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ua719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hua7190

博文

意识的本源4

已有 3618 次阅读 2017-8-27 21:50 |个人分类:物质、意识、惯性思维=科学+逻辑哲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意识

意识是什么?传统的解释方法有很多,此前很多人都讨论过了,这里不再赘述,此处我以机械论的方法来谈论意识。

如果我们将世界扩大10的18次方倍数再看,大千世界只有粒子的运动,因为这样我们就没有一些人类总结和归纳的概念(一些一大堆分子暂时性的映像)所迷惑了,例如神经。当我们眼前只有粒子时,我们又怎么考虑意识的形成呢?

如果我们眼前只有粒子,却要解释意识,那么或多或少都需要解释物质的形成,由于太复杂,我只讲电子和质子,以及这两种关系推演后会出现一种什么现象。

质子和电子的关系是已经证明的,如果我们认为宇宙中所有的粒子都有或是像电子的运行,或是像质子的运行,那么一切都是简单化了,因为都可以归纳为阴阳两种粒子,它们是相互吸引的,一组很长排列的阳离子可以和一组很长排列的阴离子相互对向运动时(面对面)可以形成流动,而两者同向运动(朝一个方向)运动,相对它们自身而言,容易静止,当然实际它们还是运动的,因为它们的惯性。  

这样我们眼前的被放大一亿亿倍的人体就只能是被我们看到粒子流动,聚合和分离而已,所谓的能量也只是光子的两种粒子同向聚合以后形成热能,聚集在分子和原子里面形成化学能,单独逃离形成热能,分离后对向流动就成了磁场,带动电子,质子,离子,带电分子和超大带电分子的运动。这样人体不就成了一个体系了吗?有些粒子这一秒在眼,下一秒在肠道,在下一秒在指甲。

那意识怎么嫁接但这种粒子运动的体系里面呢?

这还要从感觉的细节,因为物体对身体的刺激无非是三种:光线,物体形态的压力和声音(其实也是一种压力)。

以视觉为例,物体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如图:







物体作用视网膜是有位置的,每个视网膜神经细胞传递的途径是不同的,神经细胞中的纤维走行也是不同的,更细节的微丝走行方向还是不同的,它们的连接方向和空间位置也还是不同的。

当我们刚出生时,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视觉,嗅觉,听觉和触觉的信息是空白的,例如:当颜色第一次出现时,我们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应,对一个物体在手上我们感觉后就会丢弃,(我说的是第一次,因为后面的出现的信息多会出现第一次信息(光线作用于视网膜后细胞分子粒子流动径路)的影响。

但是假如婴儿只有视觉这一种感觉,其他都没有(很惨的,没办法,为了举例,假设一下吧),那么只有一个东西是它需要的,那就是食物(奶),婴儿从出生开始第一步动作就是为了奶,有了奶它才能认识奶瓶,有了奶瓶才能认识喂奶的人,有了喂奶的人,才能认为喂奶人的其他信息,如旁边的桌子,这是一个光线信息的传递过程,它包含光线粒子组成的形态,也包括光线粒子形成的颜色。为了简单,我们以下以颜色为例。

婴儿饮食时看见白色的奶瓶,知道了有奶,(这是条件反射),后来见到白色的就会有吃动作,换个奶瓶的颜色,婴儿将没有吃的动作;当妈妈一直穿红色衣服时,后者多少时候穿红色衣服时婴儿线看到白色,再看到红色,一段时间后只有红色,哪怕是红色的奶瓶,婴儿看到了,也有吃的动作,而你随便那一个红色物体,婴儿都会有这个动作;如果我直接拿一个蓝色的东西,婴儿将没有反应,不会想拿你的东西,但如果你拿的是白蓝相间的东西,婴儿会吃的动作发生。而你再拿蓝色婴儿的反应将比第一次明显得多。


意识形成(意识最简单形式就是记忆,而遗忘恰恰就是相关信息所驱动的粒子单独和外界组成不了双向粒子运动环路,后面的图示还会解释)的明线是信息的传递,暗线是饮食推动下的粒子双向运动环路,一环扣一环。每一个粒子都有自己运行的精确位置。


很多人对以上图形理解为心理图形,实际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神奇。在成人中,大部分都可以看到四个圆好像在旋转,但是儿童,尤其是农村的儿童,是会嘲笑你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旋转的图形,它们看到的只是固定的图形,看不出动态。而如果看过旋转的物体的儿童也能和成人一样,这些图形所造成的错觉和我们既往的神经细胞建立的路径相关。

如象以下粒子:

假如新生儿第一次看到蜡烛,然后每一次在它的眼前都是从左向右移动:


就如上图,第一秒在实线蜡烛上,彩色椭圆代表神经细胞群,黄色的椭圆代表视网膜神经细胞,各个细胞群的联系,就是光子走形通路。

虚线蜡烛代表第二秒的蜡烛映像,它也会形成一个同样的通路。

但是由于神经细胞有一个激活之后的活跃期,第一秒光刺激下的神经细胞物质运动还在持续,第二秒位置的神经细胞又被激活,所以前者可以将部分物质沿着第二秒位置的神经细胞通路输送,形成以下图形:



红色路径就是第二秒的物质运动途径。

当然这种物质分流需要长时间的刺激才可能达到,当这种分流路径形成以后,那么相关意识也就形成了,即:如果蜡烛的光线轮廓出现在第一秒位置的神经细胞上,第二秒位置上的细胞也有感应。这样,在意识上,就有蜡烛移动的现象,或者有蜡烛将要移动的意识。

同理,心理图形的那四个似乎会旋转的圆,也是因为我们既往的视觉细胞建立的路径导致的,图形自身并没有旋转而我们二位它在旋转。

此外,在这个图形中,越内圈的相同图形(有强刺激信号),适度的位移加强了这种感觉,这和我们经常看懂的旋转物体光信号诱导我们的视网膜以及后面的神经细胞,形成的物质通路有关。

这就是一个信息的传递过程,每个人认识事物都是一个这样的传递过程,只是我们因为“遗忘”而认为不存在而已,这些信息都必须有一个基础,那就是饮食,你可以理解为欲望,上面的是喜爱的一个过程,那厌恶呢?同样也是一个这样的传递过程,好友介绍的人,第一次认为,自然有好感,坏人介绍的人,第一次见面,你自然而言保持警惕。这就是这个道理。

也就是说,我们子出生开始,我们对事物的感觉没有好坏之分,而是因为它出现在喜爱的程序里面,所以喜爱,因为它出现在厌恶的程序里面,所以憎恨。喜爱就是被给于了,而憎恨就是被剥脱了。那给于了什么,剥夺了什么?从最前面一段可以看出,给于的是粒子,被剥脱的也是粒子,例如光线粒子,温暖我们兴奋,寒冷则相反。当然极度高温可能又会使我们失去一些东西,我们也会厌恶。因为我们的肢体是一个体系,各个粒子路径都要相应的维持才能感觉无异常(注意这里,是无异常,而不是舒适)。

我们在形成初步意识时都伴随了动作,一开始婴儿不会拿奶瓶的,因为它不知道怎么做,同时也没有意识去拿奶瓶,知道目前将它的手放在奶瓶上,通过奶瓶和和手上托举得感觉来的信息结合,以后只要手托举东西就有吸的动作,无论是不是奶瓶。动作和视觉就产生了联系,不要认为长大了什么都会了,这是错误的,溥仪10岁也不知道怎么穿衣呢,这就是这种原因,因为他的仆人杜绝了穿衣动作信息的出现,将穿衣的动作和衣服的形态,颜色在肢体中联系起来。

从上面可以看出,意识实际不是一个单独的东西,它是嫁接在肢体的粒子运行之中的,我们的肠道吸收各种分子,被光线经过视网膜细胞后再流经身体的各个部分,调节和分配这些分子和粒子,使得它们聚集,或者分离,形成动作和分泌,这就理解了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等8大系统的存在,等等,还少了一个系统,因为没有磁场粒子(也就是光子对向流动)的径路的体系,但又一个体系正好符合这种特点,它不在西医里面,而在中医里面,那就是经络。因为磁场粒子的运行无需解剖结构上的东西,它不可能形成管状结构,自然解剖上无法发现它。

所以意识必须有触发点,也就是触发信息,也必须有触发后粒子流经的固定通路,表现就成了意识,就如触发事物是河水,而意识形成必须有已经形成的河道一样。意识也就象水渠的灌溉系统,当水来了后,灌溉庄稼,庄稼生长,这个过程就是意识。意识中的动作就想庄稼的生长,思考就象水渠的闸门,决定水向那一条水渠道。就想这样,如图:



而神经系统同样有这样的闸门:



图中A细胞通过分流或转向,抑制B细胞向C细胞传导,或者产生物质交换。



物质传导遵循以上图形,是一个环路,当然人体不是单独的一个粒子,离子,或者分子的环路,而是各种带电分子、离子,粒子、光子两种粒子的环路,而且各种环路有大有小,互相影响,互相带动转换,其中就包含DNA的细胞内表现。这些环路的存在就是记忆,当这些环路断裂,消失,我们的记忆也就消失了,这局势遗忘。

上图只有A细胞核B细胞被激活的情况下,A细胞才能向B细胞传递物质,也就是一个要有“给”的状态,另一个必须要有“接受”的状态。

我们研究的神经突触的情况也符合这一原则。

而嗅觉,触觉和听觉遵从同样的道理,并且可以相互结合。

 

我们不是生来就有意识的,如果有也仅仅是针对饮食相关的有意识,但婴儿具有从父母那里而来的各种光子走向肢体各个部分的潜在路径,即仅仅是相对易于干某事而已,也可以被后天外界所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这些东西决定了我们的性格,决定了我们行为,决定了我们的语言,也决定了我们审美观,性格,行为,行为,审美观,各种概念都是这些粒子运行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已,如果你将这些想拼凑一个意识本质是什么的答案,一定是徒劳的。

机械论的方法可以解释意识形成的一部分,但是整体上讨论意识需要结合我此前的论述。

这篇文章中有很多至今为止科学中还没有发现和解决的问题,仅仅是一个逻辑的推测,如有建议,欢迎提出。

(未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85477-1073003.html

上一篇:科学是一本糊涂账?--意识的本源3
下一篇:西医和中医的区别
收藏 IP: 117.136.32.*| 热度|

1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9: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