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科学,独立思考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mluo0922 学习原子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从事生物医学工程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202.113.11.*   [46]杨正瓴   2013-12-25 17:31
祝罗教授新年快乐!
我的回复(2013-12-25 17:52):谢谢
IP: 222.87.23.*   [45]ybtr3929   2013-12-25 15:03
圣诞快乐
IP: 183.4.42.*   [44]sijin2012   2013-12-15 23:46
理解和完善量子力学理论必须“跳出现象看本质”,粒子的自旋效应才是一切量子现象产生的本质所在。路过建言,不妥处,望老师海涵!
我的回复(2013-12-16 09:12):你说得有道理,微观相互作用体系中粒子的自旋是必然的。
IP: 222.87.23.*   [43]trtr3939   2013-9-30 11:58
节日快乐
我的回复(2013-9-30 13:50):谢谢,国庆快乐!
IP: 222.87.23.*   [42]trll1   2013-8-22 15:08
谢谢,烦请老师多多指导
IP: 222.87.23.*   [41]trll1   2013-8-22 09:07
http://pan.baidu.com/disk/home#category/type=4——罗老师,你试试这个地址
我的回复(2013-8-22 10:25):你的文章已经下载了,有时间我好好看看。谢谢分享你的学术观点!
IP: 222.240.186.*   [40]zhouyinbing88   2013-8-21 11:05
愚以为光就是物质的本源。光的频率或者说能量就是物质质量的度量,光能就是一切物质能量的本源!抓住光就是我们理解物质秘密的关键!抓住光借助相对论我们就可以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和理解这个世界!有网友在我的新浪博客评论说!物理统一论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让现代物理发展陷入困境!!我想问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哪?愚以为根本的缘由是爱因斯坦之后的理论家们只注重了爱因斯坦思想中物理的数学化的思想!而忽视了相对论和光量子理论中物理思想的真正内核!光!忽视了对光量子与实物粒子的统一性的思考!如果能够注意到这点,我相信我们在统一场论方面才会有真正实质的突破性的认识!
  具体请读http://bbs.sciencenet.cn/thread-1219737-1-1.html
http://blog.sina.com.cn/u/1880118782
IP: 222.87.23.*   [39]trll1   2013-8-20 09:30
老师,这是我的另一篇新观点——http://tieba.baidu.com/p/2542281331,请老师多多指导
我的回复(2013-8-21 17:45):文件下载不了
我的回复(2013-8-20 12:36):好的
IP: 61.183.154.*   [38]赵国求   2013-4-19 11:35
有时间,请看看我的博文3,好吗?

留言板
我的回复(2013-4-19 12:03):好的
IP: 59.174.149.*   [37]赵国求   2013-4-5 11:02
请看新博文。
我的回复(2013-4-5 12:22):好的,认真学习。
IP: 61.183.144.*   [36]赵国求   2013-4-1 09:00
电话收到。谢谢!
我的回复(2013-4-3 08:57):不必客气!
IP: 60.190.210.*   [35]ccgoodluck   2013-3-27 22:11
我发的帖子:http://bbs.news.163.com/bbs/mil3/84102775.html
我的回复(2013-3-28 09:28):看过了,你还是很认真仔细地想问题的,飞碟的问题我没有想过,不好意思。
IP: 111.3.25.*   [34]袁顺波   2013-3-27 20:25
谢谢您的支持!
我的回复(2013-3-27 22:01):相互支持!
IP: 122.225.72.*   [33]袁顺波   2013-3-27 12:58
尊敬的科学网博客用户:
您好,诚恳地邀请您参与“科学网博客用户持续使用的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网址是:
http://www.sojump.com/jq/2250398.aspx,本次调查需要3-5分钟的时间,非常感谢!
我的回复(2013-3-27 16:01):finished
IP: 117.136.23.*   [32]ccgoodluck   2013-2-10 13:17
罗教授,给您拜年了!祝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心想事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幸福美满!
我的回复(2013-2-11 11:23):谢谢,祝新春快乐,万事如意,蛇年吉祥!
IP: 58.48.151.*   [31]赵国求   2013-2-10 09:35
罗教授春节好!新年万事如意!
