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ther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rother8

博文

大学教育的本质 (总结篇) 精选

已有 10929 次阅读 2022-5-5 08:10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之前,断断续续地从不同侧面探讨了大学与教育的发展历史与自己的心得。把逻辑重新整理后,攒成一篇整体文章。


初想之,教育好像简单,涉及教育者(老师)与被教育者(学生),传递的内容(知识与思想),以及教学媒介(环境与方法)。仔细思考后却发现,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演化体系。几千年来,关于教育的模型和方法层出不穷。行至现代社会,也是各种教育体系并存,乃至于有人担忧,教育学这门学问的地位本身都受到了挑战。

教育的复杂性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即使考虑上面最简单的静态教育模型(教师à学生),其中涉及的最基本元素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体系。人类是孤独的,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在宇宙中的最终目的。早期的教育家没有经历21世纪的科学大爆炸,人类的尊严还没有被科学事实无情地碾压。所以,他们可以乐此不彼地谈论人性与自由。他们可以假设人先天就有自由,精神有被提升的需要和可行的途径。

我非常赞美与欣赏这种科学刚刚顿开的年代,教育者和哲人怀着人文情怀。他们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人是世间最伟大的物种。即使承认有动物性,但是那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通过教化,人可以成为独立自由的人,人的天性经过教育纯化,可以成为有道德的人。

经过“教育”,人们成功地发现,人类并不自由。无论是身体携带的基因体系,还是身处地球这样偏安一隅的行星体系,人类基本没有选择的自由。一般动物所需的生存信息相对少,写在基因里就足够。一些复杂动物,也需要上一代对下一代的传承,比如老虎捕食技巧等。基因传递,物种生存,是生命第一法则。与之相悖的所有“文化”现象,最终都会被自然无情抛弃。比如,长长的鹿角。

其次,我们需要看到早期教育所需的知识体系并不完备。这在早期教育理论成型的时候,更是如此。那时,很多现代意义的科学知识还没出现,靠经验而积累的知识,未必完全正确。在不完美的知识体系下发展出来的早期教育模型,先天就会存在不足。

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教育内容与内涵随着历史在演化。历史证明,早期想用一种教育理念,作为可放之四海推广的努力是不成功的,无论是实践派、批判派、精神派、还是科学派,都是如此。这说明,教育理论应该只具备阶段稳定性,我们要批判地学习与吸收各种教育理论。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教育体系知识整个社会体系的一部分,与社会发生各种能量对接与思想交流。培养的人要为社会所用,需要的资源,要从社会中来。学校与社会的衔接,会越来越紧密。这是大势所趋,这也是早期大学没有面对的新形式。

和早期的教育相比,进入21世纪的教育体系,有哪些新挑战?我们只有知道了这些条,才能在大学里学习时知此知彼,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节奏与策略。

第一个挑战就是知识爆炸。这会造成知识消化不良,成为知识负担。目前的知识体系和总量,几个世纪前的学者们无法想象。如何传承这些知识,成为一个全新的问题。比如我自己花了几十年,才逐渐积累成专业领域的某一个方向的小体系。其中需要的知识方向和知识点极其庞杂。教育在个人成长中很重要,但是个人的选取和消化,几乎是所谓成才者自我的选择。一不小心,就会把学生培养成脑子里堆积一堆知识的无用之人。

第二个挑战是时间上限。由于知识增多,对学生的时间需要大幅度提升。人生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时间。教育需要时间投入,各个学科需要争抢这种最宝贵的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达到教育最佳化,是个全新的课题。

第三个挑战是社会化需求极大增强。传统大学一直保持着某种独立,学校可以追求自由,培养大学想培养的“纯”人才。现今社会,社会化需求极大增强,其影响力穿透了大学围墙,打开了大学的独立之门。社会需求与大学的需求之间并不总是调和。

第四个挑战是文化内卷。文化自我强化其特征,并与经济行为搅合在一起。使得教育逐渐走向自我增强的模式,被教育者被挟持而不能自拔。在非人性化的教育大潮中力不从心。

如果非要类比教育体系,在自然界,我觉得可以用地球和月亮系统。地球和月亮通过引力产生相互作用,地球为主,月亮为辅,但是月亮也会对地球产生潮汐力,部分影响地球的发展规律。地月系统不是静止不变的,月亮每天都在远离地球。同时,地球和月亮又围绕着太阳运动,从40亿年前至今不停地演化。与之类似,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所处的历史环境、文明程度、知识体系都在不停的演变。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大体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问题是,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非常严密的统一的系统教育体系吗?

