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京德(Jingde Cheng)的博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gdeCheng 相关逻辑,软件工程,知识工程,信息安全性工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博文

ACM 图灵奖历届获奖者 -- 1966-1970

已有 2478 次阅读 2023-2-26 06:58 |个人分类:计算科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敬请读者注意] 本人保留本文的全部著作权利。如果哪位读者使用本文所描述内容,请务必如实引用并明白注明本文出处。如果本人发现任何人擅自使用本文任何部分内容而不明白注明出处,恕本人在网上广泛公布侵权者姓名。敬请各位读者注意,谢谢!


ACM 图灵奖历届获奖者 -- 1966-1970

程京德

 

[温馨提示:请计算机专业的读者,尤其是大学生,认真阅读一下第2届(1967年)获奖者 Maurice Vincent Wilkes 的功绩介绍。]

 

ACM 图灵奖(ACM A. M. Turing Award)

ACM 图灵奖是由美国 ACM 协会从1966年起每年度颁发的奖,以表彰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计算机科学家。其命名是为了纪念英国数理逻辑学家 Alan Mathison Turing (23 June 1912 - 7 June 1954),民间的通俗说法称之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

 

 

第1届(1966年):Alan Jay Perlis 

获奖理由:“为表彰他在高级编程技术及编译器构造领域的影响力。”-- ACM 

人物介绍:Alan Jay Perlis (Pittsburgh, Pennsylvania, April 1, 1922 – New Haven, Connecticut, February 7, 1990) 

功绩介绍:Perlis 于1955年-1956年领导他的团队设计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编译器IT (“mathematical language compiler” for the IT (Internal Translator) language),于1958年开始领导 ACM 的专家小组与德国-瑞士专家小组合作,定义了后来被命名为 Algol-60 的国际算法语言 IAL。Perlis 担任过普渡大学的计算中心主任,卡内基梅隆大学及耶鲁大学的计算机系主任,在1962年-1964年期间担任 ACM 主席。Perlis 在帮助将新兴的计算机科学领域塑造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方面起到了领导作用。尤其是在他担任 ACM 主席期间指导成立了 ACM 计算机科学课程委员会,该委员会的工作促成了针对计算机科学本科课程的第一份建议的发布。

 

第2届(1967年):Maurice Vincent Wilkes 

获奖理由:“Wilkes 教授以 EDSAC 的建造者和设计者而闻名,EDSAC 是第一台具有内部存储程序的计算机。 EDSAC 建于 1949 年,使用了水银延迟线存储器。 他还作为作者与 Wheeler 和 Gill 一起在 1951 年出版了一本关于“为电子数字计算机准备程序”的书,其中有效地引入了程序库概念。”-- ACM 

人物介绍:Maurice Vincent Wilkes (Dudley, England, June 26, 1913 – Cambridge, England, November 29, 2010) 

功绩介绍:Wilkes 领导剑桥大学的团队设计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程序内存系统结构的现代计算机 EDSAC (Electronic Delay Storage Automatic Calculator),该计算机于1949年5月6日成功地运行了第一个程序。 EDSAC 所实现的计算机系统结构,至今仍然是现代电子数字计算机的主流结构。在为 EDSAC 的后继机 EDSAC 2 制定计划时, Wilkes 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原则,他称之为微程序设计,大大地简化了新计算机的逻辑设计。微程序设计是Wilkes 对计算最重要的科学贡献。 Wilkes 于1965年被任命为剑桥大学计算机技术教授,他一直担任计算机实验室(1970年从设计研发 EDSAC 时的数学实验室更名)主任。

EDSAC 所实现的计算机系统结构,一直很不恰当地被称为“von Neumann 系统结构”。其原因是,中途才参加宾夕法尼亚大学摩尔学院 ENIAC 研发项目的 von Neumann 把研发小组讨论 ENIAC 后继机 EDVAC 的设计思想(包括程序内存概念)归纳整理成为一份非正式报告,以其本人单独署名,未经研发小组全体成员确认和许可,私下里流传了出去。(Wilkes 也是看到了这份报告之后才开始设计 EDSAC 的,他对 EDSAC 的命名也是为了显示对 EDVAC 的尊重。) 

