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锋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戴锋

博文

天空海系『云作战』的战场协同(1)

已有 1801 次阅读 2022-11-27 09:43 |个人分类:【云作战】论文与论题精选系列|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 锋启云涌

摘要天空海系『云作战』的具体样式在现实作战中,有其战场协同要求值得特别注意。天空海系“云作战”的战场协同包括指挥协同、军种协同、机变协同和保障协同四个方面,下面主要论述其中的前两个方面。

 

无论是天空海一体云作战,空海天一体云作战,还是海空天一体云作战,都属于云作战意义下联合作战。尽管力量结构有所差异,但它们在战场运用时,都存在军兵种作战力量之间的协同行动。这种协同包括指挥协同、军种协同、机变协同和保障协同四个方面,下面主要论述其中的前两个方面。

一、指挥协同

云作战强调“以万变应不变”,因而要求指挥体制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云作战指挥体系还需要在实战中,保持各层次及其所属各个指挥机构之间的有效协同。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云作战的潜在威力。基于这样的理念,天空海一体云作战指挥体系与力量协同具有图3.14所示的基本结构。

精选-41-1.jpg

关于图3.14有四点说明。

力量构成

对于天空海一体云作战,天军部队是主战力量,空军部队是主要协同作战力量,海军部队是辅助作战力量;相应地,对于空海天一体云作战,空军部队是主战力量,海军部队是主要协同作战力量,天军部队是辅助作战力量;而对于海空天一体云作战,海军部队是主战力量,空军部队是主要协同作战力量,天军部队是辅助作战力量。陆军和网军部队则是在需要时,作为补充力量参与作战。

指挥体制

云作战联合指挥部是实施云作战的最高指挥机构,其中可以设置三个辖属指挥部门,即战略作战指挥部、战役作战指挥部和战术作战指挥部。其一,战术作战指挥部的操作控制平台信息,可以借助通信展示的方式得以呈现,与战略、战役作战指挥部一同存在于联合指挥部的总部。这样设置,虽然不同于传统方式,但却能够拉近不同的指挥层次,更方便、更有效地实现作战指挥协同与聚焦攻防行动,并有利于及时确定、调整力量运用与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机变策略。此外,云作战强调作战行动特战化,将更加注重作战任务和目标的达成与否,以及作战的效率和效果,不必总是刻意区分究竟是战略、战役还是战术行动。其二,未来作战中,战术作战和战略、战役作战之间的界限将日益变得模糊,战略、战役、战术作战行动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比如,对敌方指挥机构的打击,其任务和目标应该归于战略或战役作战层面,但运用某些特种战术作战手段同样可以达成,且更为简便有效,这样的作战就很难界定是战略作战、战役作战还是战术作战。有时,战略作战的目标同时也是战役或战术作战的目标,可以由战略、战役或战术联合作战行动来实现;又有时,战术作战目标同时也具有战略价值,战略打击手段亦可以用于战术作战目标,反之亦然。其三,战术作战指挥部的指挥信息展现于联合指挥部,既可以更好地与战略、战役作战需求实现沟通,充分达成战略、战役作战的任务要求,又可以实现作战规模、作战手段和作战区域等方面的互补,真正形成本质上的指挥协同机制,从而精准、高效地实施云作战指挥行动。

指挥作战

战略作战指挥部主要负责指挥战略作战云群的作战行动,以达成战略作战任务和目标。类似地,战役、战术作战指挥部,分别负责指挥战役、战术作战云群的作战行动,并分别实现战役、战术作战目标。战略、战役和战术作战指挥部之间用虚线区分,表明它们可以根据实战指挥需要保持相互协同;战略、战役和战术作战云群用虚线框在一起,表明它们可以实现战场上的相互融合;战略、战役和战术作战目标框在同一虚线框中,表明它们可能存在某种密切联系,或难以严格划分的相互交叉。从体制角度看,这样的指挥机构设置将更加灵活,更有利于作战指挥的整体联动和战场力量的充分机动。

指挥机动

随着现代通信手段与军事指挥信息系统越来越发达,指挥部、作战云群和目标“察、控、打”之间的信息流动速率越来越高。基于一体化指挥、控制与信息平台,战役和战术作战指挥部可以密切联系于云作战联合指挥部总部,也可以机动至战场前端,或在作战云群之中。强大的通信联系已逐步消除战役和战术作战指挥部所在位置的差异,其优越之处是,指挥部位置的不固定,可以避免遭受敌方定点打击而受创,且便于机动指挥;同时,战役、战术作战指挥部的指挥操控动作和实战评估结果,可以在最高联合指挥部的指挥控制平台上得到实时显示。此外,作战云是云作战的基础作战单位,有着作战方案明确赋予的行动目标和任务,进入作战状态后,采用的是自协同指挥方式,即以作战目标为导向,按照战力标准和生存条件,通过云内力量的适时调控和自主协同,沿着最为适合的行动路径,去实施作战行动。在这个过程中,作战云可在作战方案要求的总体指导下,自主择优选用协同方式和行动路径,有效拓展更大的指挥机动空间。

