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qchen8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qchen88

博文

泸定地震阻尼器破坏情况

已有 3146 次阅读 2022-9-27 17:0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哈尔滨工力所曲老师团队公布了泸定地震区重要的隔震工程“甘孜州燕子沟镇某学校的行政楼”的震害情况,该结构安置了铅芯橡胶支座和配套的阻尼器,其中部分减隔震装置遭到了破坏:

1、该阻尼器从外形上看应该是粘滞阻尼器。从图1中可以看出它完全弯曲破坏了,不用说它当然也完全失去作用了。

001.jpg

1

阻尼器为了保证在地震中不变形,使用锻压技术制成的厚壁钢筒。很多厂家用一些薄壁的、无缝的钢管,阻尼器就承受不了哪怕不大的弯曲受力。

002.jpg

2

2,世界先进的阻尼器厂家完成的粘滞阻尼器锻造出的钢筒。

003.jpg

3

3与图2对比之下,图3泸定破坏的的阻尼器外钢筒的厚度和图2中阻尼器锻压钢筒的厚度有着巨大不同。

2、阻尼器安置应牢固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设计的锚栓应保证有足够的抗拔力。该建筑的隔震阻尼器支座居然在地震中完全拔出破坏,这是我们结构工程师设计的巨大失误。

004.jpg

4

3、隔震系统的相连管线应采用柔性连接,需要保证在地震中不能损坏。

005.jpg

5

   2019年10月8日,我在科学网上表发了一篇“液体粘滞阻尼器的可用性”的文章,介绍了阻尼器在应用上的几个问题。这里我们修改后发出。

液体黏滞阻尼器的可用性

阻尼器作为一种用于桥梁和建筑抗震减振的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其质量好坏至少可以从以下几点判断:

一、阻尼器内压问题

在引进介绍世界先进抗震阻尼器几年以后,我们发现先进的阻尼器有个主要的核心技术就是他们的阻尼器都要求有很大的预加内压。2015年第一届广州大学组织的减隔震会议上我们开始正式介绍这一核心技术。

目前我国桥梁用黏滞流体阻尼器规程JTT926--2014中明确提出了阻尼器内压测试,要求黏滞流体阻尼器在1.5倍设计最大压强(Pmax)下,持荷120s,不应出现泄漏、部件损坏等现象。泰勒阻尼器都有很高(三倍以上工作内压)的预加压力。这是阻尼器能在突发地震时可以马上工作,并且在不同频率、不同温度、小位移情况下以及长期工作的保证。内压测试也是判断阻尼器是否漏油的有效方式。设定阻尼器的预加内压是保证阻尼器不漏油并能全面安全工作的关键技术。

最近北京原子能所在新编核电站抗震规范时也已经把预加内压列到核电站阻尼器要求中。

二、阻尼器渗、漏油情况

黏滞阻尼器是否发生渗油,可以通过擦拭阻尼器活塞进出处的表面判断是否有油渗出。目前我国工程用的液体黏滞阻尼器存在有少量渗漏,大量渗漏直到油已漏光的情况。渗漏的阻尼器在地震、大风时完全失去了作用,根本达不到设计要求。当漏油达到总油量的十分之一时,该阻尼器就完全起不到抗震作用了。阻尼器出现漏油的主要原因是阻尼器设计不合格,油箱密闭技术不过关。审查阻尼器质量的好坏,判断是否漏油是一个基本的因素和要求。

三、阻尼器的全面测试

阻尼器应该经过各种环境可能变化条件下(温度、频率、出力大小)都满足其本构关系(至少应测试像我们做过的20项)。这是阻尼器技术上的基本要求,泰勒阻尼器是通过小孔激流来实现的。

四、已安装使用阻尼器5年后的再测试

我国抗震规范说明中要求阻尼器要有工作十年后的再检测。通过中期和长期测试,可进一步发现产品问题,并保证产品的质保期限。泰勒阻尼器杭州湾东大桥进行过安置三年后的内压检测,安置了五年时的北京二环阜成门桥阻尼器进行内压测试,对伦敦千禧行人桥对安装十年后的所有37个阻尼器进行了全面观测和检查,这些都属于重要的中期测试。

        附件:北京火车站阻尼器安装20年后检测报告.doc

五、漏油后的阻尼器修复情况

在桥梁巡检过程中,发现阻尼器漏油或渗油的情况时,阻尼器供应单位应对其提供的漏油阻尼器的处理又是怎样的,是否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更换(或维修)已漏油的阻尼器。真正做到其在应标过程中的承诺。

我们在国内安装了第一个泰勒公司阻尼器加固工程的北京火车站大修工程,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阻尼器还在很好的工作。也就在这20多年里我们观察和了解国内生产黏滞阻尼器的厂家,但是十分遗憾的是至今我们还几乎没有发现能制造出满足以上要求的黏滞阻尼器生产厂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208-1357079.html

上一篇:从泸定地震所看到想到的
下一篇:泸定地震的减隔震工程提示
收藏 IP: 118.199.2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