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ther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rother8

博文

印象派与创新

已有 2291 次阅读 2022-10-17 11:4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朱清时院士是南方高科技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上次返校,他带回来一批个人建校时的文档,非常珍贵。在座谈时,朱院士表达了一个观点,非常谦虚,也非常科学。大意是:这些文档,包括他当时签署制定当时政策的思考和一些细节,当做历史文献去客观研究评价为宜,并不能完全代表他的全部个人观点。细想确实如此,我们很多时候身在此山中,受到环境的影响,我们所谓的自主意识其实并不独立存在。我们做出的很多决策,很多时候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大背景相关。时过境迁,人会变,观点会变。

大学的产生就体现出这样一种关系。由于城市的产生,自由的生活模式就会催生自由的组织,大学就是这种自由的组织架构之一。大学存在于早期城市生态的边缘,随着发展,逐步进入城市的文化与精神核心,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织架构之一。所以,没有社会环境的整体变迁,就不会出现大学这种模式。

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出现亦是如此。当时普鲁士战败,国家需要向上的精神,需要打破旧有的大学教育模式,让大学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科研作为一种纯粹的教育精神被推崇,也被引入课堂和教育,形成教育与研究相容相促的新模式,对科学的快速发展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科学的发展也支持了这种大学模式改变的合理性和生命力。

可见,把问题放在一个框架中,或者历史背景中去考虑虑,会得到更准确的理解。很多时候所谓的创新,都具有很强的历史背景,或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虽然某些引领者则起到了快速推动的作用。

最近在体验印象派画作时,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莫奈出生于1840年,这个年份非常抢眼,西方国家发动了“鸦片战争”,大开中国的市场大门。追溯历史,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欧洲和亚洲的经济联系被掐断,一下子就沦为欧亚大陆西部边陲的局部地区。在这个大背景下,拓宽生存空间就成为欧洲第一需求。1492年哥伦布启航达到中美洲,开启了所谓的大航海时代,同时从美洲抢来巨额财富。在这些资本的资助下,科学开花结果,反过来助推了全球商业的发展。资本(或者经济)与科学同向而行,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驱动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的扩展逐渐达到东亚,印度被当做桥头堡和跳板,1840年终于和中国相撞,并进一步获得大量财富。这些财富直接和间接地助力了欧洲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品质有了新的需求,这是生活方式改变催生其他各类创新的最底层逻辑。

1861年,彩色相机出现,1872年莫奈的《日出》展出,相隔了11年,但是从本质上,这都属于统一时期,人们同一类视角的色彩创新—时代的产物。

创新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因为大部分创新并不能够接受,而只有少数创新才能被后继发展,逐步进入社会思想认知主流,比如大学。那么,这一类创新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首先,这些所谓的创新其实并没有跳出人类固有的大思维圈,必须符合人类在进化中形成的最底层逻辑和本能。

人类最大的本能在于两点:1)生命与文化传承;2)简化世界模型。

传承是第一位的,生命与文化都有这类特点。要想传承,新一代就要进化出被保护的特征。婴儿在这方面进化得非常成功。婴儿的外貌和行为,让成年人产生强烈的保护欲和喜爱的心情。太过精细和完美,是成年人的思维方式,走到极端,就与人类的本能背离。比如,唐诗,发展到最后,变成了非常精细和精致的表达,也就没办法进一步发展了。

在这一点上,欧洲的古典画派如初一折。其精致的画风,和约定成俗的取材内容,逐渐脱离了的人的欣赏本能。当大众生活水平提高,欣赏潜能被打开时,一种返璞归真,具有某种“幼稚”,能让人产生保护欲的作品,就能打动大众心弦。所谓的印象派,本质上表达的就是这种“童真”和趣味,把所谓的高端画风打下神坛。

人类对世界的第二种欣赏本能是简化世界的复杂模型。世界太多细节,我们最大的能力是对其进行简化处理,否则陷入太多细节,会逐渐超出人类的处理能力。所以,当画风逐渐精致,陷入各种技巧之中时,这种画风慢慢会让人失去人耐心,不是画得不好,而是画得太真实,太多细节。

