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psun201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psun2013

博文

难忘的旅行--早期HLA民族调查记事(一)

已有 3137 次阅读 2013-9-11 13:07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民族

难忘的旅行(一)

20139月修改

 

早期HLA民族调查记事

 

广西

 

孙逸萍

 

     算起来,这是33年以前的一次经历。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古人的话,而喜欢旅行也是大多数人的天性,可在上世纪80年代的字典里是找不到“旅游”这个词的(那时候叫旅行,没有“游”的概念——那可是资产阶级的东西)。那时候不仅没有钱,也没有自由流动的粮票可以在路上吃饭。但是如果出差,就很幸运,可以顺便楷油看看。不过虽然出差在外,玩的机会也很少,任务一完就回,目的地也不知道哪里好玩,住宿也是一间招待所的上下铺多人挤在一起。至于旅馆好像就比较高档,也不符合艰苦朴素的要求;宾馆?几乎没有听说过。所以我们那时候比较闭塞,见的世面很少。但是毕竟还可以借出差走一走,所以很希望出差来一个“公私兼顾”去见见世面。

     感谢幸运地搞了一个HLA研究项目,我和几位年轻人借光在上世纪8081年有一次旅行见世面的机会。

     事情起于搞HLA的民族调查。

     1979年底,我们幸运地从美国红会李正道(不是诺奖得主那位李政道)先生那里引进一套HLA标准血清。每种1毫升x 2小瓶,讲定一起合作搞中国人的HLA的群体调查。这时候我们委托七机部仿造的微量淋巴细胞毒反应盘也出来了。有了一定的条件就想通过当时新发现的一种叫做HLA的人类血型查一查中国人的遗传背景。这和医学理论和实际应用(譬如器官移植,骨髓移植,疾病发生等)有很大的关系。而且那时候,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也还是一个空白。什么是HLA型呢?说通俗点就是白血球血型。HLA就是Human Leukocyte Antigen三个英文字的字头。那时候已经发现的HLA型已有几十个,有意思的是在全世界初步调查中发现,HLA的型别分布因地理和人种差别很大。专家们普遍认为这差别反映了远古人类的迁移路线。HLA和特定人群的来源和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有很大的关系。而且通过统计一定数量样本的型别分布,用简单的数学分析可以画出人种和民族之间的血缘关系,就像一颗树,看出分叉和根的关系。这确实是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以汉族为主体,在周围团结着很多少数民族,一共有56个民族。他们在历史上时有迁移,但是至今仍旧保持着相对固定的居住区域。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怎样?当然,我们国家有丰富的文字记录可以查考,但是文字毕竟只有二千多年的记录,那么几千年前如何?史前如何?中华民族起源何处?如果HLA能够回答,或部分地回答,这说明在我们身体里面有着人种和民族的印记,这比文字记录要可靠而且久远。

     在这样的一种预期中,我们开始筹划HLA民族调查了。

     题目提出来了,领导也同意了。但是从什么地方入手呢?我们可以使用的调查试剂——HLA血清大概够查2000人的样本,要覆盖56个民族显然是不可能的。经过研究,先选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广西。

     1979年的时候,文革结束不久,百废待兴,真正意义的改革开放还没有开始,可是思想已经开始活跃起来了。大地化冻,春天刚来,什么小草都想冒出来晒太阳,我们就是这样几株小草。

     非常凑巧的是北京晚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谈到费孝通先生的经历。那时候费孝通先生还不是人大的副委员长,他是北京民族研究所的所长,熬过文革好像刚“解放”也不久。从那文章中我知道了他是我国民族问题的大专家和大社会学家,从年青的时候就用调查的方法研究和分析中国的社会和民族问题。他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去广西做民调,和她的恋人一起去的,可是不幸发生了:在一天夜行山路的时候女友掉入捕野兽的陷阱,受了伤,无论如何爬不出来了。没有办法,孝通先生只好荒山野岭中一人走很长的路摸黑进村去讨救星,可是当他领来村民走到那地方的时时候已经不见了女友的影子了,只见血迹,从此永别,推断可能是被老虎吃掉了,连遗骨也未找到。

     这为事业献身的惨烈使我今天写这一段的时候都感到战栗,我相信当年他们这对恋人一定不过20多岁,风华正茂的年龄啊!我想访问费先生这位令人尊敬的权威先辈,竟冒昧地写了一封信给他。也不知道地址,就写北京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费孝通先生收。没有想到不久竟得到了先生的亲笔回信,于是我去到他家。

     正如他信中说的,他欢迎和支持用新的生物学方法来研究民族的起源。那天的交谈和他的鼓励体现在他为我写了一封私人信件,让我们带着去见广西民委。后来证明他这封信比盖了公章的单位介绍信还管用得多,因为费先生威望的帮助和介绍,在广西我们得到了民委的大力支持,一路畅行无阻。这是一段佳话。

