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123.112.97.*   [217]吴中祥   2014-8-10 06:55
minkt:
哈!
现在还没见到个别光子的引力作用的测控实验。
弱光干涉实验,可看到个别光子投射在屏幕上的光点逐渐形成衍射图案,也只是大量光子的表现。
光电效应实验也只是大量光子的平均结果。

各种实验
都是大量光子的统计结果的“波”的表现。
现在还不知
如何测控个别光子及其相互作用。
努力创新吧!
IP: 182.88.196.*   [216]minkt   2014-8-10 00:33
光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吗,有人测量过吗,电磁波有相互干扰的可能,不知道有人测量过光的相互干扰是怎么样的
IP: 123.114.40.*   [215]吴中祥   2014-8-9 21:52
minkt :
光束的边缘就是其外没有该束的光子。

在各种介质中,光速=介质的折射系数乘真空中的光速,
光束截面的能量分布是光束的模式,决定于各种因素,也不都是中心大于周边,都有测量、研究。
光子在引力作用下会方向偏折或频率改变。著名的是证明广义相对论的实验。
但是,通常看到的光受周围物体的引力很小,观测不到有关的变化。
IP: 182.88.196.*   [214]minkt   2014-8-9 20:46
吴老师:以扇形辐射出去的光,其边缘是何种状态,这个时候的光的速度如何理解,算边缘的还是中心的,如果有物体挡住,光速的不变会导致中心能量大于周边,有人测量过吗?光子运动起来是有质量的,有质量就存在引力,这种力是否可检测,光斑的扩大,这种力会如何演变,有人做过相关的试验吗?
IP: 123.114.40.*   [213]吴中祥   2014-8-9 20:45
yanan2015:

现在认识到的时空,应是普遍适用的。

但是,有各种不同的可变系时空多线矢物理量,包括各种不同性质的力和能量。因而,有各自不同的运动规律。

人体是最复杂的,有力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的运动形态的变化规律。并且彼此关联、演变发展。

甚至最基本的
力学、物理,
现在,对它们的认识都还很不够。

甚至,存在许多误区。必须纠正。

仍须努力探求。
IP: 182.88.13.*   [212]minkt   2014-8-9 00:48
吴教授:光的直线行为,光从长筒出来后,光会逐渐扩散,也就是光斑变大,即使激光也是如此,怎么回事?
IP: 123.114.63.*   [211]吴中祥   2014-8-8 17:46
哈!
地震波

地壳塌陷
都是
地震发生后
才产生的!
怎么是它的成因?
你弄颠倒了啊!
IP: 123.114.34.*   [210]吴中祥   2014-5-30 12:33
lev:

哈!

        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本博客

已用时空相宇统计的最可机分布函数就是相应的波函数

充分证明!

    双缝干涉都不是单光子的情况!

    都是大量光子逐次投射的结果:

由统计几率的个别斑点逐次形成相应的衍射图像!

IP: 123.114.53.*   [209]吴中祥   2014-5-29 21:37
lev:

对于你所提问题,简略、具体地回答如下:

量子力学的由“位置和动量矢量相应各分量 模长的均方差不能同时为零”的结果,之所以被当作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测准的所谓“测不准关系”,实际上,就是把这种大量粒子的位置和动量矢量相应各分量 模长的均方差不能同时为零的统计几率效应,当作“单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测准”的错误观念。
由所谓“测不准关系”而产生的对于与量子力学有关的种种争论,都是由于没有弄清量子力学只是大量粒子的统计力学,把大量粒子的统计几率效应,错位地当作单个粒子的不确定。

