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zh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zhao

博文

核科学群英谱(19): 丹心报国的科学伉俪 张文裕、王承书 精选

已有 19192 次阅读 2022-9-4 13:01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从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前期,中国历经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军阀黑暗统治,积弱多年,然而中华民族渐已觉醒,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身怀浓烈的家国情怀,负笈海外研习西方科技,他们归国后发展传承先进科技,乃至以身许国。本文主角张文裕(1910.01.09-1992.11.05)、王承书(1912.06.26 - 1994.06.18) 两位核科学伉俪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治学严谨、丹心报国,为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       青春岁月、情投意合

张文裕1910年生于福建省惠安县涂寨镇宫后村;父母都是农民,家中兄弟姐妹8人(他排行第四),家境贫穷。张文裕因被祖父宠爱而被送去读私塾,1921年插班入惠安时化学校(现惠安实验小学)四年级,1923年毕业考入泉州培元中学,彼时家境非常贫困,然而彼时新文化运动之思想对于张文裕产生了积极影响, 他主要依靠学校奖学金和在小学兼课劳动读书。1927年他因故没能参加毕业考试,所以没有毕业文凭;惜才的培元中学校长许锡安先生给在燕京大学的同学谢玉铭教授写信,推荐张文裕以同等学历参加入学考试。然而当张文裕千里迢迢辗转到达北平时考期已过,所幸在谢玉铭努力下他在燕京大学经过补考后被破格录取。

1931年张文裕大学毕业留校任助教, 1932年升为教员;从这个时期开始,张文裕与王承书在燕京大学校园中从相识相知到相恋。1934年张文裕硕士毕业,同时考取了英国庚款公费去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根据张文裕先生的回忆[《张文裕论文选集》, 第286-295 页”关于选著及有关会议”,丁林恺整理],张文裕在燕京大学期间得到了许多前辈们的关心和鼓励,其中接触最多的是谢玉铭先生(同乡关系),而来往最密切和时间最长的是赵忠尧先生 [见《核科学群英谱(16):第一个看到正电子的学者 赵忠尧》,  见网页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4169-1349494.html]

王承书1912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殷实之家,她在6岁时和姐姐去北平培元小学读书,在学校中成绩优异,她9岁读《四书》、10岁读《左传》和《唐诗》等,尤擅长算数;1924年她考入北京贝满女中,因体弱休学一年,但是仍以优异成绩升入高中,1930年毕业被保送到燕京大学,在物理系当年招收的13名学生中只有王承书是女性,1932年她和张文裕相恋,1934年他们合作在《中国物理学报》期刊(Vol. 1, 第93页) 上发表论文Continuous records of the atmospheric potential gradient at Yenching。同年(张文裕考取英国留学资格, 次年夏天到剑桥大学)王承书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见本文注解1],又用两年时间读完了研究生之后在燕京大学物理系任助教;1937年11月因随父母避战乱去湖南湘雅医学院任讲师,不久随学院迁往贵州。

 

2、       负笈海外、学成归国

张文裕是1935年夏天到剑桥大学,名义导师是世界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卢瑟福教授 [1871.08.30-1937.10.19, 见《核科学群英谱(2):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卢瑟福》,网页为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4169-1343358.html],具体指导张文裕研究工作的是 Charles Drummond Ellis (1895.08.11 - 1980.01.10),他正是那位在集中营内受查德威克影响而从事物理学实验研究的那位英国军官[见《核科学群英谱(3):中子的发现者 查德威克》,见网页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4169-1343551.html,其它见本文注解2],张文裕的博士论文开始是用alpha 粒子轰击原子核来研究原子核结构,目的是检验玻尔 [Niels Henrik David Bohr, 1885.10.07 – 1962.11.18, 20世纪著名的物理学家] 刚提出不久的原子核液滴模型理论。根据张文裕的实验结果,原子核存在共振现象,即alpha 粒子入射能量取某些特别数值时的反应截面很大,原子核不是刚性球,而是“比较软”的客体。除此之外他还参加了两项研究,一个是Li-8 和 Be-8 的衰变机制,另一个是gamma 射线轰击原子核放出中子(gamma,n)、(gamma,2n)的核反应、O-16 的(n, p) 反应即 O-16(n,p)N-16 过程。