二、军种协同

军种协同是指,不同军兵种在作战行动上的相互配合与取长补短,进而发挥更为强大的体系化优势。军种协同可以是两个不同军种的协同,也可以是多个不同军种的协同,还可以是军种辖属各兵种之间的协同。针对具体的作战目标和任务,不同军兵种共同组成作战云,构成联合实施云作战行动的力量体系。作战云实现体系化作战价值最大化的基本前提是,军兵种之间的相互协同,以及整体战力因此所获得的有效提升。

军种协同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管理问题。对于天空海、空海天和海空天一体云作战而言,它们的军种协同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之点,图3.15分别给出了结构性描述。

精选-41-2.jpg

关于图3.15有四点说明。

军种组合

作战云是相关参战军种的有向合成体系,这里的“有向”是指针对特定的任务和目标。天空海、空海天和海空天一体云作战的参战作战云,都是由天军、空军和海军构成的力量体系单元。但是,天空海一体云作战的参战作战云中,天军(包括天基和卫星制导战略打击力量)是主要作战军种,空军为协同作战军种,海军是辅助作战军种;空海天一体云作战的参战作战云中,空军是主战军种,海军为协战军种,天军是辅战军种;海空天一体云作战的参战作战云中,海军是主战军种,空军为协战军种,天军是辅战军种。必要时,可以将陆基、网基力量,以及光、电、声、无人化智能机器军等力量,加入到天空海系云作战力量体系的组合之中。

战力组成

战略、战役和战术作战云群,共同构成作战力量体系,它们的作战任务分别是实施对战略目标、战役目标和战术目标的打击行动。战略作战云主要是由天军、空军和海军的战略力量为主体组合而成,其中天军为主战军种,空军为协战军种,海军为辅战军种。战役作战云是由空军、海军和天军的战役力量组成,其中空军为主战军种,天军与海军为均主要协同作战军种;当然,针对攻击性均衡作战任务需要,可以由海军担任协战军种、天军担任辅战军种,或者针对防御性均衡作战任务需要,由天军担任协战军种、海军担任辅战军种。战术作战云主要是由海军和空军的战术作战力量组成,其中海军为主战军种,空军为协战军种,天军可根据需要担任辅战军种。

力量协同

作战云是由相关的参战军兵种组合而成,军种之间的协调与同步自然就成为组合战力提升的关键。不同军兵种力量,其作战特点、优势功能、适用环境及作战对象等均有所不同,只有在通用作战信息平台之上,统筹兼顾、综合设计,建立天军与空军、空军与海军、天军与海军等军兵种的两两协同标准和运行体制,实现军、兵种之间的无缝对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军、兵种协同作战机制,确保各军兵种力量的战场协同。需要说明的是,陆军、网军及相关特种作战部队,以及光、电、声、无人化机器军等力量,虽未在图3.15中全数列出,但若需要,这些力量仍然可以参与行动并协同作战,包括有人作战力量与无人作战力量的协同作战。

行动协同

除了力量协同,还需要保持作战行动协同,即步调统一,才能全面保证力量体系在作战行动中的相互协同。作战行动协同,一方面是,所有战术作战行动目标符合战略目标、战役目标的全局性要求,这表现在参战军兵种各自行动目标与作战行动的总目标保持协同;另一方面是,参战军各兵种的作战功能在总目标要求下的分工合作、相互匹配、相得益彰、形成合力,而不是相互重叠、步调各异、彼此干扰。在总体作战目标体系框架下,各军兵种参战部队按照云作战力量协同的基本原则、行动标准和实战要求,遂行各自的作战任务,实现各自的作战目标,确保各军兵种力量在作战行动上的协同一致,最终实现作战总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 戴锋, 魏亮, 吴松涛. “云作战”理论初探[J]. 中国军事科学, 2013(4): 142-151.

[2] 戴锋, 魏亮, 吴松涛. 再论“云作战”[J]. 中国军事科学, 2014(3): 129-138.

[3] 戴锋, 魏亮, 吴松涛. 三论“云作战”[J]. 中国军事科学, 2015(1): 135-146.

友情提示】本文主要内容选自作者的书稿《云作战导论》,更加完整、详细的背景资料可参见:

1. 科学网:戴锋的个人博客《云作战导论》节选系列);

2. 微信公众号:云作战『云作战』论点信息系列)。

作者声明】本文内容不涉密;作者对在科学网所发表的“云作战”相关原创文章拥有版权,侵权必究。

联系作者电子信箱:fengdai@126.co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195-1365480.html

上一篇:天空海系『云作战』的适用范围
下一篇:天空海系『云作战』的战场协同(2)
收藏 IP: 115.60.1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