系统越复杂,受外界影响越灵敏,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发展成一个低效系统。正常的稳定系统,需要冗余度和容错度。时刻适应外界环境的快速变化,这在信息时代尤为重要。

将来,知识筛选和定制化教育可能会更精准和高效。通过迭代反馈方式,个体也可参与到这一知识定位过程,实现自己的知识自由和受教育模式的自由。这就是将来发达社会的一个鲜明特征,每个人都配套一个专属的教育模式。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强大的资源背景支持。这个愿景在目前的大学教育体系中还不能全面实现。但是,我们可先采用小班制、精英制等方式去模拟定制化教育,这个在不同大学里会有所体现。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

大型组织都具有演化特征。比如文明、城市、大学等等。基于这样演化模式,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分析这些大型组织的演化脉络,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判断一些新生事物和现象的产生意图与发展方向。

大学的初始模型非常简单。在早期较为独立的城市发展环境下,师生一起构建的原始大学具有一定的自治特征。早期大学的目标也相对简单,就是实现知识保存与传承,同时到达育人的目的。研习经典成为其主要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包括当时较为城市的算数、几何、天文学、音乐(自然学科)、逻辑、文法与修辞学(人文学科)。这些构成了西方通识教育的内容基础。

通识教育,英文叫Liberal Arts。在希腊文中,Liberal,也就是自由,针对性很强,没有歧义,它主要指排除了奴隶、劳工或者工匠的自由人。因此,早期通识教育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培养能为国家所用的自由人,这一过程更注重思考,而不只是知识内容。通识教育自大学之初一直延续到现代大学,内容逐渐被丰富,但其重要性却一直在波动。随着时间发展,奴隶消失了,劳动者和工匠的地位陡然提升,Liberal的含义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为后续定义Liberal Arts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乃至于其内涵至今仍在讨论。

Liberal的内涵与内容可以发生改变,不过其存在性坚不可摧,毕竟育人是大学之根本,与研究院或者其他形式的研究机构大相径庭。

按照生物复杂性递增原理,大学教育模式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进化。早期的这种低效率的教学与知识传承模式,被社会诟病。科学主体也一直游离于大学而发展,各行业的大师并不是大学的教师,很多也并不想加盟大学。

以洪堡1810年建立的柏林大学为标志,科学研究成为作为大学的主题模式,现代化大学随之出现。研究型大学崇尚科研、教学、与学习的自由,丰富了Liberal Arts的内涵,也随之对传统的同时教育内容产生了冲击。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仿效柏林大学,但是其英国大学模式的传统比德国要牢靠。即使如此,通识教育与科学教育之争从未停息,科学研究为主导的秘书必然会损伤同时教育。

这种科学与通识教育的争论除了同时教育的本质定义发生改变之外,我觉得最大原因还是社会发展,思维丰富,知识体系大增,而人的学习时间基本固定。在有限的时间资源方面,此消彼长,顾头不顾尾。

另外,新生事物的矫枉过正问题也不容忽视。民国时期,为了建设新型中国,很多学者恨不得把中国传统文化扔进历史。研究型大学挤兑通识教育的空间也不是不可以理解。但是,就像骑自行车一样,车把需要左右调节,而不是一意孤行。

洪堡与纽曼建立研究型和教育型大学的两种平行思路,二者合二为一,还要等到20世纪。此时,教育界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深刻反思,拓宽了其内容。科学与人文并对立,实用知识与通识知识同等重要。芝加哥大学时任校长郝琴斯在通识教育改革方面是一面跨时代的旗帜,他以恢复西方经典教育为抓手,把通识教育进行系统化,很好地融合同时教育与研究型教育的裂缝。