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及日寇在南京暴行的相关报道传到英国后,张文裕等留学生提出为回国抗日而申请提前考试,当时主考是考克饶夫特(John Douglas Cockcroft, 1897.05.27 – 1967.09.18,1951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因为张文裕事先没有做任何准备,在基础部分的成绩不理想。在库克罗夫特劝说下他复习三个月,1938年春季顺利通过考试[见本文注解3]。为了回国抗日,张文裕还利用被授予博士学位证书前的几个月自费去德国学习了探照灯技术。1938年10月张文裕结束了四年留学生活,辗转回到国内,1938年11月先在四川大学任教授、不久去西南联大任教授,后与王承书在贵州团聚;二人1939年9月结婚,婚礼由吴有训先生 (1897.04.26 - 1977.11.30, 见《核科学群英谱17:中国本土近代物理研究的先驱 吴有训》,网页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4169-1351278.html主持。

    张文裕和王承书在西南联大期间过了一段夫唱妇随的时光,他们合作分析当时能够获得的beta 衰变过程中允许跃迁、禁戒跃迁和能谱实验数据,与当时的beta 衰变理论做了比较。这些工作后来整理为两篇文章,于1942年发表在《Science Record》期刊上,王承书为这两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张文裕为第二作者。

    1940年王承书在谢玉铭先生的推荐下申请去密西根大学的“巴尔博”留学奖学金,根据规定该奖学金不资助已婚女性,后来该委员会为此破例。1941年8月王承书赴美,导师为著名学者乌伦贝克 (George Eugene Uhlenbeck,  1900.12.06 – 1988.10.31,见本文注解4)。1944年王承书完成了博士论文,并继续博士后研究。1943年秋张文裕应邀赴美,1943-1949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帕尔摩(Palmer) 实验室任研究教授,1949 - 1956年在普渡大学任教授。尽管张文裕和王承书都在美国,但是最初几年处于异地,只有在假期才能相聚。

在普林斯顿大学的近7年时间里,张文裕和同事合作(不久后同事离开,工作以张文裕为主)建立了一台alpha 粒子的能谱仪,测量几种放射性元素的 alpha 粒子能谱,在这个工作期间他和同事发明了火花室探测器,这种新型探测器后来在许多实验中被广泛使用,这是张文裕作为科学家的第一个重大贡献。根据张文裕先生谦虚而公正的自述: 许多人把发明这种探测器归功于他一个人,其实“这种新型探测器的主意是罗森布鲁姆提出的,我只是完成了设计加工、使之成为现实… … 有的文章谈到这种新型探测器时只提到我,没提到罗森布鲁姆,这是不公平的”[见本文注解5]。

张文裕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另一项研究是建立了一套纪录宇宙线的云室系统,研究缪子被物质吸收的现象,这项工作从1946年开始到1948年底才开始有一些初步结果。张文裕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两个重要结论,第一个是缪子与原子核之间没有强相互作用,因为假如它们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就会放出 alpha 粒子或质子,而这种现象没有在云室中观测到;第二个结论是当缪子停止在薄板上时,就有低能电子放出,电子的方向指向缪子停止的方向, 这项研究刊登在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21, 166 (1949)。张文裕据此提出:低能缪子被原子核俘获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原子,这种新型原子后来称为缪原子,有关缪原子的研究很快就成为原子核物理一个新的领域,对于原子核结构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迄今缪原子结构依然是获得原子核电荷半径实验数据的标准方法之一,见本文注释6],而张文裕作为缪原子的发现者而被称为缪原子领域的先驱。

