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j201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j2010

博文

证券资管业务的未来

已有 4645 次阅读 2011-12-16 11:1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证券

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是指证券公司作为资产管理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的规定与客户签订资产管理合同,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方式、条件、要求及限制,对客户资产进行经营运作,为客户提供证券及其他金融产品的投资管理服务行为。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种类包括为单一客户办理定向资产管理业务、为多个客户办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和为客户办理特定目的的专项资产管理业务。

除了证券公司之外,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私募基金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都在开展类似的资产管理业务。这些金融机构的存在对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可利用资金的分流。证券公司要想在高手如林的资产管理业务中多分一杯羹,就必须认识到自身和其他竞争对手在开展这项业务时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通过放大自身的优势,尽量避免自身的劣势来设计出适应市场与客户的资产管理产品,迅速抢占这片市场。本篇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探讨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未来这一主题:各金融机构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中的优劣势比较分析;我国的证券公司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发展资产管理业务。

   一、各金融机构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中的优劣势比较分析

目前具有从事资产管理业务资格的金融机构有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私募基金和商业银行等。同证券公司相比,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所管理的资金,由于其来源渠道和运作模式的差异,所以保险公司对证券公司的资管业务的分流作用比较小,在此就不作详细分析。同信托公司所开展的信托集合或定项理财和私募投资基金开展的集合理财相比,基金公司的基金专户理财业务和它们大同小异。所以我们仅详细介绍基金公司的资管业务。目前商业银行也在谋求转型,随着公民投资意识的增强,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赚取利差的传统模式将逐渐面临破产,各商业银行在几年前都已经在谋求转型,它们转型的方向依然是资产管理业务,目前银行的理财产品卖的很是火爆,所以会对商业银行的资管业务做详细分析。以下就是分别对基金公司、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分析它们在开展资管业务中的特点及优劣势。

1、基金公司

基金的资产管理业务主要表现在公募基金的管理和专户理财。公募基金是受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的,向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发行受益凭证的证券投资基金。公募基金的参与资金门槛很低,适合资金水平有限、投资能力一般的大众化投资者来从参与。而基金专户理财是指基金管理公司向特定客户募集资金或者接受特定客户财产委托担任资产管理人,由商业银行担任资产托管人,为资产委托人的利益,运用委托财产进行证券投资的一种活动。该业务目前正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根据证监会规定,一对一基金专户理财业务要求投资者初试资金不得低于5000万元,一对多基金专户理财业务要求单个投资者初试投资金额不得低于100万元。基金公司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中铸就了自身的优势,简要几点如下:(1)运作管理相对规范。委托财产的投资运作同时受到基金公司内部风险控制部门和托管银行的监管。(2)品牌优势。一些基金公司在多年的公募基金运作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口碑,得到了客户的认可,比如投资者对华夏系基金和王亚伟都比较信赖等。(3)优秀的投资研究能力。比如基金公司都有自己的投资部、研究部,并且运作已经非常娴熟。(4)产品开发优势。基金公司通过公募基金的开展同投资者已经合作了很久,对于投资者的风险与收益的需求比较有深入的了解,再加上自身对各种金融工具的研究。当然,与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相比,基金公司在开展业务中也具有一些劣势,比如基金经理流动性比较大,很多做的比较好的基金经理都会选择离职后从事私募;基金公司的营业网点比较少,它们在业务营销方面,对银行或证券公司等地依赖性比较大,一旦它们之间的业务发生冲撞,基金公司将处于被动地位。

2、商业银行

近几年来,商业银行凭借其营业网点的密集分布和具有各层级的优质客户资源,它们在开展集合理财业务时,可以说是占据了天时和地利,由于它们既可以接触到低端客户,也可以接触到中高端客户,所以它们在设计理财产品时可以做到产品的多样化,针对不同客户的需要设计不同的产品。比如说产品时间周期,它们可以做超短期的、短期的、中长期的等等。再如说币种方面,它们可以做人民币业务,也可以做外汇业务等。再比如规模方面,它们既可以做最低限额为五万元的中低端集合理财,也可以开展高端大客户专户理财等。但商业银行在开展资管业务中也拥有一些软肋,最重要的就是投资与运营人才的缺失和内部运营的规范性不足。毕竟商业银行不向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一样,有自己成熟的研究和运营团队,在开展资管业务之前,证券公司已经开展了自营业务,在资金运营和投资渠道研究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经验积累。同样基金公司在开展专户理财之前,主要从事于公募基金的运作,它们也已经形成了很娴熟的投资与运营模式。在资管业务中,我认为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投资人才和风险控制,而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多少会有些欠缺。这也是商业银行要努力的方向。

