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眼看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lsm 在科学网品味科学,在博客中享受生活

博文

小议2011年新增选中科院院士

已有 10692 次阅读 2011-12-10 11:07 |个人分类:科苑星空|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中科院, 院士

题记:

   其实早在几周前就已经听闻圈内的郭华东老师、龚健雅老师和金亚秋老师增选为2011年院士,在一个多周前知道校友傅伯杰老师也增选为院士,只是正式结果迟迟不见公布,今天终于尘埃落定啦。

   种种猜想、传闻之后,最终没在名单上见到施一公老师的名字,呵呵。确实有点遗憾。

   作为学术晚辈,无意评说什么,对我所多少知道的几位老师谈几句并间带存留一下名单哈。

 

关于公布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和外籍院士选举结果的公告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     发布时间:2011-12-09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各学部院士投票选举,各学部常委会审查确认,并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六届十三次会议审议批准,共产生了51名新院士。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选举办法》的规定,经各学部院士对外籍院士有效候选人进行通信预选,各学部常委会讨论排序,学部主席团六届十二次会议审议并投票产生正式候选人,并经参加院士增选评审暨选举会议的全体院士投票选举,共产生了9名外籍院士。

现予公布。

                               中国科学院

                             二一一年十二月九日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

(共51人,分学部按姓氏笔画为序)

数学物理学部(9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王广厚

71

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

南京大学

2

张维岩

55

激光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3

张肇西

70

粒子物理理论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4

陈永川

47

应用数学

南开大学

5

武向平

50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6

袁亚湘

51

运筹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7

高鸿钧

4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8

鄂维南

47

数学

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9

潘建伟

41

量子信息、原子分子与光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本届年龄最小和最大的院士都出自本学部,说明数学物理学部是个激情(年轻)和积淀(年长)并存的学部啊!

 

化学部(7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48

精细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

2

刘忠范

48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3

严纯华

50

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

4

张俐娜

(女)

70

天然高分子与高分子物理

武汉大学

5

李亚栋

46

无机化学

清华大学

6

杨学明

48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7

赵进才

50

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本届唯一的一个女院士(不算外籍)出自本学部,而且除此以外本学部新增院士直接从70降到50,中间空缺20岁的年龄空档?最终有一位女性同志担当?难道与搞化学有巧合?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9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朱玉贤

55

植物生理学

北京大学

2

张学敏

47

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3

张明杰

44

结构生物学

香港科技大学

4

 

5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5

赵玉沛

56

外科学(普通外科)

北京协和医院

6

 

52

昆虫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7

黄路生

46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江西农业大学

8

舒红兵

44

细胞生物学

武汉大学

9

葛均波

48

心血管内科

复旦大学

 

施一公的名字木见着?感觉名不见经传的江西农大竟然出了一位46岁的院士?自产的还是?

由本学部新增院士的年龄可见,这一学部是一个较年轻的学部,也许与学科性质有关?

施饶二公还有的是机会嘛!(施一公,19675月生;饶毅,1962年生人),饶公比施公年长5岁,着急有怨气也是可以理解的!前辈告诉我们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不知用在当今中国科技界是否仍适用?

 

地学部(10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单位

1

万卫星

52

空间物理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石广玉

68

大气物理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刘丛强

55

地表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4

周忠和

46

古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5

郭华东

60

遥感科学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6

 

49

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7

龚健雅

54

测绘科学与技术

武汉大学

8

傅伯杰

53

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9

焦念志

48

生物海洋学

厦门大学

10

舒德干

65

古生物学及进化生物学

西北大学

 

郭老师和龚老师的当选,算是测绘与遥感界的大喜事与大幸事,相信必将进一步保进中国测绘与遥感事业的大发展!

傅老师算是我的校友,祝福,榜样!

早就听说过西北大学的舒老师,65岁高龄总算当选啦。祝贺祝贺!

 

信息技术科学部(7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李树深

48

半导体器件物理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2

杨学军

48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3

郑建华

54

密码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研究所

4

金亚秋

64

电磁散射与空间遥感信息

复旦大学

5

徐宗本

56

智能信息处理

西安交通大学

6

 

48

计算机软件

北京大学

7

 

48

有机光电子学

南京邮电大学

 

因为接触微波遥感的缘故知道了复旦大学波散射与遥感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的金老师,呵呵,这才知道金老师是算在信息技术部的,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中国遥感研究(尤其是微波)的两个方向:地学出身与物理学出身。

金老师也是本学部中最年长的。。。不容易啊。也应该算是遥感界的一件喜事。

 

技术科学部(9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57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张统一

61

力学

香港科技大学

3

沈保根

58

磁性材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4

 

75

工程热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5

南策文

48

复合材料

清华大学

6

赖远明

48

土木工程(寒区工程)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7

翟婉明

47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8

雒建斌

49

机械设计及理论

清华大学

9

魏炳波

47

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不知道本学部的院士是否也更容易增选为工程院院士呢?哈,刚发现,原来年龄最大的本届院士出自这一学部啊!!(之前的也就不改了哈。)

看来技术方面也有愈老愈香的特例,而且从年龄上看,这真得是一特例啊!

 

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

(共9人,分学科领域按姓氏音序为序)

 序号

姓名

年龄

国籍

 

工作单位

1

戴维格罗斯

David Gross

70

美国

理论物理

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2

弗朗斯瓦马蒂

Francois Mathey

70

法国

化学

中国郑州大学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3

野依良治

Ryoji Noyori

73

日本

有机化学

日本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

4

阿夫拉姆赫什科

Avram Hershko

74

以色列

生物化学

以色列理工学院

5

蒲慕明

Muming Poo

63

美国

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6

罗伯塔鲁德尼克(女)Roberta L. Rudnick

53

美国

地质学-地球化学

美国马里兰大学

7

刘必治

Bede Liu

77

美国

信息处理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8

饭岛澄男

Sumio Iijima

72

日本

纳米科学

日本名古屋名城大学

9

罗格欧文

D. Roger J. Owen

69

英国

计算力学与工程

英国斯旺西大学

 

一直以为蒲老师早就是院士了呢,原来。。。。

美国普森斯顿大学的刘老师应该是后入的美籍吧?亦或是华裔?

外籍院士都是高龄啊!这是为什么呢?唯一的一位女士竟然是最小的,哈,与国内的正好相反,有点意思!有点意思!巧合?



2011年院士增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036-516922.html

上一篇:关注河南安徽丙肝疫情与思考
下一篇:提高警惕,防止受骗
收藏 IP: 159.226.110.*| 热度|

1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6: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