学术研究与通识教育合二为一是综合型大学的基础。

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大学进一步演化所需的能量与资源激增。社会与大学成为有机整体,相互提出需求与双向促进的反馈。大学招生了更多的学生,进行更大规模的科研,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至少在育人方面,通识教育又再次受到实用教育的挑战。市场以多种模式深入影响校园,以毕业找工作为目标的学生比重逐年上升。

因此,基于过去小规模精英教育的通识教育模式,面对巨无霸大学时,就显得力不从心,坚守经典也成为被批判的对象。

但是,正是因为市场的介入,大学的内容进一步丰富,这完全符合生物演化的模式,并不以大学本身的意志为转移。过去几十年的大学,愈加向公司管理模式转化,我并不反对这种行为,相反,我认为这是大学文化与公司文化相互交融的好现象。这为巨型大学正常运转提供了基础。

我们总结一下,大学从教学型转化为科研型,然后二合一,形成综合性大学。市场介入,扩大了大学的功能与内涵。市场化的竞争排名行为,使得学校用地、教学、科研规模成为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于是,大学就随风而动,为了大学排名,合并之风开始盛行。

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教育界变得理性与科学性,对大学模式也开始发生反思。

巨无霸型的综合性大学,面对飞速变化的时代,显然具有一定的劣势。就像航空母舰一样,如果没有一群护卫舰和巡洋舰保护,根本无法面对复杂的战场形势。

大学变得太复杂,权利与义务太繁多。于是,时代呼唤一批更为灵活的中等体量的大学,这些大学具有更为明确的任务。于是,针对大学的科研、市场、教育等方面,开始出现新型研究型大学、创业型大学、与教育型大学等。

当然,在每种大学中,科研、市场、教育这三种功能都会存在,只是侧重点和资源投入量不同而已。新型研究型大学面向高科技前沿,创业型大学侧重培养创业思维,而教育性大学更加侧重通识教育。这三种大学或者其它变种大学,其实都是对综合性大学的有益补充。至于是否也存在娇枉过正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存在。

面对大学功能侧重点不同而建设的新型大学,其内部管理也会随之进行配套改革。体量小的大学可以部分实现民主化管理,而体量大的大学则以民主集中制为宜。

纷繁复杂的国际竞争,使得同时教育本身就会带上本土化的烙印,不同国家的通识教育会呈现百花齐放的现象。此外,已经无法提供一个通用性的通识教育模板,早期以人文为主的通识教育已经过时,但是经典毕竟是经典,为人类灵魂演化提供了根基。科学的很多内容其实可以融入到通识教育本身。

就科学知识而言,其内涵也在逐渐扩大。传统的科学知识一般指代自然科学知识。但是,科学融入了文科和理科和商科。创建一种新型的公司模式和运转模式,可能也算是一种新知识,通识教育变得边界模糊。

新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本身就会成为其重要理念和特色。要想在大学竞争中脱颖而出,比拼科研实力本身会进入误区,而且很多时候各司其职,专业方向不同,也没有可比性。但是,通识教育有可比性,培养出的人才质量和理念有可比性。梳理出具有时代特色,具有本大学特色、城市特色、民族特色、以及专业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同时避免大杂烩现象,是新型大学必须要补的短板。

 

科学对教育的作用:

万物都有两个方面。基于这个论点,我们来探讨科学对高等教育的推动与阻碍。

早期的哲学家们往往会先得出一个基本结论,然后在此之上构建自己的理论大厦。比如,关于教育,卢梭和康德就定义人本来就拥有自由和理性。教育有强制的成分,因此,会扰乱人的这种固有自由,因此,提出教育悖论。既然教育有强制性,那么削弱这种强制性,让有理性的人之交进行信息传递,让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理性地认知自我行为,可能就是教育的真谛,这成为费希特某些思想根源。

这些早期哲学家与教育家的思维模式很有意思,这些理论至今看来都有其一定的道理,都是在教育理论方面勇敢的尝试,为多维度教育体系提供自己的视角。

越是早期,人类越爱思考“人”本身。世界纷繁复杂,人类通过简化模式,建立模型来理解世界,并把这种思维传递下去,成为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我们很清晰地看到,教育是信息传递。在形成这种模型信息的时候,往往需要建立一种类似于“纯兔子标准模型”。其实,在我们心中,经过教育,往往都会有这种纯概念模型,在脑海中徘徊,让自己觉得已经理解。就比如,兔子这个概念,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一只标准的兔子形象,但是,人人又有所不同。只要让大家都画一只兔子,就可得知其中的区别。这种纯兔子概念很重要,是大家信息沟通的标准信息。当你告诉我草丛中有一只兔子的时候,这种基本纯兔子模型在起重要作用,虽然不够精准,没有描述这只兔子的细节,但是信息传递已经完成。

