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222.130.143.*   [277]吴中祥   2014-9-18 23:25
pinjianlu:
哈!
请看看
本博客的有关博文(不是博士论文
具体提问讨论吧!
IP: 113.76.100.*   [276]檀成龙   2014-9-18 22:38
吴中祥老师:您好!您关心国家大事,是科学网的名博,能不能关注一下我的论点、我的博客?
我的研究对国家可能有很大作用,但论点“另类”,中国的科学家前怕狼、后怕虎,就是不敢支持、不敢质疑、不敢评论,“傲慢”、“冷漠”。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同理,科学家不关注当代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不如回家卖红薯,您有没有胆量评价我的论点(我的论文不涉及高深理论,理工科本科生都能读懂)?

我研究向西北调水6年了,我的研究结论是每年向超深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调淡水100亿方,若干年以后超深盆地每年的面雨量将增加1000多亿方;每年向超深盆地调淡水200亿方,若干年以后超深盆地每年的面雨量将增加2000多亿方,即调水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以一当十”的作用;每年向西北调淡水几百亿方最多1000亿方,若干年以后整个西北的年平均降水量就能达到甚至超过500mm,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整个西北干旱少雨恶劣气候的改变,将大幅缩小西北与东部的发展差距,大幅提高西北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够再造中华,增强我国的发展后劲和战略纵深。

以上论点极其宏观、极其大胆、比较另类,但不是信口开河。对我的论点,著名气象专家张学文研究员比较支持,在博客《对霍有光、檀成龙的新疆变湿理论的思考》一文,张学文老师在明知“气象工作者很容易立刻否定,认为是异想天开”的情况下,还是做出了“我不能否定这个认识”、“应当说我比较支持这个认识”的评价,详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506294.html
有空时请关注我的博客,特别推荐关注我的第一篇博客,网址是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458267-803952.html,支持、质疑、围观都欢迎,请提宝贵意见。
IP: 222.178.10.*   [275]吴军   2014-9-18 22:24
嗯,呵呵,你现在盲审博士论文不呢?谈谈你的看法啊。
IP: 123.114.33.*   [274]吴中祥   2014-9-18 19:57
哈!
也有过些博文中
谈到些想法
欢迎讨论啊!
IP: 222.178.10.*   [273]吴军   2014-9-18 19:27
吴老,你研究过超声波或者声弹性之类的吗?
IP: 222.130.134.*   [272]吴中祥   2014-9-17 00:46
哈!
你应说清楚
你究竟是怎样加弹簧的?
怎么跟外界是没有关联?
IP: 14.126.201.*   [271]A232425   2014-9-16 23:49
吴老;你好!我利用的弹簧跟外界是没有关联的,它并非固定在某一个点而产生推力或拉力,弹簧跟轮子是360度同步旋转的。我第2个实验的结果会不会是多了一个力出来呢?
IP: 222.130.134.*   [270]吴中祥   2014-9-16 08:50
哈!
啊!
用了弹簧的能量
那当然咯!
IP: 14.126.229.*   [269]A232425   2014-9-15 21:36
吴老;你好!我利用了弹簧的能量。我做到这里好像一个产品还没有做好,只是一个半成品。因为还没有经过论证·和实践的检验,我很想得到实践的检验。科学的东西是不能假的。
IP: 123.123.253.*   [268]吴中祥   2014-9-15 07:46
zhangyanqing:

既然中央巡视组对问题多多的复旦大学进行了专项巡视,

就向中央巡视组具体反映情况

协助解决!

才好啊!
IP: 123.123.253.*   [267]吴中祥   2014-9-15 07:24
哈!

你第二次采用了什么外力?!

IP: 14.126.206.*   [266]A232425   2014-9-14 21:58
吴老:我很惭愧,我只能够用最直接,直观的方法---用手去推动轮子转动。轮子的轴是水平方置的,轮子的圆周上过圆心作A`Bl两点,A固定一重物,在重力的作用下,A重物是离地面最近的点,那么B点是离地面最远的点,现在我用手去推动B点转动约160度角,那么A点也跟着转了160度角。我两个次的实验的动作和条件是相同的。作用力都是在轮子离地面的最高点B点,A点的重物也是不变的。两次的试验的不同之处是;第一次没有采用外力,第二次采用了外力,【第二比第一次省力】此外力应该还有一个可以改进的地方。谢谢!祝晚安!
IP: 123.114.63.*   [265]吴中祥   2014-9-14 07:00
  

请具体说明:

两次分别是如何用力的?

IP: 14.120.188.*   [264]A232425   2014-9-13 23:09
吴老:我昨日跟你讲的外力是:一个可以转动的轮子,在它圆周上固定一重物,在重力作用下,重物很自然地坠下下方。现在要想将重物从下方转向最高点,假设需要10千克的力,这是第一个实验。第二个实验是跟第一个实验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但利用了一个外力,这些外力没有消耗和利用外界的能源。利用这个外力转动轮子将重物从最低处转到最高处,它的单位时间,速度,角度和作用力跟第一次实验相同,但却用了少于10千克的力。这就是我想讲的外力。谢谢!
IP: 123.114.49.*   [263]吴中祥   2014-9-13 07:59
啊!什么外力?
请具体说明
以便讨论!
IP: 14.117.250.*   [262]A232425   2014-9-12 23:32
吴老;你好!我上次跟你请教的外力的确存在。但不知为何没有人应答我?
IP: 123.114.61.*   [261]吴中祥   2014-9-4 21:54
哈!
别把所谓“排名”,和“刊物”看得太重!
就具体看是否符合实际
是否有重大作用与意义!
IP: 123.114.61.*   [260]吴中祥   2014-9-4 10:41
哈!
    地震波只能是已经形成地震后才产生的!
    地壳坍陷也应是有原因

    它们根本的原因只能是地壳内岩浆中能量释放所引起!
IP: 123.114.39.*   [259]吴中祥   2014-8-23 20:56
哈!
霍金否定自己的工作
却否定不了
广义相对论
有关非惯性系
时空弯曲的科学结论
啊!
    
IP: 123.114.39.*   [258]吴中祥   2014-8-23 20:39
哈!
时空相宇统计的最可机分布函数就是相应的波函数
就充分证明了:
量子力学及其场论都是
大量粒子的统计力学!
薛定谔方程描述的当然是大量粒子统计的最可机状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3 18: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