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vg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fvg9

博文

《詩經》筆記:1國風3邶風13簡兮·總38

已有 1510 次阅读 2022-11-4 15:52 |个人分类:读书-科研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大賢賎用向伶移,

盾斧笛羽舞祭時。

王卿國子習樂到,

赐散作酬辛酸知。*

*和李益《度破訥沙》(其一)韻:

眼見風来沙旋移,經年不省草生時。

莫言塞北無春到,總有春来何處知。

李益(748-827),字君虞,唐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二十岁中进士。曾北游河朔,事于幽州节度使刘济,居边塞十余年,期间写有不少边塞诗歌。官至礼部尚书。其詩以絶句见长,后人将其与王昌龄并论,留有《李君虞詩集》。*破訥沙-沙漠地名,故址于今陕西横山县西。省-知道。總有-虽有。

目次:一、原詩  二、簡兮·小序  三、章字詞解  四、譯詩

文中带*号者为拙笔所加。

一、原詩

共三章,每章六句。

·簡兮簡兮,方将萬舞。日之方中,在前上處。碩人俣俣(yǔ),公庭萬舞。

·有力如虎,挚轡(pèi)如組。左手挚龠(yuè ),右手秉翟(dí)。赫如渥赭(zhě),公言錫爵。

·山有榛,隰(xí)有苓。云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朱熹《詩經集傳》版:共四章,前三章每章四句,最后一章六句:

·簡兮簡兮,方将萬舞。日之方中,在前上處。

·碩人俣俣,公庭萬舞。有力如虎,挚轡如組。

·左手挚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錫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但朱傳在注释《簡兮》時,仍然按三章六句进行。

二、簡兮·小序

《序》:“《簡兮》刺不用賢也。衛之賢者仕於伶官皆可以承事王者也。”

鄭箋:“伶官,樂官也。伶氏世掌樂官而善焉,故後世多號樂官為伶官。”

孔疏:“作《簡兮》詩者刺不能用賢也。衛之賢者仕於伶官之賤職,其德皆可以承事王者,堪為王臣,故刺之。”

朱熹《詩序辯説·簡兮》:“此《序》略得詩意,而詞不足以達之。”

朱傳:“《簡兮》四章三章、章四句,一章六句。舊三章,章六句,今改定。張子曰:為禄仕而抱關擊柝(tuò*守关巡夜人),則猶恭其職也。為伶官,則雜於侏儒俳優(pái yōu杂耍艺人)之間,不恭甚矣。其得謂之賢者,雖其迹如此,而其中固有以過人又能卷而懷之是亦可以為賢矣,東方朔(*前161 -前93年,著名文学家。漢武帝時任常侍郎中、太中大夫等职。庭上詼諧滑稽,被武帝視爲俳优之言不以采用)似之。”

伶官

孔疏:“伶官者,樂官之總名。經言‘公庭《萬》舞’,即此仕於伶官在舞職者也。《周禮》掌舞之官,有舞師、籥師、旄人、韎師也【*韎mèi康典第1386页:又《玉篇》:東夷樂名-*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書-南朝梁顾野王(519-581) 543年撰)。《周禮·春官·宗伯》:韎師掌敎韎樂】。

《舞師》(*周禮注疏卷二十·地官司徒)云‘凡野舞則皆教之’,不教國子。下傳曰‘教國子弟’,則非舞師也。

籥師掌教國子舞羽吹籥,則不教《萬》舞。經言‘公庭《萬》舞’,則非籥師也。

旄人、韎師皆教夷樂,非《萬》舞,又不教國子,且夷狄之樂,諸侯所無,非賢者所得為也。唯《大司樂》云‘以樂教國子’。

《樂師》云‘以教國子小舞’。其用人則大司樂中大夫二人,欒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此乃天子之官也。諸侯之禮,亡其官屬,不可得而知。《燕禮》注云‘樂正於天子為樂師也’,則諸侯有樂正之屬乎?首章傳曰:‘非但在四方,親在宗廟、公庭。’二章傳曰:‘祭有畀煇胞翟閽寺者,惠下之道。’《禮記》云‘翟者,樂吏之賤者也’,則此賢者身在舞位,在賤吏之列,必非樂正也。