与张文裕几乎同步地,从1945年取得博士学位到1956年回国之前,王承书在非平衡态统计物理领域做出了大量开创性工作,《永恒的人生:王承书传》一书中总结了王承书那段时期在六方面的科学贡献。例如她对于线性化玻尔兹曼碰撞算子的本征函数和本征值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研究气体中的声波色散和吸收问题时,给出了三级甚至部分四级近似,提出“高矩声波”概念,从而扩展了玻尔兹曼方程的应用范畴;对于激波层厚度等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进行开拓性探索等;1951年和乌伦贝克合作论文《The heat conductivity and viscosity of polyatomic gases》给出了具有内能的气体分子半经典的玻尔兹曼方程以及输运系数的形式解,后来这一理论被称为王承书-乌伦贝克[Wang - Chang - Uhlenbeck (WCU) 方程]。那段时间王承书还与乌伦贝克合作发表了一篇核物理方面的文章,刊登在Physical Review 85,684 (1952), 题目为“Is there a neutral mu-meson ?”。实际上王承书那时还有许多成果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发表,后来乌伦贝克在70年代初为她整理发表了不少成果,这些成果被国际许多著名学者所引用, 并引发了大量后续研究,至今不绝。

张文裕和王承书于五十年代初期在同行中已享有声誉,有了较高的学术地位;美国在二战结束后经济十分繁荣,在生活水平上与刚建立不久的新中国之间不可同日而语。然而,这对科学伉俪坚决不加入美国国籍,并且决心随时回归故里、报效国家,他们筹划如何尽快回到新中国,然而一直没有任何途径。直到1954年底,在世界舆论谴责下,美国政府逐步解除禁令,允许被扣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他们通过印度驻美国大使馆提出回国申请,他们二人将有用的书刊资料打成300多个六磅重的标准小包裹分批次地陆续寄到北京。张文裕和王承书在回国前夕受到许多盘问和检查,历经曲折后终于在1956年9月30日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3、       建设祖国、奉献一生

    张文裕1956年10月归国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宇宙线室主任,领导宇宙线研究。他在云南高山站领导建设了一套当时国际上规模最大的云室;那时国内没有大云室所需大面积平面玻璃,需要从法国进口;然而当时他们没有外汇指标,张文裕就用自己积攒的美元来购买。他们利用这个大云室观察到了一个可能的大质量带电粒子事例,并开展了一系列宇宙线课题研究,获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培养了我国第一代宇宙线研究人才。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他应邀讲授普通物理。1961-1964年,张文裕接替王淦昌(1907. 05.28-1998.12.10,见核科学群英谱(15):数奇难封诺奖的大学者 王淦昌,网页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4169-1348611.html)担任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中国组组长,他领导研究组从事高能中子在丙烷泡室中产生多种粒子的产生截面、衰变、寿命以及与其他粒子相互作用等研究,提出了一个重子能级跃迁图,并研究超子-核子散射过程,这些成果都处于当时国际高能物理实验前沿水平。

1964年从苏联回国后,张文裕等提出建立我国高能物理实验基地,1972年与朱洪元、谢家麟等18位科学家写信给周恩来总理,反映我国“高能物理实验几乎是一片空白”的现状。中国科学院于1973 年2月起,以原子能研究所一部为基础成立高能物理研究所,张文裕先生为第一任所长直至1984年卸任。在此期间他领导论证基地建设方案,提出的2x2.2GeV 正负电子对撞机方案获得批准,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参加了这一工程奠基仪式。在1988年对撞机投入运行后,他说:“后半辈子回到祖国只做了一件事,建造中国自己的加速器,建立中国自己的粒子物理实验基地”。自从对撞机运行至今30多年来,我国高能物理以此为起点从无到有,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张文裕先生重视国际交流[见本文注释7],他率领中国高能物理代表团出访欧美实验室, 与国际上许多著名高能加速器实验室、有关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张文裕先生是中国宇宙线研究和高能实验物理的开创者之一。在他去世后,他的母校惠安县实验小学为其塑像,并把争创“张文裕先锋中队”作为每年重要德育活动,中学母校培元中学把一座科学楼命名为“张文裕科学实验楼”。受到张文裕精神感染,他的故乡人才辈出。新加坡著名诗人和书法家潘受先生有诗曰:“慧光穿宇宙,原子早题名;世仰先知士,吾歌苦学生。衣衫记鹑孩,冻馁奋鹏程;一自渝州别,相望岁几更。