在1967年图灵奖获奖演说中,Wilkes 专门强调了是摩尔学院 ENIAC 研发项目组成员 Eckert 和 Mauchly 提出了将计算指令和计算数据混合存放在同一内存装置中,亦即今天被称为程序内存原理的、现代电子数字计算机系统结构中最本质的特征。Wilkes 还曾说过,就他所知,von Neumann 本人从未说过程序内存原理是自己提出的。 

(蛇足:遗憾的是,自从笔者在大学接受计算机教育时,直到现在,“von Neumann 发明了现代计算机的系统结构,所以现在的计算机系统结构被称为 von Neumann 系统结构”的错误说法,在中国各地各种场合或文献中还经常能够听到或者看到。)

 

第3届(1968年):Richard Wesley Hamming

获奖理由:“为表彰他在数值方法、自动编码系统以及错误检测及纠错码方面的工作。”-- ACM 

人物介绍:Richard Wesley Hamming (Chicago, Illinois, February 11, 1915 - Monterey, California, January 7, 1998) 

功绩介绍:Hamming 最出名的是他在贝尔实验室的错误检测和纠错代码方面的工作。他关于这个主题的基础论文,错误检测和纠错码,发表于1950年4月的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这篇论文在信息论中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Hamming 码、 Hamming 距离和 Hamming 度量,这些今天在编码理论和其他数学领域中使用的标准术语,都起源于这篇经典论文,并在计算机设计中不断得到实际应用。 Hamming 在1958年-1960年期间担任 ACM 主席。

 

第4届(1969年):Marvin Lee Minsky 

获奖理由:“为表彰他在创造、塑造、促进和推进人工智能领域中发挥的核心作用。”-- ACM 

人物介绍:Marvin Lee Minsky (New York City, August 9, 1927 - Boston, Massachusetts, January 24, 2016) 

功绩介绍:Minsky 使用符号操作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可以追溯到该领域最早的1950 年代和1960年代。许多人认为他1960年发表的论文“迈向人工智能”是对一代研究人员的号召。该论文确立了符号操作(分为启发式搜索、模式识别、学习、计划和归纳)是任何理解智能尝试的核心。1951年, Minsky 设计构造了第一部能自我学习的人工神经网络机器SNARC。1955年8月,作为共同提案者之一,Minsky 与 McCarthy 一起提案并组织了1956年的 Dartmouth 夏季人工智能研讨会,“人工智能”这一概念/名词就是在该提案书中首次被提出的。1960年代初期,Minsky 与McCarthy 一起创立了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所有这些工作都坚实地确立了 Minsky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创始人之一的地位。Minsky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最著名的著作集中于他称之为框架理论的一系列思想上。

 

第5届(1970年):James Hardy Wilkinson

获奖理由:“为表彰他在促进高速数字计算机使用的数值分析方面的研究,特别是他在线性代数计算和“回溯(向后)”误差分析方面的工作。”-- ACM

人物介绍:James Hardy Wilkinson (Strood, England, 27 September 1919 - Teddington, England, 5 October 1986) 

功绩介绍:Wilkinson 的主要贡献是在数值计算领域,尤其是在数值线性代数方面。 Wilkinson 对当时的所有矩阵算法进行了成功的误差分析,于1960年提出“回溯(向后)误差分析法”,直到目前该方法还是在计算机上进行各种数值计算最常用的误差分析方法。另外, Wilkinson 在1946年就进入了英国最著名的学术机构之一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的数学部。他最开始协助图灵设计计算机 ACE,在图灵离开 NPL 之后,他接手负责 ACE 项目,并且成功地领导研制成功 Pilot ACE 计算机。Wilkinson 长期担任 NPL 的学术长官,直到1980年退休。


 

 

微信公众号“数理逻辑与哲学逻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71919-1377949.html

上一篇:ChatGPT“智能”测试:ChatGPT 对逻辑谬误拉丁文名称的“解释”
下一篇:论“创造/创作/创新”及 AIGC 工具的“创造性”
收藏 IP: 111.216.83.*| 热度|

1 李升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7: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