为什么照相机并不能取代绘画,就是因为绘画再细腻,也还是比相片的细节少,更具有概括的特征。所以,从这点来看,过于写实的画风,在人类粗狂的简化模型中,作为一种与之对比的艺术门类而存在,并不能成为主打方向。抽象派的色块和简约处理,对传统画派复杂精细的表达进行了返璞归真,这符合人类的本能欣赏能力。

在这两点之外,我还得提及印象派的第三个特征—灰色调。大部分的印象派画作都显示出一种灰色调,但是让人感觉很安详和平静。人类的眼睛就是一个机器,在有限的零件下,只能处理有限的色彩。光具有连续的波长,人类的眼睛进化得很有效,只能看到红到紫色波段的光,其他类型的光我们不能感知,因为对人类日常生活并不致命。于是,红外光和紫外光,我们无法看见。但是,这些光对某些动物有用,他们就能看到。

我们为什么把红黄蓝作为三原色,这也和我们生存有关。蓝色是天空的颜色,占据我们日常生活颜色中的半壁江山。红色是果实的代表,是我们主要食物来源的特征。黄和绿是叶子的特征,占据我们日常小一半的色彩感知。蓝天,绿草,红色的浆果点缀,如果我们去草原,这样的额画面就会觉得很清新。但是,作为绘画,过于色彩真实,太多熟悉,于是就产生了俗的感觉,失去了新鲜感。绘画的调色就是要跳出我们日常不太能经历的颜色,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吸引力。

印象派选择灰色和朦胧作为特点,本质上就是让人脱离日常的常规观察,给人带来新鲜的感觉。从调色原理来看,红黄蓝作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其三个边的垂线则对应橙绿紫。三角形的中心点最为稳定,没有任何倾向性,显示的就是灰色。所以,当我们看到灰色的天空时,就会压制内心的欲望和冲动,让人宁静。偏离三角形的中心不用太远,就会产生各色色调的灰色。我们人眼是调节器,扫描相邻的颜色,眼睛耗能最少,因此也最舒服。

因此,印象派在调色的时候保持了一种平衡关系,第一原则,用灰色调拉进各种颜色的距离,眼睛看着舒服。第二,增加其他色彩,保持变化。

印象派能够被大家接受,但是,要想流行起来,必须被大众流传。印象派还有一个特征就是画幅比较小,很少看到那种巨型画作。早期因为缺少摄影技术,必须快速作画,从而画幅必须小,这可以被理解。现在可以用过视频和相片记录任何光影的变化,快速摄影机可以以毫秒或者更快的速度记录,这远远超出人类的感知,也为画巨幅印象派画作提供了基础。但是,目前并没有出现这种产品。

我们不得不提及人类的另外一个理由—产出与回报。既然面向大众市场,能够被接受,还可以快速生产,市场反馈良好。印象派的小画幅,快速运笔,经济有效,市场认可,又符合人类欣赏本能,何乐而不为。在这一点上,又影响了印象画派的取材风格—面向大众,来源于生活。所以,印象派完全可以追溯时代的脉搏,来体现高科技社会人们的生活,朋友们夜晚撸串的创景,完全可以入画。

印象派的这些创新,属于返璞归真,符合人类的物理机能本能。但是,印象派确实有自己的真正创新,对光影的边缘线的处理。

何为创新?要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世界,或者做一些别人没做过的事情。在这一点上,科学家的体会很深刻。人类有好奇心,对新生事物乐此不疲。对我自己的科研而言,我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5年内,我不做,别人也能做出来,我基本不去发展。5年内,我不做,大概率,别人也做不出来,我会优先布局。

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有360度,视角充足。当画面过于注重内容时,我们可以通过注重光影来达到创新。在这方面,莫奈确实算作色彩科研人员,做的事情和科学家发展新方向别无二致。这种创新属于人类的文化创新,和本能需求叠加在一起,使得抽象派流传至今,符合不同社会阶层的审美。毕竟社会地位再高,也逃不脱人类本能的驱使。

印象派的成功为我们的时代创新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面对一副印象派画作,让人感觉洒脱不拘泥,画面透着返璞归真的童心。不确定的边界触发想象。内容产自于身边,体现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看来,印象派会是我最近这一段时间主要的推进方向,其创新内涵与科学创新相通。


IMG_20221015_174841.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7014-1359755.html

上一篇:科普与科学教育
下一篇:绘画与思想创新
收藏 IP: 183.46.255.*| 热度|

2 郑永军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