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ngmyc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ilingmycin

博文

由苟晶事件,回忆下当年的高考几个片段

已有 4612 次阅读 2020-7-4 04:41 |个人分类:个人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最近,苟晶事件颇为引起大家的关注,不断爆出的猛料和不断反转的剧情,让吃瓜群众们也为此吵得热火朝天。不过从网络上的争论可以看出,很多人其实对20多年前的高考还是缺乏了解的,很多的观点都是建立在当下的社会情况和社会规则基础上,因此难免有些偏颇,并产生鸡同鸭讲的混乱。

也因为这件事,我也回忆起了自己当年高考的那段时光,并想把它写下来,一是作为一种中老年人容易产生的追思之情,同时也是给远离那段时光的年轻人一点介绍。

 

1.90年代的高考

首先介绍下自己,高考重灾区山东省人,92年压线进入本地一所重点高中(当年的高中入学考试分为一榜和二榜,一榜免交费,二榜要交一定的费用,名目不详,我是二榜,交了1200),学习成绩一直很渣,究竟有多渣呢?我95年高考勉强过了专科委培线(又一个名词,后面再说),全班从老师到同学没有一个安慰我,反而都觉得我祖上积德超水平发挥,都劝我赶紧去免得复读还考不到这么好(!)的成绩,包括我的那些所谓死党(贱人)们!不过我依然没有去,复读一年后96年考入省内某普通本科,放在现在,211肯定不是,算是一本吧。

高校的扩招起始于90年代的末期,而在这之前高考竞争远非今天的孩子们可以理解的,就好像苟晶在全区1500多考生里面排名200-300名,大家就觉得这也算一个不错的成绩了,放到今天读个本科应该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在当年,这个成绩距离学霸,甚至距离好点的本科都是一个比较遥远的成绩,最多算是有希望考到大学的人。我就拿我在的城市举个例子,我就读的高中算是重点,每个班(50-60人左右)能考上本科的人数大约在十个上下,多的能接近20,少的个位数也正常。而另一所比较差的高中,学习风气不太好,据说好多学生上课的必备品不是课本参考书而是西瓜刀(90年代,社会风气很不好,港台黑帮片带坏了一大帮孩子们)!96年高考全年级10个班只考到了个位数的本科(!),要问我为什么这么清楚,因为我大学的一个老乡就是那个位数之一,他是他们班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本科和专科加起来),后来还去读了博士,现在已经是中科院某所的博士生导师,一大堆的头衔,绝对是他们班上的一股清流!

2.关于中专

放到今天,很少有孩子愿意去读中专了,就算去读了,估计对就业也没啥很大的帮助,最多算是一个无路可走的无奈选择。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中专,特别是初中中专,绝对是一个神话般的存在!

在上世纪80-90年代,城乡差距还是非常大的(粮票、购粮证这些名词还都在大行其道),因此很多农村的孩子都以跳出农门弄个城市户口和干部身份为荣,以吃上国家饭为奋斗目标。而能够走上这条路的最快捷方式,就是初中毕业去考中专(我们称之为小中专),然后读2-3年出来就是正经八百的干部身份,吃上国家饭。所以,除了一些城市里家庭条件好点的孩子外,农村的孩子拼死读书就希望能踏上这条路,因此这条路的竞争无比惨烈,我初中所在的班,到了初三来了几个复读生,成绩都是顶尖的水平,完全可以读市里最好的高中,但是他们就是不去,年复一年的复读就是为了踏上中专这条道路。因为竞争过于激烈,当年好像还需要先参加一次预考,成绩过线才能真正去考。我也去凑了把热闹,第一轮就被刷了,因此只能老老实实去考高中。

后来,我的高中同学也有一部分去读了中专,这个就不是所谓的小中专,而是高中起点的那种,虽然毕业已经不包分配,但是因为当年大学生少,我那几个同学后来也都混的还可以,有的还混进了国家公务人员队伍里。虽然发展肯定跟正经本科、硕士没法比,好歹算一份稳定的工作把。

不过从2000年以后,中专生的路子就越来越难走了,没办法,高校扩招了,本科都一大把,谁还愿意招中专生啊。因此,这个词慢慢的,也就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化了。

3.关于委培

这个词在今天还存在,但是高考好像已经没有这个概念了(不确定)。这个概念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也就是由一些地方政府(或者大的企业)跟高校合作,委托高校培养一批学生,等学生毕业后,一般都是返回原籍,由委托单位负责解决工作(当然也不一定解决)。苟晶事件中,第一年她被录取的就是这种性质。