王承书在1956年10月回国后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讲授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同年11月第三机械工业部成立,时任部长的宋任穷找到王承书,希望她能调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从事同位素分离的理论研究,而当时这个技术在中国属于空白,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并严格保密。王承书说:“这项工作谁都没有干过,谁干都不容易,别人的工作都已经走上轨道,而且还带着年青的同志,只有我刚从国外回来,还是我去干,对工作影响小”,钱三强 [1913.10.16 - 1992.06.28,见 核科学群英谱(18): 中国的居里夫妇 钱三强、何泽慧先生,网页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4169-1352326.html] 在征求她意见时说:“你在统计物理学上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继续下去,前途不可限量,改行就意味着中断,对于一个科学家而言,这是一件残酷的事情,况且铀同位素分离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白,要从头摸索”,王承书回答说:“既然是从头开始,总得有人去,我去吧”[见本文注解8]。一位四十多岁的女性如此简洁、勇敢而自信地表述以身许国的重大决定,实在令人肃然端坐、油然而生敬意乃至怅然涕下!从此外柔内刚的王承书先生开始了隐姓埋名的生活,经历了长达20余年时间的夫妻分居,吃大食堂、住集体宿舍[见本文注解9]。

人们后来把王承书先生回国后取得的成就分为9个方面:核聚变领域开拓性工作以及人才培养、气体扩散研究领域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以及人才培养、回答当时气体扩散工厂设备能否生产高丰度高纯度浓缩铀的疑问、论证肯定9批启动5批出产品的启动方案--保证气体扩散工厂启动成功--比原计划提前100多天出产品,为第一颗原子弹的装料做出重大贡献、为气体扩散工厂运行提供优化方案、为新建气体扩散工厂提供优化设计方案、担任新型扩散机的总设计师、倡导开展激光同位素分离的理论研究、倡导开展离心分离的理论研究[见本文注解10]。这些成就无不浸透着王承书先生巨大心血和辛勤汗水,王先生勇担重任,有许多十分感人的事迹。 根据70年代著名小说《第二次握手》的作者张扬说:书中的“丁洁琼”人物原型有王承书、何泽慧、吴健雄等(见席学武,《永恒的人生:王承书传》, 第168页)。

王承书先生为1959年全国群英会特邀代表,是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曾任二机部大型气体扩散机总设计师、核工业部科学技术局总工程师、中国核学会铀同位素分离分会的首任理事长等。她在1994年去世后不久《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纪念王先生的文章,并配发“学习王承书”的评论员文章,此后连续两日刊发纪念文章和部分照片;《人民日报》刊发“隐姓埋名一辈子”的文章,追忆王承书先生的丰功伟绩。在她工作过的多个研究机构大楼中、在武汉市鲁迅广场上树立了她的雕像,缅怀这位鲜为人知的共和国功臣。王承书先生的事迹还被写成了小学语文S版的5年级第10册五单元的课文《隐姓埋名三十年》,这是一篇感人肺腑、对于青少年有很好教育意义的文章。

 

4、       精忠报国的科学伉俪

    张文裕、王承书两位先生早年负笈海外并取得重要学术成就,其中张文裕关于火花室探测器的发明、关于缪原子的发现以及王承书关于多原子气体热传导和粘滞性(即WCU方程)的成果都是当时物理学前沿领域中十分重要的新进展。在归国后,张文裕先生推动国内在宇宙线领域的研究、推动成立高能所并建造正负电子对撞机居功至伟,而王承书先生在原子弹研制的关键环节高浓缩铀生产过程中做出杰出贡献[见本文注解11],他们二人还在中国高能物理、中国核工业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文裕、王承书两位先生都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不过个人生活十分简朴,家里没有一件高档家具。张文裕1992年去世后,王承书以张文裕的名义捐给希望工程大约10万元[见本文注解12];张文裕还为母校培元中学捐款3万元以奖励优秀学子;王承书还把遗体捐给医学研究;两人都在生前缴纳了最后一笔党费[见本文注解13]。

