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彦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彦

博文

从“我”出发,向“我”回归

已有 1071 次阅读 2023-3-5 10:2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2023-3-01

之前关于科学与哲学、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讨论,其背景是一些长期困扰人们的热点问题:1)自然科学的前景:意识本质、生命起源和宇宙演化,这三个最最基础的问题有答案吗?基因编辑、人工智能对人类是福还是祸?资源紧张、环境恶化、气候反常的地球有未来吗?2)现代科学的无力:面对普遍贫困等重大社会问题,明明有现成的现代科学的解决方案,而且多数人都知道,为什么就是无法实施和推广?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鸿沟能否弥合?科学家们难道只能呆在象牙塔里,眼睁睁地看着人类社会在纷争中滑向深渊?3)中国科学的希望:相比于西方科学,中国科学为什么总是在跟随而缺乏首创精神?中国自然科学研究,除了跟踪和模仿创新,还有没有更美好的出路和未来?

这些重大的现实问题,追本溯源至科学和哲学的共同起点,其实都是在追问:人是什么?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我与我们、自然与社会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哲学应该从哪里开始?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意见。学习马哲,上来就会被告知“哲学的基本问题”;学习西哲,会听到哲学就是“爱智慧”。这些听起来似乎都很不错,但是,对于非哲学专业、只是想拓展视野的理工科学生,肯定会觉得这样的哲学离自己有点儿远:无论是“基本问题”、“爱智慧”甚或“哲学”本身,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概念,凭什么可以成为我们应该接受的预设?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这些概念?这些概念和我自己有什么关系?如果书本内容好、老师教学水平高,学生学习的时候也许会觉得挺不错,但离开课堂和书本后,却未必能在心底下留存下多少可以一直陪伴的东西。

毕竟,每个人无时无刻需要面对的都是现实和现实中的烦恼。那些高大上的专业概念和宏大叙事,虽然也很吸引人,但我们确实没工夫去额外关注什么与现存问题并列的“基本问题”。在自媒体泛滥和信息爆炸的数字化时代,几乎没有人会真心地认为自己不聪明或者需要什么特定的教导,就此而言,“爱智慧”的哲学对多数需要做事的人来说很难产生共鸣。

作为一名理工科的“过来人”,我的主张是:哲学应该从我开始,让我知道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位置;哲学还应该能回到我本身,引导我选择我可以做什么。

说到这里,有必要引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几段著名的文字:

“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

“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

“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就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活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这个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后来,当需要的增长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而人口的增多又产生了新的需要的时候,家庭便成为从属的关系了……不应把社会活动的这三个方面看作是三个不同的阶段,而只应看作是三个方面……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从第一批人出现时,三者就同时存在着,而且就是现在也还在历史上起着作用。

“这样,生活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活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活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只有现在,当我们已经考察了最初的历史的关系的四个因素、四个方面之后,我们才发现:人也具有“意识”。

“但是人并非一开始就具有“纯粹的”意识。“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

详细讨论:

1.  这几段著名的文字,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出发点,也是“存在决定意识”的直接“证明”。从众所周知、无可否认的现象——人首先得活着——而非独断的“哲学基本问题”或者“爱智慧”等概念出发,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不同于其它哲学的最显著的特征。

2.  三个基本事实还可以进一步通俗化为:我得活着,我要活得更好,我还要让我的后代或我在意的人活着而且活得更好。这是所有人都不能不承认的真理。人的生存是第一位的,在生存需要得到合理满足的基础上,人才会意识到自我意识的存在,意识到到人与自然的区分,也才可能进一步思考和探索自然的奥秘。就此而言,无论形式多么深邃抽象,自然科学研究都不能脱离现实的人的存在这个前提,不能忽视大多数人的生存与发展。

3.  三个基本事实分别代表了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以及人与人的矛盾运动,在实质上都是以不同形式的对象为中介的人与人的联系,而且都是跨越时空的既确定又不确定的联系。就此而言,马克思哲学认同的是整体时空观而非机械时空观,关注的是以物质为基础的、人与人的跨越时空的联系;这些跨越时空的联系的网络,就是人的整体存在。

4.  是人的存在决定人的意识,而不是物质决定意识。因此,尽管意识必须以物质为基础,但任何物质,只有在经历了人的存在的“包装”和“加工”后,才能间接地反映到意识中去。人的意识取决于人的存在整体,二者都是既确定又不确定的存在;而个人的存在整体与所有人的存在整体也是既有区别又无法分离的。

5.  逻辑次序:首先是以必需物质为基础的生存和交往,然后才有与物质分离的意识和思维,然后才有促进人与人交往的符号语言,然后才有以符号语言为基础和工具的自然科学。因此,自然科学,无论是基础还是应用研究,都必然以人的现实的整体存在为根基,也必然以人与人的超越时空的交往和联系为终极指向。

6.  语言,作为思维的陈述,无论是以声带为载体的自然语言,以文字为载体的书面语言,还是以数学为载体的科学语言,其产生的原因和运用的目的,都是为了人与人的交往。能吸引人的语言,呈现的一定是能吸引人的思维,而能吸引人的思维,反映的一定是能与许多人产生共鸣的许多人的整体的存在。

简言之,从自我出发,面对外在于人的自然,人首先得活着、活下去。而为了生存,即自身的存在,就要把自己的力量外化,从事生产活动,包括物质的生产、精神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繁衍)。在此基础上,人会抽离自然,产生意识和语言,逐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各种认识、观点和理论(科学的或非科学的),进而根据自己的期待,持续改造自然。这一切经验事实,无论是维持存在、外化存在、抽离存在或改变存在,都是从人自身的需要出发,以物质和物质载体为中介,借助跨越时空的交往活动,建立与他人的最广泛的联系。这是包括自然科学研究在内的一切人类活动的必由之路。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这些以人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存在为核心的经验事实,并不是排斥或贬低自然的所谓“人类中心主义”,而是人类一切活动幕后的跨时空的无差别的普遍背景和约束,在绝大多数情形都是“不可预思之在”。这实际上是 “人是社会的人”的一种演绎。之前大家都熟知的教科书中的“证明”,只是一种不严格的、基于罗列事实的归纳。

补充:

1.  包括资源不足等重大现实问题的实质,都是知性的主观的形式设定。困惑和纷争的根源是因为陷入了恶的无限性。出路在于揭示二元设定的本质,认识到可以设定的形式是无限的。

2.   现代西方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际上都是在与“上帝”、“太一”和“灵魂”等形而上的概念往复纠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但今天的知性科学却把它们完全地搁置到一边。需要以新的形式,比如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的形式,补上现代科学的短板。

3.   未来中国科学的创新,只能是现代西方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中国式创新,需要立足于当代中国自己的“神”——人民整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14-1378960.html

上一篇:客体是由主体设定的,也是可以改变的:以东方甄选为例
下一篇:人与自然关联的基本结构
收藏 IP: 219.142.144.*|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04: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