委培主要是在专科层次,而且因为这个是由当地政府来负责组织的,因此可操作性比较强,比如同样是委培,送到北大委培(只是举个例子)和送到家门口的某个破专科学校委培,显然不是同一个概念,而在竞争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出各种私下的交易。前面说了,我当年的成绩非常一般,因此家长也考虑过托托人弄个委培让我去读书的想法。之所以这条路没走通,是因为当时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没啥门路,哎,都是命!如果我当年能走个好学校(我记得我当年专科委培的志愿报的是西北工业大学)而不是我们家门口那个破师范专科的委培,大概我就真的去了,那后面的人生道路大概也就彻底改变了。

委培生大概从90年代后期就不包分配了,但是据说个别行业的直到2000年后还能包分配,这个就是个别情况了。

4.关于高考顶替

这个话题比较敏感,不过考虑到已经过去了20多年,我的很多老师也已经退休乃至不在人世,因此闲聊一下也无妨。不过本人提前声明,下面打出来的所有字我都不认识,也不知道啥意思,我能敲出这些字完全是灵魂出窍,所以本人对这些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上世纪90年代,网络还没有真正出现,计算机等都是比较稀少的东西,因此所有的工作基本上都是用纸质的形式来完成,这就给各种暗箱操作,比如冒名顶替留下了比较大的空间。能用来操作的,一般都是中专、专科之类的,毕竟在当年那种激烈竞争的情况下,考到本科不去的人还是非常少见的。

苟晶事件在当年来说不算什么事,这种有人考的学校不去,然后另一个人搞过来去读的情况比比皆是。前面提到,我第一年考了专科委培不想去,就有一个老师来问我是不是真的不去,如果不去,是不是愿意收点钱把这个名额卖出去,当然后面我父母怕麻烦没有答应,但是我知道有人是愿意了的,我甚至听过说一个哥们连考了两三年都是专科,年年卖指标(悲催的娃!)。这种事当年很普遍,以至于很多家长说起自己的孩子成绩不好,其他家长都会很自然的建议要不要给他买个名额走掉算了。这说明这种方式已经深入民间,成为世人皆知的秘密。

一般来说,只要双方你情我愿,这种情况都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包括苟晶这次的事情,其实也是她自己放弃了然后被老师拿来给了自己的女儿,但是毕竟当事人不知情,这就给后来的爆发埋下了隐患。至于其中到底详情如何,苟晶的班主任为什么不走寻常路一个成绩给他的女儿,这个就只有当事人才能清楚了。

站在我的角度,真正倒霉的是另一起冒名顶替事件的主人公陈春秀,她是真的想去读但是被人顶掉了,这跟苟晶事件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遗憾的是,由于苟晶事件的营销策略更为优秀,现在所有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了,所以陈春秀事件反而无人问津。这也是我对苟晶这个人不是特别喜欢的原因之一(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她撒了太多的谎)。

5.关于高考的公平性

客观的说,高考在我们国家,依然是最为公平的选拔制度。你可以指出一千种不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一刀切的过独木桥的考核方式给了无数底层孩子进入上层社会的机会。反而是后来的各种素质教育各种改革,虽不能说错,但却使得底层孩子进入高校,特别是顶尖高校的难度越来越大,阶级固化日益严重。

只要是制度就有漏洞,特别是在信息和网络不发达的上世纪,各种操作还是很大的破坏了高考的公平性,我就说几个当年比较普遍的吧。

1)替考。这个替考指的是找学习成绩好的人替代他人去考试,而这些成绩好的人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大一新生,他们距离高考时间短,高中的知识还都比较扎实。另一个来源是高二的优秀学生,我不知道其他地方,反正我们高中当年是两年就学完三年的课程,第三年就是各种锤炼。因此,优秀的高二学生,完全具备考本科的实力。因此每年的高考季,部分学校(个人?)就会组织一些高二学生去参加高考,美其名曰提前适应。至于他们究竟以何种名义参加,考出来的成绩究竟怎么处理了,我这个学渣就不得而知了。

2)跨区域考试。山东的考生悲催啊,竞争无比惨烈,因此就有些家长动起把孩子送到一些边远省份考试的念头,后来也有人专门收钱组织这个事。我家有个亲戚的孩子就是这种被运作到了山西(或者内蒙?)去参加高考,奈何成绩实在太差,在那边也没考上。不过我身边确实有个哥们,成绩比我还弱,后来运作去了西藏(或者是青海?不记得了)考试,成功考入某985院校(当年还没有这个概念),后面的发展一帆风顺。

3)冒名顶替。这个前面说过了,不谈了。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这些漏洞现在被补的也差不多了,不能说完全消除,但是至少,不会出现当年那种大规模普及的情况。

 

        以上内容,全凭记忆,如有错误,不负责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59185-1240525.html

上一篇:教学改革课题,到底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下一篇:现在的高校教师,为什么很多都不愿意跟学生交流了
收藏 IP: 40.131.156.*| 热度|

5 段含明 徐耀 贺玖成 郑强 王林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5: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