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流痕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krocksthone 关于产品那些事。--- 在来到世界之前,世界已经存在;在离开世界之后,世界依然延续。

博文

小剧场的那些事(3)

已有 2229 次阅读 2016-8-21 12:17 |个人分类:产品历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上回说到,Coatismsys可能给了新的提示,数据化,或者基于数据空间的描述,这能否作为Halim的内核思想呢。以此出发,一轮异想天开的头脑风暴之后,第二条Halim法则诞生:建立数据描述中心,建立数据中心的解析访问节点(SPI通讯),创建与其他描述空间之间的变换,然后再建立各种用于解析的硬件及软件描述的事例。借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进一步进行推演,Halim模型被进一步描述为:将本该实现某个功能的硬件模块进行抽象,使得在数据空间下进行描述,并且将功能放在数据空间下进行定义、重组及交互。Halim内核底层是纯粹的数据空间与电路空间、软件空间的转换,不进行任何意义的解析。

       什么是数据空间?这里描述的就是Halim的灵魂,通过空间看问题,可以得到不同空间下的描述方法,这样逻辑上得到很大的简化,在过往对数学和物理的认知上我们也都不陌生。其核心的思想概括为,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描述空间下描述,其对问题的解决的方法、思路及损耗与效率可以截然不同。那么问题就变成了如何创建描述空间,如何为该空间寻找对应的正交轴。到此,有种寻寻觅觅廓然开朗的感觉,通过空间的高度,重新理解我们该如何使用机械、电子、软件等现代技术去解决一个问题,或许我们能有一个更加理性的认识,然后开始思考一些所谓常规的开发方法是否就真的是那么理所当然呢?

       半个世纪以前,一个问题,我们习惯用机械的方式去描述,然后思考自动化解决,60年代后,人们开始用电路电子的方式的去描述或许是同样的一个问题,同时思考如何用电子电路的方法自动化解决。随后CPU诞生,创建了局部数据运算动力的计算机,配合抽象出来的操作系统,软件进入人们的工作乃至生活,之后开始使用软件的方式去描述问题,并且在软件平台下解决问题,不管是裸机软件还是操作系统APP,软件空间描述和解决问题,逐渐成为工程界,习以为常的一种思维方式,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也逐渐形成了现代各种产品的基因形态。最近10年,人们开始更多去使用数据的方式去描述。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可以发现,或者问题本身并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我们在不同的描述空间下进行描述,而在不同的描述空间下描述,也意味着解决同样问题所采用的解决方法和面对的困难也不一样。换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人类其实在追逐问题,从未停歇,在不同的时代,诞生不同的工具,产生出不同的认识维度,从而产生不同的描述空间,新人类使用新的描述空间描述和解决老的问题,从深度,效率和结果都可以去到一个不一样的层面,然后,这谓之社会进步。底层平台性工具的发展,给我们创造一个又一个全新的思维空间,如同添加更多不同的维度,从而创造不同的描述空间,这些空间使得我们可以描述老问题,发现新问题,看到更多,同时在空间之下,在遵守空间规则的前提下,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比如,数学计算问题、计时任务等。这也是学术和技术演化的一个特征。如果我们跳出来,将近100年认识历史发展的这几个思维习惯表示为不同空间下的描述方法,那么或许可以笼统概括为机械空间、电路空间、软件空间和数据空间。这些空间在不同的时间段表现为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的比重。






       计算机发展的结果是,我们似乎对数据的操作越来越自由,不管是产生,传输,存储,计算,交互,分派,控制以及各样数据结构等等。数据给我的感受是,或许数据已经不仅仅是软件世界的附加品,不仅仅是以某种数据结构依赖的存在,而数据本身已经开始成为一种空间维度,衍生出一个不一样的数据空间。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我开始尝试通过数据空间来重新看待面对的问题,构建产品框架的时候,对问题的解决方法突然衍生出一条我似乎从来没有想到过的路,产品表现出一个非常陌生的形态,让我一路都把自己惊呆了。关于Halim的设想,就在2016年3月份之初,似乎一个值得追逐的灵魂逐渐浮出水面,然后在4月份的一次公司内部会议整理提出,基本决定了接下了气体控制器的研发思路。非常不容易,几乎花了差不多10个月的时间迈出了第一步,但我们都知道从一个哲学思想的理解到作用到一个具体的产品,这里面还有很多障碍,但后面的进度推进让我们理解到一个强大的思想对于产品的研发是多么的重要,没有正确的基因,纵然我们期望要长出一个人,但或许往往出来的是一头猪,这是大部分没有经历过产品研发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5628-997768.html

上一篇:小剧场的那些事(2)
下一篇:小剧场的那些事(4)
收藏 IP: 119.123.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