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ray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155.69.16.*   [17]范红金   2016-3-15 11:05
这周末我们学院两位老师将分别去北京和武汉两地,面试学生和EPT 和 TPT考试,有意申请NTU博士生的学生敬请关注。具体信息见博文。
IP: 116.7.234.*   [16]程春   2015-5-22 22:34
范老师,有没有优秀的博士毕业生啊,小弟在高薪招收博士后中(22W+),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6314&do=blog&id=890499
IP: 222.190.117.*   [15]曾海波   2015-1-16 15:20
能点赞推荐到首页?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425&do=blog&quickforward=1&id=859987
IP: 222.190.117.*   [14]曾海波   2014-9-6 15:53
有合适的帮忙推荐下!招聘原子分辨电镜成像正式职员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425&do=blog&id=825500
IP: 1.83.78.*   [13]李蕾   2013-9-16 17:22
您好,我是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名博士生,最近想做一份用户打标签行为的调研(就是您在发表博文时会让您给博文添加标签),但是我缺少研究数据,恳请您在百忙中抽空帮我填写一份问卷,问卷大约需要您5分钟的时间,非常感谢您!!
      问卷地址是:http://www.sojump.com/jq/2709468.aspx 将此链接复制进浏览器的地址栏,然后按回车键即可,非常感谢您!!!
IP: 125.116.97.*   [12]nbhhyy   2012-2-15 17:04
范老师:您好!不好意思,我想请问一下,我在日本读的硕士,语言学的,我想去新加坡读博士,您觉得可行吗?我自己一点头绪都没有,看到您的博客,很是感动。虽然我不是工科的,但是还是想听听您的建议和意见。谢谢。
我的回复(2012-3-2 07:02):不好意思,这个我也是一点头绪也没有。
IP: 221.6.29.*   [11]曾海波   2011-10-27 20:31
红金,你好!
IP: 137.82.251.*   [10]沈俊   2011-10-21 03:26
范兄,从Nature Materials那篇文章开始,一直很关注您组里的工作。说来,咱们还有一面之缘,在07Nano conference in Beijing。曾经向您请教过ZTO的问题。现在我人在加拿大UBC。不久可能回国,希望有机会能开展合作啊
我的回复(2011-10-26 11:21):你好啊!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非常高兴认识很多朋友。只是我总是忙,比较少估计科学网。
IP: 68.195.103.*   [9]sherry8757   2011-3-6 01:07
范老师,今年的APS meeting您去吗?
我的回复(2011-3-7 17:32):APS 不去,MRS要去。
IP: 1.85.0.*   [8]houkong   2011-2-10 00:02
范老师你好:
    我是陕师大无机化学研三学生,做了三年材料涉及氧化锌,钛酸钡,二氧化钛,聚苯胺和聚吡咯的微纳米结构,然后再应用到电流变液体系中,做成智能力学转换材料。网申提交了,纸质版材料也邮寄了,联系了一个CBC的老师,发过几封邮件,说欢迎我加入他们研究组,我没有G和T不知可能性有多大。导师说我做的课题结果还算可以吧,叫必须先弄专利,拿到后才能写文章,有一个文章正在审搞,就拿到3个专利,6篇会议论文吧。大概情况就这样,麻烦范老师有时间看看,对了如果要考试,啥时通知啊,打扰,打扰
我的回复(2011-3-2 22:12):你的情况应该不错的。没有G/T没有关系。参加EPT 和TPT。 最近的考试时3月14日, 地点是上海和北京。被导师挑选的学生都会被通知去参加考试。
IP: 202.198.37.*   [7]zzscll   2008-12-16 22:54
范老师:你好,我是在吉林大学在读机械博士,明年可能要毕业了,想申请新加坡的博士后,可是没出息这方面的经验,我也看过几个招博士后的,但都不是适合我的专业,您有这方面经验,请问新加坡南洋理工有招的机械方面的么?看过您的简历,说起您还是我的校友,请方便时可以给个建议,谢谢
博主回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工程方面比较强悍。建议到机械与航空工程系看看 http://www3.ntu.edu.sg/mae/content.asp?mid=10
另外,学校里面还有个SimTech, 似乎也偏机械工程。www.simtech.a-star.edu.sg
IP: 222.66.175.*   [6]于剑   2008-7-18 16:09
小店建得咋样了,啥时开张营业?
IP: 222.195.64.*   [5]钱霍飞   2008-6-9 13:31
好像不一定吧?dracker师兄
IP: 222.195.64.*   [4]钱霍飞   2008-6-9 13:29
真的是咱师兄啊!
http://www.sic.ac.cn/news/technology/200813183733.htm
IP: 222.195.64.*   [3]钱霍飞   2008-6-1 19:00
H.J. Fan, U. G?sele, M. Zacharias, “Nanotubes and hollow nanoparticles based on Kirkendall and diffusion process: A review“, Small 3, 1660-1671 (2007). (Invited review)

范老师您好!我最近在做一个基于Kirkendall effect效应的小seminar(或者说是小报告),读了您的这篇综述,感觉真是写得很棒,内容很全,思路很清晰。您的这篇综述和Tu K. N.的Hollow nanostructures based on the Kirkendall effect: Design and stability considerations关于中空管状结构纳米材料稳定性的讨论,你们都侧重说了它的不稳定性。我想问的是,它的这种不稳定性在应用过程当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障碍?或者说如何把这种不稳定性变为一种优势(就像利用掺杂缺陷去做超导一样)?
谢谢!
博主回复:非常感谢来信,不好意思,我刚刚出差回来,没有及时回信。
很高兴你能对我写的综述感兴趣。转变思路,将劣势变为优势加以利用,这个的观点很好。关于不稳定性,主要是针对尺寸很小的中空纳米颗粒而言,比若说2-3 个纳米的金颗粒,时间长了就塌陷成solid particle。如果尺寸比较大,而且是室温下,应用时候就基本上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如果有温度的话,扩散速度显然加快,不稳定性就要考虑了。对于应用,不太好说,因为很多材料都可以成为中空纳米颗粒,而不同的材料的应用不一样,金属可以使催化剂,半导体可以是荧光标定剂,记得香港小组有一篇文章讨论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来杀死某种病毒细胞, J. AM. CHEM. SOC. 2007, 129, 1428-1433。所以,如果应用是依赖于中空结构的话,那么不稳定性就不好了,比如中空的铂纳米颗粒比实心的颗粒催化效果就要好。

那两片文章,我也没有找到原始稿子。其实有三篇,第二篇用不同的方法重复第一篇结果,然后给出正确的解释。不过,我这里有一篇很好的文章,请看附件。是一位日本教授采访kirkendall本人后写的采访录,看了这个就基本上不用去看原始稿子了。

另外,既然你是在硅酸盐所,也学会对最近意大利小组的一篇文章感兴趣,Ferroelectric hollow particles obtain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 http://www.iop.org/EJ/abstract/0957-4484/19/22/225602
IP: 222.66.175.*   [2]于剑   2008-4-10 12:20
点击率一天就上量级了。头开得不错,继续努力。已把你加到友情链接了。会随时注意你的。呵呵
IP: 130.225.212.*   [1]徐磊   2008-4-9 19:23
看来是刚刚搬家(博客),怪不得一下这么多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1 18: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