【仕於伶官】

(續上孔疏)“又刺衛不用賢,而箋云‘擇人’,擇人則君所置用,又非府史也。若府史,則官長所自辟,除非君所擇也。《祭統》曰:‘尸飲九,以散爵獻士。’下言祭之末,乃賜之一爵,又非士也’。盖為樂正之屬,祭廟、教國子皆在舞位,則為舞人也,若周官旄人舞者衆寡無數,韎師舞者十有六人之類也。周官司樂、樂師,其下無舞人,此盖諸侯官而有之。然則此非府史,而言樂吏者,以賤,故以吏言之。故煇、胞、閽、寺悉非府史,皆以吏言之也。言‘皆可以’者,見不用者非一,或在其餘賤職,故言‘皆’也。時周室卑微,非能用賢,而言‘可以承事王者’,見碩人德大,堪為王臣,而衛不用,非要周室所能任也。‘仕於伶官’,首章是也。二章言‘多才多藝’,卒章言‘宜為王臣’,是可以承事王者之事也。”

孔疏:箋“伶官……为伶官”,“《左傳》(*成公七年·九年)鍾儀(*芈姓鐘氏春秋楚国人;世代宫廷琴師)對晉侯曰:‘伶人也’。‘使與之琴,操南音’。《周語》曰:‘周景王鐘成,伶人告縣(北大和)。’《魯語》云:‘伶簫詠歌及《鹿鳴》之三。’此云‘仕於伶官’,以‘伶氏世掌樂官而善焉,故後世多號樂官為伶官’。《呂氏春秋》及《律歷志》云‘黄帝使伶倫氏,自大夏之西,崐崘之陰,取竹斷兩節間而吹之,為黄鐘之宫’。《周語》‘景王鑄無射,而問於伶州鳩’。是伶氏世掌樂官。”

*【大司樂·成均】

《周禮注疏卷二十二·春官宗伯下·大司樂》:“大司樂掌成均之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注:鄭司農云:‘均,調也。樂師主調其音,大司樂主受此成事已調之樂。’玄謂董仲舒云:‘成均,五帝之學。’成均之灋者,其遺禮可灋者。國之子弟,公卿大夫之子弟,當學者謂之國子。《文王世子》曰:‘於成均以及取爵於上尊。’然則周人立此學之宫。”

*《周禮》賈公彦《疏》不赞同鄭司農对“成均”的解释,而赞成董仲舒的“成均之灋”是五帝“遺禮可灋”、学成者可“取决于上尊”的解释。

三、章字詞解

第一章:簡兮簡兮,方将萬舞。日之方中,在前上處。碩人俣俣(yǔ),公庭萬舞。

簡兮簡兮,方將萬舞

】毛傳:“簡,大也。鄭箋:“簡,擇……擇兮擇兮者,為且祭祀當《萬》舞也。《萬》舞,干舞也。”

孔疏:箋“簡擇……干舞”,“以下云‘公言錫爵’,當祭末,則‘公庭、《萬》舞’是祭時。此方論擇人為《萬》舞,故為且祭祀也。傳亦以此推之,故用之宗廟、山川為祭也。知《萬》舞為干舞,不兼羽籥者,以《春秋》云‘萬入去《籥》’别文。《公羊傳》曰:‘《籥》者何?籥舞。《萬》者何?干舞’。言干則有戚矣,《禮記》云‘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言籥則有羽矣,《籥師》曰‘教國子舞羽吹籥’。羽、籥相配之物,則羽為《籥》舞,不得為《萬》也。以干戚武事,故以萬言之;羽籥文事,故指體言籥耳。是以《文王世子》云‘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籥’,注云:‘干戈,《萬》舞,象武也。羽籥,《籥》舞,象文也。’是干、羽之異也。且此《萬》舞并兼羽籥,則碩人故能《籥》舞也。下二章論碩人之才藝,無為復言‘左手執籥,右手秉翟也。明此言干戚舞,下說羽籥舞也。以此知《萬》舞唯干,無羽也。孫毓亦云:‘《萬》舞,干戚也。羽舞,翟之舞也。’傳以干羽為萬舞,失之矣。”

