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vg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fvg9

博文

《詩經》筆記:1國風3邶風14泉水·總39

已有 1416 次阅读 2022-11-12 09:33 |个人分类:读书-科研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流水反身涌泉在,

至念家親終欲回。

逺嫁侯府寂寞月,

車邁嘆憂不該来?*

和劉禹錫《石頭城》韻: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中唐优秀诗人。二十一岁中进士,授监察御史。因任过太子宾客(唐代官名,正三品,掌侍从规谏等),故时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善,人称“刘柳”;又与李白多有唱和而并称“刘白”,有《刘梦得文集》和《刘宾客文集》。石頭城,在今南京以西的石头山上秦淮河沿山边流入长江,从东吴起设城防守并建过宫殿。这里指南京。“故國”指古石頭城。

一、原詩  二、泉水·小序  三、章字詞解  四、譯詩

文中带*号者为拙筆所加。

一、原詩

共四章,每章六句。

·毖(mì)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懐于衞,靡日不思。孌(luán)彼諸姬,與之謀(méi)

·出宿于泲(jǐ),飮餞于禰(nǐ)。女子有行,逺父母兄弟,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jiān),飮餞于言。載脂載舝(xiá),還(xuán)車言邁。遄(chuán)臻于衞,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嘆。思须與漕(còu),我心悠悠。駕言出游,以寫我憂。

二、泉水·小序

《序》:“《泉水》,衛女思歸也。嫁於諸侯,父母終,思歸寧而不得,故作是詩以自見也。”朱熹《詩序辯説·泉水》無評。

鄭箋:“‘以自見’者,見己志也。國君夫人,父母在則歸寧,没則使大夫寧於兄弟。衛女之思歸,雖非禮,思之至也。” 孔疏:箋“衞女……之至”,“以此衛女思歸,雖非禮而思之至極也。君子善其思,故錄之也。定本作‘恩’字。”

陸音義:“見,賢遍反,注同。‘思之至’,一本‘思’作‘恩’。”

孔疏:“此時宣公之世,宣父莊、兄桓。此言父母已終,未知何君之女也。言嫁於諸侯,必為夫人,亦不知所適何國。盖時簡札不記,故序不斥言也。四章皆思歸寧之事。”

*《泉水》第二、三章的一个“餞”字(見第二章字解)和第四章的“車”、“衞”两字,可證《序》所説是衞女外嫁與諸侯,本詩是外嫁諸侯的婦女思歸之詩。

三、章字詞解

第一章:毖(mì)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懐于衞,靡日不思。孌(luán)彼諸姬,聊与之謀(méi)。

【毖(mì)彼泉水,亦流于淇】

毛傳:“興也。泉水始出,毖然流也。淇,水名也。” 孔疏:傳 “泉水始出,毖然流”,“以此連云泉水,知為始出毖然流也,是以《衡門》(*《陳風》)傳亦云‘泌,泉水也。’言‘亦流於淇’者,以本叙衛女之情,故言亦。亦,已也。”

鄭箋:“泉水流而入淇,猶婦人出嫁於異國。”

陸音義:“毖,悲位反(bì),《韓詩》作‘祕(*bì,mì)’,《說文》作‘䎵(*bì䀣的讹字)’,云直視也。淇音其。”

朱傳:“毖音祕……泉始出之貌。泉水即今衛州共城之百泉也。淇水,出相州林慮縣東流,泉水自西北而東南來注之。”

有懷于衛,靡日不思

鄭箋:“懷,至。靡,無也。以言我有所至念於衛,我無日不思也。所至念者,謂諸姬、諸姑伯姊。”

孔疏:箋“懐至……伯姊”,“以下云‘靡日不思’,此‘懷’不宜復為思,故以為‘至念於衛’。以下文言之,知至念者,諸姬伯姊。”

朱傳:“思,叶新齎(*jí同赍)反。”

【孌(luán)彼諸姬,聊與之謀(méi)】

【孌(luán),諸姬】毛傳:“孌,好貌。諸姬,同姓之女。” 鄭箋:“諸姬者,未嫁之女。陸音義:“孌,力轉反,下篇同。”朱傳:“孌音臠(luán)……孌,好貌。諸姬,謂姪娣也”。

