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14.126.201.*   [354]A232425   2014-9-16 23:49
吴老;你好!我利用的弹簧跟外界是没有关联的,它并非固定在某一个点而产生推力或拉力,弹簧跟轮子是360度同步旋转的。我第2个实验的结果会不会是多了一个力出来呢?
IP: 222.130.134.*   [353]吴中祥   2014-9-16 08:50
哈!
啊!
用了弹簧的能量
那当然咯!
IP: 14.126.229.*   [352]A232425   2014-9-15 21:36
吴老;你好!我利用了弹簧的能量。我做到这里好像一个产品还没有做好,只是一个半成品。因为还没有经过论证·和实践的检验,我很想得到实践的检验。科学的东西是不能假的。
IP: 123.123.253.*   [351]吴中祥   2014-9-15 07:46
zhangyanqing:

既然中央巡视组对问题多多的复旦大学进行了专项巡视,

就向中央巡视组具体反映情况

协助解决!

才好啊!
IP: 123.123.253.*   [350]吴中祥   2014-9-15 07:24
哈!

你第二次采用了什么外力?!

IP: 14.126.206.*   [349]A232425   2014-9-14 21:58
吴老:我很惭愧,我只能够用最直接,直观的方法---用手去推动轮子转动。轮子的轴是水平方置的,轮子的圆周上过圆心作A`Bl两点,A固定一重物,在重力的作用下,A重物是离地面最近的点,那么B点是离地面最远的点,现在我用手去推动B点转动约160度角,那么A点也跟着转了160度角。我两个次的实验的动作和条件是相同的。作用力都是在轮子离地面的最高点B点,A点的重物也是不变的。两次的试验的不同之处是;第一次没有采用外力,第二次采用了外力,【第二比第一次省力】此外力应该还有一个可以改进的地方。谢谢!祝晚安!
IP: 123.114.63.*   [348]吴中祥   2014-9-14 07:00
  

请具体说明:

两次分别是如何用力的?

IP: 14.120.188.*   [347]A232425   2014-9-13 23:09
吴老:我昨日跟你讲的外力是:一个可以转动的轮子,在它圆周上固定一重物,在重力作用下,重物很自然地坠下下方。现在要想将重物从下方转向最高点,假设需要10千克的力,这是第一个实验。第二个实验是跟第一个实验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但利用了一个外力,这些外力没有消耗和利用外界的能源。利用这个外力转动轮子将重物从最低处转到最高处,它的单位时间,速度,角度和作用力跟第一次实验相同,但却用了少于10千克的力。这就是我想讲的外力。谢谢!
IP: 123.114.49.*   [346]吴中祥   2014-9-13 07:59
啊!什么外力?
请具体说明
以便讨论!
IP: 14.117.250.*   [345]A232425   2014-9-12 23:32
吴老;你好!我上次跟你请教的外力的确存在。但不知为何没有人应答我?
IP: 123.114.61.*   [344]吴中祥   2014-9-4 21:54
哈!
别把所谓“排名”,和“刊物”看得太重!
就具体看是否符合实际
是否有重大作用与意义!
IP: 202.118.28.*   [343]David3883   2014-9-4 18:30
科学网喻海良的博客非常有名,经常是周排行、总排行、均排行里面都有他,至今仍在均排行中居高不下、排第8位。看了他的简历,“2011年5月~2014年5月 沈阳大学,教授”,可是,在沈阳大学所有的网页上却找不到他的名字,实在是奇怪!
他的“第100篇学术论文被正式录用感言”乍一看来,很是震撼、佩服,细一品味,远非如此。从对国家的科学贡献而言,学术论文是必要的,因为,即使是普通期刊论文,也有助于各种信息交流,促进科技的进步。但我们应提倡较高级别的期刊,这样更有助于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信息沟通,更有助于提高中国学者的知名度。像此人所罗列的《锻压技术》、《热加工工艺》、《钢铁研究》、《有色矿业》、《有色金属》等期刊,即便有英文摘要,外国学者是不看的,拿这些核心期刊还有一些会议论文来凑数达到百篇,显然含金量不足。即便在国内,对于一个不需要承担任何教学工作,无需吃粉笔灰,完全靠论文吃饭的工科类专业生,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论文逾百篇,也是自然而然、非常正常的事情,也是大有人在的。而对于一个国家培养多年乃至送出国门的海外学子而言,以此为标杆被科学网热捧,将会极大的降低我国学者的层次水平。况且,对于一个科技工作者,学术成就的大小应看其诸多方面,如果国家只凭发表数目众多的文章,经济就腾飞了,那岂不荒唐!
此人前不久还发过一个帖子“另类成功,今年推荐的基金都中了”。被国家基金委邀请参评了面上项目,一共10个项目……,这本来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好事,可是,发表在全球的科学网上通报给对方,造成一个今年你申报、我推荐你,等来年我申报,你一旦评审,你也推荐我,这样一个小圈子内的循环,有悖于我国基金项目申报评审的公平、公正原则。
IP: 123.114.61.*   [342]吴中祥   2014-9-4 10:41
哈!
    地震波只能是已经形成地震后才产生的!
    地壳坍陷也应是有原因

    它们根本的原因只能是地壳内岩浆中能量释放所引起!
IP: 218.6.146.*   [341]jkgzs000   2014-9-4 10:20
【地震和海啸的动力来源】总的说来,地震和海啸的动力来源主要都是地壳塌陷所释放的重力势能。金轲(个人观点)http://t.cn/zYG38kI
IP: 218.6.146.*   [340]jkgzs000   2014-9-4 10:19
人类只有正确认识地震波谱图后,才能够正确认识地震的成因,最后才谈得上采用何种方法去对付地震。 ////在所有关于地震波的教材中,地震的纵波传递速度比横波的传递速度快的说法,我个人认为是否可能应该有误。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029dcc0100zbs9.html
IP: 123.114.39.*   [339]吴中祥   2014-8-23 20:56
哈!
霍金否定自己的工作
却否定不了
广义相对论
有关非惯性系
时空弯曲的科学结论
啊!
    
IP: 123.114.39.*   [338]吴中祥   2014-8-23 20:39
哈!
时空相宇统计的最可机分布函数就是相应的波函数
就充分证明了:
量子力学及其场论都是
大量粒子的统计力学!
薛定谔方程描述的当然是大量粒子统计的最可机状态!
    
IP: 221.7.132.*   [337]minkt   2014-8-23 14:48
说到底:粒子的单体运动无人能说清楚,吴老师的观点与哥本哈根学派的观点不同,量子力学是维心的还是维物?试验结果精度很高,但对基本问题回答一塌糊涂(不同观点的人会给出不同的解释),广义相对论也一样,霍金研究了几十年,到头来也自我否则(这点令人佩服,科学界几乎无人敢自我否定)
IP: 123.114.39.*   [336]吴中祥   2014-8-23 08:42
哈!
    其实,统计得到的最可机分布函数,就是由包括所有可能的速度和位置组成的相宇统计得到的!
IP: 124.161.23.*   [335]杨新铁   2014-8-23 07:37
为什么都仅仅考虑粒子单向通过狭缝,而不考虑它还会从狭缝倒飞回耒,?如果采用新的背景,就会有新介择,以此统一波粒两相之间的矛盾。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3 1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