朱傳:“簡,簡易不恭之意。” 康典第859页:又大,《詩·邶風》:簡兮簡兮。

】毛傳:”方,四方也。”

】毛傳:“將,也。”鄭箋:“將,且也。”

萬舞】毛傳:以干羽為《萬》舞,用之宗廟山川,故言於四方。”

孔疏:傳“以干羽……四方”,“《萬》,舞名也。謂之‘萬’者,何休云:‘象武王以萬人定天下,民樂之,故名之耳。’《商頌》曰:‘《萬》舞有奕(*康典P186:次序,《詩·商頌》萬舞有奕)。’殷亦以武定天下,盖象湯之伐桀也。何休(*129-182,何子,字邵公,东汉时今文经学家儒学大师)指解周舞,故以武王言之。《萬》舞之名,未必始自武王也。以《萬》者,舞之摠名,干戚(*盾与大斧)與羽籥皆是,故云‘以干羽為《萬》舞’,以祭山川宗廟。宜干(*盾)、羽並有,故云‘用之宗廟山川’。”

朱傳:“‘萬’者,舞之總名。武用干戚,文用羽籥也。”

四方四望,謂五嶽、四鎮、四瀆

(孔疏緖上)“由山川在外,故云‘於四方’,解所以言四方之意也。《周禮》舞師教羽舞,帥而舞四方之祭祀;敎兵舞,帥而舞山川之祭祀,則山川與四方别。此言山川而云四方者,以《周禮》言‘天子灋四方為四望’,故注云:‘四方之祭祀,謂四望也。’《大司樂》注云:‘四望,謂五嶽、四鎮、四瀆(dú又称四竇,四瀆《爾雅·釋水》江淮河濟諸水總稱)。’然則,除此以外,乃是山川也,故山川與四方别舞。諸侯之祭山川,其在封内則祭之,非其地則不祭,無嶽、瀆之異,唯祭山川而已。故以山川對宗廟在内為四方也。此傳干羽為《萬》舞,宗廟、山川同用之,而《樂師》注云‘宗廟以人,山川以干’,皆非羽舞,宗廟、山川又不同。此得同者,天子之禮大,故可為之節文,别祀别舞,諸侯唯有時王之樂,禮數少,其舞可以同也。”

*四方,东西南北,略称各处、天下。《周禮注疏·大司樂》鄭玄注:“四鎭,山之重大者,謂揚州之會稽,青州之沂山,幽州之醫無閭,冀州之霍山。五嶽:岱在兗州,衡在荆州,華在豫州,嶽在雍州,恒在并州”。

*四瀆(dú又称四竇),《爾雅·釋水》:“淮、河、濟諸水總稱”。

日之方中,在前上處

毛傳:“教國子弟,以日中為期。” 孔疏:傳“教國……爲期”,“知教國子弟者,以言‘在前上處’,在前列上頭,唯教者為然。祭祀之禮,旦明而行事,非至日之方中始在前上處也。此既為樂官,明其所教者,國子也。國子,謂諸侯大夫士之適(*同嫡)子。言‘弟’,容諸侯之庶子,於適子為弟,故《王制》云‘王太子,王子,羣后之太子。卿大夫元士之適子’。彼雖天子之法,推此諸侯亦有庶子在國學,故言國子弟也。傳言‘日中為期’,則謂一日之中,非春秋日夜中也。若春秋,言不當為期也,故王肅(*195 -256經學家三国·魏大臣)云‘教國子弟,以日中為期,欲其徧至’,是也。”