张文裕、王承书两位先生一生相濡以沫,是丹心报国的科学伉俪。他们治学严谨、功德双馨,把一切全部献给了祖国。他们是中国科学家的楷模和骄傲。

 

致谢:本文作者感谢孟杰、张丰收、张焕乔、周善贵几位老师们的惠读,感谢张焕乔老师为本文提供参考资料。

 

[注解1] 1930年进入燕京大学物理系学习的13名学生,经过逐年淘汰后只有4名学生成功完成了学业。王承书名列榜首,同时还获得“裴托裴“金钥匙奖。毕业论文”Automatic continuous records of the atmospheric potential gradient”作为优秀论文发表在《物理学报》第I 卷第2期。

[注解2]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爆发时, Charles Drummond Ellis他正在德国度假, 被德国关在柏林郊外的Ruhleben 集中营,他却在那里读了不少书,而查德威克当时刚好也关在那里。查德威克给Ellis讲授原子物理,后来他们一起在那里做物理实验研究。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arles_Drummond_Ellis, 也见《核科学群英谱(3):中子的发现者---查德威克》,网页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4169-1343551.html ,那篇文章中提到的与查德威克在集中营里做物理实验研究的英国军官正是这位Ellis 先生。Ellis 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贡献是确认从在beta 衰变过程中从原子核内出来的电子为连续谱,而从核外出来的电子为线谱,这是泡里(Wolfgang Pauli) 提出中微子假说的实验基础。

 [注解3] 考克饶夫特 (John Jouglas Cockcroft)与张文裕关于博士基础部分考试有一个很有趣的对话,考克饶夫特说:“还是准备考试吧,这种结业考试对你有好处,你不是本校毕业的,是中国第一个在这里考博士学位的人。你的研究工作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对于你过去在中国训练情况并不清楚。考核一个人的水平,考试是一个好办法。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考试的国家,我们英国的文官考试就是从中国学来的。听过说中国别的学生也不重视考试,李国鼎就跑了。我考虑还是请你再准备一下,用三个月功夫再考一次好不好?“,张文裕只好同意。他到了1938年春天参加了考试,顺利通过。见《张文裕文集》,“关于选著及有关的回忆”,第289页。

[注解4] 乌伦贝克(George Eugene Uhlenbeck ,1900.12.06 – 1988.10.31)在1925年与古德斯密特(Samuel Abraham Goudsmit, 1902.07.11 – 1978.12.04) 一起提出电子自旋和自旋磁矩概念,被称为没有得过诺贝尔奖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注解5] 火花室由若干根金属丝组成,室里充有特殊气体,金属丝加有高压,只对于游离大的 alpha 粒子敏感,对 beta 粒子不灵敏,alpha 粒子穿过时就会引起放电产生火花,这是最早的火花室探测器。据张文裕本人说,火花室的思想是一位法国同行 S. Rosenblum提出的。这种新型探测器是他们首次系统测量alpha 射线能谱并了解其衰变机制的关键设备,见《张文裕文集》, 第291页。这种新型探测器以其直观耐用、高位置分辨率、信号可用电子学读出并易于处理等优点,很快成为高能物理实验中广泛使用的探测器之一,并为后续的计数探测器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为了纪念这一发明,有人把这种火花室探测器称为“张室”。利昂-莱德曼 (Leon Max Lederman, 1922.07.15 – 2018.10.03) 等证实轻子二重态结构的实验就是使用火花室探测器进行的(该实验成果导致他们获得了1988年诺贝尔物理奖)。

