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ddroc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xddroc

博文

工科教育的一点思考

已有 5506 次阅读 2012-4-19 22:22 |个人分类:冶金材料|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冶金, 工科教育

工科教育的一点思考

 

再过几天就是母校六十年校庆,总想写点东西来纪念在学校逝去的日子。写什么?诗词歌赋咱不会,学术论文级别不够,发明专利也没有,无以为报,那就以自己十年的母校求学经历来写点关于工科教育的文字,权当对母校的回报。

 

一位好老师胜过一所好学校

 

不管到国内外啥子名校读书,遇不到好老师就不能说进了好学校。年轻时候能有几个好老师指导那就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就像郭靖那个傻小子一样。

 

啥样的才是好老师?有标准不?先看看金庸小说中的师傅们,搞人文社科的可以就此话题类比当今的导师们写一篇不错的学术论文。

 

君子剑岳不群满口仁义道德,一心求名利,可以作为最恶毒老师的典型代表。铁索横江戚长发也可与之相比。这类老师的特点就是伪装极深,内心极其恶毒。要坏也行,你坏得真也好啊,老虎好防,人心难测。血刀老祖干坏事就公开说是老子干的,坏人真得透彻反而可爱。东邪黄药师,看起来疯疯癫癫不讲情面,严酷无情,其实这是上等的好老师。黄老邪懂中医,会建筑,自己发明搞机械,把一个桃花岛搞成世外桃源,看透红尘不被玩,真我随性我来玩,空空亦空,去掉紧箍咒,活在自我的精神世界中,难得!

 

金庸武侠中最好的老师非太极张真人莫属了。学术能力自不用说,最难得的是自强自立的精神,别人为一本九阳九阴经争来斗去,咱回归自然,带着对武学的执着追求,自己悟道,开拓,创新。如果说早年还有点独立门户的功利思想,晚年的他早已进入哲学层次的武学修炼,对一切人间恩怨门派争斗看破而同情,一心只求光大我中华武学思想,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个人恩怨,争名夺利,孤独求败天下第一,各类练武者都逃不过这类精神枷锁的困扰,而张真人带着兴趣和使命感琢磨武学,带着历史责任感培养武学人才,真诚真爱待人处事,这才是真正的武学大师。如果张真人能做我中华武学院院长的话,自能统领一切武学英才,去除内斗,共同努力,将我中华武学发扬光大,扬我国威。人品如同武学修为一样,大象无形,大爱无痕,常言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我想无情必不真豪杰。学术修为,做人做事,无不带着感情,感情越浓,境界越高,专业才能更好。有次犯了错误,导师怎么也说服不了我,那种担心又无助的眼神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爱徒如子,情同骨肉,悉心教导,诲人不倦,好老师是一本书,一辈子都品不完。

 

纪念六十年校庆,首先就应该感谢那些好老师们,尤其是默默无闻,不为众人所知的,是他们造就了一个学校的辉煌,无论是科研成果还是人才培养。我没有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那样幸运,能够赶上一批老先生们的言传身教。当然,我现在的导师非常不错,那个年代是一个群体,而现在只有几颗孤星了。

 

导师给我们讲过一些以前老先生的故事。我国电渣冶金的开拓者朱觉先生,白天挨学生批斗,晚上继续做试验,一点也不埋怨,只说孩子们不懂事,要原谅他们。这是一种什么胸怀?什么境界?导师总说相对于以前的老教授们,自己不是好教授,其实在我眼中,已经好得不得了了。

 

好老师的故事听得多,见得少,看得多,懂的少。摘录徐匡迪院士的一段回忆录,校庆的日子里,应该纪念他们。

 

 

卢兴阶老师讲高等数学时,在180人的阶梯教室中,他居然能从某个学生的游离目光中发现他未跟上教学进度,从而风趣委婉地重述要点,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真是令人敬仰。”

力学老师王显祖遒劲的板书和不用尺画的力的分解图(不但线条直,连角度都很准),特别是他言简语赅的讲课风格,使学生不用赶着记笔记,而是在等着他的下一句话,课后再看课堂笔记,则是一篇精练的文章。”

“物理化学是一门公认难学的课,特别是热力学部分,但高贻善老师把它讲活了,不但概念清晰严谨,例证与推演详实,而且每节课讲完,留下510分钟进行小结,有时他还让一位同学先小结一下,其他同学做补充,最后由他点评。”

朱觉教授当时是留美归国的名教授,但仍以近60岁的高龄带我们下厂实习,特别是他对新事物的敏感和孜孜以求的实干精神,成为我国电渣精炼技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关玉龙教授当年风华正茂、才气横溢,听他讲课确实是一种享受,尽管他当时体力不如我们年轻的大学生,但他对炉前工艺的判断和感觉,使他在学生和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工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看小说,读回忆录,都很容易辨别好老师与坏老师。一到现实生活中,都一样的人脸,谁好谁坏?教授就比副教授好?长江杰青就好过普通教授?一切都以国家的名义贴了标签,标签真的说明一切?这是所有学子必须琢磨的一个问题,事关自己的求学质量和人生品味。这也是母校在六十年校庆要琢磨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大学要有大师,不要大楼,那大师是怎样出来的?以前没有长江,没有杰青,为何冒出这么多兢兢业业的好老师,今天荣誉称号满天飞,好老师为少之又少?总结历史才能了解未来的道路。

 

好的工科老师怎样培养?单纯以论文作为评价指标?单纯走从学校到学校的道路?搞了这么多年,为何原创的冶金技术少之又少?为何环保能耗一直处于国际最低水平?为何大型冶金装备至今几乎全部进口?为何学生的水平越来越差?瞧不起二本,说人家差,我看就是半斤八两窝里横。

