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nysumm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annysummer

博文

[转载]别问我中国蜻蜓有多少种

已有 3239 次阅读 2020-9-24 21:5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现在我们中国有多少种蜻蜓啊?我最怕被问到这句话,实在没底气说出,只能给个统计学数字700±50种吧!这似乎不是专家说的话,大家可能希望听到更准确的数字,更有人希望这个数字再大些,越大越好,以彰显我泱泱中华,可我真的很无奈当我还是研究生的时候,很容易给出精确的、有文献引证的数字;现在,当我知道那些文献的依据是我这样的工作者提供的数据时,哪里还有信心呢?我深知现在中国蜻蜓目昆虫分类学的处境。允许我结合三项近期的分类修订研究,说说感受和苦衷吧。凡是对分类学有一定了解的读者应该知道,修订是其中最有价值,也可能是最遭恨的工作


不研不知道,一究吓一跳,研究一:绿综蟌属Megalestes修订



这个属是我最关注的类群之一,从研究生阶段就开始,直到今天才算告一段落,可谓15年一剑,也算给自己一个交代。当然其中有很多原因导致不能一蹴而就的完成。文章投稿也是命运多舛,几个期刊均2-3改后,居然莫名地以COVID-19的名义拒稿,促使我毅然决定支持研究生涯中第一个支持我的,且不久前曾被踢出”SCI系列的老牌分类期刊ZOOTAXA

绿综蟌种类随年龄增长的体色变化(引自参考文献1)



为什么这么关注这个属呢?可能是因为它们个头大吧,动辄近80mm的体长在蜻蜓目均翅亚目(俗称的豆娘类,后以豆娘泛指)里绝对是巨无霸级别的。此外,异常古老,主要分布在中国,还有更多迷人的地方,以后会逐步展示给大家。这里我主要谈它们的分类。

肛附器特征示意图(引自参考文献1



由于研究的时间久了,我拥有的标本数量(包括大量研究但未杀生个体,本人提倡保护所有蜻蜓目种类,尽最大努力做到无损研究取样)和覆盖度应该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加上应用形态与分子两类数据的多种分类鉴定方法,使我有底气对这个属在世界范围内做个彻底的了断,大刀阔斧将1/3的种类异名(就是给删除了),使该属世界记录的18种骤降到12种,其中5种曾经是中国的已知种。

基于分子数据的支系分析(引自参考文献1



文章中(参考文献1)我们指出造成如此大量异名的根本原因是:之前的研究中标本数量不足及研究手段单一。所有研究过中国蜻蜓目并发表过文章的国内外工作者,几乎都曾涉猎过这个类群,其中包括中国蜻蜓目分类学泰斗赵修复先生以及近年来对中国蜻蜓目分类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英国学者KDP Wilson。然而,这些研究的水平良莠不齐。绿综蟌生存周期长、分布范围广,如无足够多的种群样本,无法察觉广泛存在的种内变异;该属从外表看都是一个模样,凭照片无法辨识种类,且用于鉴定的生殖器官特征也广泛存在连续变异,甚至发生在同一种群内(为何如此值得研究),仅依靠传统的比较形态学手段常无法准确鉴定。

综合各种方法的物种界定示意(引自参考文献1

 






揭示因研究不充分而导致的错误,研究二:黄纹长腹扇蟌Coeliccia cyanomelas厘定


黄纹这个中文名称长久以来就是一个笑话,因为这种豆娘成熟雄性体表浅色斑纹是蓝色的,其拉丁学名就是蓝黑两色的意思,指本种的蓝黑相杂色斑特征;而刚羽化不久的未成熟个体才是黄色的,其斑纹的长度和形状与成熟个体完全不同。

纹长腹扇蟌雄性,左成熟个体,右为亚成体(节选自参考文献2


更糟糕的是,后来的不少研究者不仅没发现此问题,反而仍据此并加上其他一些种内的微小变异继续描述新种

黄纹长腹扇蟌种内色斑变化(引自参考文献3)