关于人对自己的理解,也是如此。我们建立标准的人性,道德等模型,并希望能够在不同代之间传递下去。这种模型,往往是早期哲学家和教育学家争执的主要概念。

西方教育为什么那么关注人性的解放?乃至于教育的标准纯兔子模型就是“教育几乎等于人性解放,让人成为真正的人”。

欧洲两次人性解放都和基督教会有关。第一次文艺复兴运动前,黑死病盛行,上帝无法拯救世界,于是走下神坛。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我。第二次欧洲启蒙运动,还是指向愚昧,走向世俗,也就是人性再一次提升。这时候的思想斗争对象双方足够鲜明,人性解放是时代的进步与需求。人们逃脱上帝的羁绊,能够站在思考前沿的这一波思想家,当然都是理性分析者。他们可以灵活地运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真乃人生幸事。

教育传承是必然被思考的重点对象,让自己的思想理论传递下去,也是文化自身的生命力体现与需求。

当工业化浪潮开始奔腾,如何让教育促进社会进步,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基于之前的人性解放成果,洪堡建立了科学占主导的研究型大学教育体系。此时科学还默默面带温情,作为最有效的工具,平衡了实用与育人两方面的功能,科教融合教育成为新一代哲学家和教育家思考的对象。我相信,当他们发现早期科学,尤其是至纯的“科研兔”其实就是哲学时,一定欣喜若狂。科学与哲学原来是表兄弟,一家亲。

此时的科学,还没有充分发展。但是,科学是去蒙昧的最直接工具,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无论是日心说,还是后来的相对、量子论等等,与其说是科学,还不如说是人类文明史中的重要哲学。如果科学总是这样带来思想上的解放与进步,同时满足人类生活需要,那科学的确是人类找到的最棒的工具。但是,科学可不总是那个纯兔子。科学的发展无形中平行推进了技术(术)的提升。早期,技术可以为科学服务,在研究技术和工程问题时,可以总结出很多科学问题。这种相互促进的模式,是理论科学与实践科学,也就是科学内部的相互激发。久而久之,文学与哲学变得越发孤寂。随着时代进一步发展,理论科学,也就是基础科学方面发展也滞后了,技术类方向大行其道,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社会所急需,毕业就能变现能力的人就成为社会一种现实需求。

技术发展,一路狂奔,越来越加速。这种担忧其实在早期大学发展时,人们已经有所预料。当时的教育家中,有很大一类都十份排斥职业型的教育思想。教育面对的是让人适应将来的时代,创造新的时代,因为年轻人代表着人类未来。所以,教育不应该教育年轻人只适应当下。纯科研思想,也就是有助于哲学思维的这部分科学,是受欢迎的。纯技术的方向,大可不必在大学发展,职业学校可以承担。文理兼修,“成”人教育,这是大学出生时的最本质灵魂。

造成技术慢慢独大的因素之一是知识爆炸。基础知识越来越多,乃至于所谓的通识教育退化为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等基础课全部掌握。大学里人的思考变少,通过上课,高效地传递知识,成为教育模式主体。本科生越来越不能直接承担大部分科研任务,研究生成为高等教育的标配,这无疑延长了受教育时间。同时,本科教育退化为高等教育的基础教育,而真正的高等教育则暗指研究生教育。这是早期研究型大学的加强版,重视研究生和科学研究,教育在科研中体现。这种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为现今大学本科生教育带来了很多迷惑,缺少了对人性本身的深入思考,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步不确定性和新的压力。

