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changZh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changZhang

博文

南极冰事(25)极点上的考察站-不可接近之极点的不可接近之极站 精选

已有 7023 次阅读 2023-9-21 19:0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南极冰事(25)极点上的考察站-不可接近之极点的不可接近之极站

张武昌2023921日星期四

书接上回,在国际地球物理年,苏联的建站目标是在南地磁极和不可接近之极建立考察站,有可能的话在南极点也建一个。

 在不可接近之极(Southern Pole of Inaccessibility (SPI))建立考察站的壮举经过了周密的准备。

 19571216日,东方站启用。飞机随机对不可接近之极进行了侦查,确定了行车路线,在预定位置投放了旗帜。

19571226日,一个车队从和平站出发,为东方站进行补给。从东方站返回Komsomolskaya的时候,他们向西来到了Sovetskoye ,建立了补给站位,做为前往不可接近之极建站的中间站位。

image.png

建立不可接近之极考察站

19581023日,苏联的第三次南极考察队的一个车队从和平站出发,前往不可接近之极建站。

19581129日,到达了Sovetskoye

image.png

图中小屋烟筒还没有用胶合板包裹

1958123日,18名队员和4辆拖拉机离开Sovetskoye继续前行。车队中第一辆车装载的是一个成品的21平米的考察站房屋,注意烟筒顶部空空如也。

image.png

图中小屋烟筒已经用胶合板包裹

19581214日,在不可接近之极建立了考察站。坐标为82° 06S, 54° 58E,海拔3719米。站名俄语为 Полюс недоступности,英语为Polyus Nedostupnosti,意思是Pole of Inaccessibility

考察站的布局包括气象站、冰芯打钻站、无线电发射塔、主楼、仓库、油库、飞机跑道。

image.png

他们修建了机场,1217日,一架LI-2飞机降落带来了补充物资,轮换了部分人员。

 他们还携带了一个塑料做的列宁半身像,考察站建立后,这个半身像安装到烟筒的顶部,和飘扬的旗帜一并而立。

image.png

image.png

注意此时烟筒的朝向和列宁塑像的朝向

 

这个新建立的苏联科考站,携带了足够支撑6个月的口粮和燃料。但12天后,科考站就被遗弃了,科学家们集体撤离了这里。原因可能是后勤补给太困难。

 

二,哈尔科夫女人冲击南极点

在建立东方站的过程中,人员深受恶劣环境的折磨,意识到需要制造更好的南极冰盖车辆,于是哈尔科夫女人应运而生。

 哈尔科夫女人是国内的工程师根据前线将士的需求,在AT-T型重型火炮牵引车的基础上,设计制作的全地形车。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Kharkovchanka(俄语:哈尔科夫女人)极地探险全地形越野车,生产代号404SAT-T, a heavy artillery tractor重型火炮牵引车的承重轮有5对,哈尔科夫女人的承重轮为7对,全车重35吨。车上安放了一个乘员保暖、生活的房子。

image.png

image.png

哈尔科夫女人于1957-1958年间制造,生产任务很急,在90天内就完成了设计和生产,1958年末,五辆哈尔科夫女人来到南极大陆

image.png

image.png

1959年南极的春天来临,927日,所有五辆哈尔科夫女人连同其他车辆和雪橇从和平站出发,途径 Komsomolskaya 来到 Vostok stations

 6名队员乘两辆哈尔科夫女人(编号2123)和一辆AT-T牵引车(编号25),牵引4个雪橇从东方站出发,冲刺南极点。

image.png

image.png

中途加油

1226日抵达南极点,行程2700千米。

image.png

队员下车

image.png

南极点站的美国考察队员招待了他们三天,这三天内,两国的旗帜一起飘扬在南极点。

image.png

然后他们返程回到和平站。

在那个建立一个小房子加一个气象站就可以称为考察站的年代,在南极点建站是“到达即完成”的任务。不过,既然有人“真的”在那儿了,也就没有必要挤在一起了。

美国的Antarctic Snow Cruiser设计于1930年代,是放置在车轮上的大房子,设计目标是能够几次穿越整个南极冰盖,但在实际应用中是失败的,仅勉强行驶了148千米就被乘员抛弃,再也没有使用。

 哈尔科夫女人却使用至今,是专门在南极冰盖驰骋的车辆,又称为雪地巡洋舰,白色沙漠之王。

不可接近之极站的演变

不可接近之极的站位没有名字,建站后立即撤离后,苏联考察队多次回访,但是都没有长期居住,最终荒废。

image.png

1965年苏联科考队回访不可接近之极(注意哈尔科夫女人22号)

不可接近之极因其独特的位置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挪威或两国联合)考察远征和个人探险爱好者经常访问的地方。这些探访者有时会发现列宁头像的朝向发生变化,有时面向莫府,有时面向华府,有时面向奥府,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image.png

1965年不可接近之极

image.png

注意列宁塑像的朝向

image.png

如今,积雪已经将小房子掩埋,只剩下列宁的头像露在外面,几根天线直指天空,诉说着1958年的故事。

image.png

image.png

尾声

2018年,为庆祝别林斯高晋和拉扎列夫首次看见南极大陆200周年,俄国组织了一个南极内陆的远征,Antarctic 200 years of discovery。神奇的是他们使用了橡胶轮胎车辆,而不是履带车,也许是现代科技进步了吧。

image.png

队伍从新拉扎列夫站(诺沃站)出发,途径不可接近之极检查了列宁雕像是否面向莫府。

image.png

南极点、

image.png

南地磁极(东方站),

image.png

到进步站结束。经过这段时间的介绍,大家应该认识照片中这些冰盖上的考察站的标志了吧,对他们合影的位置应该都不陌生。

这路线好像向世人表达什么,需要打开Lenovo

 Ps.

本系列23,、24、25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开始时有四位主角:东方号和和平号考察船、拉扎列夫和别林斯高晋,现在故事结束了,好像弄丢了别林斯高晋。

为了纪念别林斯高晋,苏联在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上建立考察站,命名为别林斯高晋站(下图中红色箭头所指位置)。

image.png

这个站所在地区有很多考察站,尤其是智利站Villa las Estrelas 上有个很大的机场,带来很多游客。

image.png

别林斯高晋站上的教堂holy trinity church是一个著名的景点,也成了这个考察站的标志性建筑。

image.png

image.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59-1403358.html

上一篇:南极冰事(24)极点上的考察站-南地磁极上的东方站vostok 下
下一篇:南极冰事(26)高极、冷极和干极
收藏 IP: 60.233.17.*| 热度|

5 张永刚 黄永义 何青 郑强 compendex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4: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