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zhouchangwan 余小波和学生们的周末沙龙

博文

“湘水书韵”读书会:教育与我同行(2022.04.29廖婧琳)

已有 3702 次阅读 2022-5-3 20:34 |个人分类:沙龙纪实|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时间:2022年4月29日

地点:腾讯会议

主持、撰稿:廖婧琳

供图:秦煜萱、熊乐天

参与者:余小波、刘潇华、张欢欢、胡承志、楚娟、张信、唐茜茜、徐淼、袁琳、彭悦、李泓达、张择宾、王艺霖、易凡、陈怡然、赵晴晴、仇国伟、侯瑞雪、廖俊宏、孙旺帆、张莉、梁东云、周希越、姜美霞、熊乐天、秦煜萱、廖婧琳

 

暮春四月,春服既成。钓雨耕烟,窗外一轴山水;浣花煎茶,樽前半缕书香。岳麓山下,桃子湖畔,松声、涧声、琴声、鹤声、棋子落声、雨滴阶声......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谷雨春深,喜见径草晴翠,山樱如雪,湘水余波趁取雅集于云端,虽线上相隔,亦能以诗书相亲,学以聚之,思以辩之,于隽永浓郁的书香中共赏春日。

 

不读书者总在重复同一种生活,读书者却在书中历经千百种人生。一路走来,无论是捧读名著还是荐读经典,品读心灵抑或闲读人生,阅读始终是伴随我们同行的无声教育。春日芳菲好,读书正当时。侧耳聆听湘水余波的“悦”读时光,大家都在书中收获着各自的故事与成长。

一、反思教育

“教材外的名著经典是理论宝库,需要我们反复学习和深入探究。”

历史和时代使命造就了“青年”,也定义着“青年”。五四运动的星火传承到今天,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经久不衰,共产主义理想始终是一代代青年的奋斗目标。徐淼运用《共产党宣言》中的理论框架,对“打工人”、“内卷”、“996”等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解读,带领大家一同感受这部穿越百年历史的著作对当今时代的重大指导意义。她认为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名著经典,能够帮助我们在阅读中寻找和反思自我,探索并指导生活,于该发声处发声。

“阅读有如坐下观看一部电影。”

为何寒门再难出贵子?彭悦通过阅读《我们的孩子:危机中的美国梦》、《乡下人的悲歌》的研究,跟随作者走进美国教育阶级固化的社会议题。正如推荐这两本书的徐丹老师在课上所说,阅读为我们还原并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研究问题,“没有人会拒绝坐下来看一部电影”。彭悦也将阅读之享受与个人观影习惯联系起来,把读书笔记比作有感而发的影评或“弹幕”,分享在阅读时批注并绘制思维导图,在感兴趣的作品间进行关联性比较的阅读心得。她建议大家广泛阅读、随笔记录,不要把阅读专业书籍当作一种负担。

“充满‘局限’的‘洞察’影响并塑造着‘意识形态’”

英国白人工人阶级如何能够在处于从属性社会地位的同时保有文化自信?赵晴晴也在《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中寻找答案。她通过洞察、局限与意识形态这三个环环相扣的关键词,向大家展示了作者如何从对工人阶级学生微观状态的勾勒上升到社会宏观层面的剖析,表示自己在佩服于其对研究问题的观察、分析与归纳能力的同时,更感受到质性研究的魅力,对民族志这一研究方法有了初步认识;并结合文化再生产理论与相关个案研究,从社会学视角对当今的教育现象与问题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健康的人生需要晚年养生,更需要幼年养心。”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与归宿,因此家庭教育对幼儿早期的人格引导至关重要。侯瑞雪介绍了自己在教育心理学领域的启蒙老师李玫瑾教授及其代表作《幽微的人性》。她分享了书中有关青少年犯罪及其心理问题的研究案例,提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大到学校、社会、家庭,小到未来为人父母,都应该更加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她也提到,“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病”,阅读心理类书籍也是自医自愈的过程。当我们对周遭产生困惑,或是意识到自己的状态出了问题,读书的一大好处便是为情绪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与出口,实现自我的“心灵教育”。

“坚持记住童年的人将完成一个崇高的使命——保护和尊重儿童的童性本真。”

童年的消失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文化命题。在信息媒介高度发展的时代,纯真童年消失的背后,是一个轻视读写能力,放弃文化秘密的社会。袁琳列举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的观点,从文化和文明的意义看待童年的产生和消亡,解释教育文化的异化和错位。她认为天真可爱、好奇、充满活力的人性本真不应被扼杀。保护儿童拥有自己的童年,抵制时代对儿童的戕害,不仅是父母心胸与智慧的远行,更需要教育过程中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也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这为互联网时代下的家庭亲子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理论借鉴。

