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自然》讨论跨学科合作问题 精选

已有 12243 次阅读 2015-9-17 15:35 |个人分类:自然科学|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如果你看到在加拿大卡斯尔加高尔夫商店内提供吸尘器维修服务,捷克Kostelec nad Orlici的一家小酒店能买到内衣,会觉得这种组合很奇怪,因为这些服务之间存在很大跨度。不过如果在一家大型超市内,家电维修、高尔夫俱乐部、葡萄酒、内衣等等一起销售,没有人会觉得奇怪。

不过让我们暂时忘记看上去荒唐的两两组合,认真阅读本周《自然》专题:如何进行跨学科合作,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大多数科学家都知道interdisciplinary跨学科这个词,也经常谈到这个词,但是有多少人真正从事跨学科研究,这些从事跨学科的人到底有没有正确使用多学科特长,才是问题的所在。

最理想的跨学科不是把所有学科都放在一起,就像超市一样的大杂烩。真正比较好的跨学科恰好就是内衣和酒这样看上去没有关联的学科之间的合作,最关键的是某一个学科存在的不能充分解决的紧迫问题,能在另外一个学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这种跨学科解决重大问题的典范是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最近《自然》报道了如何解决医学问题,提高患者救治效率的跨学科合作。

跨学科方法应该鼓励人们提出和解决过去没有遇到的问题,当然也可以针对老问题,特别是哪些传统方法被证明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关于结构生物学领域比较典型的X线衍射分析蛋白质分子结构,由于这种方法需要蛋白质结晶,对哪些细胞膜结合蛋白的分析存在极大困难,就要科学家利用冰冻电子显微镜解决了这一问题,大大促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去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超分辨光学显微镜技术,本质上是数码成像技术利用时间换空间的原则,成功突破了光学分析的分辨率极限。这些都属于跨学科研究的经典案例。

回到现实,跨学科听上去很美,几乎所有控制科学研究资源的基金资助机构、学术奖励部门、大学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都对跨学科敬而远之。因为组建一个跨学科研究中心很容易,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加入这个中心。即使政府、资助者和大学真的想鼓励更多基础科学家离开他们自己领域,进入科学无人区组建多学科中心。其实存在的障碍非常多。

一些小组发现如何克服这些障碍的方法,也有一些高质量跨学科工作正在开展,那么这些成功者的经验是什么?

跨学科科学一般需要更长时间,也需要更多费用。经费资助机构如果单独从投资回报率角度考虑,可能会因为回报预期不够高放弃资助跨学科项目。这就要求基金资助机构改变自己的态度。

跨学科研究项目不能太着急,任何科学研究在开始阶段都很难确定最后的结果,跨学科项目不能形成一个主项目结合一群合作的小项目,因为这样主项目占有资源太多,不利于跨学科的良性发展,因为跨学科项目一般都无法预测到底哪个方向会成为主要内容。

交流是最关键的。不同学科之间存在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这是一个很显然的问题,但正是这样的问题是阻碍跨学科交流的最大障碍,因此必须妥善解决,否则可能会破坏跨学科项目的基础。另外跨学科合作不应该有阶层和权威,在学术严谨性和科学性上所有参与者都必须平等对待来自其他学科的同事。合作者需要花费时间学习和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需要有开放的心态去欣赏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

读后感想:今天有幸参加航空医学培训班,作为一个外行,学习到航空医学鉴定的知识,了解到航空器补氧的重要性,知道眩晕需要进行科普宣传教育的重要性,熟悉了舰载机起飞和降落的航空母舰甲板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区域,也学习到飞行员容易发生颈腰椎疼痛的原因,航空起降噪声存在健康危害等信息。整个学习过程中,体会最大的就是跨学科的重要性。因为一个学科内常见的问题,可能是另一个学科早就解决的问题。比如,今天上午一个老师介绍意大利医院内诊断心脏卵园孔未关闭的诊断方法,就是给患者注射生理盐水微小气泡,通过超声分析气泡运行时间确定是否存在左右分流现象。这种技术在欧洲多年前就被使用,但在国内没有推广。10多年前,本人去法国土伦海军医学研究所学习潜水医学期间就曾经见到法国军医给潜水员注射气泡的试验,当时还非常吃惊法国人怎么大胆。借此感谢今天华军老师推荐在学习班上即席发言介绍氢气医学研究的感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921421.html

上一篇:肥胖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是一种淋巴细胞增多导致的炎症反应
下一篇:饮食是否健康,基因也很关键
收藏 IP: 112.64.63.*| 热度|

26 武夷山 林树海 曾杰 黄庆 杨正瓴 刘帅 李兆良 徐旭东 葛琳 王军强 陈南晖 范毅方 李土荣 张文军 田义军 薛宇 谢蜀生 韦玉程 邢东义 傅晓明 clp286 biofans zjzhaokeqin ddsers aliala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17: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