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at Watcher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ongjmsd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 专业小麦育种

博文

建言基金委

已有 3790 次阅读 2009-3-31 22:10 |个人分类:项目基金|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基金管理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年一度的自然基金申请暂告一段落。去年写了个本子,专家说内容偏多,不知道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什么原因,总之是给毙了。自我感觉本子内容比较重要,精简了一下内容,今年又报上去了,不知道今年能否遇上伯乐。想想这些年对自然基金的了解,总感觉想说点什么。如果感觉有道理的话,希望基金委的领导能考虑一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自然基金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运转的更好。大家如果觉得有道理的话,也请多支持。当然,一家之言,认识有限,不足之处,也请谅解指正。

          与其他基金和计划相比,自然科学基金当之无愧是运行的最好,评审最公正,这从每年海量的申报和20%的成功率就可见一斑,大家都一窝蜂似的申报自然基金,就是因为这一点。门槛低,只要有真才实学,一般都能成功。相反,其他的一些计划项目,尽管命中率高,如成果转化基金只有50%的落选率,“973”、“863”等项目中选率也非常高,但这些计划项目一般圈外的人很难进去,除非有人为了完成课题拉你进去,也就是说你去干活、出成果,象征性拿点钱,而别人却可以多拿钱少干活。跑题了,还说自然基金的事,经过这么多年的动作,自然基金积累了一整套严格科学比较完善的制度,包括限项规定、青年基金、地区基金对支持青年人、相当落后地区的科研人员和支持更多人来说都是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但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提几个方面与大家商榷。

       1、面上项目多关注小单位、新人

        作为几乎仅有的评审相对公正的项目,希望基金更多地关注一些小单位、新单位、基层单位和一些新人,这些地区的许多科研人员申请经费还是非常困难的,而他们却又处在科研生产的第一线,经常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同时也会触发大量的灵感,正是由于没有经费的支持,致使他们的许多创新的思想、好的灵感夭折了,非常可惜。尽管青年基金可以解决一小部分问题,但远远不够。因此建议能多考虑下他们的科研需求,最起码在同等条件或差不多的情况能向他们倾斜,而不是以往的支持有基础、以前项目做得好的团队。

       2、承担杰青、重大、重点项目、“973”、“863”等重大项目的大专家减少资助

       说这些话,可能会惹恼许多大专家,但为中国科学的发展计,为自然科学基金发挥更大的作用计,就牺牲一把吧。现在大家对一稿多投意见是一致的反对,但对于申报项目的一稿多投,却没有多少关注,大家似乎都默认了,也许这也是一种潜规则(以后有时间就此事专门说道说道)。笔者统计一下与农学有关的几个国内重要期刊,结果发现,《作物学报》2009年第2期每篇论文平均资助项目为3.3个,第3期为2.6个。《中国农业科学》2009年第2期为2.4个。《科学通报》2009,54(5)为2.9个(含4个未标注),否则为3.7个;54(4)为2.7个(含2个未标注),否则3.3,两期合计为2.8(含6个未标注),否则3.3个。《中国科学C》2009,39(3)为3.4个(1个未标注,最多10项);39(2)为2.9个(含2篇未标注)。总计统计了152篇论文,平均每篇论文2.8个项目资助。这就是说一篇论文至少要向2-3个项目交差,最多的甚至达到了10个。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至少有一点,我觉得对,那就是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是不是所谓的学霸)掌握了大家的经费资源,而一些人却在为20%的命中率奋斗,甚至发表在国内顶级期刊《科学通报》和《中国科学》的论文竟不能申请到经费支持(我想有经费支持的话,他们一定会标注的,为课题交差计)。所以,基金委在评审项目时,是否考虑增加一条,就是某些承担项目较多的大专家、课题组要减少资助面,降低资助率,不要大专家的课题组人均一项,而大多数普通科研人员人员/课题组却一项没有。尽管基金有限期规定,但对于这些人来说好象还不够,不然不会出现一篇论文10个项目资助的情况。这也是对专家负责,我们许多大专家已经很累了,还要挤出许多的精力写本子,搅尽脑汁一稿多投,与大家一齐“竞争”基金。

        3 、青年基金项目加大强度

        应该说青年基金的设立可以说自然基金独有的,我也是其中的受益者(现在有点后悔不该报青年基金,否则可能拿到更多的经费支持,申请到的本子自我感觉竞争力还是非常强的),对于广大青年科研工作者来说无疑是踏入科研殿堂的一把钥匙,尽管不是金的,但至少让许多人体会到科研的乐趣、感受到科研的真谛。近年来,青年基金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加大了资助面,相对降低了一点难度。应该说想法是好的,但有点遗憾,资助强度明显下降,一般不超过20万元,建议今后应进一步加大力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价特别是一些科研用的试剂、药品价格上涨非常厉害,而青年人一般也无其他途径筹集经费。20万元对于三年的科研项目来说,确实有点捉襟见肘,对此我深有体会,相信大家的感觉也是一样的。

         啰嗦了这么多,其实意思只有一个,就是希望自然科学基金动作得更好,能帮助更多确实需要帮助的人走出科研的困境,攀上科学的高峰,在国家科研中发挥更大的应有的作用,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我说明白了,感觉写这东西比写论文难多了,以后多锻炼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5565-222979.html

上一篇:我与自然科学基金
下一篇:惨了,文章一稿多投或抄袭查询软件问世
收藏 IP: .*| 热度|

6 刘进平 朱志敏 戴小华 魏东平 纪跃波 xuqingzheng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