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多喝牛奶巧治沙

已有 4605 次阅读 2007-7-1 21:57 |个人分类:自然与社会

多喝牛奶巧治沙
蒋高明  本文发表于《中国青年报》2003年4月2日第11版

         既然承认草原在防治沙尘暴中的巨大作用,可能会产生一种消极的思想,即为了保护首都,防止沙漠化,草原还是彻底封闭起来,将人口大量“移民”,制造“无人区”。草原从此不能再利用了。当然这样做,是对草地恢复非常有利的,然而中国毕竟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人口到那里去发展?其实,草地只要规划与管理好了,还是可以利用的。我们建议主要有几种利用类型:
         第一,沙地的利用  沙地可以分为:1)无奈的沙,谁也治不好,主要的原因是这里的降水量太低,平均不到100毫米, 分布的是天然沙漠,这种格局已经形成了数万年了,但通过一定的管理措施,我们可以与它们相安全无事。这些地方如阿拉善的西部,广大的新疆戈壁,对于这种类型,主动的办法是放弃,即人退出来,使其自然恢复:或形成沙漠植被,或形成沙漠“结皮”。在这类地区的造林尤其得不偿失,这需要建立在大量消耗地下水资源为严重代价的,因为这里的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0倍以上。2)能够适度利用的沙,如浑善达克、毛乌素、科尔沁等,可以利用的沙地中的丘间低地,但要在科技、经费、市场机制等保证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方式。对于大面积的沙地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途径,全面实行退化沙地地的生态恢复,并考虑作为其他更高附加值的利用方式,如生态旅游、国际狩猎场所等。
        第二,草地的利用  草地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措施再加上政策的引导治理进行综合。两种措施是1) 严格载畜量计算基础上的自由放牧;2)退化草地恢复与改良。政策途径是鼓励轮牧、奖励休牧等。应当采取优惠的措施鼓励企业尤其是名牌企业(乳业、肉业、加工业等)的加入,形成龙头产品,当然消费的终端是以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为主的。草原也会因其无污染(天然草原是不打药不施肥的,另外最重要的是空气和水中无污染,这是任何内地环境所不具备的)、动物食物丰富的植物多样性而使其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性,从而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
         第三,农牧交错区的利用  可采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压缩农田面积,加强科技与经费投入,提高畜牧业的比例,发展奶牛业和育肥等措施。这里的问题同草原地区一样,关键是其产品的处理,这个出路同样在城市里。因此,我们建议市民,停止捐钱来草原、沙地、农牧交错区造林,与其造成金钱的浪费,还不如以实际行动,发挥“上帝”的购买能力,使这些地区能够在经济上“脱贫致富”,既解决了自己的日常消费问题,也解决了退化地区的生存压力。生态恢复的任务就可以“放心地”交给自然界去做了。美国西部生态的保护完好就是因为天然的荒漠里,没有大量以生产为目的的牲口存在,而是以野生动物为主的。
         在沙地草地的治理与利用中,我们提出了一种“以地养地”模式,这个思路主要是基于,用少量的土地,加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社区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生活质量,腾出大量的土地使其“休养生息”,借助自然力实现退化草地的恢复。腾出大量的退化土地进行封育。从长远看,人的去处是“生态小城镇”,天然草原与沙地的去处是自然保护区;从近期看,有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链”的形成与良性运转是草地恢复与沙尘暴治理的关键。在这里,来自大草原的无污染的奶与肉产品是最容易形成市场的。所以,我们建议新闻界多宣传这样一个观点,“北京人多喝牛奶就是帮助内蒙古治沙”。我们不必要浪费大量的金钱“强迫”改变自然的面貌(如种树),而是以科学的、事实求是的心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国家的大量经费使用也应当“好钢用在刀刃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4058.html

上一篇:不宜再提倡向沙漠进军
下一篇:灌木不姓“林”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4: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