】毛傳:“聊,願也。”

鄭箋:“聊,且,略之辭。”

孔疏:箋“聊且……之恩”,“言‘且’者,意不盡,故言‘略之辭’,以言諸姬是未嫁之辭,又嚮衛所見,宜據未嫁者。傳言同姓之女,亦謂未嫁也。言諸姬,容兄弟之女及五服之親,故言同姓以廣之。所以先言諸姬,後姑姊者。便文互見,以諸姬總辭,又卑欲與謀婦人之禮也。姑姊尊,故云問,明亦與謀婦人之禮。此衛女思歸,但當思見諸姬而已,思與謀婦禮,觀其志意,是親親之恩也。”

謀(méi)】鄭箋:“我且欲略與之謀婦人之禮,觀其志意,親親之恩也。”朱傳:“謀,叶謨悲反”。陈第《毛詩古音攷》卷一:“謀音迷”。顾炎武《詩本音》:“謀,古音媒……後人混入十八尤韻。”康典第1148页:“méi又叶謨悲切,音眉。《詩·衞風》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卽我謀。”

章解:

孔疏:“毖彼……之謀”,“毛以為毖彼然而流者,是泉水亦流入於淇水,以興行嫁者是我婦人,我婦人亦嫁於異國,然我有所至念於衛,無一日而不思念之也。我所思念者,念孌然彼諸姬未嫁之女,願欲與之謀婦人之禮。鄭唯以‘聊’為‘且欲略與之謀’為異,餘同。”

朱傳:“衛女嫁於諸侯,父母終思歸寧而不得,故作此詩,言毖然之泉水亦流于淇矣,我之有懷于衛,則亦無日而不思矣。是以即諸姬而與之謀為歸衛之計,如下兩章之云也。”

第二章:出宿于泲(jǐ),飮餞于禰(nǐ)。女子有行,逺父母兄弟,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泲(jǐ),飲餞于襧(nǐ)】

【泲(jǐ)】毛傳:“泲,地名(*朱傳同)。陸音義:“泲,子禮反(zǐ)。”朱傳:“泲音濟(jǐ)”。

康典第556頁:“泲,《玉篇》:古文濟字。……又地名。《詩·邶風》:出宿于泲。”

】毛傳:“祖而舍飲酒於其側曰餞,重始有事於道也。” 陸音義:“軷,蒲末反,道祭也。” 陸音義:“餞音踐,徐又才箭反,送行飲酒也。” 朱傳:“飲餞者,古之行者,必有祖道之祭,祭畢處者,送之飲於其側而後行也。”

*祖(*康典第802頁:“又祭道神曰祖”。

*軷(*bá) 康典第1224:“ bá……《廣》將出祭名。《詩·大雅》取羝(*dī公羊)以軷。《註》祭行道之神也。《周禮·夏官》大馭(*官名)掌馭玉路以祀,及犯軷。《註》山行曰軷。犯者封土爲山象,以菩芻棘柏爲神主,旣祭之,以車轢(*lì康典第1232頁《説文》車所践也)之而去,喩無險難也。”

*犯,康典第659頁:“《廣韻》:干也,侵也,僭也。勝也。《爾雅·釋詁》:犯,勝也。……《周禮·夏官》:大馭(*周官名)掌馭玉路以祀,及犯軷。《註》山行曰軷。犯者封土爲山象,以菩芻棘柏爲神主,旣祭之,以車轢之而去,喩無險難也。”

*对于“餞”的解释,陸音義部分加上朱傳部分,对理解本詩已足够了。《毛诗注疏》中常见“繁瑣”的延伸解读,与所注疏的诗歌并无直接联系。但有时这种繁琐也能增加读者对周王朝各种制度和文化的了解。拙笔觉得读读下面的孔疏对增进了解周代的祭祀制度与文化是有收获的。

*何谓餞?·延伸阅读(有删减):

