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Xuefeng Pan's Web 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uke01361 分子遗传学、分子病理学、分子药理学等研究者、教师、诗人、译者、管理者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183.208.5.*   [29]吴小兰   2018-4-1 18:24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打扰您了,我是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吴小兰,前期我们根据科学网博主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博主学科跨度的一些研究,现想通过博主的问卷来对结果进行检验,非常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空填写一下(共9小题,约2分钟时间)问卷地址为 https://www.wjx.cn/jq/21238770.aspx ,本人将不甚感激。另外,我们郑重承诺:尊重隐私,所收集数据只用于学术研究,不外泄或作商业用途。
      吴小兰,南京理工大学
      2018年4月1日
IP: 202.113.11.*   [28]杨正瓴   2015-11-6 13:29
还真不在这里写了
IP: 58.166.71.*   [27]潘学峰   2015-10-25 15:20
诗人不是一种职业,也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素养

http://www.zgshige.com/c/2015-10-23/687571.shtml
不经意间成了“诗人”。其实世界上本无一种职业被称为“诗人”,诗人是一种素养
IP: 121.216.213.*   [26]潘学峰   2015-10-10 10:09
我给大家的一个启示是,作为科学家能够标识你优劣的唯有成果,其他的包括是不是院士,是不是高官,是不是明星,是不是教授,是不是...这些都不重要。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只有我们最终能留给这个世界和世界上的人类一到两个真实有用的东西,即使我们活着的时候得不到世人的承认,也会在死后得到神的褒奖!因为神的本意是爱这个世界,爱我们的人类,你的实实在在的成果因体现了神的大爱,神必感激你,必因了感激而褒奖你,可以因此护佑你的子孙...潘学峰特聘教授、首席科学家
IP: 121.216.213.*   [25]潘学峰   2015-10-10 10:05
给大家一个启示,科学家的优劣唯有成果可标识,其他的包括是不是院士,是不是高官,是不是明星,是不是教授,是不是...这些都不重要。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只有我们最终能留给这个世界和世界上的人类一到两个真实有用的东西,即使我们活着的时候得不到世人的承认,也会在死后得到神的褒奖!因为神的本意是爱这个世界,爱我们的人类,你的实实在在的成果因体现了神的大爱,神必感激你,必因了感激而褒奖你,可以因此护佑你的子孙...潘学峰 特聘教授、首席科学家
IP: 1.197.95.*   [24]gaoyz123   2015-10-9 21:44
呵呵!(≧^ω^≦)
IP: 121.216.213.*   [23]潘学峰   2015-10-9 19:42
我虽然被领导命令离开这个科学网,但总是需要来到这里为大家改正错误,这是我作为教师的职业习惯。呵呵...
IP: 121.216.213.*   [22]潘学峰   2015-10-8 11:50
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发得非常不公平




