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流体技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yq

博文

我对文理分科制度改革的思考

已有 3997 次阅读 2014-3-21 23:28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文理分科, 教育改革

前几天,有位同学的家长问我关于取消文理分科的态度,最近忙于几件事,但总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赞成取消文理分科。如果将文科与理科的侧重点比喻为艺术与科学,我认为只有“以艺术的视觉研究科学,以科学的眼光做艺术”,方能成为大师级人物。

 

艺术与科学是密不可分的。举个实例,苹果产品是目前世界上销量最大民用产品之一,没有哪个产品能像苹果产品那样,在上市前,受到全世界范围人们的热捧。苹果产品无疑包含有大量的科学元素、创新技术含量,但你发现它的成功也离不开更多的艺术因素:外观设计、人机工程学、消费心理学、营销策略等等。在这里科学元素与艺术元素的结合得到很好的体现。再举个例子,世界最学术期刊,NatureScience里面的文章,几乎每一篇文章都用艺术的插图表达最新的科学成果。

 

排除目前存在的制度方面的问题,我认为目前高中阶段过早的文理分科制度,限制了中国出现大师级的科学家和文学家。在世界人口比例中,为世界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大师可谓寥寥无几,仅有的也是从国外引进,回来享受“上帝送给他的最后礼物”。

 

在国外著名大学中,如牛津、剑桥、普林斯顿、哈佛,这些学校无一不是综合性大学,包含各种综合科学与艺术、历史文化,在艺术与科学的融合环境中,造就了知识的贵族素质,在大学校园看到的学生个个是儒雅、从容、自信、热情、开朗。曾经和欧洲的三个年轻人交谈,他们和我一样,从事工科技术性研究。在三个多小时的闲聊中,他们谈的是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民族矛盾、经济发展、对少数民族的宽容,以及目前欧洲面临的困境、出路,三十岁左右,博士刚刚毕业的年轻人,让我汗颜。

 

从社会发展看,目前的文理分科制度是落后国家在其发展初期的应急之策。当时只需要制造者而不需要创造者、只需要执行者而不需要思考者,只需要解决温饱而无谈享受。在这个只需要吃饱而不管吃好的阶段,就只能临时抱佛脚,学校进行的是技术性、甚至技工样的培训,为了尽早适应工作,恨不得从初中毕业就掌握一门技术,开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从人的成长过程来看,在青少年时期,还不能确定一个人的天赋和兴趣。在这个时期,同时接受科学的培养,和艺术的熏陶。在大学时期,也尽量晚地选择专业,而尽量多地接受理学基础理论,在其成年后,再对各个领域熟悉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天赋和兴趣再去选择毕生的目标,方能成大器。这就是西方国家,直到大学二年级,甚至三年级上学期才选定专业的原因。我们目前其实再很多高校也这样做了,但成效不明显。究其深层次原因,个人认为在于初高中阶段,超负荷量的知识灌输造成。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我国历年的高考状元,成年后大多与其状元的光环不配,甚至更平庸。

 

青少年时期,需要保持的是喜欢探究的天性,需要养成的是善于思考的习惯,需要拥有的是健康的体魄,学校和家庭需要给予孩子的是,完善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思想。但目前教育体制下,我们做的结果是什么呢?周末想带孩子出去感受一下春天到来了,可是周末补课、回家还有大量的作业,孩子如何去热爱大自然?紧紧张张的时间,只能吸食些网游之类麻醉品。

 

记得我们在高中阶段,还有春游、田野、河水;但现在的孩子,生活在高楼大厦之间,埋头在书山作业之中,哪有时间学会思考;忙忙于学琴考级,忙忙于参加比赛加分,哪有心情感受艺术和文化?

 

即以此文呼吁我们家长:

1. 让我们的孩子起跑的更晚一下,知识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全部,拥有健康身心的孩子,未来可能是更优秀的人才。

2.给他们更多的空闲时间,让他们学会自我成长,让他们从周围汲取更多营养。

3.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让孩子成才,而不是如何让孩子考试。我们要教给孩子思考的习惯,而不是让孩子记住条条框框的知识,而不是让孩子掌握考试或者做题的技巧。

4. 我们不要把这归于目前的体制,这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去推动。每个人都想想,自己该做些什么?尤其是教育工作者。

 

太晚了,今天先到这里。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5497-778101.html

上一篇:用抗击非典的精神抗击雾霾吧!
下一篇:评价 古文写成的高考作文《绿色生活》
收藏 IP: 123.138.79.*| 热度|

5 曹俊兴 曹聪 吕喆 周健 ppp66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