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ium poppy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rly 一直善良,就会幸福。

博文

基于课标,小学教师如何上好科学课? 精选

已有 16770 次阅读 2018-9-10 20:06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科学教育

 

近日参与了一些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写工作,感触很多,尤其是从一些认真严谨的资深一线教师那里学到了很多,结合我自己的感触,讲一讲小学教师如何上好科学课的一点浅薄想法。

一、要自我学习。


这个太重要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虽然很简单,但是其背后的知识体系其实没那么简单。为什么现在科学教育推广起来很有困难,很大一部分阻碍是缺乏科学教师。但其实我了解到小学的老师几乎都是全能,语数外全都能教,但到科学这里就不行了。为什么?因为科学课相对来讲所需要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更强一些,没有一定的科学素质水平和科学知识积淀,拿到课本和教案都不知道该怎么教孩子。

可能有的老师会觉得我太过夸大了,我举两个例子:

1. “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这句话咋一看,是对的啊!是的,我的小学老师也是这么教我的。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这句话很明显是不对的。太阳光其实是一个连续的光谱,有很多种不同波长的光组成,这个数量是无穷,只是人肉眼大概能分辨出来七种颜色而已。事实上在教学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所看到的光带的界限是很模糊的,有的光带宽有的光带窄,数量也不是准确的七种。

现在的课标里关于太阳光的组成的描述是“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可见,课标对于这个知识点是有很明确的更新的。其实在我看来这次公布的课标本身也是希望给科学课来一次升级,所以,陈旧的知识明显已经不够用了。

2. 能量和能源两个概念的差别,你能分得清吗?

当我把这两个概念这样放在一起对比提出来的时候,可能有的老师就会思考三秒而恍然大悟,也可能有的老师还是不明白这两个概念区别在哪里?但我要是不特别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大多数老师是根本不会去想的。

我们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就遇到了这个问题,我介入教材编写较晚,主编给我派的任务是把关“能源与生活”这部分稿件的科学性。为了整本教材的整体性考虑,编写指导小组将有关能量、能源部分的内容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部分,含7节课。写这部分教材的老师其实是很资深了,但依然没有厘清这两个概念,导致7节课逻辑和条理不是很顺畅,理解起来很困难,容易使学生产生混淆甚至错误的认知。

以上只是两个小例子而已,就算是教材编好了,教案也给做好了,落实到真正的教学时,如果不能真正地搞清楚这些基本的科学概念,也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小学教师一定要勤自学,强烈建议教育部同时配套小学课标出版一本科学阅读书,专门讲课标里面这些知识点相关的体系化的科学内容。这本科学阅读书不用太深入适当扩展,但一定要科学严谨,并且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传达出来。当然还可以有一些推荐阅读的科学书。

 

二、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


科学课不好教,还有恨重要的一点就是科学课需要大量的实践动手。科学本身就是人类探索大自然的产物,要探索就肯定不能纸上谈兵。而目前教材中涉及到的动手内容有三个问题:1.比较简单,撑不起一节课;2.趣味性稍差一点,提不起孩子们的兴趣;3.多是老师的演示实验,孩子们能动手的很少。

要把教材上干巴巴的内容变成丰满起来,必定是要增加一些能够让孩子们感兴趣的,可以动手实验的趣味内容。这个时候就要借助于万能的网络了,近两年校外教育迅速崛起,很多教育机构、科普机构都制作了大量的免费科学教育内容。其中还有很多视频资源,有些视频是实验操作视频,有些甚至直接就是优秀的视频课。

在这里我大概推荐两个免费的科学实验资源:首推的当然是我们中科院的物理所微信公众号每周六的“正经玩”栏目,此栏目每次推送一个可以在家做的科学实验,很多实验内容是可以在小学课堂上结合课标给孩子们演示,或者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的。

“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众号之后,点底下菜单栏第一栏“发现”,里面有个“正经玩”就是,收录了截止目前为止的117个科学实验,每周六还在继续更新,建议持续关注,初中高中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关注。

划重点:最近如果物理所公众号的粉丝量有飙升,请相关同志别忘了请我吃饭。

另外一个是商业化的机构,叫“爆炸实验室”,也是在公众号的菜单栏第一栏“开始实验”里“实验分类目录”中,有几百个科学实验,可供选择。这家教育机构主要是卖实验盒子的,在这里我不做商业广告,不推荐购买。其中绝大多数实验是不需要专业器材的,所有材料在生活中很容易就能找得到。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相信有心的老师肯定能找得到更多更有用的资源。

 