鄭箋:“‘在前上處’者,在前列上頭也。《周禮》:‘大胥掌學士之版,以待致諸子。春,入學,舍采合舞。”

*大胥,樂官。《周禮注疏卷二十三》:“大胥掌學士之版,以待致諸子。注:鄭司農云:‘學士,謂卿大夫諸子學舞者。版,籍也,今時鄉戶籍,世謂之戶版。大胥主此籍,以待當召聚學舞者卿大夫之諸子,則按此籍以召之。《漢大樂律》曰:“卑者之子不得舞宗廟之酎(*zhòu鄭注云:酎之言醇,謂重釀之酒,春酒)。除吏二千石到六百石,及關内侯到五大夫子,先取適子,高七尺已(*以)上,年十二到年三十,顔色和順,身體脩治者,以為舞人”,與古用卿大夫子同義’。”

孔疏:箋“在前……合舞”,“《公羊傳》曰:‘諸侯四佾(yì乐舞的行列),則舞者為四列。’使此碩人居前列上頭,所以教國子諸子學舞者,令法於己也。《周禮》者,皆《春官·大胥職》文也。彼注云:‘學士,謂卿大夫諸子學舞者。版,籍也。大胥主此版籍,以待當召聚學舞者。卿大夫之諸子,則案此籍以召之。’又云‘春,入學’者,注云:‘春始以學士入學宮而學之合舞等,其進退使應節奏。《月令》仲春之月,命樂正習舞,入學者必釋菜以禮先師,謂蘋藻之屬也。’此賢者非為大胥也。引此者以證此‘日之方中’,即彼‘春,入學’是矣,謂二月日夜中也。《尚書》云‘日中星鳥’,《左傳》曰‘馬日中而出’,皆與此同也。”

朱傳:“日之方中,在前上處言當明顯之處。”

碩人俁俁(yǔ),公庭萬舞

】毛傳:“碩人,大德也。”朱傳:“碩,大也。”

俁俁(yǔ)】毛傳:“俁俁,容貌大也。”陸音義:“俁,疑矩反,《韓詩》作扈,扈云美貌。”朱傳:“俁俁,大貌。”

毛傳:“《萬》舞,非但在四方,親在宗廟、公庭。”

 孔疏:傳“碩人……公庭”, “碩者,美大之稱,故諸言碩人者,傳皆以為大德。唯《白華》‘碩人’,傳不訓此。及《考槃》(*《衞風》)傳意類之,當亦為大德也。故王肅云:‘碩人謂申后,此刺不用賢。’則箋意亦以碩人為大德。其餘則随義而釋,不與此同,故《白華》(*《魚藻之什》)碩人為妖大之人,謂褒姒(*[bāo sì周幽王第二任王后)也。碩既為大德,故俁俁為容貌大也。上亦教國子,此直云‘非但在四方’,不並言教國子者,以‘在前上處’文無舞,故據《萬》舞言也。”

章解:

孔疏:“简兮……万舞”,“毛以為,言衛不用賢。有大德之人兮,大德之人兮,祭山川之時,乃使之於四方,行在《萬》舞之位。又至於日之方中,教國子弟習樂之時,又使之在舞位之前,行而處上頭,親為舞事以教之。此賢者既有大德,復容貌美大俁俁然,而君又使之在宗廟、公庭親為《萬》舞,是大失其所也。鄭以為,衛君擇人兮,擇人兮,為有方且祭祀之時,使之當為《萬》舞,又日之方中,仲春之時,使之在前列上頭,而教國子弟習樂。為此賤事,不當用賢。而使大德之人,容貌俁俁然者,於祭祀之時,親在宗廟、公庭而《萬》舞,言擇大德之人,使為樂吏,是不用賢也。”