二、对话心灵

“提高心智,修炼灵魂,成为更好的自己。”

心灵如何自助?仇国伟推荐了由李尚龙与稻盛和夫所著的三本成长励志类书籍:《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和《给年轻人的忠告》,与各位共享书中适用于年轻人的心理自助指南。 

他在阅读过程中摘录下十个人生道路上的成长关键词,提醒自己学术研究要甘于寂寞、持续努力、保持谦卑;遇到困难要坚强意志、摆脱妄念、直面考验;面对他人要真诚以待、心怀感恩、无私奉献;回归自身要自我激励、自我超越、自我成就,做到不应付、不逃避、不后悔。同时也告诉在座各位:心灵鸡汤类的书籍并非“食之无味,弃之不可惜”的废话文学。也许它不比名家大作经典,不如专业教材深刻,但正如作者所说,“只要这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为你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启发,它的存在就有意义”。

“心理健康的最高境界不是解决每个问题,而是带着问题去正视生活。”

我们经常对别人承诺去关注和关怀别人,却很少对自己承诺关注和关怀自己。廖婧琳通过阅读《复原力》引发对于“爱与关怀”的反思,她认为关怀的前提是“接受”。“所谓人生,不过是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面对生活中那些失控的、没有如期进行的、不能一次性解决的问题,我们如何能接受它们的存在?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试图与不同的好坏善恶缠斗?——“复原力”即是我们学会接受自己、回应问题的能力。在状况百出的现实中保持沉着冷静,从容应对;从猝不及防的人生变故中迅速恢复,重新出发;不被逆境打压,不因外界的质疑而怀疑和否定自我;在变化不断的生活里始终保持稳定与平和,关怀自己,也施之于人。有时候治愈并不一定是解决问题,而是学会和问题共处,放下执念,让时间给予答案。

“立足当下,不沉迷于臆想的未来,过好每一个明天。”

当我们置身于人群,追求进步的普遍欲求与自卑感无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如何学会自我接纳,不断更新创造幸福的勇气,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功课。易凡讲述《被讨厌的勇气》一书如何陪伴自己度过研一适应期的迷茫。她感慨:在读到“我们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时,自己是困惑的青年人,读到“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时又好像是思考的哲学家。“我们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不在于过去,而在于现在,在于我们改变的勇气。”这本书启发了她人生不是一条由始到终的线,而是一个个点的延续,使她不再关注无法改变的过去,更加聚焦于“此时此刻”的每一个点,认真地活在当下,谨慎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每一件事。

三、栖居灵魂

“世界上最让人感动的是遥远的相似性。”

没有一本书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正因如此,我们才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推翻和重建,从而找到契合自己灵魂的“避难所”。当谈及为何与如何阅读的问题,熊乐天引用毛姆在《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中所说: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人们铸造一座避难所,以逃离几乎人世间所有的悲哀。她坦言自己很长一段时间的阅读都缺乏兴趣与思考,只是怀抱功利的心态从书本中获取知识。通过与毛姆跨时空对话读书的乐趣、名家的笑谈与家国的情怀,她从作者的眼睛里照见自己和他人熟悉的影子。这种“遥远的相似性”让她重新定义“投我所好,读我所爱”的阅读本能,学会不把读书当成一件任务,而是将其作为一种短暂逃离、沉浸自我、思考人生的消遣。“用一座书房去抵抗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人最难突破的是自己的局限性。”

我们与生俱来的局限与狭隘总是容易困住自己,是阅读使我们走向辽阔和通达,不至于身陷囹圄。张欢欢分享了《世界尽头的咖啡馆》中两个有关存在意义的哲学故事:“绿海龟的故事”告诫我们要警惕“反方向的海浪”,远离生活中自我内耗的恶性循环。“高尔夫球的故事”启发我们灵活调整解决问题的闸口,学会适时转换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角度。她也谈到了自己日常读书的体悟:“个体是很容易限于时间或空间、年龄或阅历的局限性之中的,读书提供给了我们突破这种局限性的一种可能,让我们可以从更多的人、更多的故事、更远的远方、更宏大的时间和空间来不断丰富对自身更清醒的自知。”我们的人生大概率不会因为读了某一本书就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但读书却能让我们更宽容地理解这个世界。

“君子不器。”

器有形而道无形,“器”是外在形式,“道”是内在规律。只有内在规律不受外在形式的束缚和限制,人才能发挥自身能量的最大化。张择宾结合对《论语》的理解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思想转变。他认为人生不应该像一个容器,只能装下一种或几种东西,我们应该通过阅读拓展自身容器的形状,丰富内心的精神世界,在“和而不同”中学会理解、尊重与包容。对君子而言,只有以“学无止境”的态度来要求自己,不断改变、磨砺自己,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高度和境界。