DNA修复的机制固然重要,但稍微懂行的人就知道,今年诺贝尔委员会只挑选出来三个人获奖,而这里的问题是,这种选择和他们所说的“因为研究DNA修复机理”不符。为什么?因为这三个人的工作都是做DNA单链损伤修复的,但DNA的双链断裂损伤修复主要是靠着NHEJ和同源重组修复这些机制的发现者却被遗漏了!而且,大量的研究事实表明,DNA双链损伤修复的机制和更多的遗传性疾病(包括肿瘤和癌症)等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不是获奖人发现的那些途径只是针对特定癌症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的。看得出来,诺奖委员会试图遵守不超过3个人的陈规,但这对那些研究DNA双链损伤修复的科学家是严重不公的!也可能自此再也不能期望获得诺贝尔奖了!
IP: 121.216.213.*   [21]潘学峰   2015-10-8 08:44
中国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稍有不注意就闹出笑话了,下面我用的“颠鸾倒凤” 应该该做“颠三倒四”,因为“颠鸾倒凤”是干这个的:http://lady.szonline.net/Channel/201211/19/691500.shtm,真的非常抱歉,让各位专家学者见笑了!请原谅!
IP: 121.216.213.*   [20]潘学峰   2015-10-8 08:31
孙教授应该质疑一下为什么不把搞同源重组修复的人也给诺贝尔奖,显然今年给奖的是关于DNA单链损伤修复的人,还不一定是贡献最大的(是最早做这些事情),那么对于可以同时修复DNA单链损伤和双链断裂损伤的同源重组修复机制的人为什么就不给诺贝尔奖?其实很多遗传性疾病(包括癌症)是起源于DNA双链损伤后的结果,而且这两大类损伤(单链损伤修复和双链损伤修复)修复都对于基因组稳定的维护至关重要!
IP: 121.216.213.*   [19]潘学峰   2015-10-8 07:15
[9]潘学峰  2015-10-8 09:13    如果大家对这个领域感兴趣,恕我做个广告:
潘学峰 著 《基因的自身维护与疾病的发生》2004年 科学出版社,北京
http://baike.baidu.com/view/1840430.htm
潘学峰 著《基因疾病的分子生物学》 2015年 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
http://baike.baidu.com/item/%E5%9F%BA%E5%9B%A0%E7%96%BE%E7%97%85%E7%9A%84%E5%88%86%E5%AD%90%E7%94%9F%E7%89%A9%E5%AD%A6?fr=Aladdin
http://baike.baidu.com/item/%E5%9F%BA%E5%9B%A0%E7%96%BE%E7%97%85%E7%9A%84%E5%88%86%E5%AD%90%E7%94%9F%E7%89%A9%E5%AD%A6?fr=aladdin

班门弄斧,请大家原谅.         [8]潘学峰  2015-10-8 09:08    [1]黄荣彬  2015-10-8 01:29    请教一下,人的一个细胞DNA分子长度可以达到2米长,是指一条DNA双螺旋链的长度还是全部DNA双螺旋链的长度之和?谢谢!

更准确地说应该是1.84米,这是46条染色体中一套基因组的总长度,别忘了人可是含有两套基因组的.         [7]潘学峰  2015-10-8 09:04    [4]李南生  2015-10-8 08:37


     
     
     


     可惜人体内的这些DNA修复机制运行不是太精确,否则就不会产生癌症和相关疾病,当然也不会进化了。

这种言论是不确切的,DNA损伤或由于核苷库中某一些碱基比例的不是当可以造成一些损伤,细胞不一定去修复,这叫“容忍”,在生物进化过程中,DNA聚合酶只选择的是针对B型DNA构象进行复制,B型构象就是沃森-克里克碱基对所维持的双螺旋,除了这这一类型的碱基配对还有胡格斯汀碱基配对,共有12种类型,其中是否需要修复,是否被认定为错误,需要DNA聚合酶的空间测量,大于两个唉的就因为不能被DNA聚合酶催化而被认定为错误,小于这个值就可以被掺入到新生的DNA双链之中,这个过程叫碱基选择,这才是生物进化最难以避免的动力。.         [6]潘学峰  2015-10-8 08:55    DNA Repair 目前发现了这么几个大类:切除修复,包括碱基切除修复(MMR和BER,其中Paul Modrich研究的大肠杆菌甲基化指导的错配对修复,在高等生物保守,但机制不同,本质上MMR也属于BER);Aziz Sancar 研究的是可逆性修复的“光修复”和核苷切除修复中的VUR损伤的切除修复,前者在动物中没有,后者也同MMR一样在所有细胞生物中保守,人类的皮肤癌、着色性皮肤病以及某些人的头发容易碎掉和核苷切除直接有关...这种核苷切除修复又叫“暗修复”,但AZIZ远不如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贡献大,恕我不给出名字,这个人研究核苷切除修复30多年,直到退休,也是这方面写综述的主笔;Tomas Lindahl研究的是BER,目前种类究竟有多少种尚不能确定,目前已经过气;除了这些可逆性修复、切除修复之外,还有同源重组修复(这没有在今年的诺贝奖中体现出来,这是因为这个方面活着的科学家几乎没有了,其中包括我的同事;现在最让人感兴趣的是我正在研究的DNA错误折叠与DNA修复蛋白的“过分热情”修复,请参见我在DNA Repair一书中的总结。.         [5]潘学峰  2015-10-8 08:40    除了碱基切除修复机制、核苷酸切除修复机制以及配对错误修复机制,还存在着其他一些DNA修复机制在帮助维护DNA序列的稳定。这些修复系统随时修正数以千计因太阳照射、吸烟或其他有害物质摄入导致的DNA损坏,对抗每次细胞分裂时出现的DNA自发性突变倾向,在复制阶段,配对修正机制需要修正数以千计的错误配对。一旦离开这些修复机制,我们的基因组将会崩溃。只要有一处错误发生,遗传信息将迅速发生变化,患癌症的风险就会上升。

