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然读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123259241

博文

【圕人速写】贺伟:我的职业生涯在图书馆起步,如今在图书馆划上圆满的句号!

已有 2741 次阅读 2022-7-10 15:11 |个人分类:圕人心语|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1

朋友圈里看到贺伟大姐的退休感言,既伤感,又感动,更多的是不舍,又替她感到自豪和欣慰,真的是百感交集。

贺大姐从事图书馆事业四十周年了,在一个行业里能坚守这么久,是非常不容易的。更难能可贵的是,贺大姐不仅从业时间长,而且还做得那么优秀。这些年,图书馆的每个岗位几乎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流通、阅览、采编、参考咨询、学科服务、行政管理.....每个岗位都干得风声水起,赢得“图书馆活字典”的美誉,谁有问题,都喜欢请教贺大姐,而她总是热心肠,真诚地帮助解决,还给予一些贴心的小秘诀、小窍门。

几年前,因任期届满,贺大姐选择辞去副馆长职务,继续留在图书馆做研究所的工作。我知道她是舍不得图书馆,她说,我的工作生涯从图书馆起步,如今又退休在图书馆,我特别高兴。

2

说起来,我与贺大姐的相识,还有一段非常奇妙的缘分。

大约是在2004年,那时博客比较流行,我喜欢写博,记录一下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心情。那时我的博客名字叫雁鸣湖泮,博文后面经常有一位叫“享受大自然”的博友互动,她的文字非常清新流畅,字里行间流动着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很快我们就成为网上的好朋友。但是彼此都不认识,并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名字和单位。

缘分真的很奇妙。

2013年我重新回到图书馆工作,2014年参加了全省高校图书馆馆长工作会议。在会场的时候,坐在我后面的两位馆长在聊天,我敏感地捕捉到了一点熟悉的信息,感觉到其中一位好像就是“享受大自然”。

就这样,茶歇时,我们相认了。真的没想到,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巧合的时事,十年的网上好友,还能在这样的时空遇见彼此,真的是太神奇了,只有在影视剧里才能找到这样的桥段吧。

再后来,因为工作的关系,与贺伟大姐有过多次交流,我去过她所在的馆参观学习,她也来参加由我牵头主办的会议,我们从网友,变成了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共同为图情事业奋斗。而在工作过程中,又因为曾经传奇的小插曲以及后来密切的交流,而亲如姐妹。

我很庆幸自己遇到贺大姐,她乐观开朗、真诚坦荡,勤奋坚韧、专业精湛,这些优秀的品质,都深深打动着我,激励着我,使我一刻也不敢松懈对自己的要求。

她对图书馆的热爱,对专业精益求精的追求,值得我们每一位图情人学习。

3

下面的这段文字,是贺伟大姐在她的微信朋友圈里的退休感言,记录在下面,既是对自己的勉励,亦祝福贺大姐开启新的精彩的征程。

花 样 年 华

贺伟

时光荏苒,转瞬间六十年的光阴,一个甲子的岁月,就这样在时间的长河里,静静滴、慢慢滴流淌过去了!

 挥手告别昔日有缘一起工作的同仁,惜别心心念念地的图书馆,荣休卸甲回归,至此我将真正的实现了时间自由!

由同仁们一同见证温暖无比的退休仪式、馆长牌温馨甜蜜的蛋糕、饱含祝福心意香气袭人的鲜花、友情厚重寓意深刻的精美读本《世界上最美最美的图书馆》、同行的老友新朋大明湖畔鹊华居的欢聚畅谈、未来团队里孩子们青春洋溢的笑脸]~~~真的是让我无比动容!万分的甜蜜!

回想起工作的往日时光,就如同这古老的放映机,在一帧帧的回放、定格,所有的过往都是弥足珍贵的记忆,永远隽刻在脑海深处。

莫道桑榆老,人间重晚晴,繁华已尽阅,夕阳无限好。图书馆见证了我青春,陪伴着我一路成长!图书馆给予我的多个专业岗位历练,成就了我的业务水准,肯定了我的成绩!图书馆给予我太多的温暖,太多的关怀,太多的信任,太多的荣誉~~~

我的职业生涯是从图书馆开始,历经四十年的历程,如今在图书馆画上句号!

就此告别吧!

水上的列车就快到站,

开往未来的路上,
没有人会再回返。
说声再见吧!
就算留恋,
也不要回头看,
在那大海的彼端,
一定有空濛的彼岸。
做最温柔的梦,
盛满世间行色匆匆,
在渺茫的时空,
在千百万人之中,
听一听心声。
一路将不断失去,
一生将不断见证,
看过再多的风景,
眼眸如初青橙,
爱依旧让你动容!
再见了,

与我并肩同行的馆员们!

愿图书馆这个有机的生长体

越发健康生长;

愿图书馆这道移动的风景

更加的靓丽;

愿图书馆这艘满载知识的航母

乘风破浪;

愿图书馆承载着服务育人的重任

书写美好的画卷!

温润如春自由自在的生活,

已经向我走来了!

我没有任何理由拒绝的,

我要张开双臂满心欢喜的去迎接,

同时要大声地告诉世人,

我来了,

我来了!

                                    
                                         2022.07.08  贺伟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2MDAyMTYzMg==&mid=2247487160&idx=1&sn=1f111b2c3de0fa430d82526d1c66e829&chksm=fc0f2757cb78ae416786542d6dd8d06fdb4bea45b9db9a5af012130dd867b7399cf7793c036e&token=827428220&lang=zh_CN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20440-1346681.html

上一篇:【疫情防控下的思考】一个最棒的大学图书馆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下一篇:一封走了整整三年的信
收藏 IP: 27.199.219.*| 热度|

5 王启云 郑永军 张晓良 尤明庆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0: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