我的回复(2013-2-10 10:02):谢谢,也祝赵教授新春快乐!
IP: 149.217.1.*   [30]yudeyang   2013-1-7 02:50
罗老师:
    谢谢您的耐心解答!根据您的解释,是不是可以认为氢原子基态电子的轨道角动量是某个不为零的矢量?考虑到只有一个电子和一个原子核,又是有心力,那在孤立的氢原子任何时候这个轨道角动量都是个常矢量。而轨道量子数是零,并不说明真实的轨道角动量也是零。我们这里假定“原子核”和“电子”都没有自旋(比如:一个氦原子核和一个反氦原子核组成的短暂的系统)。如果可以这么理解的话,那么“不考虑自旋”的氢原子基态电子的轨道角动量的真实值(矢量的模长)应该是多大呢?我们可以先考虑是个“理想”的氢原子,不考虑两者的自旋。可以从您的论文中得出必然的推论吗?
我的回复(2013-1-7 10:30):孤立氢原子处于基态时,角动量是常矢量,这点你理解得很正确。用薛定谔方程求解得到的波函数,其中的n,l,m,s等只是数学上的结果,通过相关的算符运算,能量、角动量等物理量可以与这些量子数产生联系。如果你看过我的论文,这些数学上的表述都是心氢原子基态作为基准的,也就是n,l,m,,s用于描述高阶共振轨道形状与基态轨道的差异。
质心坐标系是描述氢子两体问题的正确坐标系,电子和质子面对面地绕质心沿轨道运动一周,在质心坐标系中观察,也自转了一周,因此我的模型也是考虑了自转的,并且是内禀的,会有电磁效应,磁矩。原子光谱是在外界作用下产生的,也就是外场激发并参与了原子共振。外场与自旋磁矩可以是顺和反,产生作用,在共振时就会分裂成两条,这就是氢原子光谱精细结构的解释。
IP: 149.217.1.*   [29]yudeyang   2013-1-6 01:03
罗老师:请问怎么理解氢原子基态电子的轨道角动量等于0?也就是说只有径向运动而没有角向运动?
我的回复(2013-1-6 09:09):SFN的讨论也涉及了这个问题,下面是我的回答:
Quantum number l, the angular momentum of the state, is an interpretation about the mathematical solution of Schrodinger equation of the hydrogen atom. As resonance equation, l is the parameter to describe the sub-vibration overlapped on main orbits, l=0 means there is no sub-vibration
也就是l不是真实的角动量,是对数学解的一个解释。
IP: 211.140.5.*   [28]ccgoodluck   2012-12-19 00:03
祝罗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O(∩_∩)O好的
我的回复(2012-12-19 10:11):谢谢
IP: 124.238.101.*   [27]hejialin   2012-10-27 06:42
雷电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关于雷电的形成问题,至今没有统一的解释方法,我国延用云彩摩擦的概念并且写入了教科书,另外还有一些其它的猜想理由,也能得到部分学者的信赖,例如:冰块撞击、电离层感应、太阳光合作用、宇宙射线辐射、云彩切割地球磁力线等,认真分析就会发现,这些观点都不能合理地解释雷电的季节变化、区域差别、南北半球交替出现。
本人的观点是:雷电的个体是由地球表面提供的,水蒸气是它的运载工具,也就是说:云彩和雷电源于相同的地方,环境温度、地形地貌、动物和植物的繁衍生息、都会影响静电的产量,因此,雷电活动具有某些基本特征,例如:
雷雨季节,既有海洋云系和内陆云系的差别,也有海拔高度的影响,在中国,携带雷电的云彩大多来自西北方向,高原地区以及常年积雪的山脉、雷电活动稀少。
台风在赤道附近的海洋生成,南半球顺时针旋转、向西南方向移动,北半球逆时针旋转、向西北方向移动,台风云系和内陆云系混合之前、几乎没有雷电活动。
静电的个体具备引力特性,能够吸附在任何物体之上,虽然无法跟踪观测这些个体行为,但是,把它归纳为大气循环系统之中,符合这种物质结构乃至迁徙运动的客观规律,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种理念,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属于千载难逢的机遇。
更多的内容搜索:空心电子,静电的物理新概念,沧州何加林的空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