人患各种癌症的背后,几乎一定与这些全部或其中一种修复机制被关闭或失效有关。一旦这些DNA修正机制失去应有作用,癌细胞DNA就会变得不稳定,这也是为何癌细胞时常会发生变异并变得对化疗免疫的原因。但与此同时,这些患病的细胞甚至比那些健康的细胞更加依赖于这种修复机制。一旦离开了修复机制,它们的DNA将会遭受严重破坏,以至于细胞将会就此死亡。研究人员正在尝试利用这一点开发对抗癌症的新药。抑制这样的修复机制,我们或许将能够减缓甚至彻底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利用这一点来对抗癌症的药物已经开始被研制出来,比如一种名为“olaparib”的药物。

这篇博文写到这里就错的一塌糊涂了!呵呵....
IP: 58.166.64.*   [18]潘学峰   2015-10-7 18:52
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DNA修复的机制研究



非常不幸的是,我也在这个领域从事“跟风”研究!现在突然有问道“屁味”的感觉(跟风吃屁!)

Aziz Sancar 是土耳其出生的美国人,在美国的北卡林罗纳大学从事DNA修复研究;一个Paul Modrich,在美国杜克大学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一个是出生于瑞典的Tomas Lindahl,Francis Crick Institute(附属于)剑桥大学的一家研究所(至少授予博士学位时借助剑桥大学)的Clare Hall Laboratory



这三个人分享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各自三分之一。



记住DNA修复!
IP: 121.216.242.*   [17]潘学峰   2015-10-7 09:29
【“如果选一个人做代表,那就是她”】

但苏新专也强调,不能否认其他人的贡献,这个项目“不是只有她做出了贡献,确实是一个团队的贡献”。参与的人有500多人,有三四十单位,跨度10几年,“所以绝对不是她一个人的贡献”。

“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提名一个集体的贡献。没有选择。提名一个集体项目,那当然是最完美的。但诺贝尔科学奖只给个人。我们也考虑过有没有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确实想不出有那么突出的,虽然其他一些人都有一些贡献,比如罗泽渊、李国桥、周维善,”他说。

在采访的最后,苏新专说:“不容否认,这个项目有很多人的贡献。如果有可能推荐集体奖,那(我们)肯定是这样做。如果选一个人做代表,那就是她。我们跟谁都不认识。我们要尊重事实。”(记者林小春,编辑杨骏,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原标题:揭秘屠呦呦诺奖的美国推荐者
IP: 121.216.242.*   [16]潘学峰   2015-10-7 09:25
推荐屠呦呦获奖的真正贵人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10/328133.shtm
IP: 121.216.242.*   [15]潘学峰   2015-10-7 09:06
向屠呦呦大妈学习!
IP: 121.216.242.*   [14]潘学峰   2015-10-7 09:06
屠呦呦大妈没有好文章,但有有用的好产品,这对我们这些搞医药科技的人来说就是最好的引路!
IP: 121.216.242.*   [13]潘学峰   2015-10-6 23:57
葛洪《肘后备急方》一书中看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有人真正验证过这个用药方法是否有效么?或者用所谓现代科学的工作方法,有人排除过植物内的某些成分有可能在水相中促进青蒿素的共溶解么?或者帮助青蒿素分散到水里,然后被和进去发挥作用么 ?如果没有人做过这个实验验证,就不能轻易 否定葛洪的贡献。
IP: 121.216.242.*   [12]潘学峰   2015-10-6 23:06
中国60多年没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真正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前三十年,至少有两项医药学和化学方面的科研成果可以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或化学奖,一项是人工合成胰岛素,一项是青蒿素(没有完全统计,写博客即兴而写)。之所以没能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真实的情况不是人家不给我们,是我们坚决不要!(我刚刚查了有关解密文件)!

