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chuang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chuangw

博文

疫情是否能够叫醒"酣睡人"?——从《寂静的春天》到《另一个寂静的春天》

已有 2722 次阅读 2022-12-17 21:58 |个人分类:生态哲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疫情是否能够叫醒"酣睡人"?

                                   ——从《寂静的春天》到《另一个寂静的春天》

导读:2020年的春天,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使城市和乡村被某种怪诞的寂静笼罩着。此次大疫及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改变和影响,迫使人们追问人类与野生动植物、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究竟应是怎样的关系,以及人类究竟如何在地球上健康安全生活。一定意义上,正是现代性社会“宰制自然”的生产方式、效用主义的科技转换应用以及全球化的普遍交往致使自然秩序失衡和生态环境紊乱,导致疫情在全球范围的爆发、传播和扩散。因此,生态地思考文明,必然诉求走出现代性张扬人类主体独断论式“宰制自然”的价值思维,形塑拥有谦逊生态智慧的新人类,探寻走出新冠疫情影响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觅寻后疫情时代社会生活合理的打开方式。

查看源图像 

2020年的春天,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的《寂静的春天》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因为在这个春天,城市和乡村被某种怪诞的寂静笼罩着,国际著名环境思想史学家、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称其为“另一个寂静的春天”。 在新型冠状病毒全球蔓延的4月,唐纳德·沃斯特应《中华读书报》之约,撰文《另一个寂静的春天》。文中唐纳德·沃斯特比较了2020年新春新冠疫情笼罩下抗疫式“寂静的春天”与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对“明日寓言”的症候表征、症起溯源和治症寻方的殊同辑别,寻因问诊新型冠状病毒全球蔓延的病患机理,警醒现代人当保有智慧与谦逊的品质,学会生态地思考文明。

一、一场令人“耳聋声闭”的寂静

唐纳德·沃斯特认为,刚刚到来的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首个春天,打开方式带着一些恐怖的特别,全世界被“某种怪诞的宁静笼罩着”,“各国政府要求公民宅在家中,避免不必要的旅行,远离大型聚会”。[1]一时之间,“城市街道、乡村高速、锃亮的机场、新一代的高铁显得空荡荡”[1]等等,我们的星球仿佛按下了“暂停键”。与此同时,人类的被禁足却也带来野生动物们回归城市,白天鹅、海豚悠闲地游走在水城威尼斯,野猪、梅花鹿等闲逛于闹市的大街上。不仅如此,疫情笼罩之下人们居家隔离、生产停顿以及相关经济活动放缓,带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数量有明显的下降。于是乎人们惊异地发现自然生态在疫情中由于人类活动的减少而恢复向好,有人惊叹自然恢复生机原来如此简单。

可以看出,在这个春天里,一方面,人类因“口腹之欲”滥食滥捕野生动物,造成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类,呈现着抗疫式人类活动的“寂静”;另一方面,由于人类活动的减少,野生动物们“误闯误入”人类生存之境,呈现着闹市中动物们的“狂欢”。此次大疫及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改变和影响诘问着现代人,迫使人们追问人类与野生动植物、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究竟应是怎样的关系,人类究竟如何在这个生命地球上健康安全地生活?

其实,正如蕾切尔·卡逊所揭示的,从地球上第一个生命体诞生起,“生命的历史就是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2]5在史前时代,很大程度上,地球上植物和动物的自然形态和习性是环境影响和造就的,而生命改造环境的反作用则是极小甚微。直到人类出现之后,生命才具有了改造其自身周围环境的异常能力,但也仅限于局部区域和有限的影响。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借助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改变环境和介入自然的能力发生着质的改变,温室气体剧增导致全球变暖、南北两极臭氧空洞的不断扩大,高污染高排放工业化生产发展方式使得空气、土壤、河流和海洋受到污染破坏,人工合成化学药剂的不合理使用更使生命物质遭受污染。故而,在《寂静的春天》里蕾切尔·卡逊发出警告,如果“人类整个环境已由难以置信的潜在有害物质污染,这些有害物质积蓄在植物和我动物的组织里,甚至已进入生殖细胞,以至于破坏和改变了决定未来形态的遗传物质”[2]8。可以说,现代科学技术的实践应用正在介入改变着生命的原有形态,造成自然生态失衡,改变着人与自然基本关系,其中势必隐藏着不可避免的安全风险,只是潜在隐患往往只有在危及人类安全的时候才会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概而言之,此次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不仅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环境安全,疫情之下人们居家禁足,社交活动有效隔离,外出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等等防控举措,只在于有效遏制病毒的传播和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更为深远的在于,疫情之下的社会寂静带来的是经济社会发展被迫减速,广大民众生计生活的窘迫,将使人们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全面调整。这样的意义上,唐纳德·沃斯特说,“这场席卷我们的城市与乡村的寂静可能成为一场令人耳聋声闭的寂静”[1]