为了解释迈克尔逊实验发现,光子不符合“伽利略变换”的事实,洛仑兹沿用“以太”的观点,仍按经典力学的伽利略变换,而提出所谓“长度收缩、时钟变慢”,而能适应相应的观测结果。即:仍按伽利略变换,由两个3维空间正交坐标系,仅以沿X,以恒速V,牵引运动的t、t’时间,并设长度收缩,又已知真空中光速为常数c,的条件下,而得到的3维矢量在此两坐标系的变换。
而且,也相应地有时钟变慢的结果。
它符合了“V=c时,迈克尔逊实验观测不到光程差”的结果,而且,表明:当V<<c,才蜕化为伽利略变换。
这样,就得到:洛仑兹变换,而能解释迈克尔逊实验的结果。
但是,却始终无法证实所谓“以太”的客观存在。
而所谓“长度收缩、时钟变慢”又带来例如:所谓孪生子等等佯谬或悖论,即:设有孪生兄弟两人,如果哥哥以一定速度运动,弚弚在原地静止,那么,按时钟变慢的论点,哥哥所在的系统会因时间慢于弚弚所在的系统,当哥哥回到原地与弚弚再会合时,岂不是反而会出现比弚弚年龄更小了的不合实际的悖论吗?
因而,不能自圆其说。
爱因斯坦确是打破经典力学“绝对时间”的错误观点,采用欧基里得4维时空的闵可夫斯基矢量表达客体的时空位置,即由4个彼此线性无关的 (对于正交系,为彼此正交的) 轴矢组成的轴矢系,表达时空位置矢量,其中,“时间”不仅是3维空间位置矢量各分量坐标的一个重要参变量,而且是与3个空间轴彼此线性无关的 (对于正交系,为彼此正交的)另一轴矢(时轴矢)的主角,“时轴”分量的模长由ic(3)t表达(i是虚数符,即-1的平方根,c(3)是相应牵引运动参考系中的真空中3维空间光速,t是时间)。不同的牵引运动轴矢坐标系间的变换是“洛仑兹变换”,才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才导致狭义相对论的诞生。
狭义相对论只是表明:对于包括高速(其速度与光速相比,不可忽略)运动的物体,必须采用4维时空的闵可夫斯基矢量表达客体的时空位置。经典物理只是其低速(其速度与光速相比,可以忽略)且在非惯性牵引运动时,小时空范围(时空弯曲特性可以忽略)的近似。
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
IP: 14.29.127.*   [208]李轻舟   2014-5-29 19:22
已修改,请老师指正
IP: 123.114.53.*   [207]吴中祥   2014-5-29 14:30
lev:

哈!

字太小了

没法看!

请将主文的字放大为四号

好吗?

IP: 14.29.127.*   [206]李轻舟   2014-5-29 10:49
在博客发了篇讨论时空线性同构产生不确定关系的小文章,冒昧请吴老批评指正。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7073-798608.html
IP: 114.254.47.*   [205]吴中祥   2014-3-25 08:52
阿贝尔,伽罗瓦都只是说五次和五次以上的一元高次方程不存在根式解,
伽罗瓦是用有关的群,大于4次根式,为单群,并由2次、3次方程都是逐次增添相应的根式而得解,分析得出大于4次根式的方程不可能有根式解。
但是,高于4次方程的求解,并不必须引进相应高次的根式,因而,他们的结论是错误的!
而任意高次的代数方程都能得出不高于3次根式的根式解。
详情请见本博客有关各博文。
IP: 222.130.137.*   [204]吴中祥   2014-1-28 20:36
哈!
进到你提供的网页
结果如下:
很抱歉,没有找到与“赵国求‘双四维时空的量子力学描述”相关的内容

还是请你直接发到这里来吧!
IP: 27.16.229.*   [203]赵国求   2014-1-28 12:56
我在您的492楼点击,都看到了。再试试,一秒见效。
IP: 27.16.229.*   [202]赵国求   2014-1-28 12:52
请下载《现代物理》(2013-NO5历史文章)栏:‘双四维时空的量子力学描述’一文
Website: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mp/
IP: 222.130.137.*   [201]吴中祥   2014-1-28 11:29
赵国求 :

好!

但是,欢迎你先把你的有关主要论点发到这里来
以便更充分的交流、讨论!

IP: 27.16.136.*   [200]赵国求   2014-1-27 12:37
还是天暖了我来北京向您请教,网上有时很难说清,而公式符号科学网不兼容,头疼。
我的回复(2014-1-27 16:27):哈!

好!

但仍欢迎你把你的有关主要论点

发过来先看看

可更好地与你讨论!

我的回复(2014-1-27 13:34):哈!
好!
但欢迎你把你博客中的主要观点
先发来看看!
IP: 123.112.106.*   [199]吴中祥   2014-1-22 18:21
哈!

编辑们各有不同水平!

选什么“精”啊?

有各种“精”呀!

“神精”

“妖精”

“味精”

“液精”

都够他们“精”个够的!
IP: 59.55.20.*   [198]shikongsheng   2014-1-2 09:37
吴老,谢谢您。我以前就老是乱想,还把物质想成高频低能粒子包围低频低高能粒子。呵呵,晕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5 06: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