孔疏: “言‘祖而舍軷’,飲酒於其側者,謂為祖道之祭,當釋酒脯於軷舍。軷即軷,釋也。於時送者遂飲酒於祖側,曰餞。餞,送也。所以為祖祭者,重已方始有事於道,故祭道之神也。《聘禮記》曰:‘出祖釋軷,祭酒脯,乃飲酒於其側。’注云:‘祖,始也。既受聘享之禮,行出國門,止陳車騎,釋酒脯之奠於軷,為行始。《詩傳》曰:‘軷,道祭’,謂祭道路之神。《春秋傳》曰“軷,涉山川,然則軷,山行之名也。道路以阻險為難,是以委土為山,或伏牲其上,使者為軷,祭酒脯,祈告。卿大夫處者於是餞之,飲酒於其側。禮畢,乘車轢之而遂行,舍於近郊矣。其牲犬羊可也’。《大馭》:‘掌馭玉輅,及犯軷,遂驅之。’注云:‘封土為山象,以菩芻柏為神主。既祭之,以車轢之而去,喻無險難也。’以此言之,軷者,本山行之名,以祭道路之神,求無險難,故取名焉。知出國而為之者,以《聘禮》(*《禮記·禮義》)、《烝民》(*《大雅·蕩之什》)、《韓奕》(*《大雅·蕩之什》)皆言出祖,則不在國内以祖為行道之始,則不得至郊。故知在國門外也。以軷者軷壤之名【*軷壤。祭路神的土壇。《儀禮·聘禮》“又釋币于行”唐賈公彦疏:“城外祭山川之神有軷壤。《後漢書·吴祐傳》:‘後擧孝廉,将行,郡中爲祖道’。唐李賢注:‘祖道之禮,封土爲軷壤也。”(《汉语大词典》第1234頁)】,與中霤【*liù古代五祀所祭对象之一,后土之神。《禮記·郊特牲》:“家主中霤而國主社。” 孔颖逹 疏:“中霤謂土神。”漢·班固 《白虎通·五祀》:“六月祭中霤。中霤者,象土在中央也。”】行神之位同,知‘委土為山’。言‘或伏牲其上’者,據天子諸侯有牲卿大夫用酒脯而已《犬人》【*官名。《周禮·秋官·犬人》:“犬人掌犬性……凡相犬牵犬者属焉,掌其政治”】云‘伏瘞(*yì葬)亦如之’,明天子以犬伏於軷上,《羊人》【*官名,掌羊牲,以羊祭祀等,参閲《周禮注疏卷三十·夏官·羊人》】無伏祭之事。則天子不用羊。《詩》云取‘羝以軷’,謂諸侯也。故云:‘其有牲,則犬羊耳’。謂天子以犬諸侯以羊,尊卑異禮也。……軷祭,則天子諸侯卿大夫皆於國外為之。《大馭》云‘犯軷’。《詩》云‘取羝以軷’,《聘禮》云‘釋軷’是也。又名。《聘禮》及《詩》云‘出祖’是也。又名,《曾子問》云‘道而出’,是也。以其為犯軷,祭道路之神,為行道之始,故一祭而三名也。皆先軷而飲餞,乃後出宿。此先言出宿者,見飲餞為出宿而設,故先言以致其意。《韓奕》云:‘韓侯出祖,出宿于屠。’既祖,即當出宿,故彼箋云:‘祖於國外,畢,乃出宿者,示行不留於是也。’欲先明祖必出宿,故皆先言出宿,後言飲餞也。《聘禮》‘遂行,舍于郊’,則此出宿當在郊。”

*“餞”在“國郊”、“國外”。

孔疏:“傳云‘泲,地名’,不言郊者,與下傳互也。下‘干’(*第三章)云‘所適國郊’,則此泲亦在郊也。此泲云地名,則干亦地名矣。正以《聘禮》‘遂行,舍於郊’,則此衛女思宿焉,明亦在郊也。于,泲思宿焉。傳以為在郊,則言襧思餞焉。盖近在國外耳。計宿、餞當各在一處而已。而此云‘泲、襧’,下云干、言别地者,下箋云:‘干,言猶泲、襧,未聞遠近同異。’要是衛女所嫁國適衛之道所經見,故思之耳’。下傳或兼云‘干、言、所適國郊者,一郊不得二地,宿餞不得同處,‘言’,衍字耳。定本、《集注》皆云‘所適國郊。”