四、行至远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平凡的苦难中读懂伟大人生。”

“人的苦难,不可描述,不可言说,不可表达。唯当呈现于剧中,苦难才会袭来。”梁东云与大家分享自己不同阶段的读书经历与感悟。从湘西、武汉到湖南;从沈从文的《湘行散记》、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到豆豆的《遥远的救世主》和邓小平的生平传记,他在大小人物所经受的苦难与抗争中体会着人生的平凡与伟大,获得精神的平静与力量。他将阅读的目的概括为人无限的好奇心:我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指引着我们的人生方向,不断改变和充实我们对世界的认知,甚至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性格、处事的态度和方式。这种对知识与眼界的好奇与渴求便是推动我们持续阅读的强大驱动力,启发我们在繁碌艰辛的生活中走得更远。

“只有一样东西令梦想无法成真,那就是担心失败。”

人总是羞于追求自己最渴望的梦想,或唯恐自己不配资格拥有,或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实现。秦煜萱带着对梦想的思考翻开《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在品味冒险情节的同时,更被其中具有人生导向的哲理所吸引。她向大家介绍,在这本描绘少年追求梦想的寓言故事中,每个出场人物都能够隐射到生活中不同命运的群体,让每个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实现人生目标的方式。正如书中经典的一句:“没有一颗心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来帮忙。”她也借此祝福余门大家庭里的每一位,希望大家都能为了自己所想要做的事情、所想要走的路而不断努力前行,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

“一个人有了自由的意识及‘淡漠’的态度,才能深切热烈地享受快乐的人生。”

人终其一生都在思考存在的意义,不断寻找自我与世界的平衡点,追寻生命的本真与价值。李泓达将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视作自己高中阶段的哲学启迪。他从林语堂先生热爱生命与自然,幽默率性、闲适童真的一生中看见:中国的哲学家是睁着一只眼做梦的人,是一个用爱和讥评心理来观察人生的人,是一个自私主义和仁爱的宽容心混合起来的人。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人物,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建于明慧悟性上的达观者。这种达观产生宽宏的怀抱,能使人带着温和的讥评心理度过一生,丢开功名利禄,乐天知命的过生活。这种人生理性与存在价值从吸引到指引,令他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五、为学为人

读书不觉夜已深。沙龙尾声,余老师表达了对同学们勤于阅读的欣慰之情,并从自身的读书经历与感悟出发,围绕“为何读书、应读何书、如何读书”与同学们探讨读书的意义、内容与方法。首先,在“为何读书”的理解上,余老师认为读书既有目的——在书中,我们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寻找心灵的归宿,充盈物质之外的丰满人生,让自己明白世界,看清自己,在无所依靠无所事事的时候,有一种严肃力量推动你往前走;读书也无目的——它是我们面对生活的理想态度与生活方式。读芸芸众生,济济天下;行苍苍云山、泱泱江水;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成长为深刻而有趣的自己。其次,在“应读何书”的问题上,余老师分享了自己从中学、大学到研究生期间的读书习惯,提倡大家要读经典、读大家之作,总的来说读书要求通,通有横通、贯通,横通是广泛涉猎,贯通是自上而下,先有融会而至贯通,先通后专,循序渐进。同学们现在正处于研究学习阶段,应着重以专业性、知识性的书籍为主。再次,就“如何读书”的方法,余老师提出要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书要分类读,有精读、涉猎、翻阅等不同的读法,得其大要,取其精华,把书读薄——博观约取;在阅读过程中要勤思勤记、手脑并用,“磨刀不误砍柴工”;读书不求速度,但求质量,欲速则不达。最后,余老师劝诫同学们及时当勉励,莫负读书时。

德国诗人兼存在主义学家荷尔德林曾高声唱道:“人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诗意人生,定是一生与诗书相伴。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阅读之地,那里有教育本真的意蕴,有人性生来的盈缺,有苦难与抗争的平衡;也有抛开物质的诗和远方,有灵魂深处注定不平凡的宝藏。它不仅是我们学习、研究生长的“雅典学园”,也是我们心灵、精神栖居的“瓦尔登湖”;给我们思考的灵感与指引,给我们心灵的安宁与慰藉,给我们前行的勇气与动力。有句话说得好,“那些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会突然在某一天,让人看到坚持的意义。”这也正是坚持读书的意义所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8771-1336852.html

上一篇:考研“热”下“冷”思考:聚焦考研热潮现象及其背后 (2022.04.15 熊乐天)
下一篇:课改新思 再访景弘 ——2022学年度第七期渔舟唱晚沙龙纪实(2022.5.30熊乐天)
收藏 IP: 58.20.30.*| 热度|

2 王安良 史晓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7: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