几何形态学分析种群间斑纹变化焦点及趋势(引自参考文献3



2019年的研究里(参考文献2),依据完整地理种群样本,我们一次性提出本种的三个次定同物异名。

纹长腹扇蟌不同种群整体示意图(部分,引自参考文献2



这个例子再次说明,对于很多种类,仅凭简单的形态观察,不掌握其生物、生态学信息,不比对足够的种群标本,是很容易犯错的。

纹长腹扇蟌不同种群雄性阳茎示意图(部分,引自参考文献2





 


中国蜻蜓目分类学的重灾区在差翅亚目(通常所指的蜻蜓类,后以蜻蜓泛指,注意与蜻蜓目区别),研究三:大春蜓属Macrogomphus研究

大春蜓属种类(引自参考文献4


这是一个俄罗斯同行的工作,酷似我们对黄纹长腹扇蟌的研究风格,我也有助力。但汗颜的是,目前国内还没发表过蜻蜓类同水平的近期研究,希望我们能尽快跟进。该研究(参考文献4)主要也是针对一个种一次性提出3个次定同物异名,包括我国记录的桂林大春蜓 M. guilinensis。其实把这几个的标本放在一起,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就是一种,然而把各自的模式标本及原始描述凑齐可并不简单。

保存较好的模式标本(引自参考文献4


堪忧的是,春蜓科问题尤可发现(因为赵老打下的良好基础),而其他一些类群的诸多问题却在玩潜伏,尤其那些中国特有或主要分布的类群(多缺乏早期研究基础)。相较于豆娘,中国蜻蜓的分类学起步早,但问题也更加严重。之所以起步早,因为赵修复先生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春蜓(蜻蜓里的重要类群)分类,而且蜻蜓个体通常较大,更显眼而易受关注。之所以问题严重,一个很重要却常被低估的原因是,蜻蜓不易捕捉因而难收集足够的研究材料,导致很多依据单个种群标本,甚至是单头单性标本描述的新种。这样的新种一旦产生很难纠正,造成大量问题种类充斥现今的多样性名录。

同样的原因也导致形态分类修订工作周期漫长,成本居高,更不用说进行分子数据的核验了。所以,干脆不管了,只发新种不修订,新种好发异名难,尤难!可这样下去,我们的多样性指标只能持续的泡沫性增长。这是个恶性循环,也不知会不会有崩盘的一天。其实世界范围都存在此问题,只不过中国更加突出;几乎所有昆虫类群也都有类似的分类学困境,只不过因蜻蜓目被尊为人类最熟悉的明星昆虫之一,而矛盾突显。

曾被认为的大春蜓属不同种类,主要依据斑纹不同(引自参考文献4),可不同在哪里哦 



综上所述,当前中国蜻蜓目昆虫分类学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尤其蜻蜓里的中国特有或主要分布的类群,预计出现类似绿综蟌属那种情形(一次异名总数的1/3)的几率比豆娘要高。中国蜻蜓目的分类研究确实需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修订工作。遗憾的是,当前的环境对此类工作支持力度不够,往往受累不讨好,不知这条路还有多长,还能走多远。

 

参考文献:

  1. Xin Yu & Junli Xue,2020. A review of the damselfly genus Megalestes Selys, 1862 (Insecta: Odonata: Zygoptera: Synlestidae) using integrativetaxonomic methods. Zootaxa, 4851 (2), 245–270, https://doi.org/10.11646/zootaxa.4851.2.2

  2. Xin Yu, Min Zhang& Xin Ning, 2019. A study of Coeliccia cyanomelas Ris, 1912 (Odonata: Platycnemididia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donatology, 22(3–4), 155–165. https://doi.org/10.1080/13887890.2019.1641853.

  3. 宁馨,程铖,于昕*,卜文俊,2019. 黄纹长腹扇蟌胸部色斑变异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41 ( 3) : 566573

  4. Kosterin, O, 2019. Newsynonyms and a new subspecies of Macrogomphus Selys, 1858 (Odonata: Gomphidae) from continental south-east Asia. Zootaxa,4615 (1), 57–90. https://doi.org/10.11646/zootaxa.4615.1.3



编辑:巴蜀行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1647-1251956.html


收藏 IP: 111.160.15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0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