二、寂静背后的“邪恶魔咒”

此次大疫,由于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类及其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感染传播,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在唐纳德·沃斯特看来,2020年全球抗疫式寂静的春天与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关于人类文明的“明日寓言”有相通之处。《寂静的春天》讲述了由于人工合成化学药剂滴滴涕及其他杀虫剂或化学药品大量使用,带来“一些不祥的预兆降临到村落里:神秘莫测的疾病袭击了成群的消极,羊群病倒和死去。到处是死亡的阴影,农夫述说着他们家人的疾病,城里的医生也愈来愈为他们病人中出现的新的疾病感到困惑”。[2]2可以说,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寂静的春天”对寻因问诊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全球蔓延的疫情缘患病机理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在《寂静的春天》中,蕾切尔·卡逊以滴滴涕为例,讨论了人造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地球环境的潜在危害。现代科学技术在揭示自然无穷奥秘进程中,新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不断从实验室涌出,人们发达的大脑在实验室里就可以创造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物质。其中,这些化学物质中的一部分被创造出来用于杀死昆虫、野草、啮齿动物和其他一些用现代日常用语称之为“害虫”的生物。人工合成化学药剂的发明制造原本基于现代科学技术消灭一种害虫的美好愿景,然而导致的结果却是地球生命之网的全体毁灭,“我们已经看到它们污染了土壤、水和食物,它们具有使河流无鱼、林中无鸟的能力”。[2]184一定意义上说,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是对工业文明未来的预言。

11.jpg

与上述不同,2020年春天的寂静缘起于某种危险的病毒,一种以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其传播主要通过人与人接触传播,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途径之诡异,一时间令人们措手不及。时至今日,人们仍未准确溯源到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及其宿主生物,没有清楚追踪到它如何由其本然环境寄宿到达人类生活环境,也没有成功寻找到抑制病毒的有效药物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案。对此,唐纳德·沃斯特认为,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新寂静“源自工业文明惯常的尖嘶、咆哮和轰鸣”[1],正是现代性社会“宰制自然”的生产方式、效用主义的科技转换应用以及全球化的普遍交往致使自然秩序失衡和生态环境紊乱,导致疫情在全球范围的爆发、传播和扩散。

其一,现代文明一再突破和改变着人与微生物、植物、动物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应有界限。有研究表明,流行病往往开始于人类同动物关系出现扭曲的时候。从历史上看,在75%的流行病中人与动物关系紧张占据核心位置。此次开始爆发于武汉的新冠疫情,从各方面的流行病学调查来看,新冠病毒来源于华南海鲜市场,野生动物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有研究表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源可能是穿山甲、竹鼠、獾一类的野生动物[3]。在自然环境中,野生动物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天然宿主,同时,野生自然环境使人类与病毒保持着安全的距离。但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干预,改变了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关系,人类与病毒的安全界限被打破。据《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在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我国有着“森林卫士”之称的穿山甲在过去20年里数量减少了90%。最为直观的感受是,人们已经很难在野外看到穿山甲实体了[4]。由于人类过度捕杀、生存环境被破坏、自身繁育效率低下等因素,过去几十年,穿山甲的数量急剧减少。唐纳德·沃斯特告诫人们,新型冠状病毒这次爆发某种意义上警醒人们,人为地破坏自然环境,滥杀捕食野生动物,戕害物种生态必然导致自然生态的失序和混乱,从而危及人类社会的健康与安全。