朱傳:“賢者不得志而仕於伶官,有輕世肆志之心焉,故其言如此。若自譽而實自嘲也。”

第二章:有力如虎,挚轡(pèi)如組。左手挚龠(yuè ),右手秉翟(dí)。赫如渥赭(zhě),公言錫爵。

有力如虎,執轡(pèi)如組

有力如虎

毛傳:“武力比於虎,可以御亂。御衆有文章,言能治衆,動於近,成於遠也。”

孔疏:傳“‘御衆有文章’者,御衆似執轡,有文章似織組。又云‘言能治衆,動於近、成於遠’者,又總解御衆有文章之事也。以執轡及於如組與治衆,三者皆動於近、成於遠也。此治民似執轡,又似織組,轉相如,故經直云‘執轡如組’,以喻御衆有文章也。《大叔于田》(*《鄭風》)云‘執轡如組’,謂段之能御車,以御車似織組。知此不然者,以彼說段之田獵之伎,故知為實御,此碩人堪為王臣,言‘有力如虎’,是武也,故知‘執轡如組’比其文德,不宜但為御矣。”

孔疏:傳“以義取動近成遠,故知為織組,非直如組也。武力比於虎,故可以御亂也。御,治也。謂有侵伐之亂,武力可以治之。定本作‘御’字。”

鄭箋:“碩人有御亂御衆之德,可任為王臣。”

執轡(pèi)如組】陸音義:“轡,悲位反”。 朱傳:“轡,今之韁也。”毛傳:“組,織組也。”朱傳:“組,織絲。為之言其柔也,御能使馬則轡柔如組矣。又自譽其才之無所不備,亦上章之意也。”

左手執籥(yuè ),右手秉翟(dí)】。

籥(yuè )】毛傳:“籥六孔”。陸音義:“籥,餘若反,以竹為之,長三尺,執之以舞。鄭注《禮》云“‘三孔’。郭璞同,云‘形似笛而小’。《廣雅》云‘七孔’。” 朱傳:“籥音藥”。

孔疏:傳“籥,六孔”,“《釋樂》云‘大籥謂之產’。郭璞曰:‘籥如笛,三孔而短小。’《廣雅》云‘七孔’。鄭於《周禮·笙師》及《少儀》、《明堂位》注皆云‘籥如笛,三孔’。此傳云六孔,與鄭不同,盖以無正文,故不復改。”

鄭箋:“碩人多才多藝,又能籥舞,言文武道備”。

孔疏:箋“碩人……道备”,“籥雖吹器,舞時與羽並執,故得舞名。是以《賓之初筵》(*《小雅·甫田之什》)云‘籥舞笙鼓。’《公羊》傳曰:‘籥者何?《籥》舞’是也。首章云‘公庭《萬》舞’,是能武舞,今又說其《籥》舞是又能為文舞也。碩人有多才多藝,又能為此《籥》舞,言文武備也。言其能而已,非謂碩人實為之也。何者?此章主美其文德,不論其在職之事。”

翟(dí)】毛傳:“翟,翟羽也。”陸音義:“翟,亭歷反。”朱傳:翟音笛,叶直角反”;“翟,雉羽也。”

孔疏:傳‘翟,翟羽’,謂雉之羽也。故《異義》(*東漢許慎著《五經異義》):《公羊》說樂《萬》舞,以鴻羽取其勁輕,一舉千里;《詩》毛說《萬》以翟羽;《韓詩》說以夷狄大鳥羽。謹案《詩》云‘右手秉翟’,《爾雅》說‘翟,鳥名,雉屬也’,知翟,羽舞也。”

朱傳:“執籥秉翟者,文舞也。”