     HLA调查是要在当地做实验的,第一个遇见的困难就是HLA血清的低温冰冻保存问题。当时的医学调查的条件就好比野外调查,那时候普通地方连冰箱都很少,那里去搞低温冰箱?而且少数民族均住在偏僻山地;试剂从北京低温长途运输当地也是不可能的。幸好李正道先生给的血清非常规范,全是1毫升装,冷冻干燥的。我们想出了一个笨办法,进行分装。血清总数有100多种,将每小瓶的血清干粉统统挖出来用分析天平进行称量分装。血清的量理论上可以查2000人,那么就以20个调查点来算吧,就要分装20份。于是要用老式的分析天平称量2000多次,每次称量的时间少说也得10分钟,2000多次的称量得花掉2万多分鈡。这工作量极大,日夜加班,用一架分析天平光称量就干了快一个月。另外还有实验室“搬家”的问题,我们要下到乡下去,连蒸馏水也得带去,更不必说仪器设备了。连倒置相差显微镜,大离心机在内一共200多公斤设备坐火车去目的地,还要转场到乡下。小组5个人,好在除二位中年外都是青年人。一路辛苦,虽非风餐露宿,那辎重行李也够我们呛,自不必表了。最最困难的是规定调查的对象必须是地道本民族三代以上没有和别民族通过婚的。需要抽取至少5毫升的静脉血(那时候技术还比较落后,现在只要一根头发或其他含有细胞的标本就可以了),这可太困难了,另外是实验需在20度室温进行,广西地处亚热带,白天非常炎热,只好将实验改在半夜进行,虽然气温也在20度以上,总比较好些。

     我们坐火车到广西柳州。先找民委出示费孝通先生介绍信和单位介绍信由民委找调查点(费先生的个人介绍信比单位介绍信管用很多)。经过民委研究,由当地防疫站配合。民委告诉我们,广西最大的少数民族是壮族,那在柳州就可以解决。然后是侗族,去三江侗族自治县;苗杜,去融水苗族自治县;瑶族最难,就要走进大瑶山去,那就是金秀瑶族自治县。地点确定后讨论调查对象,认为调查学校的学生最集中方便。在柳州,先和一所中学取得联系,得到校方支持查学生。但是说服从未看见过针头的学生抽血是天大难事,他们答应了又逃走,甚至不来上学了。于是我们尽经费所及的范围给他们买糖果等来奖励,花九牛二虎之力总算第一炮打响,在广西柳州师范学校确定抽取100份壮族人的血样。这样本在我们眼中比现在TV《寻宝》节目中的什么珍宝还要宝贵,至于做实验那就可以由我们自己安排,辛苦一些,怎么都好办了,后半夜爬起来干到天亮,白天再睡。奋战一夜,数据总于出来了。这样分批实验,每批几十人,在一周内完成了100人的样本,这是我们拿到我国第一份少数民族,壮族的HLA型别分布数据,时间是1980年二月底。

     在柳州干了一个星期,立刻转移,到三江侗族自治县查侗族,如法炮制,困难也就更大,因为柳州毕竟还算大地方,其他地方就更加闭塞难动员了。整个调查过程的客观困难一言难尽,轻轻带过不表。查完三江到融水苗族自治县查苗族,最后去到大瑶山的金秀瑶族自治县查瑶族。广西就查了这四个点和四个民族,全部工作于4月底结束。

     现在且说“公私兼顾”的旅游,广西是有名的《刘三姐》电影的地方,三月三是他们的情人节,被我们碰巧撞上了。我的年青同事早就盼着这一天了。在三江查侗族的时候终于如愿去看了著名的三月三盛会。拍了少数照片留下了宝贵的记忆,这些等返回北京后才洗印出来。

     事实上。公私兼顾的旅游机会也很少,因为要赶任务,经费又非常有限,我们不能在路上多停留多花钱,钱必须一元一元地算计着花的。三月三是我们在广西抽出一天时间去玩的唯一的一次。我们自觉规定,凡和工作关系不大的极少数几天的观光(事实上,还是和工作有关系的民风调查),一律不得花公款科研费,吃住自掏腰包。下面照片显示那个时期的。没有经过导演,没有商业气的,原汁原味的三月三节日的场面,可惜照片不多,也没有钱买好相机。我为这次活动,花了半个月的工资36元人民币买来国产第一代普及型相机叫做红梅牌(江苏无锡产)。哪里是什么相机?分明是带个小镜头的玩具而已。彩照更谈不上,而正规的黑白胶片也买不起。到北京王府井照相器材商店买来散装的国产底片自己分装,自己冲洗的。

