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iduyangwenhai

博文

按标题搜索
桂花巷
2022-10-27 22:27
年少不知岁月老,春来采薇西山下。 一朝离家老大回,四十三年如一梦。 高树老屋秋已深,枯草庭院绿意藏。 不知何处新黄叶,零落风中无定数。 西山近来北山远,至今高低仍难判。 北山青色照夕阳,似是西山荒草深。 人生从来都易老,独留岁月在人间, 人间岁月留不住,转瞬都成风中土。
个人分类: 杂谈随想|1088 次阅读|没有评论
读《江南逢李龟年》
2020-3-4 14:37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读一首诗最深的韵味不在字里行间,言有尽而意无穷,文字背后的东西更值得读者去细细品味。就这首诗来看写的是晚年的杜甫在江南的暮春时节又碰到了年轻时的老友,即使当年没有多少交情,这时候再 ...
个人分类: 杂谈随想|1621 次阅读|没有评论
我的中学时代
热度 1 2018-7-14 17:32
我的生活,回想起来发生过几次大的变动,第一次发生在小学入学 ,入学前小时候老屋的院子以及周围的山坡,和隔壁旧社会地主的院子是我玩耍活动的主要范围。入学以后学校生活就不一样了有了上课,有了新同学,六年下来也算稳定,没有太多变化,有的只是自己慢慢长大,懂的事情越来越多,看世界的眼光 ...
个人分类: 杂谈随想|1935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学成本应归,如今又远行,归乡成奢望
2018-7-7 20:14
收起 求学 学成还未归,又起新征程; 此去别亲旧,两行离愁苦; 何时归故乡,重扫庭前叶; 秦川八百里,再见难如故。 送别 未到阳关风凄凄,今夜送归灯火冷; 醉眼依稀两万里,心意阑珊谁人懂。
个人分类: 杂谈随想|1551 次阅读|没有评论
毕业有感诗两首
2018-7-7 20:09
此去经年 今日一别,明年何处;前程无限,再见难如故。 离乡关 此去龙城向关中,山河相隔茫茫路; 他日功成名遂了,山东六国无诸侯; 醉笑不语自拳拳,不知不觉三万场。​
个人分类: 杂谈随想|1522 次阅读|没有评论
2018年春天
2018-3-12 20:28
又是一年春天,人生已到而立之年。然更不知人生之目标了。本以为会越活越明白,却越来越迷惑了。真的是难以明白生命的明确的意义的。岁月不知不觉溜走,人就一下子老了,没有及时的做的事情很多,遗憾丛生在这个春天。 人的一生很短,求学之路走了半辈子。人的一生很长,刚刚学成归来已然 ...
个人分类: 杂谈随想|1751 次阅读|没有评论
关于压缩光产生机制的一点探讨
热度 1 2017-4-27 16:58
在实验上已经可以制备很高的压缩光态场,2016年德国的最新实验结果报道制备得到了15dB的1064nm真空态压缩光,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高记录,山西大学光电所在2017年元月取得的最高记录是12.6dB的1064nm真空压缩。以目前的水平已可以基本满足下一步压缩态光场在引力波及其他精密测量领域的应用。但是压缩产生的 ...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3669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关于非经典光场产生的物理机制的一点探讨
热度 2 2017-4-27 16:53
在实验上已经可以制备很高的压缩光态场,2016年德国的最新实验结果报道制备得到了15dB的1064nm真空态压缩光,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高记录,山西大学光电所在2017年元月取得的最高记录是12.6dB的1064nm真空压缩。以目前的水平已可以基本满足下一步压缩态光场在引力波及其他精密测量领域的应用。但是压缩产生的 ...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1989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关于非经典光场产生的物理机制的一点探讨
2017-4-27 16:50
在实验上已经可以制备很高的压缩光态场,2016年德国的最新实验结果报道制备得到了15dB的1064nm真空态压缩光,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高记录,山西大学光电所在2017年元月取得的最高记录是12.6dB的1064nm真空压缩。以目前的水平已可以基本满足下一步压缩态光场在引力波及其他精密测量领域的应用。但是压缩产生的 ...
1676 次阅读|没有评论
压缩态的制备&电磁场的本质探讨
2016-6-25 11:51
压缩光场在世界范围内所见到的最高纪录是德国马普所制备的1064nm压缩度-12.7dB。那么问题来了,理论上可以制备的最高压缩度是多少呢?无穷大吗,如果是需要怎样的条件。 还有一个基本问题,电磁场是物质,那么磁场和电场有区别,是怎么样的区别,是不是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一种物质的两个面。 由于人类目前有限 ...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201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9: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