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day80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博文

与自己和解——阅读笔记

已有 2481 次阅读 2022-5-15 18:21 |个人分类:读万卷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图书规格

【 书 名 】与自己和解
【 作 者 】[美]大卫·J.利伯曼
【 ISBN 】978-7-5217-3540-6
【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1-10

笔记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喜剧是悲剧加上时间。”当我们洞悉了如何转换视角的秘密之后,就能借助更明智、更平衡的明天的透镜,来看待今天发生的事情。 


        无论在何种情境下,我们的想法、情感和反应都会重塑其自身。 


        缺乏耐心、没有安全感、怒火难耐等负面情绪就会随着我们的思考而消失。这并不代表我们在努力控制情绪,而是我们看清了当时的真正局面。
        一旦我们意识到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我们就再也无须强迫自己保持冷静了。 


        想要心平气和地处理危机,我们要学会把视角拉得更远一些。无论当时或未来的情况如何,我们都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先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再采取负责任的行动。 


        人体内有三种经常互相冲突的力量,它们分别是:灵魂的力量、自我的力量和身体的力量。简而言之,我们的灵魂希望做正确的事;我们的自我希望自己是对的,并且认为自己一直是光鲜亮丽的;我们的身体则只想逃离这一切。
当你做任何决定的时候:

  • 你可以选择做让你感觉很棒的事。

  • 你可以选择做让你看起来很棒的事。

  • 你可以选择做好事或正确的事。

        我们会做那些让我们感觉舒服或愉快的事,是因为我们受到身体的驱使。
        当我们的行为受到自我的驱使时,我们就会不顾别人的感受乱开玩笑,或者进行超出我们负担能力的奢侈消费。
        只有当我们做出负责任的选择、做正确的事时,我们才能获得自尊心。
        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理智,即失去了看清世界、接受世界和回应世界的能力,那就意味着他失去了全面的视角。 


        我们天生就爱自己。但是,当我们因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而难以获得自尊心时,就会寄希望于外部世界,希望外部世界能喂饱我们的自尊心。
        我们错误又疯狂地认为,如果别人关心我,那么也许我有那么一点儿价值,也许我该爱我自己。很多人之所以和别人相处不好,根源就在于此。
        当缺乏自尊心的时候,我们就会将真正需要的人推开。因为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会爱一个像我们一样不值得爱的人。
        “自我”给出的指令很明确:在别人有机会拒绝我们之前先拒绝他们。
        我们的自控力越弱,就越想操控周围的人与事——尤其是那些与我们最亲近的人。
        当我们不喜欢自己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生自己的气,然后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周围的世界中,发泄在最关心我们的人身上。 


        自尊心同时赋予我们给予和接受的能力。因此,一些缺乏自尊心的人通常很难接受别人的帮助,并且很难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他们甚至可能会对帮助他们的好心人产生敌意,因为这些好心人让他们注意到了自己的不安全感以及自身的缺陷。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具有两大典型特征:傲慢无礼、虚张声势。
        即便是一个高度敏感,看起来缺乏自我意识的人,也有可能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
        他很可能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成天自怜自艾,因而也就无法感受任何人的痛苦。这样的人看似高贵,但他与自己之外的任何人都没有真正的情感连接。 


        同理心是一种体会他人情感和感受他人痛苦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为他人感到难过。有同理心的人为自己能够了解别人的困境而感到幸运,因为他真心实意地想要减轻别人的痛苦。
        道德的行为,而不仅仅是道德的思维,是驱使一个人成为利他主义者的动力。 


        我们遇到的每一种情境都像一个空白的本子,等着我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写出剧本。
        他的观点和我们的自我价值有什么关系吗?没有。然而,由于我们的自我形象在工作,这个人的言行会让我们感到很难受。
        决定你感受的并不是当时的情境,而是我们赋予这一情境的意义,这往往基于一点:我们对自己的感受。 