重视文理相融通教育,不是复古,而是人本身的需求。再好的人性理论也无法直接传授给学生。学校需要人文大师和科学大师,需要这两类人的充分融合,为学生做表率。

小学是朗朗的读书声,大学则是朗朗的讨论声。

做有思想的科学。教有思想的学生。

通识教育对教育的作用

笔者毕业于专业地质大学,地质课程本身也算是一种思想论,部分承担了通识教育的作用。但是,从体系上说,我并没有在大学期间接受过系统的现今流行定义的通识教育。但是,这并没有阻碍我在不同的领域进行思考,对人的内涵进行深刻的溯源,对社会发展进行自我合理的预测。

通识教育起源于古希腊对自由人(统治层)的教育。与之相对应的是对各级被统治人群的专业教育,因为这些人需要真正服务于统治阶层。因此,自由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精英教育,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当教育体系扩张之后,如何把传统的精英教育理念拓展到全体学生,就产生了一般性教育。从字面定义来看,一般性教育和通识教育本身也并不完全相同。

在教育史中,通识教育于专业教育进行了长时间的斗争于合作,就如同光的波粒二象性一样,到了1943年,通过哈佛大学发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二者终于在理念上合二为一,成为现代教育的共同组成部分,至少从理论上,打通了二者的壁垒和对立。由此,对通识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走入了繁花盛开的春天,也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

如果非要区分,专业教育让学生习得改物理造世界的能力。而通识教育,则让学生习得传承思想世界的能力。

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物种,其特殊性在于形成规模巨大的社会体系。如果我们观察一个猴群,会发现猴子之间会通过相互梳理毛发的方式,加强沟通于情感交流。其实,早期小规模的人类部落也是如此。但是,当人类构建了城市,开展大规模集体活动时,如何统一思想,成为维持一个文明的最主要手段。于是,人类通过简化复杂世界模型,产生某些共同的话题和理念,成为构建文明的基础,比如,各种神话和、宗教、以及系统的道德体系。

稳定的可传承的共同话题和理念,是文明的基因。而通过教育,传承这些文明基因,是所有文明化大力气进行的伟大事业,这也是人类和动物界本质区别之一。

所以,归根结底,在重要的教育阶段,通识教育就会承担传承这种有益于社会稳定的文化思考模式,形成较为统一的世界观。否则,培养的人就像天鹅、梭子鱼和虾一样,即使各有本领,也无法形成统一的合力,推动社会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识教育于社会稳定发展,重要万分。

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稳定的社会思维传递,其包含的思想内容设置要囊括几千年遗留和积淀下来的思想和经典。现今社会大力提倡创新,这与通识教育的目标看似有些矛盾。其实,如果大家都达成了“创新思维”,这本身就是另外一种稳定的思维模式。所以,创新本身可以成为现今通识教育的重要思想内容。

通识教育是至今没有完全定论,且大家都能各自说一些道理的词汇。其理论纷呈,原因为何?

因为通识教育的内涵一直在演化、内容逐渐在增加、目标持续在外延、方法始终在扩充。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了通向罗马这个目标,但是所乘工具和形式路线以及路程中的细节计划都可以不同。如果再加上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传统不同,就更加难以形成统一的课程体系。大家所讨论的内容和课程体系,都是“通识教育”这个集合的子集,造成理论众多的繁荣景象,也给通识教育的实施造成了很大的实践麻烦。

虽然不同高校和不同人思考的通识教育可能都是“通识教育”本身的子集,也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理论支撑,但是就如同宋词一样,同一个词牌下的作品,其艺术性和水平还是有高低之分。同一个词牌,既可以被婉约派钟爱,也可以被豪放派拓展。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学者说,通识教育不需要大力气去设计,只要找一些经典诵读与研习即可。有学者则认为,系统地设计通识教育课程,更符合大学的本质,提高效率。为了避免单一化,进而可以分化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的通识课程。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人文,通过系列课程,让学生获得“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以及辨别价值的能力”。其实,大学学习只是教育中的一个环节,想通过几门课程就达到上述目标,有些过于乐观与简单化。在笔者看来,在这些能力之上,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持续学习的能力。要想达成通识教育的目标,绝对不能缺少将来学生跨入社会实践后所经受的冲击、考验、与跨越的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因此,通识教育一定不能流于几门课程的知识本身,而是让学生对人生有整体规划,对事业有热心,对获得知识感兴趣等等,为长期学习大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浩如烟海的通识教育体系中,一定要创建属于自己学校的特色通识课程体系,这是学生在学校层级获得统一标识的重要方法,并让学生以此为荣,这对于构建学校文化至关重要。