赫如渥赭(zhě),公言錫爵

】毛傳:“赫,赤貌。” 陸音義:“赫,赤貌。” 朱傳同。

渥】毛傳:“渥,厚漬也。陸音義:“渥,於角反”;“厚漬也。” 孔疏:“渥者,浸潤之名,故《信南山》(*《小雅·谷風之什》)曰‘益之以霡霂(*),既優既渥’,是也。故此及《終南》(*《秦風》)皆云‘渥,厚漬也’。言漬之久,厚則有光澤,故以興顔色之潤.是以《終南》箋云‘如厚漬之丹,言赤而澤’是也。定本‘渥,厚也’,無‘漬’字。”

【赭(zhě)】陸音義:“赭音者,丹也。”朱傳:“赭音者,叶陟略反”;“赭,赤色也,言其顔色之充盛也。

公言錫爵

毛傳:祭有畀、煇、胞、翟、閽、寺者,惠下之道,見惠不過一散。”

* 】康典第1300页:“xī……又《爾雅·釋詁》賜也。《易·師卦?王三錫命。《書·堯典》師錫帝曰。《傳》錫,與也。《左傳·莊元年》王使榮叔來錫桓公命。《註》錫,賜也。……sì又《集韻》斯義切,音瀃。予也。本作賜。”

*祭有畀、煇、胞、翟、閽、寺者:

陸音義:“畀(*康典第712页bì予、賜),如寐反,與也。煇字亦作韗,暄願反,劉昌宗音運,甲吏之賤者(*huī同輝,yùn同暈,xūn同熏)。胞,步交反,肉吏之賤者。翟,樂吏之賤者。閽音昏,守門之賤者。散,素但反,酒爵也。傅音付。”

孔疏:傳“祭有畀煇、胞、翟,閽、寺者,惠下之道”,“皆《祭統》(*《禮記》)文。彼又云:‘畀之為言與也,能以其餘畀於下也。煇者,甲吏之賤者。胞者,肉吏之賤者。翟者,樂吏之賤者。閽者,守門之賤者。’注云:‘煇,《周禮》作“韗”,盖謂磔皮革之官’。《周禮》韗人為鼓,胞人為甲。《禮記》是諸侯兼官,故韗為甲吏也。‘胞即《周禮》庖,故注云‘庖之言苞也,裏肉曰苞苴。其職供王之膳羞。’是肉吏是也。其官次於韗人。《周禮》韗人亡。庖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閽人,王宮每門四人。寺人,王之正内五人。以庖人類之,則皆非府史,不在獻,又非士。庖人於天子為士,於諸侯故亦非士。引之證此碩人亦樂吏,故於祭末乃見賜也。知此亦是樂吏者,以經云‘錫爵’,若士則尸(*受祭者)飲九而獻之,不得既祭乃賜之,故知在‘惠下’之中。”

*見惠不過一散”;散是酒器名

鄭箋:“碩人容色赫然,如厚傅丹,君徒賜其一爵而已。不知其賢而進用之,散受五升。”陸音義:“散,素但反,酒爵也”。

孔疏(续上):“經云‘爵’,傳言‘散’者。《禮器》云:‘禮有以小為貴者,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散。’《祭統》云‘尸飲九,以散爵獻士’,士猶,以散獻爵,賤無過散,故知不過一散,散謂之爵,爵總名也。”

*《周禮注疏卷十九·春官·鬯(音倡)人》:“凡疈(*pì古同副)事用散。注:鄭司農云‘散皆器名’。玄謂‘散皆漆尊也……無飾曰散’。”賈公彦疏:“‘疈事’者,卽《大宗伯》云‘疈辜(*肢解牲體)祭四方百物’者也。”

朱傳:“公言錫爵,即儀禮燕飲而獻工之禮也。以碩人而得此,則亦辱矣。乃反以其賚(*lài 赏赐)予之親洽為榮,而誇美之,亦玩世不恭之意也。”

章解:

孔疏:“有力……锡爵”,“言碩人既有武力比於虎,可以能御亂矣。又有文德能治民,如御馬之執轡,使之有文章如織組矣。以御者執轡於此,使馬騁於彼;織組者總紕於此,而成文於彼,皆動於近成於遠。以興碩人能治衆施化,於己而有文章,在民亦動於近成於遠矣。碩人既有御衆御亂之德,又有多才多藝之伎,能左手執管籥,右手秉翟羽而舞,復能為文舞矣。且其顔色赫然而赤,如厚漬之丹赭。德能容貌若是,而君不用。至於祭祀之未,公唯言賜一爵而已,是不用賢人也。”

*刍议毛傳用“散”:

毛傳说:“見惠不過一散”。孔疏引《禮器》“《禮器》云:禮有以小為貴者,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散。” 显然,用“散”解此詩,是國君不用賢人,但《簡兮》詩面是“爵”不是“散”,以“散”替“爵”,显然有强加于人之嫌。但是,周代伶人的确是“賎人”,伶官是“賎職”,用“爵”替“散”具有隐蔽性,体现了诗歌的隐喻性。

第三章:山有榛,隰有苓。云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山有榛,隰(xí)有苓

】毛傳:“榛,木名。” 陸音義:“榛,本亦作蓁,同側巾反,子可食。” 孔疏:“陸璣云:‘榛,栗屬,其子小,似杼(zhù)子,表皮黑,味如栗’,是也。榛字或作‘蓁’,盖一木也。”朱傳:“榛音臻”;“榛似栗而小”。

隰(xí)】毛傳:“下溼曰隰。”朱傳:“下濕曰隰”康典第1350页:“xí……席入切,音習。《爾雅·釋地》下濕曰隰。《說文》阪下濕也。《釋名》隰,蟄也。蟄,濕意也。”

】毛傳:“苓,大苦。” 陸音義:“苓音零,《本草》云:‘甘草’。”朱傳:“苓音零”:“苓一名大苦,葉似地黄,即今甘草也。”

孔疏:“《釋草》云‘蘦(*líng),大苦’。孫炎曰:‘《本草》云“蘦,今甘草”,是也。蔓延生,葉似荷,青黄,其莖赤,有節,節有枝相當。或云蘦似地黄’。”

鄭箋:“榛也,苓也,生各得其所,以言碩人處非其位。”

云誰之思,西方美人

鄭箋:“我誰思乎,思周室之賢者,以其宜薦碩人,與在王位。”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毛傳:“乃宜在王室。”

鄭箋:“彼美人,謂碩人也。”

孔疏:箋“彼美人,谓硕人”,“上言西方之美人,謂周室之賢人,以薦此碩人,故知‘彼美人’謂碩人,‘西方之人’謂宜為西方之人,故傳曰‘乃宜在王位’,言宜在王朝之位為王臣也。”

朱傳:“興也。西方美人,託言以指西周之盛,王如離騷,亦以美人目其君也。又曰西方之人者,歎其遠而不得見之辭也。賢者不得志於衰世之下國,而思盛際之顯王,故其言如此而意遠矣。”

章解:

孔疏:“山有……人兮”,“山之有榛木,隰之有苓草,各得其所,以興衛之有碩人而在賤職,可謂處非其位,乃榛苓之不如。碩人既不寵用,故令我云:誰之思乎?思西方周室之美人,若得彼美人,當薦此碩人,使在王朝也。彼美好之碩人兮,乃宜在王朝,為西方之人兮,但無人薦之耳。”

四、譯詩

大祭四方行萬舞,日中列前演領舞,大德壮美公庭舞。

有力如虎御群夫,左手挚笛右手羽,赤渥若丹賜酒沽。

山有榛木濕有苓,相思爲誰西美人,美人美人西方人。

2022年10月27日星期四,2022年11月4日星期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6608-1362326.html

上一篇:《詩經》筆記:1國風3邶風12旄丘·總37
下一篇:《詩經》筆記:1國風3邶風14泉水·總39
收藏 IP: 171.83.5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2: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