        如果我们觉得轻慢我们的是一个聪明、富有或充满魅力的人,我们就会更加难受。如果冲我们大喊大叫的人是我们亲密的朋友、受人尊敬的同事,或者我们的爱人——他了解我们的所有优点和缺点,所有的隐私和丑事。因此他更容易让我们质疑自我价值。
        这种思维方式的错误之处在于,将对方是否了解我们与他如何对待我们联系了起来。
        一个人如何对待你,正是他的自我价值感的写照,与你的内在价值无关—— 除非你(你的“自我”)觉得这与你有关。 


        当你心情愉快的时候——当你在某个时刻感觉自信满满,觉得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此时其他人变得更值得你尊重,更值得你友善对待了?事实上,除了你自己,谁都没变。 


        智力不能让一个人变得理性,智力只能让坐在驾驶座上的你,手中多一张地图。
        但智慧能使我们睁大眼睛,看到那些我们盼望不存在,但实际上存在的东西,然后优雅地接受它们,并以清晰的思维和自信的态度做出回应。 


        一旦在某件事上投入了时间、金钱或精力,我们就很可能会固执地坚持下去,不撞南墙不回头。 
        我们投进去的每一分时间、金钱或精力,都是我们已经付出的收不回来的成本,我们无法改变这一点,坚持错误只不过是一种拖延战术,是拒绝接受现实带来的有害后果。 


        当我们缺乏自尊心时,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担心:每当有什么好事发生在我们身上,就一定有坏事接踵而至。
        为了缓解这种紧张情绪,我们甚至可能会蓄意破坏自己的成功,让自己的预言成为现实:看,这个世界就和我预料中的一模一样。
        无论这样的想法是多么有害、多么失真,只要这些想法变成了现实,它们就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只要我想的是对的就行了,管它会不会要了我的命。 


        高新科技本身就会让人上瘾,它让大家都能为所欲为、逃避现实。
        各种视频游戏、电影、电视节目、博客、论坛,就像一座座永无止境的迷宫,在这些虚幻的迷宫中,我们可以暂时摆脱现实中的种种痛苦,我们需要这样的分心物,需要暂时脱离我们自己。在这些时候,我们心中那个令人不适的自我反省的声音变小了,而幻觉的声音变大了。
        它不仅在情感上引诱我们,还会影响我们的生理健康。不可避免的多线任务处理会导致过度刺激,并“产生多巴胺成瘾反馈回路,导致我们的情绪处理能力下降,注意力无法集中,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决策能力也会受损。 


        人们采用的衡量标准往往是错误的——他们以为自己必须追求权力、成功和财富,并羡慕别人所拥有的权力、成功和财富,却低估了生活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弗洛伊德 


        迷信只不过是一种稀释了的妄想症——一种想在不存在关联的地方建立关联的欲望。 


        而进一步加重我们情绪压力的行为是把苦难误当作成就。有时,我们会寻求不幸而不是成功,并告诉自己痛苦就等于进步。因此,我们可能会无意识地给自己制造障碍,使自己有一种前进的错觉。 


        宏大的视角提供了一个背景,而在看到事物的背景之后,我们更容易理解各种挑战背后的意义。 
        当我们爱自己的时候,我们可以付出最大的努力,承受最小的痛苦,为我们长远的满足和幸福而不懈奋斗。
        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感觉,决定了我们是会专注于快乐还是会专注于痛苦,它同时也明确了这一经历的总体性质。 


        人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满意度无关,但人的主观感受与生活满意度有关。外部环境只能为人的幸福贡献10%。 


        我们带着自己的一系列特质来到这个世界,这些特质中没有一样是天生好的或天生坏的,它们都可以被后天引导成建设性的或破坏性的。
        创造力很容易成为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创造力将被用来做好事还是做坏事,完全取决于个体的道德人格。
人应该为自己这种与生俱来的内驱力找到一个正面的出口。他必须将所有内驱力引向有利于他成长的方向。 


        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并不是平均分配给每个人的,但我们拥有的做出选择的力量,则堪称一个效用强大的平衡器。 