其二,现代科学技术“短平快”实践应用转化,及其片面的效用主义价值追求,隐藏着不可避免的技术隐患与社会风险。近段时间,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部分地区的出现暴露着冷链食品的卫生状况和管理监管措施存在隐患。冷链食品加工是随着全球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需要而出现的,也是速冻食品加工技术和食品冷藏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新冠肺炎疫情当下,对食品冷链全球贸易、冷冻食品的生产经营都应该提出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相关的标准规范。规范的制定不仅仅针对新冠肺炎的预防,更对全面提升食品冷链的卫生状况和预防疾病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发展在改善着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的同时,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效用主义价值取向以及社会管理机制不完善,也隐藏着不可避免的技术隐患与社会风险。因此,需要合理避免和有效应对,使科学技术披上“向善的铠甲”。

其三,全球化便捷快速的物资、信息和技术流通以及人员往来,也使得风险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在“地球村”时代,现代交通物流的高速发展,人员往来的快速便捷使得时空距离明显缩短。与此同时,全球化人员、物资、信息和技术往来互通中不可避免带来外来物种入侵,增加瘟疫传播的风险。近年来,不断有流行病的全球传播、爆发和扩散,比如艾滋、登革热、埃博拉、塞卡、中东呼吸征等病毒的流行爆发和全球传播。而新型冠状病毒仅是这些震撼世界的流行病中的一种。一定意义上说,2020年春天的寂静是全球化的普遍交往致使现代社会不确定性风险“爆发”的又一次集中体现。

综上所述,新型冠状病毒全球蔓延带来的这个抗疫式“寂静的春天”,表征的是现代性社会整体的寂静,不只是限制了人们社交活动,减速了经济社会发展。寂静背后的“邪恶魔咒”当是工业文明以来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指引的社会发展观念理念、科技价值取向及其生产实践方式。因此,探寻走出新冠疫情影响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觅寻后疫情时代社会生活的合理打开方式是摆在人们面前最为紧迫的时代课题。

三、叫醒寂静中的“酣睡人”

可以说,20世纪60年代,蕾切尔·卡逊描述的死寂的春天,看似是人工化学物质对自然的戕害,其结果是人与自然斗争的两败俱伤。2020 年春天新型冠状病毒全球蔓延带来的抗疫式“寂静春天”,看似是人类与流行性病毒的生死较量,其实质是失衡自然带来的风险爆发。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丰裕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然的本来样态,造成对地球自然万物及其生态系统的致命伤害,这其中人类也不免遭殃。正如阿尔贝特·施韦策(Albert Schweitzer)在《敬畏生命》中所警示的,“人类已经失去见和自制能力,人类自身将毁灭地球并随之而毁灭”[2]扉页

生态灭杀,只会带来更大的生态混乱和安全隐患。面对新冠肺炎的全球蔓延,于是有人“疾呼杀灭所有的蝙蝠,清除掉世界上的病毒与细菌,甚至有些人呼吁的竟只是对那些负罪的动物进行生态灭杀”[1]。其实,生态灭杀显然是一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简单粗暴的错误解决问题的方式,误将疫情的罪责归咎于动物,而不是从人们生产生活实践寻找原因。生态灭杀无异于“饮鸩止渴”,现实中不乏这种错误做法的惨痛教训。在《寂静的春天》中,蕾切尔·卡逊揭示了人工合成化学药剂氯化氢和有机磷酯成为对付昆虫的“利器”被实验室制造和广泛应用,意图消灭一种害虫,结果却带来的是春天里的“鸦雀无声”。正是这种简单的滴滴涕药物灭杀,物复仇式的问题解决方式,造成了整个自然生态系统污染难以恢复和地球生命之网“千疮百孔”。

同样,在《沙乡年鉴》中,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讲述了郊狼在北美大陆消失的故事。猎人们简单地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意味着猎人的天堂”。[5]146结果在消灭了狼的地方,“所有可吃的灌木和树苗都被吃掉了,……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人给了上帝一把剪刀,并禁止了所有其他的活动。那渴望着食物的鹿群的饿殍和死去的蒿草丛一起变成了白色”。[5]147可以说,狼群的消失并没有带来鹿群的繁盛,随之“我们有了沙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了大海”[5]147。正是在日益兴起的现代环境保护运动之下,人们开始不断地理解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在《瓦尔登湖》中所说“世界的启示在野性中”[5]148,也在越来越惨痛的教训中读懂“狼的嚎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5]148至此,土地伦理学被奥尔多·利奥波德提出,呼吁现代人要学会“像山那样思考”,道德的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诗意地栖居于地球。