襧(nǐ)】毛傳:“襧,地名”。陸音義:“襧,乃禮反,《韓詩》作‘坭’,音同。”朱傳:“禰音你(nǐ)”。

鄭箋:“泲,襧者,所嫁國適衛之道所經,故思宿餞。”朱傳:“禰,亦地名,皆自衛來時所經之處也。”

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

鄭箋:“行,道也。婦人有出嫁之道,遠於親,親故禮。緣人情使得歸寧。”

孔疏:箋“婦人……歸宁”。正義曰“此與《蝃蝀》(*dì dōng虹《鄘風》)、《竹竿》(*《衞風》)文同而義異者,以此篇不得歸寧而自傷,故為由遠親親而望歸寧;《蝃蝀》刺其淫奔,故為禮自得嫁,何為淫奔;《竹竿》以不見答,思而能以禮,故為出嫁為常,不可違禮。詩者各本其意,故為義不同。”

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毛傳:“父之姊妹稱姑,先生曰姊。” 孔疏:“父之姊妹,稱姑。先生曰姊,《釋親》文。孫炎(*三国時經學家,生卒不详)曰:‘姑之言古,尊老之名’也。然則姑姊尊長,則當已嫁。‘父母既沒,當不得歸,所以得問之’者,諸侯之女有嫁於卿大夫者,去歸則見之。”

鄭箋:“寧則又問姑及姊,親其類也。先姑後姊,尊姑也。”

孔疏:箋“甯则……尊姑”,正義曰“以上章,思與諸姬謀,今復問姑及姊,故言‘又’也。不問兄弟宗族,而問姑及姊,由親其類也。”

朱傳:“姊,叶奬里反”;“諸姑伯姊,即所謂諸姬也。”

章解

孔疏:“出宿……伯姊”,“衛女思歸,言我思欲出宿於泲,先飲餞於襧,而出宿以嚮衛國,而以父母既沒不得歸寧,故言女子生而有適人之道,遠於父母兄弟之親,故禮緣人情,使得歸寧。今何為不聽我乎?我之嚮衛,為覲問諸姑,遂及伯姊而已,豈為犯禮也哉!而止我也?”

朱傳:“言始嫁來時,則固已遠其父母兄弟矣。况今父母既終,而復可歸哉,是以問於諸姑伯姊而謀其可否云耳。鄭氏曰:國君夫人,父母在則歸寧。没,則使大夫寧於兄弟。”

第三章:出宿于干(jiān),飮餞于言。載脂載舝(xiá),還(xuán)車言邁。遄(chuán)臻于衞,不瑕有害?

出宿于干(jiān),飲饑于言

毛傳:“干,言所適國郊也。”

鄭箋:“干,言猶泲、襧,未聞遠近同異。” 

朱傳:“干叶居焉反。……干,言地名,適衛所經之地也。”陈第《毛詩古音攷》卷一:“干音堅(jiān)”。

載脂載舝(xiá),還車言邁

毛傳:“脂舝(xiá同鎋)其車以還我行也。”

孔疏:傳“脂鎋……我行”,“古者車不駕則脱其鎋。故《車鎋》(*《小雅·甫田之什》)云‘間關車之兮’。傳曰‘間關,設貌’,是也。今將行,既脂其車,又設其,故云‘脂其車’。云還者,本乘來,今欲乘以還,故箋云‘言還車者,嫁時乘來,今思乘以歸。”

】康典第1225頁:行。用脂涂抹車軸。

】朱傳:“脂,以脂膏塗其舝使滑澤也。”

舝(xiá)】陸音義:“舝(xiá),胡瞎反,車軸頭金也。” 朱傳:“舝音轄,叶下介反”;“舝,車軸也,不駕則脱之。設之而後行也”。

顾炎武《詩本音》卷二:“舝,十五鎋,轉音害。”

