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ur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ury

博文

规律、周期、旋回

已有 2258 次阅读 2021-12-19 10:18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标题借鉴了Zachos的经典文章中的“Trends,Rhythms,Aberrations”


虽然之前就已经觉得哲学思想能够指示科学实践,但是还是想尝试去探讨一下自然科学和哲学


为什么想要去讨论一下这个话题呢?因为在最近做旋回地层学研究,受旋回”周期思想“的影响,认真思考了一些东西,也发现很多事情都都有内在的规律——周期、韵律、旋回


让我联想到道教中的两仪图,其很好地解释了这一周期性: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再仔细想,又觉得这个”道“字就很有意思


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专门查了一下


”道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情况“ ——百度百科


“万事万物的运动轨迹”——难道是基于统计学得出的规律?


“事物变化运动的情况”——又像是基于无数过去样本对未来的预测?


结合两仪图的周期性,我大胆理解了“道”为包罗万象的客观规律和真理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万物在开始的时候,一切都是最简单的,经过衍化后边的复杂”


我们在科学研究中,往往会提出很多的模型来讨论和解释一些复杂的自然过程,理想的模型在一开始往往是比较简单的,追着我们要追逐“终究真理”,我们开始考虑越来越多的影响因素,往模型中加入越来越多的参数,至于到后面显得无比复杂。最初的理想模型意味着“少而精”,衍化到后面的模型意味着“多而广”,两者是一对矛盾,也是一体的两面。从理想模型到复杂模型,其发展壮大过程,正如两仪图中从阳弱到阳盛,但阳盛过后则是阴弱,进入到了下一个循环当中。因此,我们也会发现,一个模型衍化到最后往往被另一个更加简洁的模型所代替。


如果把“道”理解为规律、周期、旋回的话,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尺度来讨论一下这种隐藏的规律,也分为天道、地道、人道——故可理解为自然界中的运行法则和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


天道天行有常,恒星的消亡和诞生,行星的自转和公转,行星的演化等等都各自有规律。如今的宇宙大爆发理论我们认为宇宙形成于130亿年,那么在130亿年前是否有前一个宇宙的消失,又或许在无数亿年后如今的宇宙消失,再一个新的宇宙形成,其中恒星不断演化、不断迭代。在big bang之后的一个行星系形成,从毫无生命衍化到宜居星球,再衍化到毫无生命,这种时间尺度的旋回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地道地球尺度的变化与旋回。威尔逊旋回,超大陆聚合之后就意味着要分解,分解之后的大陆亿万年后再次形成超大陆;冰期间冰期不断旋回,“冰期都来了,间冰期还会远吗?”;亿年尺度的暖期和冰期的交替——石炭二叠的古生代冰期,侏罗白垩的中生代大暖期,第四纪的冰期;生物的灭绝与演替、进化——太阳系经过银河系悬臂发生的五次生物大灭绝与其之后的生物复苏。以及旋回地层中研究中,地层古气候替代指标记录的天文轨道的周期信号,40万年和10万年的长偏心率周期、4万年的斜率周期以及2万年的岁差周期。


人道—这其实是最复杂的....也是我目前无法看明白的,就不尝试讨论了,有机会应当向学习社会学的老师和同学请教


总之,一个思想:规律、周期、旋回!或许说万事万物都逃不出此这三个词。易经-坑龙有悔、周易-两仪图,在中国古人对于哲学的研究中,也同样强调这样一种思想。


那么,如何能获得对于事物存在规律、周期的认识呢?古人把这种过程看作为,修道——得道之人就是洞悉世间万物运行规律与法则,顺势而为而已。朱熹认为,“格物致知”,道在外在事物中,一日格一物,一日多一道,岁月可长,道数见长。例如阳明格竹,如悟要留清白在人间高尚品格算格物成功,可惜他未成功;明天格花,格出化作春泥更护花算格物成功,但关键就在于并非不是什么事物都能格出真理来,若是对于竹和花能有此认识,全是我内心中有此想法,反之,若内心无此想法,格物致知则无法或者事物发展的真正规律。


王阳明认识,致良知,心即理,事上磨,不假外求,吾心即是真理。其实道都在你心中,但你没有挖掘,你需要在通过事情的磨练来挖掘你内心的良知(此处良知指认识),以此来增加对道的认识。因此关于真理,不需要从外界的事物中获取,其存在于你心中,遇到不同的事,激发出你内心中不同的认识,这也偏于唯心


因此,借用曾国藩的一句话:“大抵谓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获取事物发展规律与真理的过程也一样,唯有实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0972-1317187.html

上一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收藏 IP: 36.112.205.*| 热度|

4 尤明庆 谷云乐 黄河宁 罗春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2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