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G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RGD

博文

T型光纤涂覆机技术条件及说明书

已有 1350 次阅读 2020-5-12 11:0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T型光纤涂覆机技术条件及说明书

一、综述

潍坊华纤光电科技2020年初推出两款全新的半自动/全自动光纤涂覆机(HXGK-T01、HXGK-T02),再涂覆的涂覆层直径200um~1000um,并可定制特殊或者更大直径,最快涂覆时间0.6秒。两款机型均采用便捷式的树脂储存器和压力注胶泵设计,可实现树脂的快速填充或更换,精准地控制每一次涂覆的注胶量。

该系列高精度通用/保偏光纤涂覆机,做工精良、质量稳定,操作简单,是专为光纤传感、光纤陀螺、光开关、光纤激光器领域设计的一款多功能涂覆高精密平台,以操作简单及可定制化让相关领域业者有了更多选择,为顾客提供了先进的光纤涂覆解决方案。同时极大满足了光器件光模块工厂内生产组装以及光纤通讯科研单位的严格要求。

光纤涂覆机的涂覆长度为50 mm或100 mm(定制类型),用于修复熔接光纤的涂覆层,在裸露的玻璃部分重新涂覆上紫外线硬化树脂以恢复熔接光纤的柔韧性,与传统使用的热缩套管方式相比,熔接点更小型、轻量化,将熔接光纤修复成接近原始光纤的程度,使涂覆的光纤可以正常处理和卷绕,并不会损坏光纤的熔接区域,由此实现更高品质的涂覆,持续更长时间的保护。

二、主要特点:

石英模具,几何精度高,使用寿命长;

便捷式的树脂储存器和压力注胶泵设计,可实现树脂的快速填充或更换

能涂覆无色(高低折射率均可)和彩色紫外固化胶;

兼容高、低折射率涂覆材料,适应各类可固化的丙烯酸酯涂覆材料,用户可任意更换

涂覆长度4-50mm可调(通用)或100 mm(定制)。

模具组件模块可便捷更换,以提供灵活性和适应性,每次涂覆完成后需要进行清洁(模具组件只需拧入装置顶部,使拆装非常容易)。

多种模具涂覆尺寸:Ø280 μm、Ø310 μm、Ø430 μm、Ø450 μm、Ø600 μm、Ø860 μm、Ø900 μm(与涂覆机一起购买,会在出厂时安装好)。

按键启动和停止涂覆过程(自动注胶方式,选配)。

通过附带的平板控制器可以自行设置程序(红外设置,选配)。

适用各种单模、多模、各种保偏光纤、各种特殊结构的光纤(包括:椭圆、偏振、多芯)的涂覆需求。能够涂覆目前市面上能够见到的,和将来有可能出现的大多数种类的特殊光纤,包含保偏光纤、掺杂光纤、细径光纤(80μm)、大包层光纤、模场失配光纤,不同包层直径光纤、高强度的光纤。

适用光纤类型:PM(偏振保持),SM(单模), MM(多模), DS(色散位移),NZDSF(非零色散),以及ED光纤,CSF,PMF,LDF。

三、涂覆机构件

半自动/自动(选配)注胶系统:配有自动注胶组件和体积分配泵。使用自动气压泵注入涂覆材料,分配的涂覆材料量是通过顶部安装的“注胶”按钮手动控制。

紫外固化控制系统:安全的电路防过载、滤谐波及稳压设计,确保完全符合功率要求;灯珠分离设计,延长使用时间,更耐用;密闭防散射设计,避免紫外线外溢。

光纤夹具:左右各一个,用以夹持光纤,采用自动吸附光纤的设计,光纤自动吸附,减少光纤夹持损伤,并使操作难度大大简化。

涂覆模具:模具组件由上下两块分开的位置对称的石英模板组成,在扣合时,在待涂覆光纤裸露的周围形成圆柱形模具腔。涂覆材料注入及固化后形成所需尺寸的光纤涂层。

涂覆模具应用中注意事项,每次使用后需要用沾有酒精的无尘纸或无尘布清洁,或者用棉签沾取丙酮或异丙酮进行清洁。

最好使用纯度99.5%以上的酒精,涂覆完成后,不必用干的无尘纸再次擦拭,可避免二次污染。如果模具面板上方积聚了一些固化材料,需施加清洁剂(最好是丙酮)约60秒,以使其软化并擦除。

长期放置后重新启用可能会需要几次填充/注入步骤,以便排尽系统内的空气。使用拭镜纸和丙酮或酒精清洗剂清除从模具中流出的多余涂覆材料。

更换不同涂覆材料时需要用酒精冲洗管道,使用拭镜纸和丙酮或酒精清洗剂清除从模具中流出的多余涂覆材料或酒精。可能会需要几次填充/注入步骤,以便排尽系统内的酒精。

四、涂覆机应用范围:

常用于制造高应力或高灵敏度的光纤,应用于海底光缆、海底通信布线、光纤激光器或分布式布拉格反射体(DBR)激光器等。

满足光器件、光模块工厂内生产组装以及光纤通讯科研单位的严格要求,小批量制造和研发、中批量和大批量制造的理想选择。

满足光纤传感、光纤陀螺、光开关、光纤激光器领域普通及保偏光纤涂覆需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42585-1232813.html

上一篇:光纤涂覆机研究应用及技术优化白皮书
下一篇:专访 | Huaxian:用先进创新的光纤处理及测试技术 助力光通信5G发展
收藏 IP: 222.173.19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