 

好的工科老师至少有三条必要条件。

1 心地好。不骗学生,只要人好,什么都愿意教你,尤其是把自己也搞不懂的问题拿出来与学生真诚讨论,学生可以与老师争辩。用我老师的话说,我只向真理认错,只要真理在你那,我就向你认错。

2 境界高,做学问已经融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我老师常说,吃饭走路睡觉都可以做学问,这就说明你真的进入研究者的角色了。有没有成果都无所谓,哪怕一个有意思的问题琢磨一辈子还没琢磨清楚那也值得。

3 理论功底好,并善于联系工程实践。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并且懂得如何教给学生。我老师在企业一线工作了8年,从采矿到冶炼各个环节都很熟悉。后来考上中科院第一届研究生,从火法转行到湿法冶金,博士回到母校搞电冶金。老师的父亲是早年湖大矿冶毕业的,老师很早就立志想把冶金各个领域都学一遍,以打通任督二脉。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合格的工科教师?才是优秀的工科教师?在工科教育问题益多的时候,这个问题是时候拿到台面上了。

 

穿越时空的老师——书籍

 

一本好书胜过一个普通老师。好的书籍好比是时空穿梭器,带着你与人类不同时间段,不同国度的高手进行思想沟通与交流。能让人产生这种感觉的书肯定是好书。

 

本科期间读书,除基础课还有点意思,大多数课程很无聊。那个时候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为了分数和奖学金及面子学习。学到专业课,更觉得无聊,就是“背多分”,只要你敢背,分数低不了,尤其是冶金这类经验性很强的教材。

 

专业教材怎么写?专业课怎么教?这两个问题自己已经开始琢磨了。我老师说,把专业教材写成小说那样引人入胜,把专业课讲得跟听说书一样陶醉这才是真的高手,总抱怨学生不好好学习,抱怨学生素质差,对于真正的教育者来讲这是无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老师——这个称号不是那样容易就配得上的。

 

关于书籍和文献,我的老师说1990年之前的中文文献和书籍要认真读,1990年到20000年的文献和书要挑着读,2000之后的书和文献要小心读。不小心“读”就变成“毒”,中而不自察也。

 

好的工科教材有两个必备条件(技校类除外)。

1 工程实际过程介绍简练,善于抓主要矛盾来阐述。我的一位老师曾谈到:工程实际过程是多维多尺度多变量多约束的复杂过程,如果不抓住关键技术问题来谈是讲不清楚的。好比写文章,不紧扣主题会一团乱麻不知所云。也就是说一切技术过程都是围绕核心问题构造条件而已,离开目的就是无的放矢。胡乱看过一些冶金技术类教材,至今仍认为关于工艺介绍写得最好的一本就是《钢铁生产知识》,冶金工业出版社1972年编的,是本科普小册子,但该书高屋建瓴,思路清晰,紧扣核心问题。

2 善于应用基础理论解释并设计各类技术问题。工艺操作无小事,任何环节都可能对最终结果有大的影响,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成主要矛盾。任何工艺操作都要尽量从理论上解释论证。这是工科教授要追求的目的。套用马哲的话:“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的存在。”

 

我所接触的编得不错的教材有

1)蔡树棠先生等编著的《物理和工程问题简化初探》

2)魏寿昆先生的《冶金过程热力学》

3)《冶金单元设计》教材,上世纪8090年代编写的都不错。

这三本书都在谈如何建立模型,联系现实条件,进行理论演算。搞冶金的同仁读此三本书,功力必长。

 

有好的书,但不一定会读会用。《大染坊》说:“这书呀,不再读多读少,关键是你要会用。这学问得分什么人学,什么人用,根本不在多少。”

 

读书第一要去掉迷信的心态,这话早听过,也自认为自己懂了,其实不真懂。有次做试验,盲目套用一本书的思路,怎么也做不出来。我的老师骂了我几句,我才在实践中体会到,书要读进去难,但跳出来更难,跳出来自成体系难上加难。读书多了,对理论联系实际更看重了。很多道理都是从书上得来的,都不是你自己的,只有在实践中应用了才是自己的。真真应了古人那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读书基础要扎实。越往高读,越觉得基本概念的重要,基本规律的重要。人的知识结构好比盖楼,基础不扎实,楼层上不去,硬要盖,楼会垮掉的。不垮掉就会去当骗子,拿着一知半解的东西去误人子弟。不知道有多少高校老师真诚的问过自己,每当给学生讲课的时候,自己讲的是否真的懂了?老师医生一个管灵魂,一个管身体,都是个良心活啊。

 

 

学术传承传的是精气神

 

我老师总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后人总要超越前人,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在学术上超过我,这才是我最大的幸福。”

理论和技术都是要发展的,只要精气神在,敢想敢干,不纠结于已有的理论和方法,在掌握的前提下,打破他们,找到更好的方法,这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

学术思想,科研方法固然重要,人死了也能以书籍的方式传承下去,但是精气神怎么传承?离开身教怎么传?看一本书能学到精气神?如果真的可以把招数分成气宗和剑宗,我更喜欢气宗。

 

   精气神是个不死的魂,不死的幽灵。冰冻三尺根未死,深吸地气待来春。

 

 以此文纪念逝去的求学经历及为母校做真正贡献的好老师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9894-561393.html

上一篇:为什么会有哲学这样的学科
下一篇:哪些是读书读不出来的?
收藏 IP: 114.102.65.*| 热度|

9 袁贤讯 张红光 房松 杨正瓴 成金鑫 刘进平 李宇斌 鲍永利 wgq386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