏强有力制度上的支撑,高录取率、低淘汰率,脆弱心理老师惹不起。现在应切实地建立研究生学位论文淘汰机制,提高淘汰率,建立退出机制,不能让高校成了学位论文粗制滥造的小作坊。

8.评委内心的纠结和挣扎。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人,内心充满了纠结,通过还是不通过,放水还是不放水?是坚持学术标准,还是随大流别较劲?最后,尽量地多写几条修改意见,寻求内心平衡和自我安慰,违心地勉强通过,皆大欢喜。评委们顾虑重重,面对现实又很无奈,也改变不了现状。如今,教授们拒绝评审成了新潮流和新趋势。

9.学位论文质量把控建议。论文送审前,需经过教研室预答辩,经过匿名投票,超过三分之二方能送审。送审阶段,五个评审人,两个及以上不通过,直接延期一年,导师停止招生一年。一个不通过,经学院学术委员会投票,赞成票低于三分之二直接推迟一年。

我们不能指望每位研究生都会从事科学研究,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要保持住学术品位,要守住学术底线。现在我们国家一方面缺人才、呼唤人才,一方面是就业难。研究生如果认真对待科研,提高学术品质和成色,最终在求职过程中将得到相应反馈和回报。

研究生如果对待学位论文,采用六十分万岁主义,能蒙混过关侥幸心理,更多追求短期和直接回报,缺乏理性和长远洞见,膜拜精致利己主义。他们科研品质和能力,并没有在撰写学位论文过程中很好地挖掘和提升,错过了科学品质锻炼绝佳机会,最终还会给他们人生带来负面影响。

拿硕士学位可能是缺乏淘汰性,但参加工作步入社会后,到处都充满了残酷的淘汰和竞争。读书时期可以在导师面前任性,也可以钻体制的空子,拿注了水的学位,但在社会上打拼,说到底还是能力竞争,残酷而又真实。研究生进一步学术职业生涯,会通过复杂的筛选淘汰机制,通过大数法则和二八法则发挥作用,将有科学潜质青年人筛选出来。

最近,我同步在评审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同样是年轻人,青年基金申请人,年龄只是比他们长三五岁或者十岁八岁,但基金文本撰写质量明显比学位论文水平高很多。说到底,写一段文字,做一件事情,质量优劣还是个态度问题,与投入精力和心血密切相关。

希望在哪儿?希望在于行动,在于未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729-1111883.html

上一篇:由中兴被禁,谈自主创新
下一篇:老王生了
收藏 IP: 202.204.120.*| 热度|

52 尤明庆 张忆文 何培龙 朱晓刚 蒋永华 姬扬 李东风 徐绍辉 刘博 王从彦 李学宽 彭真明 张明武 邝宏达 邹勇 赵大伟 马臻 焦飞 王琛 雷宏江 孙颉 杨正瓴 杨林 朱志敏 吴嗣泽 蒋继平 蒋朝华 王兴民 林之絮 赵永宏 李鹤 王强 秦逸人 孙杨 赵凤光 周春雷 鲍海飞 罗鸿幸 郑永军 刘振斌 易波 李得建 张磊 曹建军 孙志鸿 李万峰 霍天满 赵伟伟 puhj zjzhaokeqin ljxm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