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寒门子弟到底输在哪里

已有 4283 次阅读 2012-6-28 07:41 |个人分类:故事感想|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高考, 机遇, 失落, 寒门子弟

寒门子弟到底输在哪里


蒋继平

2012 6 27


今年高考的成绩已经公布了。跟往年一样,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令我深感意外的是,我的外甥和侄子的成绩不如人意, 与他们俩平时的实际表现相差甚远, 实在属于发挥失常的类型。


诚然, 作为寒门子弟, 在家庭背景, 个人天赋, 社交环境和机遇等方面生来就处于劣势。 这就是社会上所谓的“是输在起跑线上的一群人”。 因而,现代的父母们, 为了自己的下一代, 舍身忘死地奋斗, 为的就是“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正因为这样的原因,对孩子们的要求和期望也出奇的高。这就无形中给他们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 面对强大的心理压力,临场发挥失常也就属于正常的现象了。


在我以往谈论寒门子弟的一些博文的评论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社会制度的不公正造成了对寒门子弟的不公平。


在我看来, 尽管生在寒门,生存条件确实比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恶劣来形容, 社会体制也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 那仅仅是外因, 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对个人成败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 与个人的性格和努力有直接的关联。


我的理由很简单, 世界上寒门子弟占多数, 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比如说, 在同一个乡镇教室, 都是来自农村的农家子弟, 由同一批老师任教, 用的是同样的教科书,上课的时间是一样的。 有的学生可以考上名牌大学,而有的连上三本的分数线都达不到。 这个例子说明虽然起跑线是一样的, 但是, 由于各人的努力不一样,结果就大不一样。 同样的道理,在一个县城的高级中学的教室内, 有权贵子弟, 也有农家子弟。在生活条件方面农家子弟与权贵子弟不在同一个档次上,可是, 他们也是在同一个教室内上课,用的是同一种教科书, 由同一批老师上课, 他们中有的考上重点大学, 有的名落孙山。 考取重点大学的学生中有的是寒门子弟,也有权贵子弟;名落孙山的也有农家子弟和权贵子弟。 这样的结果是很正常的。 这样的结果,不是生存环境和社会制度造成的, 而是个人努力的差异造成的。


我本人认为现在中国大陆的高考制度是公平合理的, 给所有寒门子弟提供了公平合理的竞赛舞台。 不过,在具体的执行细节上, 有的地方做得很极端, 曲解了高考的意义。 有关这点, 我将另外发文专门讨论之。


最近的一个报道说一个无家可归, 受尽困难的美国高中生考上了哈佛。 她的生存环境好不好, 她的起跑线低不低? 她成功了。 至少按我们的标准她成功了,她赢了, 是不是?


据说, 这个女孩的人生信念是, 不管生存条件如何恶劣, 我们没有理由自暴自弃。


我与这个女孩有同样的信念。 所以,我认为失意的寒门子弟输在自暴自弃上。 自暴自弃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不努力, 不用功, 不求上进, 对自己放任自流, 没有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人人都有亲身感受, 那就是勤奋努力是很艰辛的,游戏好玩是愉快的。 人性中天生就有喜欢愉快而不愿艰辛的本质。


还有一个故事说, 在一个教室内,一个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一个糖果, 并告许同学们大家可以现在就吃, 假如留着不吃, 到下课时还没有吃掉的同学可获得另一个糖果的奖励。 结果有的同学当场就吃掉了,而另外一些留着不吃,最后获得了两份糖果。这个老师把这个结果记下来, 几十年后,他发现那些留着不吃的同学一般在人生的征途上比较成功。


这个故事说明成功靠的是能够坚定地抗拒来自外界的诱惑, 不为眼前的快乐所左右, 而是把眼光放在更远更大的利益上。


简言之, 寒门子弟, 假如您的人生不如人意,不要去责备家庭, 不要去怀疑制度的不公平, 问一问您自己, 您尽力了吗? 认真地思考一下, 为什么同等的家庭背景下,同样的制度下, 一些人能够获得成功, 而一些人比较失落?


最后要说的是,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机遇,错失一次机遇不要紧。关键是能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头再来,不屈不绕,认真努力。 明天还是会美好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132-586588.html

上一篇:中国中年人的“五马分尸”处境
下一篇:细说健身的五大好处
收藏 IP: 98.208.235.*| 热度|

9 刘旭霞 郑永军 崔全顺 白图格吉扎布 金小伟 周效华 张玉秀 陆俊茜 loseed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2: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