     那个时候人们认为诺贝尔奖充其量只是帝国主义国家以金钱为目的的一个奖项。我们不应该接受这样的奖项。这确实是真实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时代重视阶级有别和阶级斗争,强调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反对个人英雄主义,主张不为名,不为利,因此,那个时候的很多重大科研成果不主张发表,或不主张在国际杂志发表...



     曾有秘密文献记载,当时的诺贝尔奖委员会曾主动要求中国申报诺奖(曾写信给王应睐教授,请他推荐人工胰岛素获奖,但王应睐教授需要上报,需要得到高层批准,结果高层坚持不能接受资产阶级以金钱为目的的奖项!)



     改革开放的后30年,指导思想一下子改了,但人们的工作精神也改了,注重个人利益,结果人们的心也浮躁了很多,一改前三十年那种踏踏实实办事情的工作作风,先是花了很大的力气搞863计划(笔者搞了7年863计划),跟踪人家的研究...后来意识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了,就有了973计划,这个时候笔者已经不在国内了...后来又意识到诺贝尔奖是一种荣誉,一种象征...就兴起了各种各样的人才计划...包括把一直主张中国应该申报诺贝尔奖的杨振宁等在内的各类人才可劲儿往国内拉...

所以,中国真正想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时间没多长!充其量在这后30十年才变得有意主动追求诺奖...结果还不错,文学奖得了两个,和平奖得了一个...



因为自然科学奖方面直到97年的973计划才真正调整好方向,所以抹去前30年,剩下的就没多少年了,是不是?所以中国不是得不到诺贝尔奖,如果以现在的经济社会条件,换上前三十年那几代人的科研精神,估计十年之内必能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IP: 121.216.242.*   [11]潘学峰   2015-10-6 21:29
中国从来就不缺装腔作势者,也不缺乏滥竽充数的人

或不懂装懂等人!所以说中国人的凑热闹,乱搞讲话的传统毛病一直也不改变!这不,一个叫屠呦呦的中药研究人员以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搞得举国欢呼!为什么?1976年代的东西,而且还是基于传统的中医药记载,在上百位中国人协作,周恩来督阵的情况下,搞明白了一个抗疟疾的老药物的药理学。中国人的狂欢是因为中国人的面子问题,不是因为中国人多么地需要诺贝尔奖。中国人很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但屠呦呦这般的认可(一名三无科学家)的认可,其实是对中国目前科技体制的一次彻底否定。
IP: 121.216.242.*   [10]潘学峰   2015-10-6 21:19
本来估计在10年内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
http://blog.creaders.net/u/8928/201509/233835.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b50110102vqgo.html

竟然在2015年这个预测就实现了。

尽管如此,我还是对现在的中国科学界的做法很担心!这种担心源自于我在过去的10年间对中国科学界的了解。我觉得现在的中国科学界已经没有屠呦呦这般运气了,他们没有近路可走,只能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一样打阵地战。而这就显得中国科学军团的兵力不行的很!

一是,鱼龙混杂,一是瞎指挥!

中国科学界之所以给我“鱼龙混杂”的感觉是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出身分“本土”和“海归”如我这样的算是海归,但是本土人才和海归之间不团结,掐架!这有点内讧的意思!假如有懂行的领军者,这些还可以化解,但非常遗憾的是,指挥官也不高明。没能化解矛盾,反倒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制作互掐的热度!不止如此,一系列的科技政策,简直就是请君入瓮,人为搞得更浮躁,以至于现在是劣币驱逐良币!

这个样子和人家打阵地战,或者更准确地说,上赛场和人家比赛,一肚子气的运动员能发挥出真正的水平?