     这三月三的场面如果用今天的数码相机来拍那就生动了,可以拍出大批漂亮的照片,可是也不是当年朴实无华的三月三了。照片虽差,却是历史,虽然这很短的历史也距今29年了(写文日期2009年)。那时候没有商业炒作,人非常纯朴善良,虽然他们还是很穷很闭塞。那些最年轻的——有一张照片中标出的三月三的“候补姑娘们”现在也已经至少四、五十岁了,她们已经通过三月三的“媒人”度过了各自的浪漫岁月,最后找到了自己的爱人,做了孩子们的妈妈或奶奶了吧?每当我翻阅这些照片的时候,兴奋、留恋又感慨。以下的照片包括当年的工作情形,当地配合帮助我们的领导,干部,当地当时的风景。节日照片是高小江拍的,少数质量很差的彩色照片是我通过朋友从电影制片厂讨来伊斯曼胶卷的片头拍下,自己装片自己洗印。姑娘和小伙子们没有标明民族,有壮族、侗族、苗族和瑶族等,我自己也分不出她/他们来了,熟悉服饰的人可以分辨她们。

 

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政府前,我当年手中的塑料包是我老妈的,装着资料。

 

左宋长兴,中李士良,右高小江同志。

 

 

当年民族干校门前。

 

当年一条柳州的街道。在柳江饭店住过二天,这是我们第一次见识了所谓宾馆。也是我们最大的一次“享受”,费用还可以接受。第一次在这里看见没有人管理的自助电梯,大为惊奇,一行在电梯里开动上下玩了好几次。最后上到顶层阳台,拍了几张个人照片留念。现在的柳州,从网上看,已经是全国第二汽车制造中心。根据网上公布,柳州治理污染成绩巨大,柳江之水已经恢复到三级。当年看到雄壮的柳江大桥,桥下的水是清的,却没有留下照片,非常遗憾。

 

宋长兴在柳江饭店。

 

 

高小江在柳江饭店阳台上。高小江几年后留学澳大利亚,获博士学位后到美国NIH工作,定居,后来成为著名的HLA和分子生物学专家。

 

柳州也属于卡斯特地貌,山水很像桂林,城市包围着山,成为天然的公园,非常美丽。往往一个单位可能依傍一座小山,非常美丽。那远处的突起是鱼峰山公园。(网文:鱼峰公园是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位于柳州市鱼峰路。园内鱼峰平地崛起,山高88米;从山脚沿盘山小径登392 级石阶,便可到达山顶。从山顶往北眺望柳江水...)。

 

 

当年柳州市一角。

 

从柳江饭店阳台俯瞰当年柳州街道。

早晨上班人流。

 

到处标语是中国特色,在城市中的学大寨标语尚存。那时候已经不提学大寨了,改革开放后土地承包已经实行,学大寨没有解决的,困扰多年的粮食问题因为实行包产到户已经开始解决。

 

住地附近的柳州市民居一角。美丽的,树冠广大的榕树很多。

 

在三江县得到当地防疫站的大力协助。站长派出他们的防疫专车送我们下去到民族集中的乡村。在路中。左司机,中,陪我们一起下乡的防疫站干部,右,高小江。

 

 

晨渡。春天的早晨,在当年美丽干净的柳江上等候汽车轮渡。当年的柳江多么干净,透明,轻轻的水汽弥漫在江面上。

 

我们的研究对象,孩子们从来也没有看见过针头,在老师的动员下鼓起勇气配合调查。同学们围观献血像看戏一样。参观者左二是三江县防疫站长。

 

和三位侗族姑娘在吊脚楼前合影,第二排左边防疫站长。后面还有二位看我们拍照的村妇,都是没有安排过化妆的当地村民。

 

 

乡村干部和侗族老人和老人长长的竹烟管在吊脚楼前。可以看出相貌和中国北方人的差别。

民族干部之一

 

民族干部之一

 

侗族村落的吊脚楼。所谓吊脚楼是木头结构的民居,二层,下层无围墙或仅仅非常简单的透风的围墙,做牛棚和猪栏。上层地板房住人。因为结构简单,走路会有震动和轻微摇晃,但是很结实有弹性。他们没有厨房,厨房就是一堆火,有的在楼上地板上放一块石板,在石板上烧柴支锅做饭,居然很少发生火灾也令人惊奇。这张照片是临别在汽车中拍摄的,所以看到边上的汽车窗框。

 

吊脚楼又一景。

在吊脚楼前合影。左二李士良,右二宋长兴。中防疫站长和三位民族干部。

 

这就是他们的厨房,我们做客受到热情招待,为我们煮好吃的米酒。

给我们米酒招待,左边妈妈,中间女儿,右边高小江。少数彩照是本人当年讨来电影片头自己装片,自己冲洗的。

 

