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rong071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rong0718

博文

《诗经》中的美人们(30)所谓伊人:缥缈孤清之美

已有 2483 次阅读 2022-9-12 19:59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诗经》中的美人们

所谓伊人:缥缈孤清之美

扶  兰

 

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首诗的风格,在《诗经》尤其是《国风》中非常特别,有一种苍凉、苍茫的辽远凄清,如霜风吹拂的夜雾一般游漾摇荡、不可捉摸。诗中的“伊人”,由此也具有了一种独特的缥缈凄清之美。

 

河边芦苇郁郁青青,秋色已深,寒夜里露水凝结成了霜——“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jiān:还没有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或解释为茂盛的样子,或解释为青苍、老青色。

白露:露水本无色,或以为这是因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名为白露;或以为这是因为入秋之后夜露浓重、密集附着在草木之上,看上去晶莹剔透、洁白无瑕,故名“白露”;或以为无色的露水凝结成霜之后呈白色,是名“白露”。不论取哪一种说法,白露都是秋色渐浓的标志,故成为了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孟秋(秋季第一个月)结束、仲秋(秋季第二个月)开始的节气。杜甫有诗“露从今夜白”,秋月照耀下的白露,令他格外思念故乡:“月是故乡明”。

在这白露已成冷霜的寒凉秋夜里,望着那苍茫的河水,水边的芦苇在夜风中轻轻摇摆,诗人的心也是惆怅飘摇而又带着几分苍凉的,轻轻地吟唱着自己无从着落的思念:

我思慕的那个人啊,就在水的那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所说的。伊人:那个人。一方:另一边。

我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艰险又漫长——“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本意是指沿着河岸向上游走。洄huí:或解释为逆流而上,或解释为弯曲的水道。从:追寻。

我顺着流水去找她,她仿佛在那水中央——“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游:顺流而下。从语境来看,这句诗里的“溯”,并无逆流而上之意,而是沿着河岸走的意思。游,一说指直流的水道。宛:宛然,好像。

前一句是沿着弯弯曲曲的河岸逆流而上——逻辑上来看应该是要去河道狭窄的上游寻找渡河的地点?但是道路艰险漫长,不知道何时才能去往伊人的身边;于是又顺着直流的河水往下游走,道路不那么艰险漫长了,然而伊人的身影缥缈如在河水中央。

 

第二节的时间线往前推进了一段:

河边芦苇密密丛生,晨曦已现,夜露未干——“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凄凄:同萋萋,茂盛的样子,故后世有词:芳草萋萋。晞():干,还有一个意思是天色破晓。天亮了,太阳出来,就会晒干露水。故后世有诗: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前面写白露已为霜,不过秋季昼夜温差大,在过了后半夜的最低温时间段之后,随着时间推移、天色渐明,气温也会回升,或许此时,秋霜又渐渐化为了白露,故而第二节开头,就是晨光初现而夜露未干。

秋夜漫长,诗人的思念伴着夜色、又到晨曦:

我思慕的那个人啊,就在水的那一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即岸边。

我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艰险难以登攀——“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地势渐高。在这句诗里也可以翻译为登高、攀登之意。

我顺着流水去找她,她仿佛在那水中岛——“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chí:水中的小高地、小岛。

 

第三节的时间线似乎又往前推进了一点:

河边芦苇长得茂盛,叶上露水尚未干透——“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采采:茂盛的样子。已:止,这里也可以解释为完全干透的意思。露水将干未干,这是日出后未久,所以说时间线又往前推进了一点。

在这初日之中,诗人再一次怅然又迷惘地吟唱:

我思慕的那个人啊,就在水的那一头——“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水边。

我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艰险又曲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右:弯曲,迂回,形容道路曲折迂回,或以为是道路向右边弯曲之意。

我顺流而下去找她,她仿佛在那水中沙洲——“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这首诗里,没有出现对伊人的外貌衣饰体态的描写。静立在水中央的伊人,仿佛就像是夜雾中的一枝冷露芦苇,梦境里的一片孤鸿影,似近实远,似真而幻,让人执著追寻,却又可望而不可及,让诗人的心境,坚定又迷茫,向往又怅惘。

大约因为诗中伊人更像是诗人想象中的一个美好意象,而不是真实存在的人物,那逆流而上顺流而下的艰辛追寻,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求,因此,历来都有诗家认为,这首诗未必是一首情诗,也可以解释为诗人在追寻自己心中的理想,然而那理想就如那在水一方的伊人一般不可捉摸不可靠近,让人惘然惆怅。

然而当今天的我们读到这首诗时,无论它的主旨究竟是什么,恐怕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位遥在水中央的伊人,那缥缈又孤独、神秘又凄清的身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45606-1355008.html

上一篇:《诗经》中的美人们(29)少年射手:英姿勃发之美
下一篇:《诗经》中的美人们(31)(完结)月下佼人:婀娜明媚之美
收藏 IP: 220.249.99.*| 热度|

2 尤明庆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1: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