(xuán)】鄭箋:“言還車者,嫁時乘來,今思乘以歸。” 陸音義:“還音旋。此字例同音,更不重出。”朱傳:“還音旋。車言邁。”朱傳:“還,囘旋也。旋,其嫁來之車也。”

】康典第250頁:“mài……《說文》遠行也。”

于衛,不瑕有害

遄臻】毛傳:“遄,疾。臻,至”;朱傳同。 陸音義:“遄,市專反”;朱傳同。

陈第《毛詩古音攷》卷一:“衛音越”。

】毛傳:“瑕,遠也。” 鄭箋:“瑕,猶過也。”朱傳:瑕,何。古音相近,通用。陸音義:“瑕音遐”。

】鄭箋:“害,何也。我還車疾至於衛而返,於行無過差,有何不可而止我?”陸音義:“害,毛如字,鄭音曷。”

朱傳:“言如是,則其至衛疾矣,然豈不害於義理乎,疑之而不敢遂之辭也。”

章解:

孔疏:“出宿……有害”,“毛以為我思欲出宿於干,先飲餞於言,而歸衛國耳。則為我脂車,則為我設牽(*北大鎋),而還迴其車,我則乘之以行。而欲疾至衛,不得為違禮遠義之害,何故不使我歸寧乎?傳以瑕為遠。王肅云:‘言願疾至於衛,不遠禮義之害’,是也。”

 孔疏:鄭唯不瑕有害為異。

第四章:我思肥泉,兹之永嘆。思须與漕(còu),我心悠悠。駕言出游,以寫我憂。

我思肥泉,兹之永歎】

肥泉】毛傳:“所出同,所歸異為肥泉。”朱傳:“肥,泉水名。”陈第《毛詩古音攷》卷一:“泉音錢”。孔疏:傳“所出同,所归异,为肥泉”,“《釋水》云:‘泉歸異出,同流,肥’。”

鄭箋:“兹,此也。自衛而來所渡水,故思此而長歎。”

孔疏:箋 “自衞……渡水”,“以下須、漕是衛邑,故知此肥泉是衛水也。”

陈第《毛詩古音攷》卷一:“歎音天”。

思須與漕(còu),我心悠悠】

毛傳:“須、漕,衛邑也”;孔疏、朱傳同。 陸音義:“漕音曹。”朱傳:“漕,叶徂侯反。”“《鄘》云:‘以廬於漕,漕是衛邑。須與漕連,明亦衛邑。”

鄭箋:“自衛而來所經邑,故又思之。”

朱傳:“悠悠,思之長也。”

駕言出遊,以寫我憂

】我。

】毛傳:“寫,除也。” 朱傳:“寫,除也。既不敢歸,然其思衛地不能忘也。安得出遊於彼而寫其憂哉。”

鄭箋:“既不得歸寧,且欲乘車出遊,以除我憂。”

孔疏:箋“既不……我憂”,“以此不得歸寧而出遊,不過出國,故言且出遊。《竹竿》不見答,故以出遊為歸,是以彼箋云:‘適異國而不見答,其除此憂,維有歸耳。”

跋:

朱傳《泉水》 “楊氏曰:衛女思歸發乎情也。其卒也不歸,止乎禮義也。聖人著之於經以示後世,使知適異國者,父母終,無歸寧之義,則能自克者,知所處矣。”

四、譯詩

泉水泌流入淇水,無日不念還于衞,且與美姬思謀回。

祭祀道宿餞泲禰,女逺父母及兄弟,問念諸姑及伯姊。

干言宿餞國郊祭,脂潤車軸逺還衞,疾至于衞有何違?

我思肥泉長嘆愁,須漕我思心悠悠,駕車出游卸我憂。
  2022年11月3日星期四 2022年11月12日星期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6608-1363377.html

上一篇:《詩經》筆記:1國風3邶風13簡兮·總38
下一篇:《詩經》筆記:1國風3邶風15北門·總40
收藏 IP: 27.19.15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5: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