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瓜藤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ongly 在良心底线之上做科研~在情感之中写诗词

博文

悼师文-纪念我的导师陈桂琛研究员

已有 6130 次阅读 2011-8-17 10:0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office, style, class, 短信, 七月十五

辛卯年七月十五。阴。

正开会的时候收到来自祝存冠师兄的短信,说陈老师于今天早晨942分离开我们了……

收到信息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沉寂在这个预料之中的结果。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很多要去做的事情也不必去做了,人去了空。待反应过来时候,我眼圈湿热了一下,随即转入自己的工作,视线以及思路转入眼前的大屏幕。

下午要继续加班工作,按照上午会上领导指示修改材料。但心情已经不由自主转入陈老师这个题目。想着陈老师手机大概还开机,或者没有开,但是他本人现在应该有这个超能力收到我的信息。

我发:祝您一路走好!

我发:遥祝,安好!阴阳相隔,貌似更加遥远,但此时,才真正感觉您就在身边。脱掉在人世的外衣,也许我们更能洒脱地面对。很多话没来得及给您说,很多梦想,迄今,也只能止步于梦想。我的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我以为的奇迹都没有发生。可是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南无地藏王菩萨。

其实,短信里面所谓的“奇迹”是有故事的。去西宁探望陈老师时,我到西宁第一件事是先去南山寺给陈老师求了平安符。在探望过陈老师之后,我曾建议大家都要相信陈老师能好起来,而且要发自内心地这么相信。可是,凭良心说,我自己都没有如此虔诚地相信过这所谓的“奇迹”。每每和人提起时候,自己心里首先没了底。此时,忏悔,那些不够虔诚的信念。

第二日。天空飘着米粒般飞扬的雨丝。我没有撑伞,走在路上的时候,眼前不停浮现陈老师的样子。

人去了,后人多会造出一些丰功伟绩挂在这个人的身上,尤其像陈老师这样担任一个研究所副所长的人。那悼词里面无非陈桂琛通知如何、如何……他走了,对我党,对我国科研事业是如何如何的损失……

但,去了的人不需要这些。功名利禄包括肉体,包括生命被一次强迫性地全部剥夺,也许只有逝去的人才能真正体味其中的解脱。我们畏惧死亡,是因为对这世界,我们有太多的不舍。但这世界,有什么是真正属于我们的?这个世界,我们都是租赁者。我们租赁了这个身体,租赁了这生命,然后有精力租赁来了生命和肉体以外的东西。租期一到,合同被撕毁,人去了空。

首次和陈老师接触应该是在20074月份去西宁面试的时候。面试前给陈老师发了短信。忘记是电话还是短信里,陈老师告诉我让我安心准备复试之类的。事实上,中间经历了些曲折,但最终还是成为了陈老师的学生。

后来和陈老师接触的也不多。因为他担任着所里的副所长,工作上很忙,没时间顾及我和同门的许瑛。这让我俩似乎成了所里同学里最闲的两个人。说实话,在读期间,对于陈老师在我学习上的疏忽,我不可否认地有过很多次的不满。并且这种情绪一直带到硕士毕业。

其实,人生在世本身就是有很多的无奈。一个人,倘若不是完全被肉体欲望所奴役。能够在更多的时间去坚持真我,那便算得上是一个好人吧。

我在收拾库房的时候曾发现陈老师年轻时候做过的笔记,一字字记录得特别认真。加上平时和陈老师的一些交流。我意识到,陈老师从兰州大学的一个本科生成为今天的博士生导师和副所长,有此成就和他自身不懈努力分不开的。

老师常教导我的一句话是不会的东西一定要想办法去问,不要总是高高在上,谁都不放在眼里。放下虚荣的面子,诚恳地请教别人。这应该算我在陈老师的教导里面提炼出来的很有价值的一句话。

老师后期的几个学生里面,我想我应该是接触陈老师最多的一个。我的硕士论文做实验的时候,陈老师也亲自上阵给我的试验样地做样方。我问起一个植物名称时候,陈老师会耐心告诉我如何去识别这种植物。这个时期我也学会了很多东西。也是在陈老师的教导下,我自己亲历了做野外调查的过程。

在学习野外调查的过程中。同门的周国英师兄以及其他师兄师姐都给了很多帮助。但是陈老师的教导无疑是点睛之笔。他的一句话,能让我有很大成长。

如今,陈老师去了。我是该写点东西怀念。但能说出来的似乎大部分都是废话。俗语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应该感恩那个逝去的慈父般宽容的导师。我忏悔自己对老师的埋怨,忏悔自己的不求上进。合十。忏悔。

我没有资格对您的人生做出什么评价。我只能说,我走到哪里,您都是我的人生导师,我的恩师。

突然意识到,阴阳相隔其实并不遥远。隔着肉体,隔着浮躁隔着一切外在的东西,使我们的心不得相见。相比之下,活着,我们的距离更远。

合十。祈一切安好。

 

 

                                   尚洪磊 2011年8月16 敬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7332-476164.html

上一篇:换个眼镜看高原
下一篇:中国科研的悲哀
收藏 IP: 219.235.230.*| 热度|

7 杨月琴 苗元华 付碧宏 张玉秀 clz1989 ddsers oxygen201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6: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