鼓楼。这是侗族村落二个有名的特色之一(另一为风雨桥)。鼓楼是侗族村庄的中心建筑,也是村庄议事的“礼堂”,具有庄严的仪式意义。其权威性好比寺院的大殿,但里面没有神像。这个鼓楼建筑精美,远近闻名。

另一村庄的鼓楼,尚未完工。这时候改革开放初期,村庄复苏,已经开始有了生机。

 

 

下乡途中在一座风雨桥前合影。前排左二是陪我们下去的防疫站长。后排左一我们的人李士亮同志和右二,李哲先同志。这座风雨桥还不是最出名的。

 

 

远景风雨桥前的当地二位民族干部。

 

最出名的呈阳风雨桥在阳光中。此桥图片上过中国邮票。当年我们经过时候还是行人稀少,现在这里是著名旅游景点,要买门票才能观赏了。

呈阳风雨桥另景,所谓风雨桥是在桥上可以为外出劳动的村民躲避突然降临的风雨,故名。也是侗族美好的文化建筑。

风雨桥和侗族老人。

 

途中小恬,看画家在风雨桥前写生。

 

 

 

 

美丽朴素的姑娘们:

 

 

 

姑娘的银头饰。银饰是广西所有民族女孩们最爱,嫁妆不可或缺。国家当年对于贵金属是不开放的,但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特许。工作之余也逛街看看。看到旧货店居然有旧的银首饰卖,很是惊奇,问店里是否真的?其实今天看来那也是非常简朴原生态的东西。我也没有钱,但是喜欢,花几元钱买了一个小孩脖子上挂的银打的片状长命锁,至今收藏。现在看旅游景点表演,民族的银饰越来越复杂豪华了。

 

 

 

 

                   烧火做饭的母女。

侗族

 

侗族

苗族小姑娘。

榕树下的村庄和姑娘。

 

 

侗族一家人在吊脚楼前

 

 

 

侗族一家人(白天,男性均外出田间劳作)。

 

 

 

 

 

 

 

 

1981年的融水苗族自治县,县城所在地,太美丽的小城。

 

 

农田中的四个伟大。这一年,老人家本人已经走了5年了,还在万岁!

 

江边水车。

 

节日三月三

 

我们幸运地赶上了著名的三月三(情人节)。新中国历史上有二个电影使得这个节日闻名全国。一是《刘三姐》家喻户晓,借对歌忘不了讽刺“地主”的愚蠢和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另外一个现在的青年大多不一定知道了是《五朵金花》。那个电影是1959年在周总理支持和组织下为建国10周年献礼而拍摄的。歌颂人民公社、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作曲是雷振邦,他也是《冰山上来客的作曲家》。片中的情歌太美了。云南的(蝴蝶泉)美景,朴素的人和人情,美丽的姑娘等等给人印象至深。较少阶级斗争色彩。虽然“大跃进”情节值得推敲,可确实太美了。那五朵金花之一的女主角,公社副社长金花(扮演者杨丽华?待核实)在蝴蝶泉留下的美丽绝对超越了今日腰缠万贯的影后。可惜她生不逢时,在文革中,影片遭批判,本人遭迫害(因为太美丽而遭受妒忌的人性的黑暗吧?),才20多岁变成了疯子。直到文革结束偶尔看见她的一张现照真的震惊而不信自己的眼睛了。那个可怜的,木讷的,臃肿肥胖的女人竟是当年全国闻名的大众情人?据说,她没有结婚,后来有人可怜她,娶了她这个已经完全变形走样虚胖的过气女人。她不久也过早地离世了。80年代再版电影CD,我买来了珍藏,还经常播放,看了不止20多遍。今日的滇池还像1959年那样天然美丽平和吗?叹息不已。

 

 

 场地设在宽阔的江边河滩上。女孩们盛装结队来赶三月三,背后是渡江的船。

 

 

四面八方摆渡来赶三月三,原生态的三月三。

 

 

壮观的三月三主场设在江边辽阔的滩地上。

 

 

三月三也是赶集的节日,这是家庭祭祀用品。

 

 

 

最出众的是节日盛装的姑娘们

 

 

宋长兴,李世良和她们合影留念。

带雨伞的姑娘。

 

尚未成年姑娘们的好奇眼神,她们可能是第一次经历。

 

看姑娘们期待的眼神。

 

 

宋长兴和高小江与二位苗族女孩合影。

 

 

高小江合影。

 

三月三的“后补队员”。今日她们一定已经度过了浪漫岁月,有儿孙了。

 

 

 

 

 

 

 

三月三的小伙子们:

 

他们的眼神掩饰不住对于爱情的渴望、贪婪和期待。

 

三月三的小伙子们。

三月三的男女,全穿着新衣。

 

小伙子们在地上支锅做饭,眼神却没有歇着。

 

三月三照片至此

三月三照片由高小江拍摄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27457-724003.html


收藏 IP: 76.169.34.*| 热度|

1 曹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