3、证券公司

证券公司目前的资产管理业务主要是单一客户的定向资产管理和多个客户的集合资产管理,而目前开展的专项资产管理业务一般为资产证券化项目,不仅需要品牌影响力,而且需要整合投行、资管、研究等各个业务链条的资源,因此该业务一般被大型券商垄断。因此,目前对大多数证券公司来说这一具体业务的发展空间有限。证券公司的发展主要集中于单一客户的定向资产管理和多个客户的集合资产管理。单个客户的定向资产管理主要面对中高端客户,接受单个客户委托资产值的最低标准是100万。而多个客户的的集合资产管理主要面对中低端客户,一般要求参与的最低金额在五万至10万。证券公司在资产管理中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点:

1)研究团队优势。券商一般都拥有庞大的研究团队,有利于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市场,捕捉投资机会。

2)产品开发优势。一方面,券商可以根据每个客户的不同偏好个性化设计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券商为单一客户办理定向资产管理产品,无须事先报批,只要开发出来就立即销售,而且也不像基金一样需要一个漫长的发行期,因此券商的产品可以快速捕捉市场机会。

3)业务网点优势。券商拥有的全国性营业网点不但是一个营销网络,而且还是一个跟踪行业和公司基本面的研究网络。这些网点对开发中高端客户和投资研究能够形成有效地支持。

4)其他优势。券商的资管业务一般不公开披露,具有为客户保密的特点,另外它在证券交易所有自己的交易席位,这是商业银行和基金公司多没有的。

当然,证券公司在开展资管业务中也存在一些威胁,比如说国家法律和政策层面的限制、自身投研能力的缺失和缺乏业界规模的影响力等等。

二、我国的证券公司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发展资产管理业务

目前,我国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券商已达55家,但这55家券商并非全部都开展了集合、定向与专项资产管理业务。目前证券业管理的资产2000亿元左右,而公募基金规模达到2.3万亿元,是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11.5倍。同时,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业中的证券理财产品规模分别达到7万亿元和3000亿元左右,甚至仅仅依托于信托账户的阳光私募基金的规模也已超过了1700亿元。银行和信托业务对于理财市场的蚕食,更将证券业资管业务逼至墙角。

面对以上困境与不利,证券公司如何更好更快的进行绝地反攻,这应该是我国所有证券公司所面临的一个课题。这个课题解决不好,对证券公司未来的发展定位将产生很大的威胁。我的观点就是放大证券公司现有的优势,尽力弥补不足,将发展资管业务放到证券公司高层日程上,在战略上要立足长远,在战术上要积极进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资管业务中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人才,主要包括产品设计与营销人才、投资人才,运营维护人才等。证券公司一定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如果目前人才缺乏,即使花重金、挖墙角也要快速组建自己的人才队伍。

2、注重产品研发和客户需求调查。同信托公司与基金公司相比,证券公司并不缺少客户资源,缺少的就是客户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维护。比如,目前证券公司都配有大客户室,首先要明确开立大客户室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现在还是为了只想留住大客户,赚取大客户的佣金,这就是证券公司的短视行为。证券公司一定要学会引导大客户成为资管业务中的大客户,而不是经纪业务。另外对证券公司的营销队伍要加大培养力度,要保证营销人员和客户之间的良好沟通,互利共赢。证券公司可以单独建立一个客户信息系统,综合开发客户信息与需求,为开发出适合客户的产品做足前期准备。在对客户所需求的风险与收益了解的基础上,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制定科学的产品研发奖励机制。

3、步步为营的开展资管业务,慢慢铸就自己的市场口碑。目前证券公司资管业务中主要是集合资产管理,所以要坚持从小到大,从优到博,从窄到宽的发展思路。具体就是证券公司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先集中有限资源来单做几只小型的,优质的,单业务的理财产品,通过成功运作几只产品,来积攒经验和获取市场口碑。

4、要学会走差异化竞争。目前的理财产品的资金门槛多少有点差异,在不违背法律的情况下,可以灵活调节资金门槛,从而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

5、要充分利用自身所独有的优势,比如证券公司在证券交易所有自己的交易席位,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嘛。证券公司在资管业务中具有成本控制优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7293-518987.html

上一篇:投资同仁堂股票后的思考
收藏 IP: 202.199.171.*| 热度|

2 金小伟 刘少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