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idmu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luidmud

博文

保持社会生态的多样性

已有 2618 次阅读 2013-5-29 12:3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社会生态多样性

  元素的多样性形成了无穷尽的物质世界,物种的多样性则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态系统。到了社会这一层面,多样性客观上依旧存在,比如所谓的“众口难调"。个体的生存成长环境总有不同,利益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导致个体之间的思想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肯定多种多样。这种多样性本身是好事,能够促进社会的自我调整,推动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的演化。但是多样性通常也意味着复杂性,对于行政者来说就意味着风险和不可控因素。所以中国的行政者往往借稳定之名,给予消灭社会个体的多样性。从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到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一直提倡的"统一思想"到现在评审考核里的“一刀切”,古往今来,莫不如此。想发出自己声音的人最后丧失了话语权,想独立思考的人又被大众的流行价值所裹挟。用单一化的行政命令去对付社会的复杂多样性,其实是行政者的懒惰和粗暴,但渐渐地让大家习以为常。社会一旦丧失了多样性,文明也会丧失进化的生机,形成千年不变的封闭系统,正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一样。

   所以对于目前中国社会的生态状况来说,一个急迫的目标是要保持它的多样性。以现在的人才引进计划为例。国家需要的人才也是多种多样的,海归的,本土的,正规科班出生的,实践中摸爬滚打自学成才的,混合型的,各种类型的人才都应该有生存的土壤。我国的科技处于落后的阶段,国家为了缩短差距,希望大量引入海外的高科技人才,这本身作为一种策略是无可厚非的。但不应该的是走了极端,在引入海归的同时大幅压缩了本土人才的生存和成长空间。当然另一个极端也不可取,就是过分地保护本土人才,排斥外来的新鲜血液,导致近亲繁殖严重。行政者所真正要做的,一是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让真正的人才在实践中突现出来,而非现在的靠外在标签来区分人才;二是提供大量的平等的起步机会,这类机会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要面要宽,每个起步者都应该不难得到。三是要有宽容失败的心态,但同时也要有控制风险的意识。比如对起步者的资助,就允许其自由探索,允许失败,“尽力而为不予指责”。而对于成功者则追加资助。这有点类似于对Starup的投资,成功率不会很高,但是每个成功所带来的的回报都是巨大的。如果是对于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攻关项目,要求势在必得的,那么不妨在开始前仔细评估技术水平和可行性,结题时严格评审成果并公布公众,用严格的质量标准来控制风险。

   总体说来,现有的人才引进计划对中国是很有益的,但是它取代不了本土的人才培养,前者为枝,后者为本。前者可以在一二十年内见成效,而后者却需要五十到一百年的慢慢培育。所以一个有远见的国家,自当以后者为重,同时也能以宽广的心胸容纳任何对自己有用的人才。世界的变化太快,我们应当着眼未来来规划现在。三十年前,能出境旅游的人很少,去一趟国外都被人艳羡不已。而如今,出国旅游已经不是稀罕事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相信海外留学也是一样,终有一天,会褪去所有的光辉,还原成其本质,只是一段有特色的人生旅程,可以拓宽视界,增进交流,积累阅历,并且每个想尝试的人都有机会得到,而非像现在一样,海外留学承担着改变人生命运乃至改变国家命运的重责。从鸦片战争中国开始睁眼看世界起,到现在的150多年间,也正是海外留学的整个历史。我们学到了很多西方的科学技术,但是否建立起了积极健康的国民心态,还是个疑问。我们是否既能不闭门造车夜郎自大,也能不妄自菲薄盲目崇洋?梁启超评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挟小智小术,欲与地球著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让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有济乎?”。这也足让我们现在的当政者引以为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9209-694621.html


收藏 IP: 221.227.4.*| 热度|

1 陈冬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9: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