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彦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彦

博文

“A=B”:主词与谓词、有限与无限的辩证法

已有 1328 次阅读 2023-3-23 10:1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2023-03-22

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的形式网络,尽管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但都可以简化为一个公式: “A/(A=B)A,B”。其中,主词“A”是主体、主观的东西,带有主动性、不确定性,具有统合的能力或趋势;谓词“B”是客体、客观的东西,具有被动性、确定性,是分立的、差异化的对象;“=”,即being,表示主客两端之间确定的或不确定的联系。这个公式“A/(A=B)A,B”表示,任何作为主体的“A”,比如自我或自然整体,都必然会分化出客体,并在主体和客体两端不断分化、外化和差异化,产生无数不同形式的“A=B”(如A[=B]、[A=]B、A=[B]、[A]=B等),构成一个主客无限交织延展的动态复杂网络。但无论如何分化,它们仍然与最初的“A”是同一的。就此而言,近现代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全部内容都是以这个公式为主线展开的。

详细讨论:

1.  “A=B”是科学语言或形式逻辑的基本结构,如果不特别指出,默认的都是确定的“A”与确定的“B”之间的确定的联系,如“花是红的”、“叶子是绿的”、“5+7=12”,等等。形式逻辑的基本设定是三定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其核心是以时空确定性为基础的同一律。否则,现代自然科学大厦,即从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的体系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

2.  但是,花不一定是红的,叶子未必是绿的,甚至,当我们认真地谈论花和叶子的颜色时,关于花和叶子的组成、功能等其它信息被我们忽略了。为何关注花的颜色而非其形状?为何关注这朵花而非那朵花?为何关注的是花而非该植物的根茎叶干?为何关注的是它当下的状态,而非其历史和未来的变化或者与环境和其它物种间的联系?不仅如此,尽管我们确实看到了“花”和“红色”,为什么会把这两个概念不假思索地联系到一起?这种习惯性的关注,有没有让我们错过或者忽视了什么?

3.  因此,当我谈论A=B时,其实隐含了此时此刻只关注A与B的联系、而不关注其它联系的意谓。这其实就是我们在教科书上和媒体上常见的套路:用某些事实和观念设定占据话语权,而有意无意地忽略其它东西。如果包含A与B的事物的整体性依然保持,“A=B”这个命题通常会得到接受,甚至可能因为建立了先前没有发现的新的联系而得到褒扬。但是,如果这个命题没有完全尊重“显然的”历史和现实,命题的提出者就可能被认为是有偏见、有特定目的或者在搞 “双重标准”。

4.  事实上,尽管所有人都可以持续谈论一个特定的话题,但没有人会仅只在意一个孤立的“A=B”命题,无论是“这个细胞有没有X特性”或是“上帝是否存在”。每个人的思维的背后,都是一个由无数命题和判断、事实和逻辑交织而成的复杂的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知识网络或“参照系”。而这个“参照系”,又是每个人从自己的现实的和潜在的生存需要出发,通过意识在四维时空的开合聚散,借助形式化的语言和各种形式化的工具,长期地、主动被动地作用于多种多样的、不同层级的质料的结果。每个人的“参照系”都是不一样的,但又都是有限无界的,从而既可能相互对立甚至对抗,有可能互相合作甚至融合。问题在于,如果不经历“教化”或“实践”,人都会被习惯所束缚。

5.  为了破除人们的习惯思维或者指出经验思维的局限性,哲学家们提出了很多发人深思的哲学问题。列举对我学习哲学影响较大的几个:“明天太阳不一定会升起”、“月亮在我不看它的时候可能不存在”、“上帝能否造出一块他也举不动的石头”,等等。还有一篇经典文章《如何用辩证法放屁》,以及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对原子自主偏斜的讨论。

6.  在这里,咱们讨论两个经典问题,即 “勇士能否追上乌龟”的芝诺悖论,以及康德关于时间和空间是否有开端、实体是否无限可分的二律背反。这些问题中显现出的矛盾——勇士显然能够追上乌龟,但说他追不上在逻辑上似乎也没有毛病;时空序列和实体可以被无限延伸或分割,但单纯的时间、空间和实体本身也是存在的——表面上看似乎与“A=B”的讨论或观察者主体无关,但实际上都是隐含了观察者的不同设定的“[A=]B”的情形,都证明了作为观察者的人的思维,既可以关注有限性(时空序列的持续延伸),也可以关注无限性(时空序列整体)。因此,意识的时空结构或形式,既可以被调整到与具体的有限者同构,也可以被调整到与扬弃有限者的无限者保持一致。

7.  就此而言,第一,意识主体不会被任何有限的、固定的形式所束缚,是自由的。第二,意识对无限性的认识是以对有限事物的否定为前提的,从而必须以有限的形式为基础;事实上,“无限性”,作为一种可以被陈述的语词和概念,也是一种基于特定物质基础的有限的存在形式。第三,这样一种观点——人的意识只是以人身体的时空存在为基础,但超越了身体的时空局限,并作为一种无限的存在形式,可以自由地拓展到整个无限的宇宙虚空——是完全可能的,至少可以被设想为可能的存在形式。然而,在主客同一的境况中,这样一种意识的存在形式,就好比马克思的“一百个塔勒”,即使仅只被设想为现实的存在,也会对现实的人的观念和实践产生巨大的影响。

8.  作为无限者的存在形式,如古代西方的太一、灵魂和上帝,古代中国的道、气和天理,20世纪的共产主义,21世纪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尽管都是无形无相的不确定的存在或似乎是虚无缥缈的乌托邦,但都曾经也将继续深刻地改变人的行为。

9.  事实上,通常所说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只是在经验的或习惯性的主客对立的思维模式下才是有意义的。但在主客同一的场景中,唯物与唯心的区别只是形式上的,或者说,是人在面对事情时自身选择的差别:意愿或者只能够诉诸于各类语言形式的,是相对唯心的;致力于或投身于各类实物和实践形式的,是相对唯物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14-1381544.html

上一篇:主动的形式与被动的质料
收藏 IP: 219.142.145.*|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1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