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海灵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ling1126 若得心灵真豁达,人生何故不攀高

博文

客串中文老师

已有 2858 次阅读 2010-5-13 20:1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2001年的冬天,我停留在意大利PADOVA(帕多瓦)市,这是一座古老而富裕的小城,距威尼斯四十多公里,人口十二万,是一所大学城,人类第一个圆形手术台就曾诞生在以生物和医学而闻名于世的帕多瓦大学。帕多瓦市区街道两旁的商店林立,橱窗里服装和皮具琳琅满目,衣服、鞋子和皮带,加上灯光,搭配得很有艺术情调,这得益于意大利人天生的艺术细胞。每当华灯初上的时候,你会看见一对对穿着很体面的夫妻,带上他们可爱的孩子,悠闲地漫步在市中心的街道上,咖啡店里飘出浓浓的香味,大人们喝着咖啡,孩子吃着提拉米苏,意大利人喜欢把他们的快乐和幸福写在脸上,让你也深受感染,原来生活可以这样地美好!

 

靠近火车站的一条大街上,聚集着上十几家中国商店,“长城超市”和“东方商场”是我常去的地方,买电话卡、买米和买中国的特产。一次,我正付钱,老板抬起头看着我,疲惫的脸上还有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你能教中文吗?”,“在这里我们比意大利人还有钱,但我们白天做完生意,晚上打麻将就是我们全部的娱乐,很多人听不懂新闻,看不懂报纸,比在温州的乡下还难受,我们有的孩子中国话还说不好”。眼前的老板原来是当地华侨总会的副会长,他想通过商会的力量办一所中文学校,正在物色中文老师。我听说过威尼斯地区有近万名中国人,温州人居多,主要工作在中国餐馆和成衣厂里。一位在成衣场里的女工曾问我:今年是一九九几年了?她从九六年来意大利,进了中国人办的工厂,整天就是扎衣服,吃饭和睡觉,都不知人世间又是一个新仟年了。尽管这里阳光灿烂,主流人生活富裕而悠闲,但这些边缘人的生活充满着辛酸和苦涩,打工者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富裕了的老板们又感到精神生活的极度匮乏,身心都处在一种近乎麻木的状态。出于对自己同胞的同情和作为中国学人的责任感,我利用业余时间帮助他们办起了一所中文学校,课本来自中国驻意大利米兰领使馆教育处,教室是一位华侨腾出的两层别墅,工作之余的每个周末,学工科的我就开始客串起了孩子们的中文老师。

 

学校有二十八个学生,分别来自十五个中国家庭。孩子们按年龄分成两个班,中班是年龄稍大一点的,有中文基础的,学三年级的课本。初级班孩子比较小,学拼音和简单汉字。这是一个特殊的小群体,孩子们长期生活在意大利,有的就出生在意大利,有意大利语环境。在家随父母讲家乡话,基本听不懂普通话。开始的教学是很艰难的,有时,只得先借助意大利语解释中文意思,再教中文。班上有个学生叫朱意航,他出生的时候,父母生活很艰难,他父亲形容那时的他们就象汪洋大海中的一叶小舟,漂泊不定,不得不把他寄养在父亲的一位意大利朋友家,他的语言、生活习惯和思想意识都意大利化了,一见面就问我:“称呼你SIGNORA(小姐)还是MAESTRA(老师)?” 显得彬彬有礼,很有绅士风度。两周后的一个下午,中文课下课后,他跑回家,对着他的爷爷奶奶第一次用中文喊:“爷爷、奶奶,我回来了!”,爷爷奶奶激动得热泪盈眶,就象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孙子一样。班上有一对姐弟俩,来时都说不清自己的中文名字,他爸爸告诉我,他儿子叫胡元彬,小名彬彬,十一岁,小小的个子,眼睛大大的,每次来上课,头发用摩丝梳得竖起来,简直就象某香港歌星的模仿秀,这孩子很聪明,也很调皮。有一次,当我讲完一段课文,他直嚷嚷听不懂,还冲我叫“老婆”,我很生气,拉下脸问他什么意思? 他一脸诧异地问我:“你不是MAESTRA(老师)吗?”  原来他分不清中文里的“老婆”和 “老师”,真让我哭笑不得。通过我的解释,他后来再也没有犯过这类语言上的错误。班上还有姓董的姐弟仨,两个姐姐很认真,汉字写得工整娟秀,每次我都把他们的作业挑出来作为样板展览,十岁的弟弟董晓在家很娇惯,很顽皮,一堂课要上八次洗手间,每次都礼貌地举手,我不得不同意,因为这是在自由的欧洲,这是他基本的“人权”。他的姐姐说,意大利老师也拿他没办法。每次我问他懂不懂,不是摇头就是点头,但从不开口,对于这样一个顽童,我想还是采取鼓励的办法,尽量找他的优点,表扬他,树立他的自信心,然后再耐心地教他中文,慢慢地他上课安静了,作业认真了,有一天他跑来找我告状:“老师,他们说我是女的!”我第一次听到他说中文,而且还是“状告”别人。原来他穿了一件蓝色的羽绒服,很漂亮的那种蓝,这是爸爸奖给他的礼物,因为他最近在学校表现好了,受到了意大利老师的表扬。看着董晓活泼兴奋的神情,我的内心无比欣慰,孩子的心灵原本都是一片纯净,象蓝色的天空,它需要启迪,更需要鼓励,这比教他知识更重要。我笑着对他说:“你不是女的,你是一个男子汉!”。中级班里有几个同学曾去北京短期学习过,中文基础很好,有几个还打算将来考北京和上海的大学,中文是他(她)们的母语,也是他们未来职业的桥梁。他们的父辈在异国它乡打拼了半辈子,有的虽然有车有房,有钱有产,但他们还是希望自己的后辈回中国发展,因为他们越来越看好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他们纷纷把未来寄托在自己的祖国,这源于炎黄子孙的中国情结和温州商人特有的精明眼光。

 

如今回国好多年了,至今那群孩子天真无邪的面影还常浮现在我的面前,我曾用爱心引领过他们,用知识启迪过他们¼¼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特殊的研究领域决定了我们一直是属于一种特殊的群体,在异国的这段经历是我第一次走出象牙塔,利用业余时间,近距离地关注华侨生活,他们在异国它乡生存的不易和精神的苦闷,让我懂得我该把握和珍惜的东西;这段经历也让我了解了另一个特殊的群体----温州人,他们过人的胆识和吃苦耐劳,他们辛酸的过去和光明的未来,现在,温州在我心里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名称,我对他有了更深层的了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3013-323936.html

上一篇:我的第一次意大利之行
下一篇:“雪阜”国际妇女俱乐部
收藏 IP: .*| 热度|

2 刘全慧 田仁飞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