回过头来再说屠呦呦,屠呦呦的获奖绝对是个案,只能被民间科学家复制,体制内的科学家根本没法模仿,更别说学习,最多也就反思几天,过了这几天,一切照旧!

首先,屠呦呦想到“青蒿”或是“黄花蒿”这都有一个老中医给提醒,这个老中医在一本书里告诉后人说“青蒿”可以治疗疟疾这个东西,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这位老中医根本不可能去“分离纯化做结构”,但做到这点,说明他是第一发现人!屠呦呦是在这个基础上和523项目组的一大群人为了完成政治任务开始的探寻,发现了这位老中医的文字记载,就去找,找哇找哇,找青蒿素,最终也是由一大群人给找到了,也搞明白了....就这样

当年我在爱丁堡大学那阵子曾经和一个来自世卫组织的人谈药物研发,这个人说很多大的制药企业呀,总是开发开发,创新创新,真正有市场的传染病治疗,比如疟疾在非洲,很少有只要企业愿意开发这类药物...当时他提到了“青蒿素”,但没有提到屠呦呦!

这表明“青蒿素”和“奎宁”这些来自植物里的东西可以治疗疟疾!

所以说老屠的这个诺贝尔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充满了巧合!不具有必然性,不一定反应可中国科技界多么NB!侥幸的很!


本来估计在10年内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
http://blog.creaders.net/u/8928/201509/233835.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b50110102vqgo.html

竟然在2015年这个预测就实现了。

尽管如此,我还是对现在的中国科学界的做法很担心!这种担心源自于我在过去的10年间对中国科学界的了解。我觉得现在的中国科学界已经没有屠呦呦这般运气了,他们没有近路可走,只能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一样打阵地战。而这就显得中国科学军团的兵力不行的很!

一是,鱼龙混杂,一是瞎指挥!

中国科学界之所以给我“鱼龙混杂”的感觉是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出身分“本土”和“海归”如我这样的算是海归,但是本土人才和海归之间不团结,掐架!这有点内讧的意思!假如有懂行的领军者,这些还可以化解,但非常遗憾的是,指挥官也不高明。没能化解矛盾,反倒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制作互掐的热度!不止如此,一系列的科技政策,简直就是请君入瓮,人为搞得更浮躁,以至于现在是劣币驱逐良币!

这个样子和人家打阵地战,或者更准确地说,上赛场和人家比赛,一肚子气的运动员能发挥出真正的水平?

回过头来再说屠呦呦,屠呦呦的获奖绝对是个案,只能被民间科学家复制,体制内的科学家根本没法模仿,更别说学习,最多也就反思几天,过了这几天,一切照旧!

首先,屠呦呦想到“青蒿”或是“黄花蒿”这都有一个老中医给提醒,这个老中医在一本书里告诉后人说“青蒿”可以治疗疟疾这个东西,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这位老中医根本不可能去“分离纯化做结构”,但做到这点,说明他是第一发现人!屠呦呦是在这个基础上和523项目组的一大群人为了完成政治任务开始的探寻,发现了这位老中医的文字记载,就去找,找哇找哇,找青蒿素,最终也是由一大群人给找到了,也搞明白了....就这样

当年我在爱丁堡大学那阵子曾经和一个来自世卫组织的人谈药物研发,这个人说很多大的制药企业呀,总是开发开发,创新创新,真正有市场的传染病治疗,比如疟疾在非洲,很少有制药企业愿意开发这类药物...当时他提到了“青蒿素”,但没有提到屠呦呦!

这表明“青蒿素”和“奎宁”这些来自植物里的东西可以治疗疟疾!

所以说老屠的这个诺贝尔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充满了巧合!不具有必然性,不一定反应可中国科技界多么NB!侥幸的很!

话又说回来,如果说老屠的青蒿素是举国体制,再加老祖宗的合力,那么现在也是在举国冲击诺贝尔奖,而且目标更明确,就是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这个样子也说不定会举国之力真的得到几个,但话又说回来,总体素质还是差一截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8 2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