        我们经常把接受与认可混为一谈。这种错误的想法不仅否定了“无条件的爱”这个概念,而且削弱了我们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缺点以及其他一切的能力。
        接受并不意味着不采取任何行动,放任自己做一个受害者。相反,接受是成长之路。
        所有让我们对他人感到不快的事物,都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卡尔·荣格 


        一个人必须首先充分感受、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才能认识到他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且看到所有摆在自己面前的选择。 


        人生真正的悲剧不是找不到出路,而是压根儿就不在乎是否有出路。 


        由于视角有限,我们未必能理解万事万物的缘由和因果。一旦愿意接受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再一味钻牛角尖,以理解那些不可知的事物为人生的唯一目标了。如此,我们就能走向自由,迎来新生。 


        宽恕能减轻焦虑、压力,减少敌意,减少抑郁症状,减少酗酒和滥用药物的风险。
        从根本上说,宽恕别人,就是使自己逃离“受害者”这个可悲的角色。 


纠正自己的错误:

  • 谦卑和尊重

  • 承担责任

  • 真诚地道歉

  • 愿意接受后果,甚至愿意主动承担后果

  • 弥补错误

  • 无痛的行动计划 


        为了让自己重新充满活力,我们需要拓展思维。说“我讨厌我的生活”,并不能让我们大踏步前进。
我们必须敞开心扉,面对各种可能性,问问自己:“我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

  • 如果你知道自己不会失败,你会做什么?

  • 如果你自己身上的所有问题都不存在了,你会做什么?

  • 如果你手头有足够的钱,你会做什么?

  • 如果没人知道你在做什么/所有人都知道你在做什么,你会做什么? 


        我们总是想要保留选择余地,这是人类的本性。 
        当我们想要逃避时,“自我”总会替我们找到办法。然而,“自我”是出于恐惧才搭建这扇后门的。这种优柔寡断并没有解放我们,相反,它让我们陷入困境,使我们沦为一个害怕生活的人。
        在想明白自己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并准备为之付出努力之前,我们注定一事无成、一无所获。 


“无我”沟通的十个步骤:

  • 让对方知道你在乎他,否则对方不会在乎你知道些什么。

  • 注意隐私。

  • 总是以表扬开始。

  • 对事不对人。

  • 将对方犯的错当作意外事件。

  • 患难与共。

  • 找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

  • 人人都会犯错。

  • 语气柔和,不要带火药味。

  • 在远离事发现场的地方,并在事件发生一段时间之后提出批评是最佳的。 


和难相处的人搞好关系:

  • 尊重对方

  • 让他们为你付出

  • 展现你人性化的一面

  • 认识到物以类聚

  • 热情待人

  • 说几句客气话

  • 做对方的盟友

  • 两个不同的阵营,彼此不讨论那些有争议的话题。 


        不认同对方的意识形态,通常不至于让你和对方断绝关系,也不至于让你憎恨对方。然而,这的确会影响双方的关系。
        许多人都可能与同自己的意识形态迥异的人成为亲密的朋友,建立非同一般的密切关系。大家能友好相处的诀窍就是:彼此不讨论那些有争议的话题。
        并不是每个问题都需要进行彻底、完全和深入的讨论的。只要你想聊点儿别的,你就一定会找到很多话题。 


        醒情感力量的唯一方法是提醒自己:我们拥有更崇高的目标。
        知道我们为什么而活,知道我们是谁(指的是我们的灵魂,而不是我们的身体或“自我”),是增强意志力的最重要因素。 


        感恩不仅仅是用乐观的眼光看待事物。
        我们关注的焦点塑造了我们的经历、我们的现实。把什么带入我们的视界之中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
        我们有时可能会主动选择折磨自己,重温痛苦的记忆,专注于所有的错误,而不是欣赏我们已经走了多远,欣赏我们拥有的一切,并聚焦于未来的目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5749-1338668.html

上一篇:纸的文化史——阅读笔记
下一篇:提高工作效率,从整理办公桌开始——阅读笔记
收藏 IP: 114.251.216.*| 热度|

1 史晓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5: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