在教学方法中,除了通识教育本身,专业教育中,如果能穿插通识教育的思想,会事半功倍。这样的作用就如同织布,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经纬成网,才能织好一块布。

就中国高等教育而言,很多人批判过去中国高效没有通识课程,太过专注专业培养。其实,笔者认为,这有失偏颇。之前所讲,通识教育最为主要的目的是使得学生产生较为统一的思维模式,成为有用的人。在这一点,中国特色的思政课程、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力、以及中小学已经承担的部分通识教育,从整体上构建了另外一种大社会通识教育体系,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还是非常成功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德智体美劳,这些其实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识教育举措。

只有充分认识西方通识教育的本质与中国特色文化体系,才能真正思考中国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的理念。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有关讨论通识教育时,大家喜欢和常用的部分词汇,从一个侧面证实,大家只能构建一个通识教育子集,对通识教育进行盲人摸象式的构建,完美的通识教育体系,我还没有看到。

通识教育相关词语不完全总结:

针对人性:自由、高尚、德行、善美、闲暇、理智、理性、感性、人性、内涵、品质、身心、睿智、个性、素质、素养、习惯、天赋、特点、兴趣、悟性、魅力、神采、美丽、态度、健康

采用方法:培养、陶冶、统整、嵌入、批判、平衡、转化、升华、融合、融通、启发、规范、承载、实践、发展、推进、调动、挖掘、崇尚、注重、剖析、珍惜、沟通、思考、培育、促进、健全、尊重、理解、熏染、滋润、交融、复合、创新、感化、欣赏、净化

课程内容:伦理、知识、理念、思维、宇宙、境界、公民、文化、传统、做人、服务、价值、心灵、智慧、操行、

课程特点:广阔、基础、价值、和谐、积极、全面、完整、博雅、热情、繁荣、深厚、包容、丰富、多彩、深刻、技能、活跃、繁荣

课程目标:真知、真信、真行、完备、实用、满意、系统、灵魂、责任、和平、福利、合理、义务、权利、自强、成人、全人、优秀、潜能、优势

人类教育体系在进步还是在退步?

关于“人类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这样的话题,一般都会分为两派。在物质丰富度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上,人类无疑是进步了。但是在思想和教育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悲叹,现代教育偏离真正教育的目的。科学带来物质丰富的同时,让人类精神和社会发展目标变得越来越简单。

如果把问题再聚焦到教育本身,依旧会有两派观点在相杀。一派认为,现代教育把握住现今时代的脉搏,为人类社会的伟大成就做出了巨大贡献。与之相反,现代教育偏离了古典人文的精髓,功利化成为主流。培养出太多的拥有专门知识的“不健全”的人才。

如果让我二选一,会是哪一方?

我是一个坚定的乐观派和平衡派,基本上会拒绝任何一种绝对的理念。

古希腊成为众多人文爱好者的思想天堂。古希腊处于希腊半岛,属于地中海气候。非洲板块向北俯冲,在地中海北部造成山脉林立,火山众多。古希腊的地形地道多山少耕地,养育的人口不多。于是只能以众多城邦的模式,培育着当地的文明发展。每个城邦的模式也不尽相同。人口中等能够同时保障城市运行,以及足够灵活的社会治理模式。民主、自由与科学思想就在这种形式下产生。

科学最初就是一种思想,并未给希腊文明带来更多利益。即使是到了阿拉伯发展时期,科学也不是主流。科学的发展不只凭思想,它的成功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所以,直到西方大航海之后,大量财富涌入欧洲,才开始了欧洲科学的大爆发。

科学与财富二合一,协同发展,创造了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奇迹,同时也带来很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科学的发展就如同人类在食物链中的发展。人类在很短时间内,跃为食物链顶端,各种糖分和营养招手即来,通通吃入肚子中。这样的好处在于,营养足以让人类的寿命达到80岁的平均值,但是,也带来了更多的代谢疾病,人类的身体还没进化出能够吸收这么多营养的阶段。科学带来的后果也是如此,人类在享受科技大幅度发展的同时,也还没有全面发展出限制和平衡科技发展带来新问题的能力,比如控制温室气体增加,污染增加,灭绝人类武器的开发等等。

但是与古希腊的人类生活水平相比,现今人类社会一定被那个年代的人们羡慕。如果让他们放弃思考真理,而是来21世纪享受实实在在的文明与物质之光,我猜想大部分人肯定会来。至于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等大牛来不来,我不敢肯定,但是他们一定会思想动摇。

这里涉及到一个最本质的问题,人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动力是什么?

