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出版革命的新号角
周 健
巴黎的国际科学理事会成立的一个专家该小组在2020年开始了对科学出版的现状及改革方面的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反映出了一些有趣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新观点。
专家小组的研究报告指出,科学探究结果的发表和传播是科学知识和思想的传播、交流、审查和检验的基本过程。科学产出通过全球网络的有效传播,对知识的生产和使用至关重要。它一直是,并将继续是,通过遥远的心灵互动的手段,以创造新的理解,并发展解决社会面临的许多问题的方法。人类从科学出版业的发展中获益良多,这使近几个世纪的开放科学成为可能。数字革命也正在召唤开放科学的新时代的到来。
然而,在现有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商业参与者,他们允许投资者的利益优先于科学的需求。过高的价格和利润破坏了国际科学界的支付能力。此外,太多的科学产出是无法复制的,甚至被证明是欺诈性的,这样就损害了人们对科学机构的信任。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科学家及其机构使用文献计量学指标来评估科学职业生涯的方式。这激励了一种被称为“出版或灭亡”的文化。而出版商却获得了巨额利润,还催生出了一个不小的掠夺性出版业,它对科学的记录几乎没有什么价值。
因此,包括政府在内的许多利益相关者都认识到科学出版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国际科学理事会的专家小组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出版的关键原则》,该原则经过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和医学院的专家的修订,并得到了超过80%的会员的赞成。该原则共有八条:
1. 思想的快速和全球流通是科学过程的核心。作者和读者都应该普遍、迅速地开放科学记录,没有参与障碍,特别是那些基于支付能力、制度特权、语言或地理的障碍。[过高的价格使许多科学记录超出了许多作者和读者的支付能力范围。真正的开放获取是读者和作者都能负担得起的。商业出版模式是基于对科学质量的评价,使用间接的、代理的、文献计量的方法,鼓励在昂贵的期刊上发表文章,这些期刊出售的是不直接基于科学质量的地位指标。这一过程推高了商业出版物的成本,而且许多人负担不起,从而破坏了国际科学界,并造成了对损害其他重要科学活动的出版物的痴迷。主要商业期刊对地位指标的销售有取代有效的区域出版系统的危险。记录科学出版物的索引是科学工作的发现的代理。他们偏向于“全球北方”的输出,因此使在“南方”产生的许多知识变得看不见。]
2. 科学出版物应该有一个默认的位置,允许重用、文本和数据挖掘。[太多的科学记录是无法重用的,以及现代知识发现方法的应用,因为限制性的许可证维持着高收益壁垒。一些发布者通过限制对知识的访问来垄断元数据。]
3. 严格、及时和持续的同行评审必须继续在创造和维护科学的公共记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同行评审在需求的重压下正在崩溃。它的范围太有限,而且往往速度缓慢,与科学的严谨性不一致。更有效、可伸缩的开放同行评审过程已经存在,也可以用于出版前和出版后的审查系统,可以提高科学概念的发展,而不是一个短暂的出版前时间片,带来好处,更好地利用科学机构的资源和动员自动化程序的潜力。]
4. 已发表的真实性声明所基于的数据和观察应同时可接受审查,并得到必要的元数据的支持。[科学方法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支持已发表的声明的证据必须同时可供同行审查。数据应按照公平(可查找、可访问、互操作、可重用)原则进行访问,并具有适当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
5. 科学的记录应该以一种确保子孙后代的开放获取的方式来保存。[排序算法已经存在,可以应用于创建一个包含的“版本记录”,研究人员可以访问,而不仅仅是引导他们到一个独家的“记录版本”。这种转变至关重要的。它将绕过引导研究人员沿着限制路径走向“全球北方”的“高影响”期刊的过程,使南方的大部分产出变得看不见。]
6. 不同学科和地区的出版模式和书目多样性需要适应相关需要,但也要促进不同学科和地区之间的互操作性,包括多语言交流的程序。[这两个方面的技术发展现在都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为这种创新制定一个协调一致的方案。]
7. 出版系统的设计应该是不断适应有益变化的新机会,而不是嵌入抑制变化的不灵活的系统。[来自印刷时代的过时的出版模式应该被更快速、更高效、更灵活的开源形式和数字时代的其他功能所取代。这种转变对科学和社会的需要至关重要。]
8. 科学知识传播过程的治理应对科学界负责。[获取科学知识和研究评估指标的机会越来越多地被主要商业出版商和科技公司垄断,这些公司的主要责任是对投资者,而不是对科学或公共利益负责。随着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科学界通过对关键标准的问责来优先重视科学利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国际科学理事会《科学出版关键原则》、《科学出版改革》
二0二四年三月二十九日
Contact: zhoujian.china@aliyun.com
1/1 | 总计:6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3 09: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