三、“怎么玩”与“玩什么”同等重要


刚才给大家介绍了很多网络资源,是为了解决上科学课孩子“玩”什么科学实验的问题。其实光这些还不够,“怎么玩”也就是教学方法设计,也非常重要。

这就需要“互动教学”,这里的互动教学是说不要让孩子自己玩自己的,要让他跟老师、跟同学有一定的互动、甚至是游戏或者竞技。当然,这里的“互动教学”概念是我这个非专业人士提的哈,不一定准确,大家轻点拍砖。

比如中科院物理所的公众号有一期正经玩是“电磁小火车”,在六年级讲能量转化的时候,是一个很好的素材。这是微信链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lFEXTTbNXYoCXRzp66Evfg

 

这么一个实验,快一点的同学5分钟就可以做完了,最慢的10分钟应该也OK了。但如果只是按上图这样做出一个东西,对于小朋友来讲,不仅趣味性差了一点,探索的精神也没有体现出来,一个实验所带来的价值太少。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设计一个竞技游戏:每个小组把自己制作的电磁小火车拿来比赛,看哪个组的小火车跑得快。或者每个组把铜线圈拉长或缩短,摆成弧形或其他不同形状,看哪个形状的铜线圈里的小火车跑得快。在比赛的过程中,请孩子们仔细观察记录,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这个简单的实验通过这样一个游戏的设计,不仅解决了实验时间太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增强了孩子们的体验感,而且激发了孩子的探索求知欲,通过这个游戏实验所学到的知识必定会更加牢固。

 

四、开放性教学更顺应人的天性


开放性教学包含两个含义:一是形式要开放,不限于教室内和老师讲授的传统方式;二是给孩子提出的问题可以是不给答案甚至没有答案的开放性的,给出的实验也可以不是标准的,可以是孩子自己设计的。这个“开放式教学”也是我提的,同样请轻点拍砖。

前一个开放很好理解,我们上植物课可以去公园,还可以播放纪录片,甚至还有的地方有双师模式的教学,这些都可以。重点说第二点。说起这个,还是今年在8月中旬的时候,参加“2018年中国科技辅导员协会年会”的时候,听一个芬兰老师的讲课之后的顿悟。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这节课,这节课是面向小学1年级的小朋友讲水循环,其中还涉及到一些识字和礼貌交流的教学任务。关于礼貌和识字的部分我就省去,直说水循环的部分。老师首先给了一张很卡通的水循环图,大概如下图:

 timg (2).jpg

由于是1年级,小朋友的认知水平还很低,所以概念讲得很浅显。老师结合图片,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感受,重点讲了“蒸发”和“凝结”两个科学概念。然后开始分组,分组的方式很特别,给每个小孩子发一个小卡片,卡片上分别是乌云,晴天,蒸发、凝结的小图和英文单词,然后拿到一样小卡片的小朋友组成一组。

于是老师给出一个任务,要收集一些干净的蒸馏水,就开始实验环节。最有意思的就在这里,这个实验没有标准操作步骤,也没有标准器材,所有可能用到的材料都摆在讲台边的桌子上,分组上去领需要用到的器材,后面做实验的时候发现缺了啥也可以随时上去拿。每个组领的器材都会不一样,甚至大家一定会用到的水盆大小都不一样。

最后孩子们为了收集蒸馏水,各自讨论想办法设计实验方案,最后达到目标。可以看到,可能原理都差不多(说明孩子们基本都get到了最重要的两个基本知识点),但每一组搭建的实验都不一样,都成功得到了蒸馏水。

到这里实验结束了,我以为老师会来点评各组的实验,然后告诉小朋友们最好的实验方案,但是并没有。

这位老师采取的方案是,请各个小组派个代表去看看别的小组是怎么做的,大家比较讨论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不提问,甚至面对提问也不会给太确切的回答,而是让孩子自己思考。直到最后都没有对实验做任何总结点评。课堂最后老师发了一张自评表,请孩子们自己评价一下关键知识点是否都掌握了,然后这节课就结束了。

没有最佳方案,没有课后作业。可是,当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勾起来的时候,也许他们会在课后自发地去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老师没有给的解答,他们自己会尝试给自己解答。好奇是天性,每一个孩子与生俱来就是科学家,仔细一反思,这样没有被正确答案框住的教学方式,才是最大地顺应和解放了孩子们的天性。

所以,大家学到了吗?在上面那个电磁小火车的游戏设计的最后,老师也可以不用给答案,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好奇和兴趣的种子,让天性驱使他们自己去探索。

 

    四个月不更新,今天一更新就讲了这么多废话,希望大家别嫌我啰嗦。

    以上。

    于科学出版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6385-1134008.html

上一篇:为什么我们编不出好的科学教材?
下一篇:泛娱乐时代里,科学传播怎么办?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15 史晓雷 冯大诚 王庆浩 强涛 王安良 葛兆斌 武夷山 蒋功成 丁邦平 刘俊华 黄永义 吕喆 付雷 晏成和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