与思想相比,人类优先考虑的是生存与发展。

与人类生存对立的是灭亡。从物种层面,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灭绝是必然,这是地球几十亿年物种演化清晰展示出来的科学论断。所以,物种灭绝就是一把锋利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人类头上。从地球层面,巨大灾难层出不穷。只要时间尺度长一些,这种概率就会增加。如何保障人类这个物种能够持续下去,其实是写在基因层面的原始动力。

目前大部分人开始认识到,除了基因,文化或者文明基因也具有类似的意识。文明也会消亡,在历史中呈现出多次这样的悲剧。如何保障文明的延续,成了人类第二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在这两种生存压力之下,从社会层面,需要有力的工具维持社会与文明发展,保护文明成果。这包括社会结构和社会生产力。无论是思想体系、还是科学进步的实践成果,都是维护文明发展的工具。

作为独立的个人,在这个社会发展的大洪流之中,确实也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在社会发展的某些阶段,一些智者总结了社会发展形势,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出超越时代的一些思想,成为后世统一的思想准则。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经过后世的大浪淘沙,这些思想恰巧能够维持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比如科学。

所以,目前人类社会流行的一些古老的思想体系(科学与自由),是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选择结果。

人类社会的思想发展,也有一些基本内涵是相通的,因为全球人类本来就是一家人。所以,有些思想,无论是在西方产生,还是在东方产生,无论是几千年产生,还是现今产生,都能引起全人类的共鸣。这些通识思想,如同1+1=2一样,是全人类文明可以共守的规则和宝库。

教育人需要与时代发展相协调。教育的好坏评判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是固守陈规,蔑视时代发展需求。

容易被批判的教育现象基本集中在如下几点:

第一,教育扩大化。佛洛依德的《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在100多年前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教育扩大化在社会整体文化提升的同时,丢失了教育的本质。学校更像一个流水工厂。

第二,教育功利化。对这个问题的批判更是举不胜举。无数学者痛斥,以赚钱和找工作为导向的教育是失败的体系,培养不是人,而是知识机器。

第三,教育国家化。教育机构逐渐失去最初的独立体系,成为国家治理的工具。

与之相反,如果全社会教育是小规模、精英化、人性化和独立化,立刻就会感知到,这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差甚远,这样的国家和社会体系可能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国之不存,何以为独立的教育机构?

我们常常批判科学开始固化,需要大量资源来支撑科学的发展,大型仪器动辄就上亿上百亿。于是特别怀念上个世纪初,人才辈出的年代,痛斥现代教育的弊端,为什么出不了这些大师?

其实,如果回顾古希腊,其科学精神和自由的精神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才在人类社会中开花结果。现代物理的发展,也是科学发展了几百年之后,才有的井喷。这些都需要时间积累,与教育体系没有那么大的关系。

我并不认为中国人缺乏科学精神,不懂科学的内涵,只重视科学发展结果。相反,中国人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融合,恰恰是我们的优势。这样才能到达一种折中的平衡。我也并不认为中国的教育体系必须要回归传统时代。相反,中国的高科技与信息化发展会催生新的教育模式。只是,这需要一些时间,需要一些耐心守候。

我相信几百年之后,后世一定会为20-21世纪人类的科技腾飞而点赞,为适应科技发展而做出的教育尝试与努力而首肯。毕竟,人类确实在向前发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7014-1337068.html

上一篇:未来性格世界
下一篇:六月的云和风
收藏 IP: 116.7.234.*| 热度|

16 康建 王福明 王涛 王磊 武夷山 邝宏达 郑强 孙志鸿 赵凤光 杜学领 李东风 郁志勇 孙颉 农绍庄 王茂清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5: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