[注解6] 缪原子是物质的一种新形态。缪子与电子一样带负电荷,然而缪子的质量是电子的207倍;低能的缪子被原子核俘获后形成缪原子时,缪子的轨道半径只有电子相应轨道的207分之一;也就是说,缪子离原子核要近得多,对于原子核内电荷分布十分灵敏,因此可以用缪子作为探针研究原子核结构、特别是原子核的电荷半径,缪原子测量是迄今为止提取原子核电荷半径的标准方法之一。在张文裕1949年宣布发现缪原子之后,著名学者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 1911.07.09 – 2008.04.13) 同年关于缪原子在Physical Review 和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发表3篇论文。当时全世界有多个研究组研究缪原子,著名学者吴健雄[见核科学群英谱(6): 无冕女王 迈特纳和吴健雄,网页: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4169-1344360.html ]等花了近20年时间测量缪原子,总结了3卷书,称为缪子物理(muon physics),见《张文裕文集》,“关于选著及有关的回忆”,第292页。

[注解 7] 1978-1981年高能所派出了420余人次出国进修学习、工作和考察。1979年邓小平访美时方毅副总理代表国家科委与美国能源部签订了“在高能物理领域进行合作的执行协议”,并成立了中美高能物理联合委员会,张文裕先生担任了第一、二届中美高能物理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见 郑志鹏、蒙巍,“张文裕:名垂科学史的中国实验物理学家”一文,中科院之声 微信公众号。

[注解 8] 席学武 编著 《永恒的人生  王承书传》,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5年9月第一版,第54-55 页.   

[注解 9] 王承书在京郊工作,每周回家一次。根据王承书的学生、原轻工业部副部长段存华的回忆,“王老师往往是最早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 …”(见席学武 编著 《永恒的人生  王承书传》,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5年9月第一版。第164页)。从1963年开始,她按月将工资中大约四分之三(200元)缴纳党费(见《永恒的人生  王承书传》,第177页)。她还把出差补贴、奖励和稿费全部捐给单位购买书籍和文具用品,在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还自己花钱买纸张供理论工作人员使用(见《永恒的人生  王承书传》,第156页)。

[注解 10] 席学武 编著 《永恒的人生  王承书传》,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5年9月第一版,第165-166 页.

[注解 11] 1966年国庆节王承书作为对于国家建设有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被党中央国务院请上天安门城楼观礼,聂荣臻元帅向毛主席介绍王承书时说,她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装料做出巨大贡献,毛主席说:“这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女功臣。“ 见刘丹,《中国科学报》,2013年1月4日第五版面。

[注解 12] 1992年张文裕去世前与王承书约定:不给儿孙留任何遗产,将他们一生积蓄捐给希望工程。张文裕去世后,王承书把10万元以张文裕的名义捐给希望工程,为当时国内个人捐款额度最大的一笔;不久西藏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建成文裕小学。见刘敬智,《光明日报》, 1994年7月25日 第一版面。

[注解 13] 在王承书先生的遗书中第二条“遗体不必火化, 捐给医学研究或教学单位,希望充分利用可用的部分”,存款中除留给大姐补贴生活部分外,零存整取的作为最后一次党费(7222.88元),见席学武 编著 《永恒的人生  王承书传》,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5年9月第一版。第180页. 张文裕先生临终前缴纳最后一笔党费为2万元,见 “中共泉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泉州市监察委员会网站 – 专题专栏:“张文裕:学成只为报效祖国的院士”(2020年3月18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4169-1353960.html

上一篇:核科学群英谱(18):“中国的居里夫妇” 钱三强先生、何泽慧先生
下一篇:原子核科学与技术的“真相”
收藏 IP: 101.224.229.*| 热度|

15 王涛 武夷山 李志宏 史晓雷 崔锦华 吴雷 夏辉 郑强 郑永军 刘钢 张晓良 信忠保 晏成和 孙颉 池德龙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9: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