12.jpg

疫情当下同样如此。我们需要再一次考量,这场大疫如何会发生及其背后的根本原因,以及症结实质究竟何在?新冠疫情肆虐下这个寂静的春天告诫人们,自然平衡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力量。重新认识大自然,反思人类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对待病毒一定不是简单的杀之而后快。故而,正如唐纳德·沃斯特所说,灭杀所有的蝙蝠,那些在很多情况下被诅咒的看似不祥的生灵,既对蝙蝠不公平,也不会令我们更加健康;更有可能的是,由于增加了生态混乱,情况会变得更糟”。[1]19世纪以来的生态灾难史昭示着我们,对待新型冠状病毒如果采取简单的生态灭杀,带来的将会是更大的生态混乱和安全隐患。

疫情之下,我们当学会谦逊对待自然。其实,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早就写道:“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世界的生命一片死寂。这完全是人类自己的作为”。[2]3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看似是新型冠状病毒与人类较量的焦灼,其实是失衡自然对人类的惩罚。而且在其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当罪责难逃。唐纳德·沃斯特认为,“讨论新型冠状肺炎,我们的视野必须超越城市、工厂、医院,看到大部分动物生存的地方——野生森林、草原、沼泽与河谷,或者(现在更有可能的)大小不等的农场,包括那些被称为饲养场之类的禁闭动物的设施。无论是野生的,还是乡村的环境中发生的生态剧变都会导致动物患病,也正是那些罹病的动物令人类生病,即使我们从未接触甚至见过它们”。[1]这必然要求我们要拯救文明于危险而失控的自然,应当学会谦逊地对待自然,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当下人类生活的合理打开方式。托马斯·希尔(Thomas Hill)认为,“人们常常认为总是破坏自然环境的那些人必定没有正确的理解自己在自然秩序中的位置,因此一定要么无知,要么没有谦逊的品质”。[6]

谦逊地对待自然,首先意味着人类必须反思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必须承认其他自然万物的重要性。现代进化论和生态科学揭示人类只是地球生命历史进化的重要成果之一,是自然生命万物中的普通一员。故而,谦逊地对待自然会使我们站在生态系统的完整与和谐的视野中重新审视自己,摒弃人类“唯我主义”的自负和无知,正确理解人类与自然万物的关系。

不仅如此,谦逊地对待自然还意味着人类必须走出现代性“宰制自然”的生产生活实践方式,超越人类中心论的价值观和实践观。社会发展实践不能只聚焦人类的“唯我”利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无节制地开发资源、肆意戕害生命、破坏生态环境。谦逊地对待自然诉求的经济社会实践是一种伙伴式的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实践方式 。

综上所述,新冠疫情使我们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告诫着现代人“只有当这个生命行星是安全健康的时候。我们人类方可安全健康”[1],我们不仅要探讨疫情之下的社会生活,还当探寻走出疫情的社会生活,以及觅寻后疫情时代的社会生活。不管怎样,人类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中,只有走出现代性张扬人类主体独断论式“宰制自然”的价值思维,形塑拥有生态智慧的新人类,文明圣火才会薪火相传。

愿这个星球上最拥有智慧的人类,能够处理好人类自身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

愿抗疫式的寂静春天,能叫醒“酣睡”中的梦中人!

愿后疫情的人们,从此学会生态思考文明!

参考文献

[1]唐纳德·沃斯特.另一个寂静的春天[N].中环读书报,2020-4-29.

[2]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中国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是野生动物[N].中国新闻网,2020-1-22(http://www.chinanews.com/gn/2020/01-22/9067037.shtml).

[4]穿山甲保护升级背后:因“食药之用”被大量捕杀,种群锐减[N].澎湃新闻,2020-6-6(https://www.sohu.com/a/400073004_260616). 

[5]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侯文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6]李建珊,王希艳.托马斯·希尔的环境美德伦理学思想解析:谦逊地对待自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43-49.

 微信图片_20221202221017.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40942-1368264.html

上一篇:奥尔多·利奥波德论狩猎的伦理
下一篇:奥尔多·利奥波德大地伦理学的经济主义批判
收藏 IP: 218.26.34.*| 热度|

7 许培扬 尤明庆 谢钢 崔锦华 周忠浩 郑强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1: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