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1010019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101001912

博文

MCB群英谱:总论

已有 3057 次阅读 2022-1-18 09:03 |个人分类:科研机构|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MCB群英谱:总论

 

儿子2017年10月进入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Department of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简称MCB)做博士后,当时就想对该系做一番探究。可是,直到2021年收集了比较多的资料后,才动手写这组系列,作为世界著名科研机构案例研究的素材汇集。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埃里克贝齐格(Eric Betzig)博士曾经说:“就科学和工程研究的广度而言,我想不出地球上还有比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更好的地方了。我在接受新的挑战,这是一个寻找新方向的完美地方。”MCB的教学和研究活动涉及细胞生命的分子结构和过程,以及它们在活生物体的功能、繁殖和发育中的作用。就学科而言,该系涵盖了广泛的专业领域,包括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遗传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肿瘤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神经生物学。

MCB的系主任是两人联合,一个是David Drubin(大卫·德鲁宾)教授,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另一个是Iswar Hariharan教授。此外,还有几位负责人:多元化,平等与包容委员会主席Diana Bautista(戴安娜·包蒂斯塔)教授,本科事务委员会主席Abby Dernburg (艾比·德恩堡)教授,博士后事务主任Susan Marqusee教授-,研究生事务委员会主席 ElçinÜnal教授 ,行政和运营总监Mark Jenkinson(马克·詹金森)。

MCB是一个超级大系,全系在册人数137人,其中在聘教授 107 人(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18人,诺贝尔奖得主3人),讲师4人,校内其他学术单位的兼职教授11人,此外还有名誉教授11人 ,荣誉教授4人 。在该系产生过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现在都在该系工作,一位是化学奖得主,一位是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还有一对师生,现都离开了,她们是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MCB分为五个部门,由各部门代表组成的部门委员会为治理、监督研究生事务,整合课程与基础设施设施,组织学术研讨会系列与年度总结会。

1.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与结构生物学

该部门从事细胞代谢产物生物化学的高级研究;酶催化;生物大分子,尤其是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复杂细胞装配体的超分子组织,包括转录和DNA复制蛋白,生物膜;以及调节诸如染色体折叠,蛋白质分泌和细胞内信号传导等生物过程。这些问题正在从细菌和噬菌体到酵母再到人类细胞及其病毒的系统中进行研究。

该部门负责人是凯瑟琳·柯林斯 (Kathleen Collins)教授。该部门是MCB最大的部门,有32人,其中霍华德·休斯研究员7人,诺贝尔奖得主1人。隶属该部门的著名科学家有: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杜德拉(Jennifer A. Doudna),在MCB工作期间做出“重写生命密码“的科学贡献;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现任主席钱泽南(Robert Tjian);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6届毕业生周强。

2.细胞与发育生物学

该部门主要研究细胞成分(例如膜,细胞器,染色体和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过程,例如上皮运输,细胞运动,有丝分裂,蛋白质靶向和分泌,干细胞可塑性和真核细胞周期控制;肿瘤生物学 ,细胞生理;细胞极性的起源;以及在胚胎发生和细胞分化过程中轴形成,形态发生运动、命运确定以及基因调控的分子和细胞基础。

该部门负责人是Matthew Welch教授。该部门有26人,其中霍华德·休斯研究员4人,诺贝尔奖得主2人。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兰迪·谢克曼(Randy W.Schekman,1948年12月30日- ),曾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主编;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埃里克·贝齐格(Eric Betzig,1960年1月13日-)。他获得诺奖的工作不是在MCB做出的,贝齐格2017年加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任职。和贝齐格一起加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还有他的妻子吉娜(在该系的神经生物学部门)副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9届毕业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7届毕业生罗坤忻(Kunxin Luo)教授;2009年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MacArthur Genius Awards)、1997届清华大学毕业生何琳(Lin He)副教授。

 

3.遗传学,基因组学与发展

该部门使用遗传,分子,生化,计算和基因组方法探索遗传学,进化和发展的基本机制。包括转录,RNA加工和翻译的基本机制,以及它们的控制。基因调控网络的结构,功能和进化;动物信号传导和模式形成机制的起源和进化;基因组的复制,结构,动力学和进化;胚胎模式的形成和形态发生,包括细胞命运的控制;基因组水平的调控机制,包括性别确定和剂量补偿,自然和人工种群内的遗传和基因组多样性和变异。

该部门负责人是Craig Miller教授,有教授22人,其中5位霍华德·休斯研究员。

 

4.免疫学与发病机制

该部门对免疫学与致病学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了解小鼠和人类的免疫系统。各种分裂成员对细胞表面受体的结构和功能,抗原受体基因的组装以及免疫识别的其他方面感兴趣。此外,我们专注于癌症,细胞凋亡,组织移植,自身免疫和传染病的免疫监控。该学院提供了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现代分子和细胞免疫学培训计划,该计划有助于并受益于与其他部门进行的生物化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等相关领域研究的紧密联系。

该部门负责人是Greg Barton(格雷格·巴顿)教授,有教授12人,霍华德·休斯研究员1人。

5.神经生物学

该部门从事神经科学的高级研究,从分子水平到集成和计算水平。正在研究的特定主题包括:离子通道的分子和生物物理分析;受体和信号转导机制;突触的形成和可塑性;控制神经细胞的命运和模式形成;神经元生长锥引导,目标识别和再生;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系统中的感觉处理机制;以及神经网络的发展和功能。研究的制剂范围从培养细胞到简单的无脊椎动物系统和模型遗传生物,再到哺乳动物的大脑皮层。该学院提供了一种综合的方法来培训现代神经生物学,涉及分子和经典遗传学的使用;分子,生化,细胞生物学和解剖学方法;电生理和生物物理技术;功能基因组学;先进的光学成像;和计算分析。

该部门负责人是Daniel Feldman教授,共18人,霍华德·休斯研究员1人。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1989届毕业生杨丹(Yang Dan);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9届毕业生吉娜(Na Ji)副教授;此外,神经生物学荣誉教授蒲慕明已经在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任职,并恢复了中国国籍。

    MCB群英谱只选择了我们感兴趣的教授(诺奖得主、华裔科学家)做了简单介绍,详细的人物描述见后续文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6423-1321520.html

上一篇:曾随萧师学哲学 (下 )
下一篇:MCB群英谱:勇敢的挑战者兰迪·谢克曼
收藏 IP: 180.111.229.*| 热度|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6: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